【最新幼儿园】幼儿园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48.5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绘本故事《拔萝卜》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绘本故事《拔萝卜》。
教材来源于《幼儿绘本故事》第二册,具体章节为第二章第三节。
内容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小白兔在地里种了一颗萝卜,萝卜长得很快,可小白兔自己却拔不出来。
小动物们纷纷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萝卜拔了出来。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理解故事寓意,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2. 培养学生对绘本故事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将这种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故事《拔萝卜》PPT,小白兔、小熊、小猪等动物形象的卡片。
2. 学具:彩笔、画纸,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绘画创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小白兔、小熊等动物形象的卡片,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播放绘本故事《拔萝卜》PPT,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故事中的人物如何团结协作,最终成功拔出萝卜。
4. 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演绎故事情节。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7. 课堂延伸: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以“拔萝卜”为主题的画。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侧展示故事角色,右侧展示故事情节。
1. 左侧:画出小白兔、小熊、小猪等动物形象,标注各自的名字。
2. 右侧: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故事情节,标注关键词。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绘本故事《拔萝卜》,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答案示例:小白兔在地里种了一颗萝卜,萝卜长得很快。
小白兔自己拔不出来,于是小熊、小猪等动物纷纷来帮忙。
大家齐心协力,最终成功拔出萝卜。
2. 作业题目:以“拔萝卜”为主题,创作一幅画。
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课件一、教学内容《拔萝卜》是一篇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选自幼儿园语言领域教材。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兔子种的萝卜长得很大,却拔不出来,于是叫来了爷爷、奶奶、狗、猫、鼠等一起帮忙拔萝卜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有趣,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的能力。
2. 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对话的学习。
难点:合作意识的培养,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故事图片、拔萝卜玩具。
学具:幼儿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唱《拔萝卜》歌曲,激发幼儿兴趣。
然后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拔萝卜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一边展示故事图片,一边讲述故事情节。
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
3. 对话学习(5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几个重要对话,引导幼儿模仿表演。
如:“小兔子喊:‘爷爷,快来帮忙拔萝卜!’”“爷爷回答:‘好,我来了。
’”等。
4. 小组活动(5分钟):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小兔子、爷爷、狗等),用拔萝卜玩具进行角色扮演,体会合作拔萝卜的乐趣。
5. 创意绘画(5分钟):教师发放绘画纸、彩笔等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拔萝卜场景。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拔萝卜故事情节、角色对话。
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给父母讲一讲《拔萝卜》的故事。
2. 父母协助幼儿,用家庭生活中的物品(如蔬菜、水果等)进行拔萝卜游戏,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拔河比赛”,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合作、拼搏的精神,培养团队意识。
同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其他合作场景,如打扫卫生、整理物品等,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
01故事背景与角色介绍Chapter故事来源及背景角色介绍老爷爷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011. 老爷爷种了一个大萝卜,萝卜长得很大,他一个人拔不动。
0203042. 老爷爷邀请了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小老鼠等小动物一起拔萝卜。
3. 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成功地将大萝卜拔了出来。
4.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可以学习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故事情节概述02拔萝卜过程展示Chapter人物介绍场景描绘工具准备030201拔萝卜动作演示人物合作遇到困难拔出萝卜的喜悦通过动画或图片展示拔出大萝卜的瞬间,让孩子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劳动的成果。
分享快乐展示故事中人物们拔出萝卜后相互分享快乐的场景,培养孩子们的分享精神。
故事总结简要总结故事内容,强调团队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引导孩子们在生活中践行这些美好品质。
03故事中蕴含的教育意义Chapter勤劳与毅力培养通过故事中人物之间的互助合作,展示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帮助幼儿理解,在集体中,每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相互帮助,才能共同完成任务。
引导幼儿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经验和资源,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团结协作精神体现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界中的生长规律和生态平衡,明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正确的生态观念。
通过故事中人物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引导幼儿尊重自然规律。
尊重自然规律意识04互动环节:让孩子们参与进来Chapter情景模拟游戏准备道具和服饰,模拟拔萝卜场景邀请孩子们一起参与,体验拔萝卜的过程引导孩子们观察、思考和表达,增强情景代入感角色扮演活动分配角色,如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等让孩子们根据角色进行表演,展现拔萝卜的情节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孩子们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鼓励孩子们分享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引导孩子们思考拔萝卜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总结孩子们的分享,强调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的重要性分享感受和收获05延伸拓展:将故事与生活相结合Chapter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勤劳品质鼓励幼儿参与家务劳动01引导幼儿独立完成任务02树立榜样作用03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完成任务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通过组织合作游戏、小组活动等,让幼儿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拔萝卜》(课件)一、引言《拔萝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民间童话故事,源自我国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
故事讲述了老爷爷种植萝卜,却因萝卜长得太大而无法拔出,最终在众人的帮助下成功拔出萝卜的过程。
这个故事不仅富含趣味性,还蕴含了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道德理念。
本文将以《拔萝卜》为主题,通过课件的形式,对故事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们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故事梗概《拔萝卜》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村庄。
一位老爷爷在地里种了很多萝卜,其中有一个萝卜长得特别大。
老爷爷想拔出这个大萝卜,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将它拔出。
于是,他向村民们求助。
村民们纷纷前来帮忙,大家齐心协力,最终成功拔出了大萝卜。
三、故事分析1.民间文化内涵《拔萝卜》作为一则民间童话故事,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色彩。
故事中,老爷爷种植萝卜的过程体现了农耕文化的勤劳精神;而村民们齐心协力拔萝卜的情节,则展示了民间互助互爱的传统美德。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民间文化。
2.团队协作精神故事中,老爷爷无法独自拔出大萝卜,但在村民们的帮助下,最终成功拔出。
这充分说明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学会在集体中成长。
3.寓教于乐《拔萝卜》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们感受到故事所传达的道德理念。
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四、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拔萝卜》的故事情节,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2)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让他们学会在集体中成长。
(3)通过故事,让学生们明白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重要性。
2.教学方法(1)讲述故事:通过讲述《拔萝卜》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故事情节,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
(2)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故事中的道德理念,引导他们学会团结协作、互帮互助。
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观引导•艺术表现手法及技巧分析•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游戏设计•知识拓展:相关文化背景介绍•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课程介绍与背景《拔萝卜》是一首源自中国的经典儿歌。
歌曲描述了一个小女孩拔萝卜的有趣情景,表达了勤劳和分享的精神。
歌曲简单易懂,旋律优美,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拔萝卜》故事简介教学目标与意义0102 03通过学习《拔萝卜》,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让学生了解勤劳和分享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通过歌曲的演唱和表演,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课程安排与时间01课程时间:30分钟02教学内容:介绍歌曲背景、学唱歌曲、进行歌曲表演03教学方法:讲解、示范、练习、表演04教学资源:《拔萝卜》歌曲音频、PPT课件、文本解读与赏析老公公种下萝卜,对萝卜的期待和照料。
萝卜长成,老公公拔不动,请人帮忙。
众人一起拔萝卜,通过合作成功拔出。
萝卜被拔出,众人分享喜悦和成果。
开场发展高潮结尾故事情节梳理0102 03老公公勤劳、善良、有爱心,对萝卜充满期待和照料。
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等热心助人,有团结协作精神,共同为拔出萝卜努力。
萝卜象征劳动成果和丰收的喜悦,也体现了众人合作的力量。
角色形象分析儿歌式语言简洁明快,朗朗上口,易于儿童记忆和传唱。
语言特色与风格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观引导勤劳善良品质培养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通过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向学生传递勤劳和善良的品质,如老爷爷、老奶奶的辛勤劳作,以及小动物们的热心帮助。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阐述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丰收和幸福。
善良行为的榜样作用通过故事中的善良行为,如小动物们帮助老爷爷、老奶奶拔萝卜,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1 2 3阐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在困难面前,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努力,才能战胜困难。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通过故事中的团结协作精神,如小动物们齐心协力拔萝卜的场景,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成果。
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语言故事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拔萝卜》。
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与爷爷一起拔萝卜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语言,培养听说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运用简单的动词和名词进行表达。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动词、名词的运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想象力,以及合作、分享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故事挂图、萝卜道具。
2. 学具: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说出故事名称,激发兴趣。
2. 讲解:播放PPT课件,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
3. 实践情景引入:分发萝卜道具,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表演。
4. 例题讲解:讲解动词、名词的用法,结合故事内容进行示范。
5. 随堂练习:学生两人一组,运用所学动词、名词进行对话练习。
7.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画,讲述画中的故事。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拔萝卜》2. 重点词语:动词、名词3. 故事情节概括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与故事相关的画,并用所学动词、名词进行描述。
2. 答案示例:我画了一个小女孩和爷爷在拔萝卜。
小女孩用手紧紧抓住萝卜叶子,爷爷用尽力气,终于拔出了萝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提高课堂讲解的生动性。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创编新故事,培养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复述:这是本节课的核心,需重点关注。
补充说明:在讲解故事时,教师应运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适当的肢体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同时,通过提问、复述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的关键信息,提高他们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此环节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提高参与度。
《拔萝卜》课件一、引言《拔萝卜》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则寓言故事,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
本课件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向学生传授勤劳、团结、互助的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同时,课件将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中的道理。
二、故事梗概《拔萝卜》讲述了一个关于勤劳、团结和互助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勤劳的农夫,他在地里种了很多萝卜。
有一天,农夫去拔萝卜,却发现萝卜长得非常大,他自己无法拔出来。
于是,他请来了妻子、孩子、邻居和朋友一起帮忙,最终成功地将大萝卜拔了出来。
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拔萝卜》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培养学生勤劳、团结、互助的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1.故事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拔萝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2.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感受勤劳、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3.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道理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拔萝卜》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五、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引起学生对《拔萝卜》故事的兴趣。
2.讲解故事:生动有趣地讲解《拔萝卜》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
3.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感受勤劳、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4.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道理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5.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拔萝卜》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小班语言故事《拔萝卜》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材第四章第二个故事《拔萝卜》。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情节的讲解,生词的学习,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拔萝卜》的主要内容,能够复述故事情节。
2. 学习并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如:萝卜、拔、喊、帮忙等。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词,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难点: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故事情节,情感态度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图片、头饰、音乐CD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音乐《拔萝卜》,让幼儿随着音乐一起做拔萝卜的动作,引导幼儿进入故事情境。
2. 讲解故事:展示PPT课件,一边讲述故事,一边让幼儿观看图片,引导幼儿关注故事内容。
3. 学习生词:讲解故事中的生词,让幼儿跟读,并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巩固生词。
4. 例题讲解:挑选一个故事情节,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
5.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们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故事情节的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拔萝卜》2. 生词:萝卜、拔、喊、帮忙等3. 故事道理:团结协作、互相帮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故事《拔萝卜》的情节,画一幅故事插画,并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内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表演故事,增进亲子关系,同时巩固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重点:故事内容的理解、生词的掌握、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绘本故事《拔萝卜》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绘本故事《拔萝卜》。
该故事选自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趣事》第二节,内容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和她的动物朋友们一起努力拔起一个大萝卜的故事。
通过故事,让孩子们体会团结协作的力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及寓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拔萝卜》、故事角色头饰、大萝卜道具。
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头戴小姑娘头饰,手拿大萝卜道具,讲述故事开头,引起幼儿兴趣。
(2)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共同表演故事情节。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阅读绘本,讲解故事内容。
(2)针对故事中的角色特点、行为表现进行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彩笔、画纸等学具,画出故事中的角色。
(2)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表演故事情节。
4. 团结协作游戏(5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拔萝卜”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拔萝卜2. 角色介绍:小姑娘、爷爷、奶奶、狗、猫、鼠等3. 故事情节简图:小姑娘拔萝卜,动物朋友们帮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故事中的角色,并简单描述他们的特点。
2. 答案:(1)小姑娘:勤劳、勇敢、有毅力(2)爷爷:慈祥、有智慧(3)奶奶:和蔼、关心他人(4)狗:忠诚、勇敢(5)猫:机智、敏捷(6)鼠:聪明、机灵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阅读绘本,讲述故事情节。
幼儿园小班故事《拔萝卜》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拔萝卜》一课,内容主要包括:故事情节的讲解、角色扮演、拔萝卜动作模仿等。
详细内容涉及教材第3章第2节,重点围绕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语言表达和动作协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让他们在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角色扮演中的情感表达,以及动作模仿的协调性。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角色头饰、音乐播放设备、萝卜道具。
2. 学具:小篮子、毛巾(用于扮演萝卜叶子)、动作模仿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进入拔萝卜的情景,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角色之间的互动和情感表达。
3. 角色扮演(10分钟)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4. 拔萝卜动作模仿(10分钟)教师示范拔萝卜的动作,幼儿跟随模仿,提高动作协调能力。
5. 随堂练习(5分钟)播放音乐,让幼儿分组进行拔萝卜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拔萝卜》2. 主要角色:爷爷、奶奶、小猫、小狗、小老鼠、萝卜3. 重点词语:团结、协作、快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复述《拔萝卜》的故事情节,并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 答案:根据幼儿的复述和扮演情况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拔萝卜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角色扮演3. 拔萝卜动作模仿5. 作业设计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生动有趣的故事课件,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故事情节,便于幼儿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