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课)
- 格式:ppt
- 大小:3.05 MB
- 文档页数:37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1、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凡是,的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的分类(细胞数量):微生物;微生物;微生物。
3、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细菌: 生物,细胞由等部分构成(无),生殖方式为:。
真菌:细胞由构成,都有,包括单细胞的(生殖方式为或);多细胞的(生殖方式为)。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外壳和内核两部分组成。
根据的不同,将病毒分为三大类:。
4、微生物的生活(营养)方式:、(或)腐生:如:酵母菌、乳酸菌、霉菌、枯草杆菌、蘑菇等,这些腐生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属于;寄生:如肺炎双球菌、炭疽杆菌、全部病毒、引起(头癣,脚癣、灰指甲)的真菌,这些寄生微生物属于;自养:如蓝细菌(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这些微生物能自己,属于;一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如:)。
5、人体的各种传染病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如:艾滋病是由引起的,艾滋病病毒寄生在人体内的中,降低人体)。
6、也是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利用生产的青霉素是常用的抗生素。
7、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对物质原料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生物技术主要包括和。
8、发酵食品:9、发酵食品制作:米酒酒药中含有曲霉、毛霉、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
在30O C左右条件下,和把转化为;在的条件下,经过代谢把转化为。
10、沼气发酵:在下,利用厌氧性微生物()将制成的过程,叫做沼气发酵。
沼气的成分是。
11、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和。
转基因技术是把一个生物体的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中的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可以有目的地改变生物性状,如利用大肠杆菌生产大量胰岛素,“超级鼠”和“胖鲤鱼”都是利用的转基因技术,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克隆技术:(1)克隆新个体的基因与完全相同。
克隆个体是在与原来生物体的新个体。
(2)克隆多莉的过程中采用了、和等现代生物技术。
复习课——《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教学设计PS:临近期末,大家都进入了紧张的复习阶段,不少老师自己辛辛苦苦讲得很累,可学生觉得都是以前学过的不如新授课有趣,复习课普遍学生状态不好。
我也有此困惑,刚好听了96中李硕老师的复习课,受到了启发,试着自己精心设计了一节复习课《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我将自己的教学设计分享如下,供大家交流研讨。
第五单元第四、五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教学设计郑州龙门实验学校张佳佳课型:复习课适用范围:八年级学生教材: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时安排:1课时一、课标要求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来自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的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五章《病毒》。
第四章教材编排的有“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真菌”“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五章只有一节“病毒”。
复习时从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课堂容量等角度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本节课复习内容不涉及“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以及“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部分内容。
三、学情分析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生活方式、与人类关系等既有相似性又有区别,当把三者放在一起提问时学生容易弄混淆,尤其是基础薄弱的近1/4学生。
比如“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孢子”“芽孢”“从名称判断出是哪种微生物”“某场景是对哪种微生物的利用”等等,所以有关细菌、真菌、病毒的主要特征有必要列表格进行比较分析,加以区别和理解记忆。
四、学习目标1、通过列表比较,区别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生活方式、与人类关系等,培养比较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2、通过列表举出病毒、细菌、真菌对人类有害和有利的例子,说出生活中的现象是与哪种微生物有关,并认同“辩证地看待微生物”的观点。
五、学习重点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六、学习难点1、病毒、细菌、真菌繁殖方式与休眠体的区别和识记。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课型:复习课一、【课标解读与预测】课标要求课标解读考情预测考查指数掌握病毒的知识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基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也多喝“免疫”“生物技术”的相关知识综合考查★★掌握细菌和真菌的知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知道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生物圈中的“清洁工”和“氮肥工厂”这部分内容多与“生态系统”的相关内容综合考查。
★★二、【自主复习与达标】病毒1.病毒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病毒的结构:病毒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3、病毒的分类:根据寄生细胞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三种病毒类型。
4、病毒的生命活动:生活方式:________;生殖方式:_______。
细菌1、细菌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的结构:一般结构:(2)、_____(5)、______(3)、_______(4)、_______特殊结构:(1)、_______(6)、______.强调:(1)可以帮助运动的结构是( )______ 。
(2)不良环境下形成的保护结构( )____ 。
(3)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从结构上与动植物相比主要区别是虽有_______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细菌的生命活动: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繁殖方式:______________。
4、细菌和人类的关系:有益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害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菌1、酵母菌(1)酵母菌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的结构:(比较三种细胞的结构,说出它们的不同)。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目标】 1、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的形态结构、繁殖方式、与人类的关系。
2、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 1、三种微生物的结构和繁殖。
2、碳循环、氮循环过程。
【复习方法】通过知识梳理,找出自己知识的遗漏点,以便课后及时复习,通过列表比较法、图解法帮助复习。
一、知识点梳理:知识点一:病毒的主要形态以及和人类的关系1、病毒的形体极其,通常只能借助于_______才能观察到它们。
2、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等。
SARS病毒是状。
3、病毒是一类没有________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_______ 和内部的__________组成。
4、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在寄主细胞内,病毒是以的方式进行繁殖的。
5、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
6、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为什么说它属于生物?7、病毒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知识点二:细菌的主要形态以及和人类的关系1、下图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细菌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
A是________菌,B是________菌,C是菌。
2、各种细菌都是由_____个细胞构成。
细菌的细胞中都有、、、等结构,但没有_____。
有些细菌还有、等特殊的结构。
3、观察细菌的形态,写出细菌细胞的各结构名称[1],[2],[3],[4],[5],[6]。
4、细菌的营养方式:一般为异养,主要分为、两种情况。
营腐生生活的如,营寄生生活的如。
5、繁殖方式:繁殖。
分裂时,首先进行的复制,当环境不利时,细菌还能形成,非生殖结构,对、、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在环境时,能萌发出新个体。
6、细菌和人类的关系:有益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害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生物圈中的微生物》是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章内容,本章介绍的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它们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共同构成了多彩的生物世界。
微生物的种类不同,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生物圈中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不仅在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与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病毒是一类非常特殊的生物,它的结构非常简单,不具备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
细菌和真菌也是我们身边广泛存在的微生物。
细菌具有细胞结构,但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真菌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命特征是学习“生态系统中微生物的作用”“生物技术”的知识基础。
故本节的基础巩固为后面的复习做好铺垫,有利于将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框架,也为会考复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教学目标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
2.关注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它们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4.说出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5.使学生领悟各类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教学重点1.描述病毒、细菌、真菌的主要特征。
2.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它们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使学生领悟各类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并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
四、教学难点1.关注病毒、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它们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说出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五、课前准备发了霉的馒头、橘子等,课堂练习资料六、课时分配 1课时七、教学流程:课堂启动---情境导入---目标复习---基础巩固---智能提升---知识梳理---达标检测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启动课堂之后,教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三类微生物的图片,接着呈现发了霉的馒头,引出课题,从熟悉的内容导入学生会感到比较自然亲切。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病毒、细菌、真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病毒、细菌、真菌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繁殖方式。
3、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二、典型体例例1 罐头食品在很长时间内不会腐败变质的原因是( )。
A密封很严,细菌没有机会侵入 B密封很严,细菌无法呼吸而死亡C封盖前高温灭菌,封盖后罐内没有细菌D高温、高压影响了罐内细菌的繁殖例2 与菠菜叶肉细胞相比,细菌的细胞中没有()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成形细胞核例3 下列内容不属于细菌菌落特征的是()A.菌落比较小 B。
表面光滑、湿润 C.菌落呈绒毛状D。
易挑取例4 关于真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内都有真正的细胞核B。
都是单细胞的C.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D。
营养方式为异养三、中考题1、(2009济南)在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A.曲霉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2、(2009届锦州)下列生物中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 )A.EV71病毒B.痢疾杆菌C.草履虫D.酵母菌3、( 2009潍坊)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A、青霉菌B、乳酸菌C、酵母菌D、蘑菇4、(2009福州)(4分)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
今年3月上旬,我国政府为0-15岁的儿童免费接种了麻疹疫苗。
现在,肆虐于墨西哥、美国等地的甲型H1N1流感也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现,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民防范。
(1)麻疹和甲型H1N1流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以下对病毒描述错误的是()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C.病毒能在培养基上独立生活D.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注射过麻疹疫苗的人,对甲型H1N1流感不具有免疫力,这是人体免疫的特征。
(3)对于预防甲型H1N1流感来说,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A.积极锻炼身体B.从此不再吃猪肉C.室内保持通风D.及时洗手(4)面对传染病不必恐慌。
专题16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一、教材重点回顾:(一)初步认识微生物1.下图为微生物的病毒(1)图中①是蛋白质,②是遗传物质;③是蛋白质,④是遗传物质;⑤是蛋白质,⑥是遗传物质。
与其他细胞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的形态有杆形、球形和蝌蚪形三种类型。
(3)病毒的个体非常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2.下图为微生物中的细菌(1)图中A是遗传物质,B是细胞膜,C是细胞壁,D是荚膜,E是细胞质,F是鞭毛。
与其他细胞相比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细菌的形态有球形、杆形和螺旋形三种类型。
(3)细菌是单细胞结构。
3.下图中图一为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图二为霉菌,是多细胞真菌;图三为蘑菇,是多细胞真菌。
4.菌落(1)概念: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
(2)观察菌落:细菌的菌落比较小,真菌的菌落比较大,菌落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状,有时还呈现红、褐、绿、黑、黄等不同的颜色。
(3)细菌、真菌菌落的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恒温培养(二)微生物的种类与特点种类细菌真菌病毒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遗传物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组成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或寄生异养:腐生或寄生寄生:活细胞内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自我复制与人类关系既有利也有害既有利也有害多数有害少数有利备注细菌遇到不良环境,细胞壁会增厚,形成休眠体,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
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不同,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的和细菌病毒,细菌病毒又称为噬菌体。
(三)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营腐生的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能被绿色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例如链球菌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和丹毒等;手癣、足癣或者棉花枯萎病、水稻稻瘟病等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学案(1)课前准备:1、充分自主复习病毒、细菌、真菌相关内容。
2、学生每四人一小组划分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把发言内容分配好。
展示建议:展示时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充分利用课本上的重要图片。
展示一:病毒1、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等。
2、病毒是一类没有____ __结构的特殊生物。
它们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是由_______ _ 和______ 组成。
3、病毒的营养方式:病毒必须在其他生物的内才能生活和繁殖。
4、病毒的繁殖方式。
侵入活细胞后,会利用作为原料,在自己的“指挥”下制造出新的病毒。
5、病毒的种类:根据病毒侵染细胞的不同a.植物病毒:专门侵染细胞的病毒,如病毒b.动物病毒:专门侵染和细胞的病毒,如病毒。
c.细菌病毒:专门侵染的病毒,又叫,如。
6、据统计,约有的动物和人类疾病由病毒引起的。
例如:、、、、等的罪魁祸首都是病毒。
7、举例说明病毒:①有害方面:②有益方面:展示二:细菌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等。
2、各种细菌都是由一个构成。
细胞中都有、、等结构,但没有。
有些细菌还有、等特殊的结构。
3、细菌的营养方式:4、细菌的繁殖方式:5、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长时,有些细菌能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
它又又,能随风四处飘散。
6、举例说明细菌:①有害方面:②有益方面:展示三:真菌1、酵母菌的形态;结构是由、、、组成。
2、真菌的营养方式为,有的营生活(如),有的营生活(如)。
3、真菌的繁殖方式为。
真菌的孢子在、的环境下,才能发育成新个体。
4、酵母菌是的个体,霉菌是个体,但细胞的结构基本相似,都有、、和。
5、举例说明真菌:①有害方面:②有益方面:展示四:细菌、真菌、病毒三者比较第三课时一、【展示反馈】(约30分钟)。
------------我参与,我快乐!二、【重、难点突破】(约10分钟) ------------我认真,我理解!病毒:细菌:真菌:三、【知识梳理】(约5分钟)(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强化记忆,形成网络)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对本节知识(重点展示四的表格内容)进行巩固和记忆,疑问之处提出交流。
初二生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知识点一、微生物1、概念:生物圈中,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2、种类:(1)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等。
(2)多细胞微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
(3)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生活1、代谢类型(1)腐生:有些细菌和真菌能够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等中的有机物,获得生活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营养方式。
作用:把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非生物环境,供绿色植物再利用,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对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寄生: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生活在其他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并从这些生物体获得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的营养方式。
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寄生性微生物发球消费者。
(3)自养型微生物:有此致微生物像植物一样,能够利用光能或化学能将无机物转变成储能的有机物,满足自身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作用:发球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2、生长特点:生长繁殖速度极快。
3、作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特点以及极快的繁殖速度,使它们成为生物圈的重要成分,尤其腐生性微生物工程作为生物圈中的分解者,是其他生物不可替代的。
第2节微物生与人类关系一、微生物与食品1、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用于食品和发酵工业。
如烤制面包或蒸镘头、酿酒等。
2、醋酸菌:用于酿醋。
3、乳酸菌:用于制酸奶和泡菜。
制泡菜时,乳酸菌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4、大型真菌:如蘑菇、木耳、灵芝等可以直接食用或制药。
二、微生物与疾病1、寄生在人体表面或体内,使人患病。
如艾滋病就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它寄生在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中,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
2、菌痢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患病主要是由于食用了被痢疾杆菌污染的食物。
3、本身致病物质或毒素使人患病: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具有致癌作用,毒蘑菇、毒蝇蕈、毒粉褶菌等,被误食后会使人、畜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