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鲜)工艺规程
- 格式:doc
- 大小:95.45 KB
- 文档页数:7
白芷的收获加工1、收获。
白芷收获期一般在小暑至大暑之间,以叶片发黄时收获为主。
收获过早,根尚未长大,干燥后常发生裂缝,产量品质低。
收获过迟,消耗养分,根部呈木质化、质坚、粉性差、品质不佳,因天气不好,太阳小,不易晒干。
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采挖时应选择晴天,用刀割去茎叶,再用锄深挖,以免挖断、挖伤,挖出全根,抖掉泥土,忌水洗,及时运回加工干燥。
若数量小,可置太阳下曝晒,晒至敲打时有清脆的响声为止。
2、加工:白芷肉质根含大量淀粉,在收获干燥时常会遇到连续阴雨,不能及时干燥,易引起大量霉烂变质,为防止霉烂,可采用熏硫方法: ①熏硫时将鲜白芷分大、中、小三级分别干燥,若数量小,可置太阳下曝晒。
②若遇雨天,则应用木炭或无烟煤烘炕,炕时将大根放于烘架中央,小根放于周围,头部向下,不宜横放,装时不宜踩压,以利通烟。
③烘时火力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以免炕焦或霉烂。
④熏硫时不要熄火断烟,并要少跑烟,炕至半干时,翻动一次,将较湿的放在炕中央,较干的放在炕边,以继续炕至全干。
⑤若数量较大,宜用烘房烘干。
熏硫烤时头朝上,根放底层,中等放中层,小根放上层,支根放顶层,每层厚约2寸左右,不宜过厚。
烘烤熏硫温度宜保持在60℃左右,每天翻动一次,烘烤熏硫6-7天,即全干。
不论日晒或烘烤熏硫,在干燥过程中,均不宜中断或重压,以免腐烂或黑心。
每1000公斤鲜白芷约需硫黄7-8公斤,熏时要不断加入硫黄,不能熄灭,直至连续熏透为止。
熏24小时取样检查:用小刀切开,在切口涂以碘液,若蓝色很快消失,则表示硫已熏透,可灭火停熏,若蓝色反映不消失,则需继续熏硫,直至熏透,熏后抓紧晒干,以提供商品。
白芷采收、加工、贮藏及炮制白芷>>采收、加工、贮藏及炮制一、留种白芷的留种方法有原地留苗法和选苗培育法两种。
(一)原地留苗法是在播种后第二年采收白芷根部的时候,于地边留出一些植株不挖,以后继续加强田间管理,到第三年5月以后,植株抽苔开花结出种子。
但此法因对留种苗无太大的选择性,所以结出的种子质量较差,影响下一阶段的生产。
(二)选苗培育法在第二年挖收白芷的同时,选出主根直、无分叉、粗细中等、无病虫害的根,做为培育种子的母株,另行种植。
一般选出后及时移地栽植,北方也有把种根砂藏于地窖里,翌春再栽的做法。
栽植时按行距70-100厘米,株距40-50厘米挖穴,每穴栽一根,斜放,覆土5厘米左右,加强田间管理,注意增施磷钾肥料,待下一年5月抽苔后培土防倒伏,6月上旬注意合理修剪花枝,7月份种子陆续成熟。
二、采种及贮藏在种皮呈黄绿色时进行,此时种子的成熟度较好,不老也不嫩。
采种时注意选取一级侧枝上结的种子,依成熟度分批剪下种穗,扎成小捆,挂于阴凉通风处(种子怕雨淋、日晒、烟熏),在播种之前再从小穗上把种子抖落。
也有的阴干后即搓下种子,贮于布袋中,放通风干燥处存放。
白芷种子不宜久藏,隔年陈种易丧失发芽力。
白芷根的采收(一)采收时期白芷因产地和播种时间不同,收获期各异,春播白芷当年采收,秋播白芷第二年采收,一般以地上部茎叶变黄枯萎为标志。
采收过早,植株尚在生长,地上部营养仍在不断向地下根部蓄积,糖分也在不断转化为淀粉,所以会使根条粉质不足,同时影响产量和质量;采收过迟,如果气候适宜,又会萌发新芽,消耗根部营养,同时淀粉也会向糖分转化,使根部粉性变差,也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
所以,适时采收很重要。
一般按各地的习惯,春播的,如河北在当年白露后,河南在霜降前后收获;秋播的,一般7-9月收获,如四川在次年的小暑至大暑之间,浙江在大暑至立秋,河南在大暑至白露,河北在处暑前后收获。
(二)采收方法宜选择晴天进行,一般割去地上茎叶,然后将根刨出,抖落泥土,或在畦旁挖沟约一尺深,由侧面取根,则不致损伤根部。
白芷药材采收、初加工1 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白芷药材采收、初加工的基本操作要求。
2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白芷药材的采收、初加工。
3 职责基地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按规定要求进行白芷药材的采收、初加工。
操作人员:按该文件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文件准确执行。
QA检查员:监督、检查白芷药材的采收、初加工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4 内容4.1 白芷药材的采收4.1.1 在10-11月立冬前后至地冻前,准备二齿钉耙、铁剪等白芷采收工具,选晴天对移栽后第一年进行采挖。
4.1.2 采挖前先拆除围篱、边棚及棚架,然后用二齿耙小心挖起全株,抖落根部泥沙,用铁剪齐根茎基部剪去须根,齐芽胞剪去柄叶,即得毛坨子鲜白芷。
采挖时尽量注意避免挖断根茎。
4.1.3 将所采挖鲜白芷与须根、柄叶分别收集,运回连地附近的加工室内进行初加工。
4.2 白芷药材的初加工4.2.1 对加工环境及初加工设备、设施进行检查,加工环境须清洁、干燥、通风,初加工设备、设施须清洁、完好,加工操作人员工作服穿戴符合种植基地相关卫生管理要求,无与加工生产无关的物料与记录。
4.2.2 将运回加工室的毛坨子白芷,不用水洗,采用炕干法直接干燥。
4.2.2.1 将毛坨子鲜白芷直接置于炕床上,用柴草或无烟煤徐徐加温烘烤,控制加温火力(不得用武火加热),并每隔半小时翻动一次;当烘至最小的根茎一折就断时,立即取出,按根茎大小分开,趁热再分别进行干燥。
4.2.2.2 根据白芷根茎的大小和水分情况,控制加温火候:根茎较大、水分较高者加温火力略大,反之减小,且干燥加温火力宜随干燥程度而减小,并每隔3-5分钟翻动一次,防止白芷药材烘焦甚至炭化。
当根茎大小相近的白芷当烘至一折就断时,趁热及时取出。
4.2.3 趁热取出的黄连放入干净的铁制或竹制槽笼内来回撞击、推拉,撞掉附着泥沙、须根、鳞芽、粗皮及叶柄等,并倒入粗网筛过筛后即得干黄连。
4.2.4 在捡选操作台上,将干白芷经拣去石子、土粒,杂物,扬去灰渣后,即得半成品白芷。
白芷炮制方法与标准白芷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主要功效是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等。
因此,白芷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感冒、头痛、风湿等疾病。
而白芷的炮制方法对其药效有着重要影响,下面将介绍白芷的炮制方法和标准。
一、白芷的炮制方法1. 白芷的选材首先需要选择新鲜的白芷根茎,去掉表皮和泥沙,洗净后晾干备用。
2. 白芷的清洁将晾干后的白芷根茎放入清水中浸泡约1小时,然后取出沥干水分。
3. 白芷的加工将沥干水分的白芷根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和盐巴,然后用旺火加热至开锅。
待开锅后继续用小火焖煮约2小时左右,直到白芷变软为止。
4. 白芷的晒干将焖好的白芷根茎捞出晾凉,并在通风处晒干。
晒干后,将其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备用。
二、白芷的炮制标准1. 品质标准白芷的品质应为色泽灰白或黄白,质地坚实、有弹性,切面平整无虫眼、黑点和霉斑。
2. 外观标准炮制后的白芷应为灰黄色或淡黄色,表面光滑,无杂质和异味。
3. 化学成分标准白芷中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萜类化合物。
其挥发油含量应在1%以上,其中以β-元素、β-香叶烯和α-香叶烯等成分含量较高。
4. 药效标准经过炮制后的白芷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等功效,并且对于感冒、头痛、风湿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药理作用进行选择。
总之,白芷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在进行白芷的炮制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保证其药效和品质。
同时,在使用白芷时也需要注意其不同的药理作用,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白芷的工艺
白芷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种植:白芷主要生长在海拔800至1600米的山区,喜欢半阴湿、湿润的环境。
种植白芷时,需要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场地,并且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2. 采摘:白芷的采摘时间通常在春天,一般在花期即将结束时进行。
采摘时要选择花期略过的花穗,用手轻轻揭开花穗,然后割下花穗和主茎的连接部分。
3. 烘干:采摘的白芷要进行烘干处理,一般分为两步:首先将白芷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晒,直至水分蒸发一部分;其次,将晾晒后的白芷放入烘干炉内,用低温烘干几小时,直至白芷完全干燥。
4. 储存:烘干后的白芷需要储存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受潮、霉变。
同时,还要注意防虫、防火,并定期检查白芷的质量,遇到不良品要及时清理。
以上是白芷的主要工艺过程,每个环节都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操作,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功效。
白芷的饮片制备工艺白芷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其制备工艺是从原材料的采集到最终成品的加工过程,其中包括饮片的制备。
本文将详细描述白芷的饮片制备工艺。
首先,白芷的采集工作非常重要。
在采集白芷时,要选择生长在干燥的山坡或草地上的白芷植株,因为这样的白芷其药性更好。
最佳的采集时间是在白芷植株刚开花时,这时的白芷含有较高的有效成分。
白芷采集完毕后,需要进行初步的处理。
首先,将白芷的根部和枯叶进行剪除,只留下茎和叶片。
然后,将白芷晾晒至八成干,以保持其药性。
在晾晒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损失药效。
接下来是白芷的研磨工艺。
将晾晒干燥的白芷放入研磨机中,研磨成细粉。
为了保持白芷的品质,研磨时要采用低温研磨,避免高温造成药材品质的损失。
研磨后的白芷粉末应该细腻均匀,无杂质。
白芷粉末制备成饮片的工艺包括浸泡、蒸馏和干燥等步骤。
首先,将研磨好的白芷粉末放入饮片机中,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浸泡。
浸泡时间为2-3小时,以使白芷粉末充分吸水,增加其软化程度。
浸泡后,接下来是蒸馏过程。
将经过浸泡的白芷粉末放入蒸馏机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进行蒸馏。
蒸馏时间一般为2-3小时,以保持白芷中有效成分的完整性。
蒸馏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使其保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蒸馏完毕后,还需要进行干燥处理。
将蒸馏后得到的饮片放入烘干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去除余留的水分,使饮片能够保存较长时间。
干燥后的白芷饮片应该色泽均匀,无杂质,保存完好。
最后,对制备好的白芷饮片进行质量检验和包装。
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湿分、挥发油和有效成分含量等。
合格的白芷饮片应该符合国家相关药典的规定。
包装时应注意密封性,以防止饮片受潮变质。
综上所述,白芷的饮片制备工艺包括采集、初步处理、研磨、浸泡、蒸馏、干燥、质量检验和包装等多个环节。
正确操作每个环节,控制好时间和温度,可以制备出质量优良的白芷饮片,使其发挥药用价值。
同时,制备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白芷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饮片炮制白芷炮制方法与标准【药材来源】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干燥根。
夏、秋间茎叶枯黄时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
【古代炮制方法】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用黄精制(《雷公》)的炮制方法。
宋代有炒黄、湿纸裹煨(《博济》)、焙制(《活人书》)、醋浸焙干(《总录》)、米泔浸(《急救》)、斑蝥,酒制(《疮疡》)等方法。
元代有盐水炒、醋炒(《世医》)的方法。
明代增加了酒炒(《滇南》)、炒黑用(《蒙筌》)、烧存性(《医学》)、面裹煨(《准绳》)、酒浸(《启玄》)等方法。
清代又增加了蒸制(《本草汇》)、煅制(《切用》)、萝卜汁浸(《治裁》)、酒洗(《增广》)、酒蒸(《医醇》)等多种炮制方法。
【现代炮制方法】白芷,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大小个分开,浸泡至六七成透,晾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饮片性状】白芷为圆形的厚片,表面白色或灰白色,具粉性,可见方形或圆形棕色环,皮部散布有多数棕色油点。
气芳香,味辛、微苦。
【质量标准】白芷水分不得过14.0%,总灰分不得过6.0%,稀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0%,按干燥品计算,含欧前胡素不得少于0.080%。
白芷饮片总灰分不得过5.0%。
【炮制目的】白芷味辛,性温。
归胃经、大肠经、肺经。
具有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的功能。
用于感冒头痛,眉棱骨痛,鼻塞,鼻渊,牙痛,白带,疮疡肿痛等。
白芷临床多用生品,软化切片,便于调剂和制剂,便于有效成分煎出。
【应用选择】1.生用(1)风寒头痛:常与防风、羌活、细辛等同用,具有散风寒,止头痛的作用,用于外感风寒,头痛项强,鼻塞,如九味羌活汤(《此事难知》)。
(2)阳明头痛:常与川芎、防风、荆芥等同用,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用于阳明经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齿痛,如川芎茶调散(《局方》)。
(3)偏头痛:常与细辛、石膏、乳香等同用,具有祛风止痛的作用,用于半边头痛,如白芷细辛吹鼻散(《种福堂公选良方》)。
(4)鼻渊头痛:常与辛夷仁、苍耳子、薄荷叶同用,具有散风邪,通鼻窍的作用,用于风邪上攻,致成鼻渊,鼻流浊涕不止,前额疼痛,如苍耳散(《重订严氏济生方》)。
目录2、生产工艺流程4、质量监控:见“SCGL501301 白芷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5.1 白芷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白芷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白芷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品名:白芷规格:产地:重量:产品批号:生产日期: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生产企业: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量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标签物料平衡= ×100%(99.0-101.0%) 本批领用数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11.1 劳动组织11.1.1 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XXXXX有限公司原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白芷1.2 汉语拼音:Baizhi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试剂:乙醚、乙酸乙酯、甲醇、异欧前胡素对照品、羧甲基纤维素钠、石油醚、稀乙醇、欧前胡素对照品。
7.2 仪器设备:电子天平、硅胶G薄层板、三用紫外分析仪、恒温鼓风干燥箱、超声波清洗器、高效液相色谱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在自然光下目测形态和色泽,并记录结果。
7.4 鉴别: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醚10ml,浸泡1小时,时时振摇,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芷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欧前胡素对照品、异欧前胡素对照品,加乙酸乙酯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7)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乙醚(3:2)为展开剂,在2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7.5 检查:7.5.1水分不得过14.0%(附录15第二法)。
7.5.2总灰分不得过6.0%(附录17)。
7.5.3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照铅、镉、砷、汞、铜测定法(通则232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铅不得过5mg/kg;镉不得过1 mg/kg;砷不得过2 mg/kg;汞不得过0.2 mg/kg;铜不得过20 mg/kg。
7.5.4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法(附录58)测定,不得过150mg/kg。
7.6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19)项下的热浸法,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5.0%。
7.7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8)测定。
鲜白芷加工流程1.首先,将鲜白芷洗净,去除杂质。
First, wash the fresh white peony and remove impurities.2.然后,将鲜白芷切成块状或片状。
Next, cut the fresh white peony into chunks or slices.3.接着,将鲜白芷进行炙烘处理,以去除水分。
Then, the fresh white peony is processed by baking to remove moisture.4.紧接着,将炙烘后的鲜白芷进行晾晒,以达到干燥的目的。
After that, the baked fresh white peony is dried in the sun to achieve dryness.5.然后,将晾晒干燥的鲜白芷进行粉碎或研磨。
Then, the dried white peony is crushed or ground into powder.6.接下来,对粉碎或研磨后的鲜白芷进行筛分,去除颗粒不均匀的部分。
Next, the crushed or ground white peony is sifted to remove uneven particles.7.紧接着,将筛分后的鲜白芷进行包装,以备进一步加工或销售。
After that, the sifted white peony is packaged forfurther processing or sale.8.然后,鲜白芷可以进行提取或加工成不同的剂型。
Then, the fresh white peony can be extracted or processed into different dosage forms.9.接着,根据不同的用途,鲜白芷可以进行提取活性成分,用于药物研发或保健品生产。
Next, depending on the different purposes, the freshwhite peony can be extracted for active ingredients for drug development or health product production.10.然后,鲜白芷还可以制成浸膏、浓缩液或干燥提取物等形式。
目录
2、生产工艺流程
4、质量监控:见“SCGL501301 白芷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半成品、成品质量标准
5.1 白芷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 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白芷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 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白芷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 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
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6.2 包装说明文字:
品名:白芷
规格:
产地:
重量:
产品批号:
生产日期: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生产企业:
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
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
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
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
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
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量
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
标签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数
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
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11.1 劳动组织
11.1.1 由生产制造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11.1.2 车间根据生产指令从仓库领用原料组织生产。
按生产工序依次为净选、洗润、切制、干燥、炮制、筛药、包装,经检验合格后入库。
11.1.3 生产班制:为一班制。
12、环境保护
12.1 废水、废渣管理和处理:该产品生产废水较少且无化学污染和环境污染,无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废水,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直接排放即可,具体操作应按废物垃圾管理规程中的相关规定。
12.2 噪音及粉尘的消除:该产品生产间无超过国家排放标准的噪音,不需特殊处理。
净选等易产尘的操作间单独除尘,捕集后的粉尘经过滤后排至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