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血诊断思路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1
咯血的临床诊疗指南咯血是指咳嗽时从呼吸道排出的血液。
它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呼吸道感染、肺部疾病、心血管系统问题或其他病理性原因。
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于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以下是咯血的临床诊疗指南。
一、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首先应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咯血的性质、持续时间和频率。
是否有其他相关症状(如咳嗽、气急、胸痛等)也需要详细询问。
体格检查可以包括听诊肺部音响和心脏杂音等。
二、辅助检查: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结果,医生可能会推荐一系列的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咯血的原因。
这些检查包括:1.血常规:可以检查贫血、感染等情况。
2.胸部X线:可以观察肺部情况,是否存在结核病、肿瘤等。
3.CT扫描或MRI:可以进一步观察肺部的结构。
4.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通过插入柔软的纤维镜进入气道,观察气道的变化和收集样本进行病理检查。
5.血管造影:可以检查肺动脉和其他血管的异常。
6.心血管检查:包括心电图和心脏超声等,以排除心脏问题导致的咯血。
三、根据疾病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1.治疗病因:一旦确定了咯血的病因,医生会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肺部感染引起的咯血,可以使用抗生素来消灭感染;对于肺癌等肿瘤引起的咯血,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放疗或化疗等治疗方法。
2.止血治疗:对于大量咯血或频繁咯血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止血治疗。
具体的方法包括局部止血、肺动脉栓塞等。
3.对症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使用止咳药物、气管扩张剂等缓解相关不适。
四、预后评估和随访:咯血的预后取决于其病因和病情。
治疗后,患者应接受定期的随访,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
总之,咯血的诊疗指南主要包括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确定病因,并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随访和预后评估也是重要的环节。
对于患者而言,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并进行规范治疗非常重要,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治疗效果。
咯血病因诊断的五步思维医脉通导读临床上是否能够准确判断咯血的病因,对于及时采取正确治疗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咯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程度可从痰中带血丝到无痰情况F的大量咯血。
引起咯血的疾病虽然以呼吸系统疾病最为多见,但是循环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先天遗传性疾病及中毒等,均可导致支气管黏膜或病灶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 或黏膜下血管壁溃破,从而引起咯血。
故临床上是否能够准确判断咯血的病因,对于及时采取正确治疗而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但如何迅速找准病因,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清晰的临床诊断思维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现介绍咯血病因诊断的五步思维法。
一、出血来源分析临床咯血需要与口腔、咽喉、鼻腔出血鉴别,口腔与咽部出血容易观察到局部出血灶;鼻腔出血多从前鼻孔流出,常在鼻中隔前下方发现出血灶,有时鼻腔后部出血量较多,可被误诊为咯血,如用鼻咽镜检查见血液从后鼻孔沿咽壁下流,即可明确诊断。
此外,咯血还需与呕血(上消化道出血)相鉴别。
咯血患者常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肺癌、心脏病等病史,咯血前有咳嗽、喉部痒感、胸闷感,咯出血液为鲜红色,混有泡沫痰,一般无柏油样便;呕血患者常有消化性溃疡、肝硬化等病史,出血前可有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呕出血液为棕黑色或暗红色,有时为鲜红色,混有带食物残渣 的胃液,有柏油样便,可在呕血停止后仍持续数天。
咯出物pH 值呈碱性、泡沫样和(或)存在脓液是出血源于呼吸道的重要特征。
二、优先考虑常见病因 1. 支气管扩张症 管扩张症可由既往发生的细菌或病毒感染,囊性纤维化,结 核病,免疫缺陷性疾病,慢性气道炎症,a -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或气道黏液纤毛清除功能受损 (如 Kartagener 综合征、 Young 综合征) 所致。
其中慢性气道炎症引起伴行支气管树 的支气管动脉肥大和扭曲,以及黏膜下和支气管周围血管丛 扩张,一旦血管破裂均会引起迅速出血,主要原因是体循环 中的支气管动脉循环需承受体循环的高压。
咯⾎的诊断思路与处理原则咯⾎是指声门以下呼吸道(喉腔、⽓管、⽀⽓管)和肺组织出⾎,经⼝腔排出。
临床上多根据咯⾎量将其分为少量咯⾎(24h内咯⾎量≤100ml)、中等量咯⾎(24h内咯⾎量100-500ml)、⼤咯⾎(24h内咯⾎量≥500ml或⼀次咯⾎量≥100ml)。
⼤咯⾎约占全部咯⾎患者的1%-4%,但其死亡率在80%以上。
⼤咯⾎致死的风险与咯⾎量、出⾎量、出⾎速度、肺内潴留的⾎量以及患者基础肺功能有关,⽽与咯⾎病因⽆关。
⼤咯⾎引起失⾎性休克⽽致死的较少见,更常见的是⼤量⾎淹溺肺泡,阻塞⽓道,因窒息和顽固性低氧⾎症⽽死亡。
所以⼤咯⾎时⾎⽓分析⼗分重要。
病因及发病机制咯⾎病因很多,但在我国以肺结核、⽀⽓管扩张、肺癌及肺炎4种疾病多见。
因此对于咯⾎病⼈,应重点怀疑上述疾病。
就发病机制⽽⾔,⼤咯⾎常因⽀⽓管循环⾼压所致(约90%)。
炎症或肿瘤多导致局部的⽑细⾎管破坏,如不侵蚀⽀⽓管动脉,则咯⾎量⼀般较⼩。
病变若侵蚀⼩动脉、⼩动脉瘤或黏膜下静脉破裂则常出现中等量或⼤咯⾎,⽽全⾝性疾病或严重⽽⼴泛的⽑细⾎管炎症导致的咯⾎多为中等量。
诊断思路1.确定出⾎部位⼝腔、⿐腔、咽喉部有时可误认为咯⾎,特别是后⿐道出⾎多流⼊⼝腔或⾷道出⾎未经胃酸作⽤直接呕出时,有时会出现刺激性咳嗽导致对出⾎部位的错误判断;故对⾸次从⼝腔内咳或呕⾎者,应仔细寻找出⾎部位。
另外,咯⾎还需与呕⾎相鉴别,具体见下表:2.临床表现特点除有原发疾病与体征外,⼤多数情况下,患者咯⾎常有喉部痒感,⾎呈弱碱性,⾊鲜红,呈泡沫状,多混有痰液,咯⾎后数天仍有咳出⾎痰。
常见咯⾎病因的临床表现特点见下鉴别诊断。
3.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1) 急诊常规:⾎常规及⽣化检查。
⾎象分析可见⽩细胞总数增加,以中性粒细胞增加为主提⽰感染。
出⾎较多时可见红细胞和Hb下降,作为输⾎指征。
⾎⽓分析有助于发现病情较重患者的低氧⾎症,对于咯⾎可能并发的酸碱电解质平衡紊乱治疗有重要意义。
咯血的正确诊断方法对咯血量的估计有不同的定义。
大咯血通常指在24h内咯血量超过600~800ml或每次咯血量在300ml以上;小量咯血指每次咯血少于100ml;中等量咯血指每次咯血100~300ml。
急诊对认识大出血、防止窒息的诊断和处理十分重要。
【检查】实验室检查:1、血液学检查炎症时白细胞总数常增多,并有核左移。
如发现有幼稚型白细胞则应考虑白血病的可能。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提示有寄生虫病的可能。
有出血性疾病时,应测定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等,必要时作骨髓检查。
2、痰液检查通过痰涂片和培养,查找一般致病菌、结核菌、真菌、寄生虫卵及肿瘤细胞等。
其他辅助检查:1、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片对咯血的诊断意义重大,故应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要求多个体位投照,必要时还应加照前弓位、点片及断层片。
胸片上出现沿支气管分布的卷发状阴影,多提示支气管扩张;液平多见于肺脓肿;实质性病变多考虑肺部肿瘤。
值得注意的是,在病灶大量出血时血液可被吸入邻近气道,此种吸入可导致肺泡充盈,形成血液吸入性肺炎。
在早期易与肺部实质性病变相混淆,但血液吸入性肺炎常在1周内吸收,故再次摄片将有助于两者鉴别。
2、胸部CT 是一项非侵袭性检查,对肺功能障碍者较为安全。
但对活动性大咯血患者,一般应在咯血停止后进行。
与普通X线胸片相比,在发现与心脏及肺门血管重叠的病灶及局部小病灶等方面,CT检查有其独特的优势。
在评价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病人方面,胸部CT已基本取代了支气管造影。
国外的一项研究报告,CT对囊状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为100%,对柱状支气管扩张的敏感性为94%;特异性均为100%。
受价格因素影响,目前对大咯血病人,胸部CT仍只作为二线检查项目。
3、支气管镜检查对大咯血病因诊断不清,或经内科保守治疗止血效果不佳者,目前多主张在咯血期间及早施行支气管镜检查。
【鉴别】呕血与咯血可以从以下几点加以区别:1、病史:呕血患者多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肿瘤或肝硬变等病史;而咯血患者一般有结核,支气管扩张或心肺疾病等。
咯血的诊断及处理咯血是喉以下呼吸道任一部位的出血,通过口腔咯出,咯血量过大,可能产生休克或窒息而危及生命。
一般咯血前先感胸部不适、喉痒,然后发生咯血。
咯出血色呈鲜红或带泡沫样血痰,呈碱性而无黑粪。
咯血必须先与呕血鉴别。
(一)相关诊断1.咯血伴发热性疾病(1)肺炎为呼吸道常见病。
多见痰中带血或铁锈色痰,同时有发热、咳嗽、胸痛及气急。
(2)肺脓肿该病起病急,表现为发热、寒战、胸痛及咳嗽,可咯出大量有臭味的脓血痰,胸部叩诊浊音,听诊呼吸音低,血象示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3)肺结核多见于青壮年,可表现为低热、疲乏、纳呆、盗汗、消瘦及咳嗽等症状,痰可带血,空洞型肺结核患者可大咯血。
(4)肺真菌病此病多见于老人、小儿、体弱及长期应用激素者,有发热、乏力及咳嗽等症状,痰多呈脓血或血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
痰液镜检及痰培养见到曲菌的孢子。
(5)肺梗死此病多见于长期卧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或心房颤动的患者,可出现突然发热、胸痛、咳嗽、咯血、呼吸困难、发绀、出汗、烦躁及休克等症状。
此外肺寄生虫病,如阿米巴肺脓肿、肺吸虫病也可以引起咯血。
2.咯血伴剧咳性疾病(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咳痰、喘息为其主要症状。
(2)支气管内膜结核多见于有结核病史的青壮年女性,可有刺激性咳嗽,反复少量咯血或痰中带血。
(3)肺癌多见于男性老年人,有吸烟史。
患者可有反复或持续性剧咳,有时为刺激性咳嗽,可咯出少量血或痰中带血,少见大咯血,有时在痰液中见到灰白色小颗粒状的组织。
3.咯血伴痰多的疾病支气管扩张症以青少年居多,临床表现为长期咳嗽、反复咯血及咳出大量的痰,痰液可多达几百毫升,但全身状况较好。
(二)相关处理(1)紧急处理患者如突然发生急性大咯血,同时出现休克或窒息并发症,应就地施救。
待血压上升,呼吸畅通,病情稳定后即转至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2)病因处理疑有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时,应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肺癌、肺真菌病、肺寄生虫病等患者宜转至专科医院诊治。
病程记录咯血的鉴别诊断:1、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病人有时也可以咯血,一般为少量或痰中带血;如出血量大时需注意其他原因。
本病的咯血与支气管炎加剧有一定的关系,故咯血前常有病情加重的表现。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发生持续的小量咯血时,需警惕支气管肺癌。
2、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的症状因肺内结核病灶的情况而定,如肺结核病灶不严重,则可无明显症状。
有时或可听到一些干、湿罗音。
X线胸片上显示病灶似已硬结,而病人仍有或多或少的咯血,应考虑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的可能性。
病灶多位于两上肺的尖段、尖后段。
肺CT、痰查结核菌可诊断。
3、非结核性支气管扩张:咯血是非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的常见症状,一般病程较长,常有反复咳嗽、咳痰(咳脓性痰)症状,有些病人痰量较少(干性支扩)。
支气管扩张的好发部位为下肺,以左下肺较右下肺多见。
由于病变部位固定,重复体格检查时肺部湿罗音部位不变,有时可闻及哮鸣音。
肺CT、HRCT可确诊。
4、支气管内膜结核:青壮年多见,患者大多有咯血,为反复小量咯血或血痰。
伴有剧烈咳嗽、哮鸣、阵发性呼吸困难。
纤维支气管镜及痰查结核杆菌有助于诊断。
5、支气管结石:本病特点为反复咯血,咯血通常为小量,偶有大咯血。
而肺部除有钙盐沉积之外,无其他原因可解释。
病人或曾有咳出结石史。
X线检查发现有支气管结石阴影,以中叶跟部位多见,结石远端可有阻塞性肺不张或肺部感染。
胸片上炎症病变相应部位有钙化结节,在炎症消退后咯血不断者,则支气管结石的可能性甚大。
6、原发性支气管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多为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晚期可有致命性大咯血。
咳嗽是较常见的早期症状,干咳无痰或少量白色粘液性痰,可伴有胸痛。
肺CT、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诊断。
7、肺炎:急性肺炎时,肺实质处于高度充血状态,小血管通透性增加并可发生破裂而咯血,但通常为小量咯血。
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病人,痰中混有少量血液者并不少见,发病后第二、三天转变为铁锈色痰。
按咯血待查思路分析:①肺部感染性疾病:为引起儿童咯血最常见原因, 细菌、支原体、结核、真菌、病毒感染均可引起。
慢性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肺结核多表现为痰中带血,肺结核空洞、肺脓肿多为慢性大量咯血,应注意除外。
追问患儿有无发热、全身不适等急性感染症状,有无慢性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及结核接触史,PPD?痰及支气管灌洗液培养?相关的炎性指标?②支气管扩张:是引起咯血常见原因,先天性及后天性因素均可引起,先天性多合并其他异常如副鼻窦炎、内脏转位、纤毛运动不良,或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等;后天性多与慢性感染相关。
咯血可为大量,合并慢性咳嗽、大量脓痰。
患儿无反复感染史,不伴其他异常改变,除咯血外咳嗽咳痰不重,胸片及CT未提示支气管扩张征象,故可除外。
③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本病可表现反复发作咯血或痰中带血,伴或不伴贫血,痰中找到大量含铁血黄素细胞。
应鉴别。
完善血常规、痰找非含铁细胞等助鉴别。
④伴发于结缔组织疾病或血管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韦格肉芽肿等均可出现肺部间质性改变,出现咳嗽咯血及多系统受累表现,应注意。
患儿除咯血外无其他系统受累表现,诊断依据不足。
完善血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检查。
⑤先天性肺支气管、心血管发育异常:先天性肺囊肿合并感染、肺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瘘、右肺动脉缺如等均可引起咯血。
患儿除咳嗽咯血外,无其他系统受累,故肺血管发育畸形所致出血不能除外,应行心血管造影或CT增强协诊。
⑥其他:如支气管异物、肺部肿瘤、全身出血性疾病,囊性纤维化,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胸腔异位消化道重复畸形等,根据病史、查体可基本除外。
需完善检察。
综合病史及影像表现,重点除外肺支气管、先天性心血管发育畸形。
IPH待排。
咯血的诊断与治疗摘要】目的喉以下的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排出称咯血(hemoptysis),口腔或鼻腔出血流入气管再咳出不算做咯血。
目的:讨论咯血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咯血是一种比较明确的症状,容易辨认,而且一旦确定为咯血,诊断思维主要局限于支气管和肺,再加上传统的X线片在诊断上的独特征象和成熟经验,目前又有CT、支气管镜等检查技术,一般不致误诊。
【关键词】咯血诊断治疗咯血(hemoptysis)是指喉部以下的呼吸器官出血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咯血首先须与口腔、咽、鼻出血鉴别口腔与咽部出血易观察到局部出血灶。
鼻腔出血多从前鼻孔流出,常在鼻中隔前下方发现出血灶诊断较易。
有时鼻腔后部出血量较多,可被误诊为咯血如用鼻咽镜检查见血液从后鼻孔沿咽壁下流,即可确诊。
喉以下的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经口排出称咯血(hemoptysis),口腔或鼻腔出血流入气管再咳出不算做咯血。
咯血为比较严重的症状,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肺癌,还可见于支气管腺瘤、支气管内膜结核、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肺炎二尖瓣狭窄引起的肺淤血等疾病。
偶见于血液病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咯出血的性状和量不等,粉红色痰一般系由于毛细血管内红细胞渗出所致,痰中带血丝或血块,常由于小血管破坏引起,咯出全血为较大血管破裂所致。
咯血量靠粗略估计,24小时内咯血量<100ml为小量咯血,24小时内咯血量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24小时内咯血量>500ml为大量咯血。
咯血一般可持续几天,开始时咯出的血色较鲜红,以后渐变为紫黑色。
【启动临床思维必须掌握的资料】1.病史(1)现病史1)开始出现咯血的时间,每次咯血持续的时间或者多长时间内发生几次。
2)咯出血的性状,痰中带血丝、血痰还是血块,是否混有泡沫或脓痰。
3)咯血的量。
4)咯血前喉部是否发痒,咯血时是否伴呛咳。
5)咯血时有无出冷汗、心悸及呼吸急促。
中医咯血的诊疗标准
中医认为:咯血是肺络受伤,血溢脉外,以咳嗽,咯血,或痰中带血等为主要表现。
多
见于支气管扩张。
一、诊断依据
1、咯(咳)鲜红血,常呈泡沫状或与痰
液混杂。
2、多数患者有反复咯(咳)血史。
3、胸部X线摄片,可无特异性改变。
病
变明显时可见蜂窝状或卷发样阴影。
4、必要时作支气管碘油造影或支气管镜
检查,可见柱状、囊状或混合型的扩张。
二、证候分类
1、肝火犯肺:咳呛气逆,咯(咳)血鲜
红,胁痛善怒,面赤口苦。
舌红苔黄,脉弦数。
2、阴虚火旺:反复咯血,血色鲜红,干
咳咽燥。
舌红苔黄少津,脉细数。
3、痰热壅肺:咯(咳)血量多,血色鲜
红或夹有黄痰,或脓痰腥臭,心烦口渴。
舌红
苔黄腻,脉滑数。
4、气虚血瘀:反复咯(咳)血,血色淡
红或夹紫黯血块,气短胸闷,易汗。
舌淡或有
紫色瘀斑,苔薄白,脉细涩。
三、疗效评定
1、治愈:咯(咳)血控制,症状消失,
实验室检查正常。
2、好转:咯(咳)血减少,症状改善。
3、未愈:咯(咳)血无变化。
声明:内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编辑:竹叶
审核:虫哥。
咯血的诊断思路韩占波;寇卫红【期刊名称】《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卷),期】1999(000)005【摘要】咯血是临床上常见的临床症状,大咯血病情凶险,常常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需要对此症患者迅速作出判断,给予恰当的处理。
咯血是指经口咯出的下呼吸道及肺组织的出血。
咯血的量和持续的时间不一。
大咯血通常指一次咯血量在200m以上;或24小时内咯血量超出400ml;或48小时内超过600ml;或持续咯血,而需输液以维持血容量者;以及因咯血而引起气道阻塞导致窒息者。
咯血的病因很多,一般分为四类:(1)感染性;(2)肺部肿瘤;(3)心血管病;(4)其它出血性全身性疾病。
咯血的诊断思路应从以下几方面出发:1注意是否为口腔或鼻咽腔出血后,吸入呼吸道,随后再咯出。
在询问病史以及口腔、鼻咽腔检查后可作出诊断。
2咯血与呕【总页数】2页(P328-329)【作者】韩占波;寇卫红【作者单位】[1]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050011;[2]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相关文献】1.选择性咯血责任动脉栓塞术在治疗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 [J], 黄鹤;李斌;周华;闫小彬;孙鹏;褚建国;时惠平2.咯血的临床诊断思路 [J], 车晶晶3.咯血及大咯血的概念及诊断思路 [J], 赫国志4.咯血介入术及支气管动脉CTA对咯血患者的疗效观察 [J], 陈雷;刘海清;李龙朋;张智勇;滕小宝;苏大建;韩明锋5.咯血原因多细察因便明——1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咯血误诊为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教训 [J], 王华;张炳辉;蔡晓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咯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要点摘要:目的探讨咯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要点。
方法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对咯血患者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果咯血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必须结合其他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综合分析后方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结论对引起咯血的基础疾病作出正确诊断,进行合理治疗,是咯血的根本性治疗。
关键词:呼吸内科;咯血;治疗咯血或称咳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或肺组织任何部位出血,并经口腔咳出。
下面将咯血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要点分析汇报如下。
1主要问诊内容1.1出血的方式是咳出的还是呕出的。
1.2伴随症状有无咳嗽、喉痒,有无中上腹疼痛、不适、恶心、呕吐。
1.3血液的颜色是鲜红、暗红还是咖啡色。
1.4血液的混杂物如混有痰液或食物残渣。
1.5咯血次数及咯血量的估计医生询问咯血量时要用已知容量的容器,如50 mL的墨水瓶,l00~500mL的水杯作比喻,以小容量到大容量仔细询问患者的咯血量。
1.6其他有无咯血的诱因,如用力过度、剧烈运动、剧烈咳嗽、饮酒等;病程长短;病程中有无咳嗽、咳痰,包括痰量,痰的性状,有无臭味,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及其严重程度;有无全身出血倾向或黄疸;咯血与月经周期有无联系等。
2相关检查2.1体检重点2.1.1一般项目首先应注意观察神志、脉搏、血压、呼吸、体温等,注意有无窒息、呼吸衰竭、休克的表现,如有这些危重症候存在,应先抢救后检查。
2.1.2头、颈部检查检查有无巩膜黄染和蜘蛛痣(肝硬化的体征),鼻腔、口腔、牙龈、舌下系带、咽喉部有无出血病灶,必要时使用鼻腔镜、喉镜检查。
颈淋巴结有无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无痛、质地坚硬提示肺癌、鼻咽癌、喉癌、食管癌、胃癌转移可能。
红肿热痛明显的急性淋巴结炎提示咽喉急性感染。
肿大淋巴结质地如橡皮可能为恶性淋巴瘤(霍奇金病)。
伴有冷脓肿提示为结核性,可能有肺结核。
2.1.3胸部检查胸部是体检的重点部位,应对前胸、腋下和背部进行仔细检查,并对比左右两侧,肺上部及肩胛问区听及湿啰音可能为肺结核,肺下部局限性位置出现固定的湿啰音是支气管扩张的体征,肺部局限性哮鸣音可能为支气管肺癌的表现。
按咯血待查思路分析:
①肺部感染性疾病:为引起儿童咯血最常见原因, 细菌、支原体、结核、真菌、病毒感染均可引起。
慢性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肺结核多表现为痰中带血,肺结核空洞、肺脓肿多为慢性大量咯血,应注意除外。
追问患儿有无发热、全身不适等急性感染症状,有无慢性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及结核接触史,PPD?痰及支气管灌洗液培养?相关的炎性指标?
②支气管扩张:是引起咯血常见原因,先天性及后天性因素均可引起,先天性多合并其他异常如副鼻窦炎、内脏转位、纤毛运动不良,或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等;后天性多与慢性感染相关。
咯血可为大量,合并慢性咳嗽、大量脓痰。
患儿无反复感染史,不伴其他异常改变,除咯血外咳嗽咳痰不重,胸片及CT未提示支气管扩张征象,故可除外。
③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本病可表现反复发作咯血或痰中带血,伴或不伴贫血,痰中找到大量含铁血黄素细胞。
应鉴别。
完善血常规、痰找非含铁细胞等助鉴别。
④伴发于结缔组织疾病或血管炎: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韦格肉芽肿等均可出现肺部间质性改变,出现咳嗽咯血及多系统受累表现,应注意。
患儿除咯血外无其他系统受累表现,诊断依据不足。
完善血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等检查。
⑤先天性肺支气管、心血管发育异常:先天性肺囊肿合并感染、肺血管畸形如动静脉瘘、右肺动脉缺如等均可引起咯血。
患儿除咳嗽咯血外,无其他系统受累,故肺血管发育畸形所致出血不能除外,应行心血管造影或CT增强协诊。
⑥其他:如支气管异物、肺部肿瘤、全身出血性疾病,囊性纤维化,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胸腔异位消化道重复畸形等,根据病史、查体可基本除外。
需完善检察。
综合病史及影像表现,重点除外肺支气管、先天性心血管发育畸形。
IPH待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