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地价法和路线价法
- 格式:ppt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75
资产评估:是专业机构和人员,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资产评估准则,根据特定目的,遵循评估原则,依照相关程序,选择适当的价值类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的行为。
资产:是指经济主体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能够给经济主体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
产权:就是资产所有权不同权能的排列与组合,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深化不仅使得这种排列与组合的多样化成为必要,而且使之成为可能。
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是指资产评估结果的价值属性及其表现形式。
市场法:是指利用市场上同样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经过直接比较或类比分析以估测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技术方法的总称。
收益法:是指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来判断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折现率:从本质上讲,折现率是一种期望投资报酬率,是投资者在投资风险一定的情况下,对投资所期望的回报率。
就其构成而言,它是由无风险报酬率和风险报酬率组成的。
收益期限:是指资产具有获利能力持续的时间,通常以年为时间单位。
它由评估人员根据被评估资产自身效能及相关条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契约、合同等加以测定。
成本法:是指首先估测被评估资产的重置成本,然后估测被评估资产业已存在的各种贬损因素,并将其从重置成本中予以扣除而得到被评估资产价值的各种评估方法的总称。
资产的重置成本:就是资产的现行再取得成本。
,复原重置成本:是指采用与评估对象相同的材料、建筑或制造标准、设计、规格及技术等。
更新重置成本:是指采用新型材料,现代建筑或制造标准,新型设计、新规格和新技术等,以现行价格水平构建与评估对象具有同等功能的全新资产所需的费用。
价格指数法:是利用与资产有关的价格变动指数,将被评估资产的历史成本调整为重置成本的一种方法。
使用年限法:是利用被评估资产的实际已使用年线与其总使用年限的比值来判断其实体贬值率,进而估测资产的实体性贬值。
资产信息收集:是旨在取得支撑专业评估判断所需必要信息的合同。
资产信息资料的鉴定:是指对资产信息资料的真伪及代表性的识别。
土地评估——路线价法的应用土地估价的方法中,路线价法是用的较少的一种方法,由于它使用的范围比较小,主要适用于街地,和商业繁华区域,对道路系统完整、道路两旁的宗地排列整齐的区域和城市。
路线价法能快速评估土地的地价但是需要较多的交易案例,且土地市场要规范,特别适宜于土地课税、土地重划、征地拆迁等需要在大范围内对大量土地进行评估的场合。
一、路线价法的概念路线价是通过对面临特定街道、使用价值相等的市街地,设定标准深度,求取在该深度上数宗土地的平均单价并附设于特定街道上,即得到该街道的路线价。
路线价估价法是依据路线价,再配合深度指数表和其他修正率表,用数学方法算出临街同一街道的其他宗地地价的一种方法。
二、路线价法的理论依据路线价法认为市区内各宗土地的价值与其临街深度大小关系很大,土地价值随临街深度的增加而递减,一宗地越接近道路部分价值越高,离开道路越远价值越低。
临街统一接到的宗地根据其地价的相似性,可划分为不同的地价区段。
在同一路线价区段内的宗地,虽然地价基本接近,但由于宗地的深度、宽度、形状、面积、位置等仍有差异,地价也会出现差异,所以需指定各种修正率,对路线价进行调整。
街道不同的路段,路线价也不相同,如果街道一侧的繁华状况与对侧有显著差异,同一路段也可以划分成两种不同的路线价。
繁华街道有时候需要附设不同的路线价;住宅用地区域差异较小,所以住宅区的路线价比较长,甚至几个街道路线价都相同。
因此,路线价法实质上也是市场法的一种,但比市场法又更直观的表达出临不同道路对商业价值的影响,市场法中对商业房地产评估案例的查找多数同一个商圈为一个范围,寻找案例,在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中修正,这也是区别去市场比较法的地方。
路线价是标准宗地的单位地价,可看做比较实例,对路线价进行各种修正可视为因素修正。
因此路线价法的理论基础也是替代原理。
三、路线价法的计算公式路线价法的基本公式是:宗地价格=路线价×深度百分率×宗地面积运用路线价法时,如遇街道两边的宗地有特殊情况存在(如路角地、两面临街地、三角形地、袋地等),除了应用上述公式外还需要进行加价或减价修正,此时公式为:宗地价格=路线价×深度百分率×其他修正系数×宗地面积或者宗地价格=路线价×深度百分率×宗地面积+其他修正额四、路线价估价法的操作步骤1. 确定待估宗地所处的路线价区段和路线价。
土地估价基本方法土地估价基本方法土地价格评估的基本方法有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剩余法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另外路线价法也是土地价格评估中常用的方法。
(一)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土地估价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估价方法之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基本估价方法。
市场比较法是根据市场替代原理,将待估土地与具有替代性的,且在近期市场上交易的类似土地进行比较,并对类似土地的成交价格作适当修正,以此估算带估土地客观合理价格的方法。
市场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替代经济原理。
根据经济学理论,在同一市场上,对于具有相同效用的商品,应该具有相同的市场价格,即具有完全的替代关系。
在同一市场上具有替代关系的两个以上商品会因为相互竞争而使其价格相互牵制而趋于一致。
市场比较法就是通过对具有替代关系的类似土地的交易价格进行修正,求得待估宗地的价格。
基本公式:Vd=Vb x A x B x D x EVd—待估宗地的价格Vb—比较实例宗地价格A—待估宗地情况指数/ 比较实例宗地情况指数= 正常情况指数/ 比较实例宗地情况指数B—待估宗地估价期日地价指数/ 比较实例宗地交易日期地价指数D—待估宗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 比较实例宗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E—待估宗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 比较实例宗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归结起来看,这种方法是在两个可比的土地商品之间按照它们的情况指数、价格指数、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的比值来确定待估地的价值。
(二)收益还原法收益还原法又称收益法、收益资本化法、地租资本化法等。
是将待估土地未来正常年纯收益,以一定的土地还原利率还原,以此估算带估土地价格的方法。
由于土地具有永续性,因而人们可以期待外来的土地收益。
当把这未来若干年延续而不断取得的土地纯收益以一定的还原利率折现为现在的价值时,它就表现为土地价格。
从理论上讲,具有永续性的财产都可以出售,即都有市场价格。
而这个市场价格也就是财产的现值,亦即等于其未来纯收益的折现价值。
土地估价基本方法土地价格评估的基本方法有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剩余法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另外路线价法也是土地价格评估中常用的方法。
(一)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是土地估价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估价方法之一,也是国际上通用的基本估价方法。
市场比较法是根据市场替代原理,将待估土地与具有替代性的,且在近期市场上交易的类似土地进行比较,并对类似土地的成交价格作适当修正,以此估算带估土地客观合理价格的方法。
市场比较法的理论依据是替代经济原理。
根据经济学理论,在同一市场上,对于具有相同效用的商品,应该具有相同的市场价格,即具有完全的替代关系。
在同一市场上具有替代关系的两个以上商品会因为相互竞争而使其价格相互牵制而趋于一致。
市场比较法就是通过对具有替代关系的类似土地的交易价格进行修正,求得待估宗地的价格。
基本公式:Vd=Vb x A x B x D x EVd—待估宗地的价格Vb—比较实例宗地价格A—待估宗地情况指数/ 比较实例宗地情况指数= 正常情况指数/ 比较实例宗地情况指数B—待估宗地估价期日地价指数/ 比较实例宗地交易日期地价指数D—待估宗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 比较实例宗地区域因素条件指数E—待估宗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 比较实例宗地个别因素条件指数归结起来看,这种方法是在两个可比的土地商品之间按照它们的情况指数、价格指数、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的比值来确定待估地的价值。
(二)收益还原法收益还原法又称收益法、收益资本化法、地租资本化法等。
是将待估土地未来正常年纯收益,以一定的土地还原利率还原,以此估算带估土地价格的方法。
由于土地具有永续性,因而人们可以期待外来的土地收益。
当把这未来若干年延续而不断取得的土地纯收益以一定的还原利率折现为现在的价值时,它就表现为土地价格。
从理论上讲,具有永续性的财产都可以出售,即都有市场价格。
而这个市场价格也就是财产的现值,亦即等于其未来纯收益的折现价值。
其简单意义就是,投资购买一块土地而获得的纯收益,在价值上等于将这笔投资存入银行而每年获得的利息量。
要点:土地估价有五种方法,即市场比较法(基准地价修正)、收益法、成本法、假设开发法和路线价法。
一、市场比较法:要比照参照物进行交易情况修正、交易时间修正、区域因素修正和个别因素(包括土地使用年限和容积率)修正。
同时参照物应选择三个以上。
1.土地使用权年限修正系数计算:1 1计算式: y=(1- ---- )÷[1- ------ ](1+R)m (1+R)n其中:y--年限修正系数;n--参照物土地使用权限剩余年限;m--待估土地使用权限剩余年限;R--折现率。
2.容积率修正系数计算:待评地块容积率与地价的相关系数容积率修正系数= ---------------------参照地块容积率与地价相关系数3.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计算:计算公式: P=S×a1×a2其中:p --待评土地块使用权转让价格S --基准地价a1 --个别因素修正系数a2 --市场转让因素修正系数4.土地收益年限测算:计算式: n=N-Sn--土地收益年限;N--土地出让年限;S--已使用年限。
5.土地假设开发法计算:表达式:地价=卖楼价-建筑费-专业费用-利息-利润-税费6.宗地路线估价法:宗地价格=路线价×深度指数×宗地面积被评估宗地总价的计算公式为:nP= A∑ (Ki×Mi)i=1式中:P为待评宗地总价格;A为路线价;n为待评宗地划分的地段数;Ki为第i段地的深度指数;Mi为第i段的面积7.地产估价重置成本法:数学表达式:地产重置成本=土地取得费用+土地开发费用+税费+利息+利润+土地所有权收益如待估地块为非新开发土地,其评估值应在上式基础上扣减土地的各种贬值因素。
地产评估值=地产重置成本-各种贬值采用重置成本法评估土地使用权市场价值时,应注意其适用范围。
a.重置成本法适用于土地市场狭小,缺乏市场交易实例,无法采用市场比较法和收益现值法,以及其他土地估价方法评估的土地;b.重置成本法运用于工业用地估价,不适宜商业用地的估价;c.重置成本法一般适用于新开发土地的评估。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进与 路我价法1 •教学目的和要求:1) 拿梶基准堆价系数修正法的基本原理和估价步骤; 2) 拿拥路践价法的基本原理和估价步骤;4•教学容:第一节基准地价糸数修正法 一、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基本原理1.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枫念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是宗地价搐的一种评估方法。
它是利用基准览价评估 应果,在垢估价对象宗地的区域条件及个别条件与其所在区域的平均条件进行 比较的基S±, N 定相应的修正系8L 用此修正系数对基准地价进行修正,M 而求取估价对象宗地于估价期日价格的方法。
2.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理论依据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理论依II 是替代原11, RP 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貝 有相做条件和便用价值的土地,在交易取方具有同等市场信息的基就上,应当 具有相0的价格。
基准地价是杲一级别或均质区域分用途的土堆使用权平均价 K,在该级别或SJIEM 该用地的貝他宗地的价格91在基准地价上下波动。
£ 准堆价所对应的土堆条件,是土地级别或均质区域该类用途土地的一般条件。
因此,通iittffr 对象宗地与级别或均质区鼓冋类用地一般条件的比较,对照因 素修正系数表选取适宜的修正系数,对基准地价进行修正,0)可伶到估价对象 泉地的价格。
3. 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特点与适用围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是在槪时间评估多宗土地或大量土地价格的一种估 价方法,其18价精度与基准地价及泉堆价格修正系数休系密切相关。
它适用于 具备基准地价及泉地价格修正系数体糸成果的域鎮的土地价18评估。
二、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的估价步骤(一) 爾定级别或区域基准堆价 (二) 编制宗地价格修正系数表泉地价格修正系数表是建立在基旌地价、宗地价格及因素之同的相 关关系之上,编制出基准地价在不同因素条件下修正为宗地价格的系数体系, 以便能在宗地条件调查的星就上,按照对应的修正系数,快速、高效、及时地Word 文档2 •教学I 点和难点:DS^tt 价系数修正法的基本原理利估价步驟; 2)路我价进的星本原理和估价步骤上课周次: 12-13评估岀宗地fftffio它分为级别泉地价搐修正系数表、区域泉地价松修正系数表相路线价修正系数表三种。
路线价法、基准地价系数修正法(总分:10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40.00)1.______是对商业道路的临街道路且接近性和使用价值相当的土地设定标准深度,再选取若干标准宗地求出它们的平均单价。
∙ A.道路价∙ B.路线价∙ C.路途价∙ D.路距价(分数:1.00)A.B. √C.D.解析:2.______是指在城镇中,随着土地与道路距离的增加,道路对土地利用价值影响为零时的深度。
∙ A.标准深度∙ B.综合深度∙ C.路线深度∙ D.道路深度(分数:1.00)A. √B.C.D.解析:3.以街道作为基本单位,然后将接近性大致相等和土地使用价值基本一致的地段作为路线价评估区域,此区域称为路线价区段。
具有同一路线价的地段是______。
∙ A.路线价范围∙ B.路线价区域∙ C.路线价区段∙ D.路线价地段(分数:1.00)A.B.C. √D.解析:以街道作为基本单位,然后将接近性大致相等和土地使用价值基本一致的地段作为路线价评估区域,此区域称为路线价区段。
路线价区段简单来说是指具有同一路线价的地段。
4.某评估师在土地评估过程中,在运用路线价法评估过程中,下列______是不符合选取标准宗地的标准的情况。
∙ A.宗地为一面临街的情况∙ B.宗地的容积率为所在区段代表性容积率∙ C.宗地为矩形情况∙ D.城市街道转角处的宗地(分数:1.00)A.B.C.D. √解析:5.C省M市某一边临街的三角形宗地,高15m,所临街道路线价为1200元/m2,根据临街地深度指数表,该宗地价格为______元/m2。
∙ A.1440∙ B.1200∙ C.1500∙ D.1320(分数:1.00)A.B.C. √D.解析:三角形宗地按其高的一半取临街深度指数,是7.5m,该宗地价格=1200×1.25=1500元/m2。
6.路线价主要用于______的价格评估。
土地估价师路线价法考点考点1:路线价法的概念1、路线价是通过对面临特定街道、使用价值相等的市街地,设定标准深度,求取在该深度上数宗土地的平均单价并附设于特定街道上,即得到该街道的路线价。
2、路线价估价法是依据路线价,再配合深度指数表和其他修正率表,用数学方法算出临接同一街道的其他宗地地价的一种估价方法。
3、路线价法是在各样点宗地价格的基础上,分析宗地地价与影响地价的临街深度等因素的相关关系,进而据此估算其他宗地地价的。
4、路线估价法认为城市内各宗土地价格的高低,随其距离道路的远近程度,即临街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宗地越接近道路者利用价值越大,地价也越高;距离道路越远,利用价值越小,地价也越低。
5、路线价估价法与市场比较法类似,只不过以路线价取代了市场比较法中的比较实例价格,以深度等差异修正取代了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等的修正,其基本原理是替代原理和区位论的具体运用。
考点2:与路线价估价法有关的概念1、标准宗地:城市的一定区域中,根据街道状况、公共设施的接近状况,房屋的疏密度等条件划分区域,从区域中沿主要街道的宗地中选定的深度、宽宽、形状等在区域中属标准的土地称为标准宗地。
2、标准深度:城市中,随着土地离道路距离的增加,道路对土地利用价值影响为零的深度称为市街地的标准深度。
3、里地线:标准深度的连线被称为里地线。
里地线与道路之间的区域称为临街地或表地,里地线以外的区域被称为里地。
4、深度指数修正表:以道路为基准,按距离道路的变化情况编制的地价变化表称为深度指数修正表。
5、路线价区段:以街道为单位,将宗地接近性大致相等,土地使用价值基本一致的地段作为路线价评估区域,此区域称为路线价区段。
考点3:路线价估价法的操作步骤1、路线价是一种以深度修正系数表和其他因素修订系数表作为比较标准,利用现有的路线价进行修订,从而快速方便地得到宗地价格的估价方法。
2、利用路线价估价法评估宗地地价的一般程序:(1) 确定待估宗地所处的路线价区段和路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