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提琴的基本弓法及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小提琴的17种弓法-回复小提琴是一种优美的乐器,可以通过各种弓法来表现出不同的音乐情感。
在演奏小提琴时,熟悉和掌握不同的弓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弓法能够帮助演奏者产生各种不同的音色和表现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提琴的17种常见的弓法以及它们的指导。
1. 直弓(Down Bow):直弓是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弓法之一。
即使在弓法的其他变化中,直弓依然能提供稳定且均匀的音色。
在演奏直弓时,手指放松并将弓自上而下地移动,保持弓与弦面平行。
2. 反弓(Up Bow):与直弓相反,反弓是由下而上的弓法。
在演奏反弓时,手指需要放松,并且将弓保持与上弦同样的均匀平行状态。
3. 单弓(Single Stroke):单弓是一种用于演奏单独的音符的弓法。
演奏者需要以一根完整的弓分别在直弓和反弓之间切换。
4. 连续弓(Detached Stroke):连续弓是一种用于强调每个音符的奏法。
在演奏连续弓时,演奏者需要将每个音符清晰地区分出来,并始终保持弓与弦面的接触。
5. 集中弓(Spiccato):集中弓是一种通过弹跳弓的方式产生音符的弓法。
演奏者需要使用手腕的动力使弓轻轻地从弦面弹起,并通过弓的弹性和手指的控制来产生连续的音符。
6. 颤音(Tremolo):颤音是一种通过快速抖动弓产生连续音符的弓法。
在演奏颤音时,演奏者需要用手指迅速而轻快地抖动弓,并保持弓与弦面的接触。
7. 弧形(Legato):弧形被认为是一种柔和的弓法,用于演奏流畅的旋律线。
在演奏弧形时,演奏者需要用适当的弓速和弓压在弦面上产生流畅的音符。
8. 斜弓(Oblique Stroke):斜弓是一种用于演奏特殊音符或以某种方式突出某个音符的弓法。
演奏者需要将弓斜向弦面移动,与其它音符形成明显的区别。
9. 倒数弓(Ricochet):倒数弓是一种通过弓的反弹来产生连续音符的弓法。
演奏者需要以适当的压力和速度向下弹击一次,并使弓自动反弹产生多个连续的音符。
10. 预压弓(Preparation Stroke):预压弓是一种通过提前向弓施加压力来产生强烈的音符的弓法。
小提琴拉弓的方法小提琴拉弓的方法如何练习运弓,把小提琴拉得娓娓动听?今天店铺为大家带来小提琴拉弓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小提琴拉弓方法:顿弓顿弓是一种坚定有力的弓法,初音短促,音与音之间有少许停顿。
顿弓要求出弓迅速,具有爆发力,一般多用上半弓奏。
顿弓的方法是:再出音前一瞬间,通过臂和食指对弓杆是假一定的压力,使弓毛紧扣住弦,然后迅速挥弓,出音后弓立即停住,以此往返。
联系顿弓要注意出音有力、迅速,同时又要注意用力后的放松,以减轻弓在弦上的压力,让弦线继续震荡,右臂也在此时得到放松,再积聚力量奏一下弓。
为了增加顿音的共鸣,应当密切配合揉弦。
小提琴拉弓方法:中速、快速连顿弓连顿弓是用一弓连续奏出若干个短促顿音的弓法。
一般从弓尖开始,多用在弓的上半段。
连顿弓有中速、快速两种。
由于速度不同,演奏方法也不同。
快速连顿弓要求手臂处于一定的紧张用力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使手臂微微震动,再结合腕部的控制产生一连串间断音。
中速连顿弓是由食指压弓,手臂推弓,结合手腕的动作而产生。
由于速度不快,手臂无需过分紧张。
连顿弓不是常用弓法,比一定要花费许多时间去练习,但适当的练习,有助于发展右臂的力量并加强它对弓的控制能力。
小提琴拉弓方法:快分弓快分弓是以小臂动作为主,结合腕部甩动动作奏出的快速有力的一种分弓。
一般用弓的中上段。
为了使动作情节、洒脱,必须注意臂、腕的协调。
如不注意动作的合理不为,让大臂来拉这种弓法,势必会感到笨拙、不能持久。
仅用腕部来拉则又缺乏足够的力量。
因此,只有用小臂结合腕部动作才能既灵活又有力地奏好这种弓法。
小提琴拉弓方法:跳弓跳弓是用弓的中段,以手腕结合小臂动作奏出的短促而富有弹性的哟中跳跃弓法。
练习跳弓。
课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先在弓的中部用强音演奏快分弓。
在此基础上,将弓稍提起(即稍离弦),结合手腕的上下抛动动作(似原地划圈),让弓在弦上跳跃。
注意要找到弓最易跳起的部位;第二步是有控制地将一拍奏四个音或三个同音进行练习,进而在练习曲或乐曲上运用。
小提琴演奏的运弓技术应用分析小提琴演奏的运弓技术是指演奏者运用琴弓来拉动琴弦发出声音的技巧和方法。
通过不同的运弓技术,演奏者可以轻松地控制音量、音质和弓强度,实现音乐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在小提琴演奏中,运弓技术的应用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小提琴演奏的运弓技术主要包括弓法和弓速两个方面。
弓法是指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使用的琴弓的姿势和动作,包括平直弓、侧弓、合弓等。
平直弓是指琴弓与琴弦平行,垂直于琴身的弧度,这种弓法适用于快速、连续的音符。
侧弓是指琴弓与琴弦夹角较大,用于演奏较重的音符或特殊音色的表现。
合弓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由一个方向的连续弓弹奏,适用于连接音符的过渡和延长音。
弓速是指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控制琴弓移动速度的技术。
不同的弓速可以产生不同的音色和动感。
快弓速可以产生明亮、轻快的音色,适用于快速的音符。
慢弓速则可以产生柔和、细腻的音色,在演奏中可以表达出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情绪。
除了弓法和弓速,小提琴演奏的运弓技术还包括弓位和弓压的应用。
弓位是指琴弓在琴弦上的位置,包括近侧位、中位和远侧位。
演奏者可以通过改变弓位来调节琴音的亮度和饱满度。
近侧位可以产生柔和、温暖的音色,适用于表现浓郁的情感;远侧位则可以产生明亮、清脆的音色,适用于高亢和兴奋的音乐片段。
弓压是指演奏者对琴弓施加的力度,通过改变弓压可以控制音强和音准。
较大的弓压可以产生较大的音量和强度,适用于音乐片段的高潮和发泄;较小的弓压则可以产生较小的音量,适用于柔和和抒情的音乐片段。
在小提琴演奏中,运弓技术的应用既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技巧和掌握各种弓法、弓速、弓位和弓压的技巧,同时也需要演奏者具备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训练和演奏实践,演奏者才能灵活运用运弓技术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
小提琴最为实用的12种弓法小提琴公开课运弓法是演奏艺术极其重要的问题,对演奏者来说弓法是各种演奏技巧的总和。
它直接和间接影响作品的风格,力度,节奏,并影响乐器本身的音色。
其运用完全来源于实践。
一、弓长,弓位,和压力运用的原理1、弱奏为了使音响明亮通常弓子应紧贴琴弦,使弓毛很好的接触琴弦。
2、弱奏时应使用非常慢的弓法因为厚实的音,只有用不长的弓段才能得到最小的音量。
3、时值不长的弱音,最适合用上半弓演奏4、演奏强时F它只是一种充实有力的色调采用自由的运弓使音响饱满就可以了。
5、中强音效非常饱满足以,无须特别加压6、特强就要加大压力了,原则是弓子压力越大,运弓的速度越快。
7、乐曲中的PPP。
是一种轻微的声音,仅借用弓子本身的重量,运弓极其缓慢。
8、有时异常柔和轻快的旋律,用轻松的长弓奏轻微的音9、注意弓长的使用,使旋律丰富富有色彩。
10、也有缓慢的运弓,奏出丰满圆滑的音。
二、乐句高潮的弓法1、应力求落在下弓上2、事先做好下弓的准备三、乐句开头的弓法1、弱拍或次弱拍开始用上弓2、为了和音型结构相适应,使高潮落在下弓3、有时,小节的弱音与下一节小节的强音连在一起,要保证强音用下弓。
四、下弓起奏的弓法1、注意下弓起奏并非总是从弓根开始,绝大多数是从中弓开始。
2、色调越安静起头的下弓比随后的一弓越短,起弓越远离弓根。
五、上弓起奏的弓法1、同样上弓并非总是从弓尖开始的。
2、如开始的上弓比随后的下弓长,起奏应从弓尖开始。
3、反之应远离弓尖。
六、节拍弓法和非节拍弓法1、小节重音落在下弓上叫节拍弓法2、有时为不打乱上下,上下的顺序会出现非节拍弓法3、也有出于音乐的要求出现非节拍弓法七、弓法的调节法1、一弓奏出两个连续的音符2、重复运弓V,V 或下,下,离弦演奏。
3、重复运弓V,V 或下,下,不离弦演奏。
4、弓法的调节,不单是当节拍运弓法被打乱时采用,他还用来简化演奏。
八、推算出来的弓法1、用节拍弓法演奏。
2、有时必须改变作曲家标出的弓法,因为那些弓法不能一下子演奏出来。
小提琴演奏的运弓技术应用分析小提琴演奏的技术中运弓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可以决定小提琴演奏的质量和音色。
运弓技术是指小提琴演奏中弓的移动方式和速度,需要演奏者经过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小提琴演奏中常用的运弓技术。
1.圆弓法圆弓法是最常用的小提琴运弓技术之一。
它的特点是弓的弓毛保持平行,通过弓的小臂上下转动,达到控制弓的速度和音量的目的。
在运用圆弓法时,演奏者需要根据音乐的节奏和速度来调整弓的运动轨迹和弓压,达到音色和速度的统一。
2.直弓法与圆弓法相比,直弓法要求弓的弓毛与琴弓保持垂直或接近垂直,运动时直接向前或向后,通过手掌和下臂搭配完成。
直弓法适用于演奏固定的音符或音阶,需要通过控制弓的速度和力度来控制音色和音量。
3.斜弓法斜弓法是介于圆弓法和直弓法之间的一种运弓技术。
它要求弓毛偏离平行,斜向弦面,通过手臂的上下运动来控制速度和力度。
斜弓法适用于演奏连续的滑音和弹奏不同弦的音符时,可以在转换弦的同时实现音色和音量的平稳过渡。
4.越弓法越弓法是将弓控制在小提琴桥和低音弦之间,使弓毛弯曲并触碰低音弦。
这种技法可以增强音色的延音效果,使音符更加持久和丰满。
在越弓时,需要注意弓的压力和速度,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噪音和变形。
5.轻快弓法轻快弓法通常用于演奏速度较快,音乐节奏轻快明快的作品。
演奏者需要控制弓的速度和力度,配合指法和音乐的节奏和速度,达到灵活自如的效果。
综上所述,小提琴演奏中的运弓技术涉及很多方面,需要演奏者根据需要和技巧进行自如组合使用。
准确掌握小提琴运弓技术,才能演奏出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音乐。
浅谈小提琴的弓法演奏技术摘要很多作曲家都在研究运弓技术,并结合中国古代乐器的演奏技巧,研究出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演奏风格的小提琴曲。
本研究根据小提琴的发展简要探讨了小提琴弓法的演奏技术。
关键词小提琴弓法演奏技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进步,各种各样的音乐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渠道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而如今人们对音乐的审美也有了一些改变。
作曲家也结合着这种变化,不断改进着自己小提琴的演奏方式,特别是在弓法演奏技术方面。
如何实现发音方式,展现出音色的魅力,满足人们的听觉,已经成为小提琴发展的重中之重。
接下来将着重分析小提琴的弓法演奏技术,科学、恰当的运用指法和弓法,以减少演奏过程当中出现的技术上的差错,使小提琴曲的魅力得到升华。
1. 小提琴特殊激振点的弓法技术特殊激振点,也被叫做发音点。
是现代弓法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技术里有靠马奏法和靠指板奏法,而现代技法引入了别的触弦变化 ,如马后奏法、琴马上奏法、系弦板上奏法、琴颈上奏法、弦纽上拉奏、琴头上拉奏、以及琴身上拉奏等等。
针对于马后奏法,实际上包括下面几个特点,在马后演奏过程中,能够充分实现音高不确定,尤其是对于普通演奏者,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由于音高存在不确定性,因而演奏较为困难,而马后奏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所以, 作曲家通过这个技法 ,能够要求一种不确定的音高效果,而演奏者也可以很容易地做到。
其次, 由于一组小提琴发出了多种不确定的音高, 从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音束也就是说 ,当各种不确定的音高混杂在一起时, 产生的音响效果也将是独一无二的。
另外,在琴马后,进行一定弓子摩擦,最终能够引起特殊噪音波段现象,这种噪音波段的特殊性在于,琴马后演奏产生的噪音比琴马前更集中和强烈, 从而为音高本身增加了非常强烈的色彩。
琴马上奏法是指运弓直接在琴马上演奏, 由于弓子摩擦的不止有琴弦 ,还有木制的琴马,因此这种技法演奏的声音很干涩 ,音量也不大。
对于系弦板上奏法,即通过进行运弓,能够充分实现位于系弦板拉奏。
小提琴的基本弓法及应用小提琴是一种美妙的乐器,但是我们只有学会正确的基本弓法,并熟练应用才能够真正发挥小提琴的优美旋律。
在本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小提琴的基本弓法及其应用。
一、基本的弓法:1. 触弦(on string):右手把弓放在琴弓上,并往上拉起,使弓杆弯曲,弓头和琴弓亲近。
右手轻轻地触碰弦线,将弓杆往下压直到与琴弓相交。
这就是触弦姿势。
2. 抬弓(off string):当右手放在琴弓上,并把弓杆松开,弓头离开琴弓时,即为抬弓。
3. 抖弓(spiccato):抖弓是一种连续的弓法:右手用弓头轻快而短促地弹奏弦线,使弓杆在弹奏的刹那间从弦上离开,然后快速地返回弦上。
4. 扫弓(sautillé):扫弓是一种快速反复弹跳的弓法。
小提琴家在弹奏的时候,用手指的力量连续地按下、松开弓,使弓在弹奏时不断地反弹以控制节奏。
5. 划弓(slurs):划弓是在保持指数和中指间的间隔不变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连续弹奏的技巧。
在进行划弓时,需要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弹奏多个弦;从弓尖到弓底滑动或旋转弓进行弹奏,以做到“咬弦不尖”、“水平推弦”。
二、应用:1. 扫弓——弹奏快速的、连贯的节奏,比如舞曲。
2. 抖弓——弹奏快速的音符,比如琴外面板的速度。
3. 划弓——弹奏连续的节奏或者相同的音符,比如音阶、升降调的乐曲。
4. 拉小三度——在划弓时,将指尖平轻放在三度处,使其腾起,不与声音相碰,增加弦的回声。
5. 吮弓——在腕部控制的前提下在一条弦上持续短促的拨弦,使声音变得温和。
在学习小提琴的时候,基本弓法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基本弓法,才能够演奏出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因此,前期的训练不可少,要多多联系触弦、抬弓、划弓、拨弓等基本弓法,在日后的演奏中,运用不同的弓法,才能让小提琴的音乐更加优美。
同时,在运用弓法的时候,手指必须紧握琴弓,腕部要灵活驾驭,身体要保持平衡,这些要点都需要重视。
总而言之,小提琴的基本弓法及其应用不仅是小提琴学习的必备技巧,更是发挥小提琴的重要手段。
小提琴的正确握弓方法小提琴是一种优雅而富有魅力的乐器,而正确的握弓方法对于演奏出美妙的音乐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小提琴的正确握弓方法,帮助学习者改善技巧和提升演奏水平。
一、握弓的基本姿势正确的握弓姿势是发挥小提琴演奏技巧的前提。
首先,将右手握住弓的腹侧面,手指自然弯曲,拇指放在弓胡上方,与其他四指形成一个弧形。
食指和中指轻轻压在弓腿和靠近腹侧的腹肉上,无需用力过大。
二、握弓力度的掌握合适的握弓力度对于演奏过程中的音质和弓弦控制非常重要。
过轻的力度容易使音色乏力,过重的力度则会导致音色变得沉闷。
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最好的方法是在弓面接触弦时感受到一定的弹性,同时不会感到过度用力。
通过练习和演奏的实践,逐渐掌握握弓力度的把握。
三、弧度的形成正确的弓弧度有助于产生丰富的音色和精准的音高。
在演奏时,需要以食指和中指为支点,通过手腕的自然运动来调整弓的弧度。
在上弦时,弧度应该稍平,中间弦时呈中等弯曲,下弦时呈最大的弯曲。
保持弓的弧度稳定和均衡,可以使得演奏更加流畅。
四、弓毛控制弓毛的控制也是小提琴演奏中的重要环节。
弓毛的位置和角度会影响音色和音量的变化。
通常而言,靠近弓峰的位置可以产生较轻柔的音色,而靠近弓尖的位置可以产生更明亮的音色。
通过调整手腕和手臂的运动,可以使得弓毛以合适的角度划过琴弦,控制音量和音色的变化。
五、整体协调握弓方法的正确与否与整体的协调密切相关。
正确的握弓方法需要与身体的协调配合,例如正确的肩部放松、身体的平衡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演奏产生影响,因此,在学习握弓方法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整体的协调,培养良好的演奏姿势和习惯。
总之,小提琴的正确握弓方法对于演奏技巧的提高至关重要。
通过掌握正确的握弓姿势、合适的握弓力度、稳定的弓弧度、准确的弓毛控制以及整体的协调,学习者可以不断改善自己的技术水平。
相信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每个学习者都能演奏出优美动人的小提琴音乐。
小提琴的基本弓法研究论文小提琴作为西方乐器中最为受欢迎的乐器之一,它在音乐中的地位一直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小提琴演奏中最基本的技巧之一,弓法无疑是影响演奏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小提琴的基本弓法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弓的基本构造和选择小提琴的弓包括两大部分:弓杆和马尾。
弓杆通常由木材、碳纤维或合成材料制成,马尾则是由马毛编织而成。
其中,弓杆的材质会直接影响到演奏效果。
传统上,小提琴的弓杆由质量较好的木材制成,因为木材相比其他材料更具弹性和韧性,能够让演奏者更好地掌控弓的弧度和力度。
而碳纤维和合成材料的弓杆则较轻,这也会使演奏者的手感有所不同。
在选择弓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自己的演奏风格和个人偏好。
例如,对于弓杆的重量和平衡点,不同的演奏者会有不同的选择。
有些演奏者更喜欢比较轻盈的弓杆,可以更灵活地掌控弓弧的变化;而有些演奏者则更喜欢比较有分量的弓杆,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弓的力度和音量。
因此,个人喜好和体验,也是在选择弓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二、基本弓法的分类和演奏技巧1. 两类基本弓法在小提琴演奏中,可以将弓法分为两类:弓弦法和弓削法。
弓弦法指的是由弓对琴弦进行拉扯而发出的音乐效果,弓削法则指的是用弓切削琴弦,从而产生短促而有力的音响。
2. 弓弦法弓弦法是小提琴演奏中最基本的弓法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单弓法:也就是在同一个弓段内用同一侧的弓拉弦。
这是一种常用的基本技巧,灵活性也非常高。
(2)反弓法:也就是在同一个弓段内交替使用两个侧的弓。
反弓法可以让演奏者在演奏某些曲目时获得更加自然、流畅的转音效果。
(3)弓绷法:这种弓法通常用于在同一弓弦段内拉出长音。
演奏者需要用手臂力量轻轻向下施加压力,以维持弓的稳定,从而拉出有力的长音。
(4)摇弓法:摇弓法通常用于在较快的乐曲中弹奏连续的音符。
演奏者需要快速交替地使用两个侧的弓,将音符弹奏出来。
3. 弓削法弓削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弓点削法:也就是将弓在琴弦上慢慢磨削,从而形成短促而有力的音响效果。
小提琴弓法技巧:1. 长弓:是指所选用的那部分弓长的连续拉奏,只要是上、下弓运奏当中无“ 间断” 的运弓都叫长弓。
长弓可分为三种:① “ 延绵” 音“ spun ” tone.也称慢长弓是指一弓较长时间地拉一个音,它的时值在一秒和十五秒之间。
演奏时,右上肢自肩关节都配合使用。
弓尖、弓根部位换弓时,手指和腕部必须参与配合,从而达到换弓圆滑,使运弓均匀、平稳,发音柔顺连贯而无杂音。
必须用全弓拉奏。
②连弓legato拉奏的弓法与“ 延绵” 音一样,每一弓拉的时间较长。
不同处是“ 延绵” 音是一音一弓,而连弓是一弓里连续拉奏两个、四个、八个及一连串不间断的音。
从一根弦过渡到另一根弦时,可以借助由大臂动作支持的手腕来拉,这种过弦动作应极细微得完全察觉不出,不要有一点推力和硬动作。
③分弓Détaché :分弓是最重要的基本弓法。
每弓一音,用上半弓拉奏时都从手腕起,以小臂曲伸运弓为主。
大分弓相当于快速的慢长弓用整个右臂运弓。
短分弓,用弓中部位拉奏,快速短分弓,用弓中一小部分弓拉奏,它是跳弓的基础,用腕、指运动来演奏。
:2. 波型分弓The détaché porte,演奏时,在每个音开始的地方,很细心地增加一点压力和速度,使音有点膨大切忌奏成重音,紧接声音就逐渐减轻,音与音之间似断非断。
:3. 波弓Portato or louré,:是每个音符都独自形成一个波弓。
音是一个接一个,开始膨胀,紧接逐渐轻下来,但声音持续中进行并没有停顿。
它的演奏方法与波型分弓非常有相似,可以理解为波弓就是用一弓演奏许多波型分弓的弓法,它们所奏出来的声音应是一样的。
:4. 顿弓Martelé,Hammer-stroke,演奏时,在运弓之前弓必须先“ 咬” 住弦,“ 咬” 住弦所使用的压力比运弓本身所需要的压力还要大。
每个音的音头都有一个坚锐的重音,两音之间要有停顿,用手腕的力量紧贴住琴弦而发音。
小提琴的运弓姿势与持弓要领对于初学者来说,小提琴的运弓姿势和要领尤为重要。
小伙伴知道么?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小提琴的运弓姿势和要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小提琴的运弓姿势和要领持弓右手抬起,自然放松,垂放在弓上,小指尖立在弓杆上方的平面上,然后将弓杆的外侧放在右手食指的第二关节末端。
拇指和其他指保持原状,自然放松。
最后把拇指指尖斜放在弓毛箱的头部和弓杆的交接出,中指与拇指反响对齐,中指和食指与弓的接触点一般在中间关节部,无名指在第一关节部分,拇指握弓自然弯曲,小指在弓杆的上面也要自然弯曲。
整个手指、手掌、手腕始终保持者自然放松状态。
小提琴持弓注意,持弓时手指是活动的,而不是僵硬。
为了使弓走得均匀,平直和连接自如,各种手指有很小的调节活动。
弓运行在弓尖部位时,食指持弓位置较深,其它手指稍伸直(不是完全伸直)。
弓在弓根部位时,食指位置较浅,但不得离开第二关节,其它手指较弯,这种手指的变化活动是在弓的运行中,尤其是在做换弓动作前逐渐完成的,而不是突然的、生硬的动作变化。
右手小指的作用:小指始终自然弯曲地立在弓杆上,不要离开弓杆,运弓在弓根时,弓的重量一部分传到弦上,另一部分由小指顶住,这样才能保持弓在每条琴弦上的水平面运行。
小指的作用从弓根到弓尖逐渐减少,从弓尖到弓根逐渐增加,初学者特别注意小指不要僵硬伸直,不要离开弓。
还有些初学者容易产生手指逐渐往弓杆上方滑动位置的毛病,要随时注意纠正,还原到原来的持弓位置上。
小提琴运弓运弓运弓的动作是由肩骨开始的,通过大臂带动小臂、手腕和手指,将臂的力量放在弓上,传到弦上。
弓是手的继续,应当感觉到是长在手上一样的运用自如。
弓运行时走直线,与弦成十字形不要前后倾斜,只有将弓走直才能充分摩擦,发出好的音响。
下弓时,臂和肘部有下垂的感觉,自然带动右手往下运弓。
臂、肘、腕、指都要注意放松,保持灵活的弹性。
上弓时,由臂带动,肘部稍有内在“抬起”的感觉,带动手腕和手指往上运弓。
不论是上弓或者是下弓都应该随时感觉到右臂本身的自然重量,而且要善于运用这种自然重量,把它传到弦上发出优美而浑厚的声音。
浅谈小提琴指法和弓法小提琴是弓弦乐器,它可以拉奏(arcc),还可以用弓杆击弦(coilGnd)和在琴码上演奏(ponticel),也是一种难以掌握的乐器,我们在学习小提琴过程中一些错误的练习方法会阻碍演奏水平的提高,在诸多错误的练习方法中又以指法和弓法的错误影响最大,笔者拟就指法和弓法的问题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小提琴的指法(一)最好的指法是最省力的指法。
所谓“指法”是指拉某一串音符所用的手指,也是小提琴演奏者演奏艺术作品的个人表现手段之一。
根据人的手部生理构造,小提琴演奏者所能选择的手指只有四个,但是每一个手指都可以在板上从四根弦的弦枕开始,半音半音地爬到另一端,这样一个演奏者所可能选择的指法就很多了。
把各种指法划分为若干把位的传统办法是一种辅助学习办法,但其实际价值还是值得商榷的,因为目前所通用的这种划分把位的方法并不可能把把位划分得详尽无遗。
例如:在上例中手的位置究竟在哪里?是在第二把位,还是在第三把位?再如:在上例的E2―G2三度中,第一指是在第二把位,第四指是在第一把位,那么整个手又应在哪一个把位呢?当然,对于初学者来讲,划分把位是必要的,因为它有助于熟悉指板上音程距离,但是程度较熟练的演奏者则力图尽可能快地使自己从被一个数字所指定的手的位置中解放出来,因为在演奏时手所处的真正位置往往并不是数字所指定的那个把位。
同音异名的奏法、双弦中两个不同把位的同时使用、手指的伸张、特别是越往上拉音程距离越短等都说明实际的音程距离与假想的音程距离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传统划分把位的方法只是在初学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有用,绝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确定手的位置的标准,虽然如此,在下面阐述时仍然用了传统的把位划分方法,这是为了易于理解的缘故,因为目前还没有能够更精确地确定手和手指在指板上位置的方法。
最好的指法应是最省力的指法,客观上最好的指法不一定是主观上最好的指法,一般所谓最好的指法不一定是最适合某一个演奏者的指法,虽然有这些特殊情况,但认真从事小提琴教学研究的人也不能毫不考虑地提出这样的论点:在已经确定了最好的也就是说最省力的指法以后,仍可根据个人特点和技巧特点加以改变。
谈谈小提琴弓法原则1.乐句起奏的弓子部位。
我们知道,任意一句旋律,可以从弓子的某一部分开始。
这某一部位,具体在何处恰当,应取决于乐曲的速度、音色、旋律的风格以及运弓的长短。
例如:一般强拍或音的强位置从下弓开始,但并非一定从弓根开始,也可从中弓开始,实际上,很多成功的演奏是从这个部位开始的。
同样,上弓起奏也并不都是从弓尖开始,可以遵循的原则是:假如开始的上弓比随后的下弓长,最好从弓尖起奏;假如开始的上弓比随后的下弓短,起奏时则适宜离弓尖远一些。
2.乐句结尾的弓法。
一般乐曲或乐句结束,大都采用下弓结束。
但是,有的特殊乐句可根据其结构用上弓结尾。
3.一般弱起小节第一音或弱起的音,如后半拍起的音符,最好以上弓(下半弓位置)开始。
有时,小提琴旋律需渐强,有时需渐弱,那么,又该遵循什么样的弓法原则呢?一般说来,小提琴上弓有音量自然增强的特点(从弓尖到弓根,弓杆自然加重),因而很多情况下乐句渐强(cresc)采用上弓。
但有时为了方便起见,或避免打乱节拍弓法的连续运行,也可以用下弓拉奏。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采取上弓还是下弓演奏渐强乐句和旋律,都应该加快运弓速度,因为重音不仅是对弓杆施加压力,而且速度越快音量越大。
与上述内容相反,大都情况下用下弓演奏渐弱(dim)的乐句和旋律,完全符合弓法特性和规律;与上述内容相近,渐弱乐句有时也采用上弓。
同时,不论用上弓或下弓演奏dim旋律,均须减慢运弓的速度。
我说过“大都情况下采用下弓演奏强拍或次强拍(强位置),上弓演奏弱拍(弱位置)”,这种弓法叫节拍弓法。
自然,如果与之相反就叫非节拍弓法。
毫无疑问,这两种弓法缺一不可,贯穿小提琴整个演奏过程。
此外,有时为了使节拍弓法不致于中断,在演奏过程中常常须对这种弓法进行适当调节。
1.调节法之一。
不管上弓还是下弓,用一弓奏出两个连续性的音符,不过请注意,这两个音符一般时值是相等的,而且中间应作稍许停顿。
2.跳弓演奏连续而均匀的音符,如个别地方琴弓方向与强弱拍不吻合时,应随即实施调节,即加进连音线。
小提琴拉弓技巧
小提琴作为一种古老而又优美的乐器,其拉弓技巧一直以来都备受乐手们的关注和研究。
优秀的拉弓技巧不仅可以提高演奏的技巧和表现力,还能让音乐更加动人,更加感人。
小提琴的拉弓技巧分为右手和左手,右手主要是指弓的运用,左手则主要指手指的按弦技巧。
对于右手的拉弓技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掌握好弓的重心和弓毛的角度。
弓毛的角度决定了弓和琴弦之间的摩擦力大小,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大小和质量。
同时,弓的重心也是影响声音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根据弓的材质和自己的习惯进行调整。
第二,要注意弓的力度和速度。
拉弓时需要注意弓的力度和速度的控制,特别是在弱拍和强拍之间的转换时,需要保持稳定的力度和速度,以达到音乐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第三,要注意弓的音色和强弱。
弓的音色和强弱是影响演奏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需要根据音乐的要求和自己的感觉进行调整。
对于左手的技巧,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掌握好手指的按弦力度和位置。
手指的按弦力度和位置对音高和音准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调整来
达到最佳效果。
第二,要注意手指的变化和滑移。
在演奏过程中,手指需要不断地变化和滑移,特别是在高音区域,需要特别注意手指的变化和稳定性。
第三,要注意左手的放松和柔韧性。
左手需要保持柔韧和放松,以便更好地掌握技巧和表现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手部健康。
总的来说,小提琴的拉弓技巧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不断的调整来达到最佳效果。
只有掌握好技巧和表现力,才能更好地演绎出音乐的美妙和感人。
小提琴关于弓法介绍与三度音程训练
小提琴弓法:
1. 小提琴弓法的重要性
小提琴弓法是小提琴演奏的重要一环,它不仅能表现演奏的技巧,还是表现演奏者独特的音乐包容力和天赋的重要标志。
一位优秀的小提琴演奏者,绝大部分要看他是否能采用一种正确的小提琴弓法,从而发挥自身的演奏功力。
2. 小提琴正确的弓法
小提琴正确的弓法能以最轻松的姿势,让弓把满足最优的发力,以达到最终的音色要求。
正确的小提琴弓法需要综合均衡,分别从手指、肘部、腕部、肩部、腰部进行结合,从而获得最大的发力效果。
同时,还可以在不同的拉弦手法的结合,实现琴弦的不同音色分析。
3. 三度音程训练及优点
三度音程训练指的是用不同的音阶来训练乐手,从而使演奏音乐曲目变得更加准确,相对一个更加复杂的旋律发是变化也更加自如。
三度音程可以用来练习拉弦、摩擦等技术,熟悉它们游刃有余,能够解决变奏乐曲中出现的不同变化,使拉弦更加圆滑,从而使音色更加优美。
4. 练习小提琴弓法和三度音程的方法
(1)练习小提琴弓法时,应特别注意腕部和肘部的技术,尽可能不受任何外界影响,以便放松手臂,整个动作应连贯流畅。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正确的把持弓,皮革的部位不可太滑,也不要太紧,把持音高也要正确,平衡各个部位的协调比较重要。
小提琴如何拉弓对一首乐曲是否演奏得优美动听以及能否恰当地表现乐曲内容,是和运弓的好坏分不开的。
运弓在小提琴演奏中起关键性作用,因此要特别重视运弓的练习和掌握一些相关技巧。
下面店铺整理了小提琴拉弓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小提琴拉弓方法:基本拉弓方法全弓在准备运弓时,右上臂要稍抬起些(不贴身即可),弓杆略向外侧。
在弓上行至弓根时,手腕须逐渐推起;在弓下行至弓尖时,手腕须顺势下落。
起落动作要平稳,自如。
此过程中,手指应配合有做小的伸屈调节动作。
例如,在弓根时,拇指与小指稍弯屈;在弓尖时,拇指与小指略伸直。
由于手握在弓根处,弓的两端在琴弦上的压力不一祥,若不借助外力,仅让弓自然地在琴弦上运行,就会出现越向弓尖音量越弱,越向弓根音量越强的现象。
为了使全弓音量平均,在向弓尖运行时,手指(主要是食指)必须对弓渐渐增加压力;在向弓根送行时,须将弓稍提起或将弓杆稍向外侧,以减轻弓在琴弦上的压力,减少弓毛接触琴弦的面积来达到平衡音量的目的。
下行运弓的开始时,音量容易强。
上行运弓的开始时,音量容易弱。
因此要有意识的掌握力度,使上、下弓音响平均,上半弓、中弓、下半弓在上半弓和中弓运行时、以前臂及腕部动作为主。
在下半弓运行时,需加入上臂的动作。
弓杆停留在正中时、肘、腕、指与弓应在一个平面上。
连弓即用一弓奏出两个或两个以上音的弓法。
连弓应拉得连贯顺畅。
换弦时,要用柔和的腕部动作将两弦上的音连接起来,避免突然,生硬的动作。
弓法的交化很多,以上概述运弓的基本动作,学习者如果能较好地掌握这些基本弓法,进一步学习其它变化弓法,就有了一个基础。
应强调指出的是,有的人往往容易偏重于左手技术的提高,而忽略右手的练习。
其实小提琴的表现力很有一部分体现在右手的运弓上,有时右手运用不好还会形响左手的演秦。
因此,必须对左右手的练习予以同样的重视。
小提琴拉弓方法:小提琴拉弓要领1)为了不浪费力气就要合理运用动作。
比如:在拉上半弓时,主要以小臂动作为主;在拉下半弓时大臂再参与动作。
浅谈小提琴的基本弓法及应用
作者:关淞月
来源:《北方音乐》2014年第08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外器乐艺术的发展,国内外对于器乐艺术理论的研究皆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对器乐艺术的研究从最初对器乐发展史的研究,开始向器乐艺术理论及其器乐演奏技巧方向转变。
尤其是器乐艺术美学的研究,逐渐兴起了一个浪潮。
作为西洋器乐的代表小提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小提琴演奏技巧,重中之重就是琴弓的运用,琴弓是小提琴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小提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文章结合现代小提琴的技术介绍了小提琴中的各种基本弓法,并分析了运用;重点介绍了分弓与连弓的弓法及其运用,并针对分弓与连弓的运弓技巧和练习技巧等作了说明以及期待对后学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提琴;琴弓;运弓技巧
一、上弓和下弓及其应用
小提琴的上弓和下弓的演奏方式是小提琴最基本的演奏技巧。
对于任意一种风格的音乐作品来讲演奏都离不开它。
下弓和上弓演奏出的音响效果虽然是一致的,但是由下弓开始演奏会使人感觉到极其的熟悉、顺手、习惯。
下弓起开始演奏,是最常见的一种演奏弓法。
下弓,就是说运弓的方向。
下弓分为弓根起弓和下半弓起弓,中下弓起弓等部位开始拉奏的,不是所有弓子运弓方向都是从弓根位置开始到弓尖位置的。
下弓的演奏特点是从强到弱的力度变化。
小提琴的上半弓的演奏要想达到相同的演奏力量特点。
演奏者,在处理运弓方法时,就要不时地加大演奏者右手运弓的压弦强度的运用。
这样就可以使琴弓的强,弱和音乐的整体表现力很好地统一起来。
二、分弓和连弓及其应用
分弓的演奏不仅具有重量感而且具有速度的变化调节。
当音乐本身具有强烈的内在动力,音乐很激动地向前发展时,在弓法处理上就要多用一些分弓,来烘托音乐的气氛。
为了获得音乐的宽广、雄壮,也要多用一些分弓。
连弓可以把时值较长的音符,或较短时值的音符,以及长短不同时值的音符连在一起。
(一)分弓及其运用
分弓称之为最基本的弓法,是所有复杂弓法的来源,分弓在演奏的过程中每演奏一个音总是要改变一次弓子的方向。
在不同的乐曲演奏中,上下运弓每拉奏一次,在调节琴弓的瞬间,有时会出现一个短小的休止,这样就会使演奏者在演奏不同音符之间出现一些短小的停顿,通
过演奏者不断的自我练习和调节就会使这种停顿减低到最小以至于难以发现。
演奏者还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运弓技巧和力量的变化,运弓的长短,来加以调节。
(二)连弓及连弓的应用
通常连弓的概念是在一个弓子中连续不断地拉奏两个或是更多的音的演奏方法。
连弓是运弓技巧中最为普遍简洁的技巧之一。
在连弓的演奏中,要注意在弓段等长的条件下分弓的音响强度要远远大于连弓的力度。
在小提琴演奏者演奏各种风格的作品中,强弱的变化调节可以利用连弓弱分弓强的自然特点,来对曲风进行修饰。
(三)分弓和连弓的混合应用
分弓和连弓的混合应用就是小提琴的不同弓法的不同组合形式。
混合弓法使用极为常见,不同小提琴弓法的不同运用组成了小提琴的多种演奏技巧从而改变了多种音色。
在各种技巧多变的作品中小提琴的分弓与连弓应用得极为广泛,两种弓法的不同使用使具有流畅清晰的连弓和灵活自如的分弓形成交替式的转换。
三、节奏型的基本弓法及其应用
(一)切分音型的弓法
切分音是正常音型反其道而行之的一种音型。
小提琴演奏切分音型时,重音的位置放到第二个音符上。
使其重拍后移,改变重音位置。
在右手拉弓时,第一弓往往是弱拍,第一个音也是第二个音的一半。
重音落到第二拍时要加以强调,拉足,拉满。
使人感觉头重脚轻的音响效果。
有时还常常遇到一种与音乐节拍连续切分的音型,它要求把正常的重音向后推移,这种就是连续的切分音型的弓法的处理,有时还能表现出一种不稳定急促,紧张,焦虑的情绪。
(二)符点音符的弓法
符点音符的弓法可以分为两种:分弓附点音符,这种拉法是强调音符重音的特点。
附点代表前面音符的一半,随之配合它剩下的音,分弓时也要拉奏得饱满,突出小音符的个性。
符点音符的特点,在于带符点的音符是在强的地位,符点后面的是一个弱的地位的音,而且这一强地位音的时值是长的。
弱地位的是短的时值符点音符有加重前一音符的作用,特别是在某一拍的隔点音符,这一点作用尤为突出。
四、总语
以上我们所总结的各种小提琴的演奏弓法,是为了在以后的学习演奏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运用。
因为每一种弓法,在不同作品中运用起来都会有所不同,因为乐曲要求的力度,速度不同,所用琴弓的位置也会有所不同,至于在不同作品中应该运用哪一种演奏方法也是不同的。
小提琴演奏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小提琴运弓技巧和各种弓法灵活运用的指尖艺术,弓法运用得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一首完整音乐作品的情感的抒发。
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小提琴的弓法以及弓法的运用技巧,对于每一位小提琴演奏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