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历史与文化》——4六朝(中)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讲解南京,作为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这座城市承载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传承,见证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索南京的历史文化,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
南京位于中国东部,是江苏省的省会。
它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六朝古都之一。
南京这个名字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的字面意思是“南方的首都”,确实,在历史上,南京多次成为中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南京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
当时,这里是一个繁荣的古代文明中心,并成为越国的都城。
后来,它被列为古代中国七大都城之一,被誉为“十朝都会”。
这段历史为南京奠定了重要的地位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南京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是明朝的建都。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而南京则成为了其首都。
明朝的第一位皇帝朱元璋在南京建造了宏伟壮丽的明故宫,并将其视为皇宫。
南京在明朝时期达到了极其繁荣的阶段。
在南京,还保存着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这些遗迹见证了南京丰富的历史与文化。
比如,紫金山下的明孝陵,是明朝皇帝朱棣等十三位皇帝的陵墓,它集中了明朝时期的建筑、雕刻和园林艺术。
这座陵墓不仅展示了明朝壮丽的皇家建筑风格,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和价值观。
另一个重要的遗址是中山陵,它是中国近代伟大革命家孙中山的陵墓。
中山陵是中国在20世纪初的第一个现代陵区,它的设计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风格,成为了中国近代陵墓建筑的典范。
这座陵墓不仅反映了孙中山的伟大事迹,也代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转折点。
南京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历史遗迹,如中华门、城墙等,这些都是南京丰富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南京还有许多博物馆和文化机构,如南京博物院、南京图书馆等,它们为人们了解南京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除了历史和文化,南京还以其独特的美食和传统工艺而闻名。
南京菜以其精细的制作工艺和独特的口味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比如,南京盐水鸭、夫子庙汤团等都是南京人喜爱的美食。
南京我的南京1. 南京的历史与文化南京,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称金陵、建康,是中国六朝古都之一,也是明清两代的首都。
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优美的自然风光,成为了一个吸引人们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1.1 丰富的历史遗迹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辛亥革命纪念堂以及中山陵。
这里曾经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中心之一。
南京城内分布着众多的历史遗迹,如夫子庙、秦淮河、明城墙等,它们见证了南京丰富多彩的历史。
1.2 深厚的孔子文化在南京的夫子庙,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孔子文化氛围。
夫子庙是南京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文教中心。
这里有许多历史建筑,如岳飞庙、孙中山故居等,各种文化活动和庙会也定期在此举行。
1.3 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南京以文人墨客的辈出而闻名于世。
自古以来,南京一直是文化繁荣的中心,吸引了许多文学家、书法家、艺术家等前来创作。
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也孕育了一大批文化名人,为南京增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2. 南京的自然风光南京的自然风光同样迷人,拥有许多美丽的风景名胜。
这里有秀美的山水,宜人的气候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和探索。
2.1 紫金山的壮丽景色紫金山是南京最具代表性的山脉之一,被誉为“南京的后花园”。
这里有陡峭的山峰、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泊等自然景观,被誉为“江南第一秀”。
登上紫金山顶,可以俯瞰南京城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宏伟与壮观。
2.2 美丽的湖泊和河流南京有着众多美丽的湖泊和河流,如太湖、秦淮河等。
太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拥有广阔的湖面和清澈的湖水,是观赏日落和湖景的理想场所。
秦淮河则是南京的母亲河,它贯穿南京城区,两岸各有不同的风景,夜晚的秦淮河更是灯火辉煌,美不胜收。
2.3 美丽的园林和花卉南京拥有许多美丽的园林和花卉,如中山植物园、玄武湖公园等。
中山植物园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综合性植物园之一,这里有着各种珍稀的植物,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
南京文明对中华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仅次于西安整个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中,贡献和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西安(因为在西安建都的秦、汉、唐三朝对中国作出的贡献实在是无与伦比)。
但谁排第二,南京还是北京,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综观南京2500多年的文明历史,共有4个辉煌时期: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明朝初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
一、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建都南京开始,先后共有六个朝代连续在南京建都,历时总共长达300多年,所以称为六朝,南京也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
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南京(那时叫建康、建邺,不叫南京)一直是中国南方的首都。
南京的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比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就是在南京算出了圆周率π,领先欧洲1千多年),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为我国最强盛的唐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方历史学家都认为六朝时期的“南京文明(建康文明)”足以与西方最辉煌的“古罗马文明”相媲美。
六朝时期的南京城,人口超过一百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
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二、明朝初期。
南京被隋炀帝下令彻底摧毁后,南京从地图上消失了。
扬州代替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中心。
一直到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南京再度崛起。
明朝初期的南京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尽管后来明朝迁都北京,但整个明朝最伟大的事情都是在南京发生的,明朝迁都北京以后,就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只剩下闭关锁国了.明朝在南京做出的伟大事件有:世界最长的南京城墙建成。
古代世界最辉煌壮丽的皇宫-----南京故宫建成(现在的北京故宫就是完全模仿南京故宫而建造的)。
古代世界最浩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南京编辑出版我国古代最大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在南京出版。
被西方人誉为中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东方建筑艺术最完美的杰作、天下第一塔——-南京大报恩寺五彩琉璃宝塔在南京建成,古代世界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就是在南京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巨无霸船队,以南京为基地,从南京出发,走向世界。
南京文明对中华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仅次于西安整个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中,贡献和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西安(因为在西安建都的秦、汉、唐三朝对中国作出的贡献实在是无与伦比)。
但谁排第二,南京还是北京,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综观南京2500多年的文明历史,共有4个辉煌时期: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明朝初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
一、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建都南京开始,先后共有六个朝代连续在南京建都,历时总共长达300多年,所以称为六朝,南京也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
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南京(那时叫建康、建邺,不叫南京)一直是中国南方的首都。
南京的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比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就是在南京算出了圆周率π,领先欧洲1千多年),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为我国最强盛的唐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西方历史学家都认为六朝时期的“南京文明(建康文明)”足以与西方最辉煌的“古罗马文明”相媲美。
六朝时期的南京城,人口超过一百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
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二、明朝初期。
南京被隋炀帝下令彻底摧毁后,南京从地图上消失了。
扬州代替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中心。
一直到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南京再度崛起。
明朝初期的南京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尽管后来明朝迁都北京,但整个明朝最伟大的事情都是在南京发生的,明朝迁都北京以后,就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只剩下闭关锁国了.明朝在南京做出的伟大事件有:世界最长的南京城墙建成。
古代世界最辉煌壮丽的皇宫-----南京故宫建成(现在的北京故宫就是完全模仿南京故宫而建造的)。
古代世界最浩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南京编辑出版我国古代最大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在南京出版。
被西方人誉为中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东方建筑艺术最完美的杰作、天下第一塔——-南京大报恩寺五彩琉璃宝塔在南京建成,古代世界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就是在南京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巨无霸船队,以南京为基地,从南京出发,走向世界。
(全)南京民国历史与文化南京是中国民国的首都,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城市之一。
南京被誉为“六朝古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20年前,南朝东晋时期。
自此以后,南京一直是中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重要城市。
在20世纪初,南京成为中国革命的中心,是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等重要历史事件的关键地点。
以下将为读者简单介绍南京民国历史和文化。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南京成为了中国首都。
在此之前,南京被选为革命的中心是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
南京地处长江中游,拥有重要的交通地位。
此外,南京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古城,拥有广阔的人才资源。
最重要的是,南京在清朝末期就已经成为了一支重要的革命力量的中心,这为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南京民国时期的第一个政府是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府。
作为中华民国的第一个政府,北洋政府在南京开展了大量的现代化建设工作。
这包括加强了南京的防御体系,建设了铁路、公路、水运等基础设施,推行了新式的教育和医疗体系,促进了南京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北洋政府的崛起也带来了南京的政治和社会动荡。
南京曾经是袁世凯的司令部所在地,但是南京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城市,人们的思想也相对比较开放。
因此,南京成为了不同派别争夺的重要地点,存在政治混乱和暴力冲突。
1927年,国共合作解体后,南京成为了国民政府的首都。
国民政府在南京进行了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推行了一系列现代化措施。
在此期间,南京也成为了文化和艺术的中心。
南京的话剧、影视、音乐等艺术形式开始蓬勃发展,并且在孙科、汪精卫等人的倡导下,南京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和产业升级。
南京民国文化是一个多元的文化体系。
这里既保存了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特色。
在南京民国时期,南京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化人物和文化团体,例如鲁迅、胡适、蒋兆和等人。
这些人士的思想、文艺作品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南京的书画、雕塑艺术也十分繁荣。
南京艺术家纷纷涌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为国民政府的宣传、美术出版物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南京历史文化底蕴南京,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承载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沉淀与传承。
作为中国古都之一,南京自古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之一。
一、古都遗迹南京作为六朝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
其中最为闻名的当属明秦淮石刻、中山陵、明城墙等古建筑群。
明秦淮石刻是中国石刻史上的珍贵遗产,陈列着大量明代重要文人的题字,展示了明代石刻艺术的独特风采。
中山陵作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近现代史上重要的见证者,纪念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
明城墙作为古代城防建筑的典范,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成为城市的标志性景点。
二、文化名人南京是众多文化名人的故乡,涌现出了不少文学巨匠、科学家、政治家等杰出人才。
如李白、杜牧、陆游等文学家;徐霞客、顾颉刚等科学家;周恩来、蒋介石等政治家。
他们的诗文文章、学术研究、政治事迹为南京增添了无限的文化魅力,成为后人学习和敬仰的对象。
三、美食文化南京作为六大中国美食名城之一,也有着丰富的美食文化。
著名小吃有夫子庙小吃街的鸭血粉丝汤、水煮鱼、杂酱面等;传统饮食有金陵菜、六合炖菜、清真美食等。
这些美食不仅滋味独特,而且传承了南京特有的烹饪技艺和民俗文化,成为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宗教文化南京也是宗教文化荟萃之地,众多宗教在这里传播发展,留下了丰富的宗教文化遗产。
佛教建筑如栖霞寺、灵谷寺,道教建筑如紫金山天王殿、南京牛首山等,基督教建筑如圣救主大教堂等,展示了南京多元宗教文化的风采。
五、现代文化南京作为中国的现代化城市,也拥有独特的现代文化氛围。
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为南京培养了大批人才,文艺团体如南京话剧团、南京艺术学院等也为城市的文化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南京青奥会、金陵体育会等各种文化活动也为南京注入了新的活力和魅力。
综上所述,南京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更为南京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三、六朝故都(上)立国江南的东吴,于229年定都建业,开创了南京成为都城的新纪元。
以后,东晋王朝(317~420)和南朝宋、齐、梁、陈四代(420~589)相继在这里建都,前后达360年之久,史称“六朝”,南京也就被称为“六朝古都”。
(一)东吴(1)孙权定都建业211年,孙权把吴国的政治中心由京口(今镇江)迁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秣陵为建业。
第二年,修筑石头城,作为屯粮和驻军之所。
(2)建业都城及外围堡垒229年,孙权定都建业,开创了金陵建都之始。
都城位置在玄武湖以南:北自鸡鸣寺,南至淮海路一带,东起逸仙桥,西抵鼓楼岗。
东吴以后五个朝代的都城大致都在这个位置。
(3)太初宫、昭明宫和苑城孙吴旧宫为太初宫,后来又建造昭明宫和皇家花园——苑城。
(4)东吴政权的覆亡263年,司马氏灭蜀。
265年,司马炎建立晋朝。
280年,王浚所率的舟师抵达石头城下,吴国灭亡。
(二)东晋(1)司马睿定都建康313年,为避晋愍帝司马邺名讳,将建邺改称建康。
317年,琅玡王司马睿率领30万人从中原仓皇来到江东,建立东晋王朝。
(2)北府兵和淝水之战从东晋中期开始,王氏势力渐衰,世家大族谢氏的代表谢安开始执政。
383年,苻坚率领80万大军,企图一举灭晋。
宰相谢安在秦晋的界河淝水指挥东晋军队大败前秦。
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着名战例之一。
而且这一战还诞生了“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典故。
(3)东晋政权的覆亡399年,孙恩、卢循起义爆发,虽然东晋政权最终镇压了起义,但是军政大权在平起义军的过程中落在了大将刘裕的手中。
420年,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东晋灭亡。
(4)建康宫(台城)的兴建东晋前期的建康宫城,大体上还保持着东吴时的原来面貌。
到东晋后期,在大族谢安的主持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
主要的工程是在东吴苑城和昭明宫的基础上,修建一座规模庞大的“建康宫”。
(三)南朝东晋亡后,在东晋原来统治的江南地区,自420~589年共170年间,相继建立起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以建康为都城,历史上称为南朝。
关于南京历史的书籍引言南京,作为中国的一个古老城市,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它不仅是中国的多个王朝的都城,还是许多重要事件和文化遗产的发源地。
南京的历史包含了许多令人感兴趣的故事和独特的文化,因此有很多书籍专门研究和探讨南京的历史。
本书将为读者介绍一些关于南京历史的重要书籍,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座古老城市的过去。
本书分类整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南京历史书籍,并对每本书的内容进行了简要介绍和评价。
一、南京历史概述类1. 《南京通史》作者:张杰《南京通史》是一部综合性的南京历史著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南京的历史演变。
从古代南京的建城之初开始,一直到现代,作者以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研究为基础,详细叙述了南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变迁。
本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地图,让读者更直观地了解南京的历史。
该书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是研究南京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2. 《明孝陵:帝国与江山》作者:陈寅恪《明孝陵:帝国与江山》是一本专门研究南京明孝陵的历史著作。
明孝陵是明朝第一位皇帝朱棣(即成祖)的陵墓,位于南京市玄武区的紫金山麓。
陈寅恪通过对明孝陵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明孝陵在明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他还探讨了明孝陵在后世的保护与修复等问题,对保护南京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该书权威而详尽地解读了明孝陵的历史,可以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角和认识。
二、南京历史事件类1. 《南京大屠杀》作者:伊利·陆航《南京大屠杀》是一本详细描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著作。
南京大屠杀是指1937年日军在南京对中国平民和战俘进行的大规模屠杀暴行。
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和大量的证据,还原了当时的历史情境,揭示了日军的残暴行径和南京市民的苦难遭遇。
这本书在国际上有广泛的影响力,也成为了研究二战和日本侵华历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读者通过阅读该书,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意义和人类的悲剧。
2. 《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与文化》作者:杨继绳《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与文化》是一本研究南京六朝时期的历史和文化的专著。
《南京历史与文化》——3六朝(上)《南京历史与文化》——3六朝(上)南京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古都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其中,六朝时期是南京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本文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介绍六朝时期南京的发展。
一、政治六朝时期是南京政治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这一时期,先后有东晋、刘宋、南齐、梁、陈五个朝代在南京建都。
南京成为了这五个朝代的政治中心,政治权力集中,政治体制日趋完善。
1:东晋时期(317年-420年)东晋时期,南京成为了东晋的都城。
东晋的君主以南京为基地,进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和发展,为后来的南京奠定了基础。
2:刘宋时期(420年-479年)刘宋时期,南京成为了刘宋的都城。
刘宋君主积极推动政治改革,注重百姓生活和社会治理。
南京城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城市规划更加完善,宫殿、庙宇、街道等建筑物建设充实,成为一座宏伟的古都。
3:南齐时期(479年-502年)南齐时期,南京成为了南齐的都城。
南齐君主积极进行各项政治改革,致力于提升国家实力和治理能力。
南京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建筑物更加豪华。
4:梁时期(502年-557年)梁时期,南京成为了梁的都城。
梁朝君主重视科举制度,注重文化教育,推动了各项教育改革。
南京城也继续发展,建筑物更加精美,成为了一座文化繁荣的都城。
5:陈时期(557年-589年)陈时期,南京成为了陈朝的都城。
陈朝君主致力于恢复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加强行政管理和军事力量。
南京城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了一座重要的军事要塞。
二、经济六朝时期,南京的经济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态势。
城市的商业和手工业非常兴盛,农业也蓬勃发展。
1:商业六朝时期,南京成为了重要的商业中心。
各种商品集中于南京,商业活动繁荣。
南京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不仅吸引了来自国内的商人,还吸引了来自海外的商人,成为了国内外贸易的重要枢纽。
2:手工业六朝时期,南京的手工业非常发达。
南京历史文化概况介绍从公元3世纪初到6世纪末的300多年间,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宋、齐、梁、陈6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孙吴时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建都,史家称为“六朝”。
这六朝的文化,虽然大约过去1500年了,但在南京一直到今天还有踪迹可寻。
范蠡筑越城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命范蠡在南京秦淮河之南约830米处筑城,城周长约1.2公里,面积约0.94平方公里。
后称越城,又名范蠡城。
它是南京历史上第一座有确切年代可考的军事性质的古城,被公认为南京城市的开端。
孙权定都建业汉献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孙权在楚国金陵邑城址修建石头城,以资守御,并取“建功立业{”之意改称秣陵为建业。
黄龙元年(229)四月,孙权在武昌称帝。
同年九月迁都建业,开创了南京建都的历史。
南唐立国金陵五代十国时期,群雄割据。
金陵最初隶属建都广陵的杨吴政权的势力范围。
金陵府尹徐知诰,操纵杨吴朝政。
937年,徐知诰废杨吴皇帝自立,建立齐国,改金陵府为江宁府,以府治为宫,以城为都。
939年,南唐建立。
南唐都城周长约19.35公里,贯秦淮河于城中。
南唐历3代共39年,975年南唐国亡。
明初建都南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奠都南京。
在此之前,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吴王府便设在应天。
洪武元年(1368)秋八月,正式下诏,以应天府为南京,大梁(开封)为北京,实行南北两京制。
洪武十一年(1378),朱元璋以南京为京师,正式定都南京。
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改京师为南京,为留都。
太平天国定鼎天京1853年1月12日,太平军决定挥戈金陵。
3月19日,攻陷金陵城,从而完成了据金陵为根本、进而完成进军江南的战略任务。
3月29日,洪秀全在杨秀清和文武百官、黎民百姓的跪迎欢呼声中,进入金陵城,暂住藩习衙署,不久修缮两江总督衙门,改作天王府,并宣布定都金陵,改名天京,正式建立太平天国农民政权。
1864年7月9日,清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六朝古都南京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与北京、西安、洛阳、杭州、开封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六大文化古都。
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35万年前南京就是古人类聚居之地。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在今天南京的中华门西南侧建城,开创了南京的城垣史,迄今已有2471年。
公元3世纪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以及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共10个朝代和政权在南京建都立国,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
明成祖时国都北迁,应天府改称南京。
太平天国称之为天京、清朝称为江宁,辛亥革命以后再改称南京至今。
公元前1100年左右,南京属西周贵族周章的封地句吴。
春秋战国时,吴国、越国、楚国先后占有过南京地区。
周敬王二十五年(前495 年),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筑冶城,开办了官营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
此地遂被称为冶城山或冶山。
周元王四年(前472年),越王勾践灭吴后,派大臣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秦淮河南岸筑越城,又名范蠡城。
这是南京最早的古城,据此,南京建城2400多年。
越城范围很小,城周长942米。
但地理位置重要,控制秦淮河入长江的孔道,越王以此作为攻楚的根据地。
周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夺越地,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山(今清凉山)筑金陵邑,南京遂有“金陵”之称。
南京地区出土的金爰、蚊鼻钱、铜砝码等,反映了楚国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秦始皇三十七年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属鄣郡。
秦始皇南巡时经丹阳(今江宁县小丹阳镇),到钱唐(今杭州)和会稽(今绍兴),开驰道以通丹徒,来回都路过南京。
南京与境外的通衢大道自此开通。
公元211年,吴国孙权由武昌迁来这里建都,改名为建业,并在石头山楚国金陵邑旧地筑石头城。
依山筑城,因江为池,形势险要,有“石城虎踞”之称。
西晋统一后,太康三年(282年)改建业为建邺。
建兴元年(313年),为避司马邺之讳,改建邺为建康。
金陵第一都——东吴说到东吴(公元229年-公元280年),恐怕马上就有人想起那句“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似乎南京由此就开始成为文人骚客们吊古伤今的好地方。
,,,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当时的东吴实际上是中国最叱咤风云的一方豪强,势力范围遍及今天的长江中下游。
东吴大帝孙权开创的一代霸业成为中国历史不可抹去的浓浓一笔,而南京则是他留下的最大遗产。
,,,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天下大乱。
在当时徐州附近当副县长的孙坚召集了1000多人加入到这场混战之中,并逐步发展成一直有相当实力的军事力量。
可惜,不久孙坚就在与刘表的交战中,被其部下黄祖射杀。
虎父无犬子,其子孙策、孙权继承了父亲的遗志。
孙策仅依靠原来父亲千余旧部,就在江东打出了一片天地,为后来的东吴政权奠定了基础。
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
其弟,年仅18岁的孙权继位。
,,,当时的东吴,政权还很不稳定。
为了对抗来自北边曹操的威胁,公元210年,孙权正式把自己的权力中心迁到秣陵,并改名建业,由此揭开了南京历史的新篇章,东吴也成为第一个在南京建都的政权。
,,,其实,早在公元208年,诸葛亮在赤壁之战前夕出使孙吴,经过当时的秣陵,就赞叹道:“钟山龙盘,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
”210年刘备去拜访孙权,经过秣陵时再次力劝孙权定都与此。
,,,孙权定都南京后,为了巩固城防的需要,在秦淮河的入江口修建了石头城。
南京“石头城”的别名由此而来。
早期的建业城并没有城墙,仅有竹篱笆,后来夯土筑墙,而城门也还是用竹篱编成。
,,,当时虽然物质材料比较匮乏,但是整个城市的规划还是井然有序的。
它仿造了吴王阖闾的吴城,分宫城和都城两重,无外郭。
宫城在都城的中间偏北,约占总面积的1/4。
其核心为太初宫,南宫、苑城和西苑分别为宫殿、花园和卫队驻地。
宫城的南门为宣阳门,(位置大概在今天的南京市城区的中心新街口)出宣阳门向南至朱雀门,大约是5里,这段路就是“苑路”,也就是皇帝的专用通道。
四、六朝故都(中)
六朝时期,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迁入,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一)六朝经济的繁盛
(1)农业
六朝政府大力推行劝农政策,招集流亡,奖励耕垦,兴修水利,减轻赋役,赈济灾民,发展生产。
孙权在建业都城及沿江地区大规模开展屯田,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东晋时,南渡的人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从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使用粪肥和绿肥,同时牛耕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这一时期农作物的品种有了增加。
江南原来以种植水稻为主,随着大批北方人的南下,小麦和大豆等北方农作物已经在南方推广种植。
旱地作物的区种法也开始推广,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率又较东吴和东晋时有了很大提高。
如与金陵地区农业有着密切关系的秦淮河,在南朝时多次加以整治,并修建了许多蓄水塘。
(2)手工业
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六朝时期的手工业主要有纺织业(麻织业、丝织业、南京云锦等)、冶炼业(设“东冶”、“西冶”和左、右“尚方”等冶官)、造纸业(设“纸官署”)、陶瓷业(设“瓦官”)等。
(3)商业
六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南朝时建康城内外的商业十分发达。
城里有4个大的商市,城外秦淮河两岸的商市更多,计有大小市集100多个。
有些商品甚至形成了单独的市,如纱市、谷市、盐市和蚬市等,连皇宫的后面也有苑市。
南朝的皇室、大族和寺院,也多经营商业和发放高利贷,以牟取厚利。
(4)交通运输与海上贸易
六朝时期,为了长江水战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大力发展造船业,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船的规模也相当可观。
在秦淮河的下游也设置了更多的渡口和浮桥,仅仅从现在的通济门附近到石头城这一段,就设置了24座浮桥,称为“浮航”。
其中最重要的是都城正南面的朱雀航、竹格航、骠骑航和丹阳航4座。
这些浮航平时用船只相连作成浮桥,一旦发生军事行动,就断舟撤航,隔绝两岸交通。
位于东海外的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国,也与南朝有着密切往来。
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和百济两国来建康的使者络绎不绝,曾带回中国的诗书、画师和腰弩等。
日本使者还带回南朝的丝织工和缝纫工,促进了日本纺织业的发展。
(二)六朝科技的发展
六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促进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这一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人才辈出,科技、文化、艺术硕果累累,在取得的成就中,有不少已经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六朝的自然科学,继承秦汉时期的成就,又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一批科技成就。
(1)天文学与数学
天文学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历法的改进上。
东晋天文学家虞喜发现岁差。
宋、齐时代的祖
冲之更是世界公认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大科学家,其主要贡献是历法和数学,更大的成就是将圆周率推进了一大步。
他首次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推算到π=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并在世界范围内领先了将近千年之久。
(2)化学
中国古代化学起源于炼丹术,汉代文献中,经常提到用铅炼成丹的记载。
尤其是东汉时道教形成以后,炼丹之风更加盛行起来。
六朝时期,建康地区著名的炼丹家有葛洪和陶弘景。
他们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炼丹术,获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
后来,我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又传入西方,从而成为近代化学的先驱。
(3)医药学
东晋葛洪,不仅懂得炼丹求仙,在医药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他通过实践已能认识多种传染病,如天花和结核病等,并且知道用常山治疟疾,麻黄治气喘,大黄治泻,密陀僧防腐,赤石脂收敛,以及用雄黄和艾条进行消毒等等,这些都基本上符合科学的原理。
他的医学著作主要有《金匮药方》100卷、《神仙服食方》10卷、《玉函剪方》10卷以及《肘后救卒方》8卷等。
南朝陶弘景在医药学上的贡献也很大,他增补了东晋葛洪的《肘后救卒方》,成为《肘后百一方》,使普通人民住家和出行时的治病和用药更为方便。
他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汉代《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整理编辑《本草经集注》,增加了魏晋以来发现的新药365种,全书共收本草药物达730种。
他改变了《神农本草经》仅按有毒或无毒的简单分类法,而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治疗属性来分类的新方法。
(三)六朝文化艺术的繁荣
南朝刘宋政府在建康设有儒学、玄学、文学和史学四所学馆,以搜罗并培养各种人才。
其中儒学馆在都城东北的紫金山麓,又叫“北学”;玄学馆在鸡笼山的东麓;文学馆和史学馆都在今鼓楼以西一带。
(1)玄学
六朝时期,建康地区的文人学士中盛行“清谈”之风。
就是以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作指导,来进行一些逃避现实的空论。
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当时的文学中也就流行一种“玄言诗”,诗中多引用《老子》和《庄子》中的典故。
最著名的人物有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
(2)文学
以建康为中心的六朝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以诗歌最为突出。
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左思曾经在他的名著——《三都赋》中,对三国的都城作了详细的描述。
《三都赋》刚刚写成,西晋首都洛阳的豪富之家立即争相传抄,以致市场上的纸价突然上涨数倍。
这就是“洛阳纸贵”这一成语的由来。
东晋诗歌的代表人物是郭璞,他曾作《游仙诗》十余首。
南朝初年时,以谢灵运为代表的诗人开创了山水诗派。
南朝中叶时,以谢朓和沈约为代表的文学家,在对偶的诗文中增加了讲究音韵的新因素,使诗文的格律更加严谨。
南朝时期几部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也都完成于建康,如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记录魏晋清谈家言行的《世说新语》,齐梁之际刘勰所著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评论各种文章体裁和创作方法的《文心雕龙》,钟嵘所著的评论各派诗人的《诗品》,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文学总集《文选》。
(3)书画
东晋时期在建康活动的书法家、画家和雕塑家也为数不少。
当时的书法家以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为代表。
(4)音乐
六朝的艺术非常繁荣,“二王”书法和顾恺之绘画都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音乐方面也是人才辈出。
六朝音乐有突出成就的是“三绝”。
《建康实录》引《三十国春秋》说:“桓伊好挽歌,羊昙善唱乐,袁山松能《行路》,时人以为‘三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