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上 政治 3.7.1关爱他人
- 格式:pptx
- 大小:4.17 MB
- 文档页数:6
八年级上册教案
备课序号:第15 节
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
当有人需要帮助时,大家搭把手、出份力,社会将变得更加美好。
——习近平
【知识梳理】——学会思维法,知识全概括
【课堂训练】——掌握怎么样,我来试一试
1.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甘肃各地青年志愿者迅速集结,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志愿者精神,一抹抹志愿红,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青春力量。
下列行为中与志愿者精神相一致的是( D )
①中学生陇陇游览麦积山时在墙壁上刻下“东方雕塑馆”
②大学生兰兰参加社区敬老服务活动
③甘老师去甘肃省博物馆当义务解说员
④初三一班同学上街清理小广告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注重情境创设,选取了“感动中国”候选人、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慈善楷模韩红作为学习的材料。
讲授部分,结合韩红的公益活动,启发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爱,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理解关爱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关爱他人。
总体教案设计是一案到底,深挖故事,启发学生,贴近教材,贴近学生生活,选取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案例和情境为背景,设置的问题能够调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了教学重点难点。
八上7.1 关爱他人导学案一、【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探究学习,学生能够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在社会实践中做到关爱他人,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责任意识:通过小组活动、情境探究,感受关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增强对自己、家庭、集体、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3)道德修养: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践行关心他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道德要求,培育学生优良品行。
(4)健全人格:学会感恩,拥有同理心,友爱互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养成积极的思想品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教学难点:关爱他人的艺术。
二、知识梳理▲1.为什么要关爱他人?或: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P76~77)⑴对他人:关爱传递美好情感,给人们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⑵对社会: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⑶对自己: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2.怎样关爱他人?(P78~79)⑴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
①我们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
②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⑵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
①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
②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⑶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①帮助他人时,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②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釆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
三、合作探究活动:店主免费给拾荒老人管饭三年。
(观看视频)结合议学情境及小组合作,请你谈谈什么是关爱?店主为什么免费管饭3年以及老人为什么帮忙给店主免费打扫卫生?关爱就是关心爱护,一种美好的道德情感。
部编版2020年八上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含反思)第3单元第7课第1课时《关爱他人》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第七课《关爱他人》。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提高关爱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关爱他人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品德修养的相关知识。
学生对于关爱他人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际行动中,可能缺乏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会关爱他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体验关爱他人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关爱他人的意义,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关爱他人付诸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关爱他人付诸实践。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故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时间:45分钟。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关爱他人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是如何关爱他人的,以及关爱他人带来的积极影响。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是如何关爱他人的,以及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关爱他人付诸实践。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关爱他人的理解和认识。
《关爱他人》说课稿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是《关爱他人》。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关爱他人》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经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学过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等社会生活中的道德规则,树立了责任意识,从而为本课“关爱他人”的学习打下基础,也为下一框题“服务社会”做铺垫。
所以此课在本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说学情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生活阅历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大多数性对关爱他人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大多数学生能认同关爱他人,但部分同学受家庭环境等各方面因意的影响,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把得到他人关爱当成理所应当,因此本节课结合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关爱他人。
三、核心素养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给合新课标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是:1.政治认同:知道关爱传递美好情感,了解关爱对他人社会和个人的意义2.道德修养:感受关爱的力量,增强关爱他人意识3.法治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4.健全人格:知道关爱要尽己所能,掌握关爱他人的策略和注意事项。
5.责任意识:增强关爱他人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四、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及教学内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如下:本课的重点是关爱他人的意义难点是关爱他人的方法,增强关爱他人的意识准确理解好这部分内容,是把握本课的基础和关键,有助于落实核心素养。
五说教法学法我们常说“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围绕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将采用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同时始终在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完成自我建构。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关爱他人》。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关爱的含义,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关爱他人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关爱的含义,认识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品质,提高道德素养。
3. 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意识,激发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关爱他人的含义、关爱他人的方法与技巧。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地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关爱他人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关爱他人的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学习:(1)关爱的含义: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理解关爱他人的含义,认识到关爱他人是一种美德。
(2)关爱他人的方法与技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3. 例题讲解:讲解教材中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关爱他人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1. 关爱的含义2. 关爱他人的方法与技巧3.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个关爱他人的实例,并谈谈你的感受。
(2)你认为如何关爱社会弱势群体?请提出具体建议。
2. 答案:(1)实例:给老人让座、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捐款捐物等。
感受:关爱他人让我感到快乐,也使社会更加和谐。
(2)建议: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医疗问题,捐款捐物;参加志愿者活动,关爱留守儿童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了关爱他人的含义,学会了关爱他人的方法与技巧。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引导他们真正地关爱他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7.1关爱他人》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7.1关爱他人》这一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中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去关爱他人。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在教材中,编者精心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关心社会,关心他人。
但是,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部分学生可能还没有形成关爱他人的习惯,甚至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对关爱他人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关爱他人的意义,激发他们的关爱热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关爱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关爱他人的良好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关爱他人,激发他们的关爱热情。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关爱他人的案例,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关爱他人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3.知识讲解:讲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关爱他人。
4.情景模拟: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实践关爱他人的方法。
5.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理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2.学会关爱他人的方法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