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2
2024年文旅工作要点
一、推进文化产业发展
1.制定文化产业扶持政策,鼓励文化创新,优化文化产业结构。
2.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3.加强与科技、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提升文化产业附加值。
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1.完善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力度。
2.加大投入,提升文化遗产保护技术水平。
3.开展文化遗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1.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丰富公共文化活动内容,提高服务品质。
3.推广公共文化数字化服务,提升服务便捷性。
四、优化旅游产品供给
1.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2.加强旅游线路规划,提升旅游产品品质。
3.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丰富旅游业态。
五、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1.加强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
2.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提升游客满意度。
3.加强旅游安全管理,保障游客安全。
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1.加强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升文旅产业整体竞争力。
2.推动文旅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文旅产业的发展空间。
3.加强文旅产业品牌建设,提升产业影响力。
七、培育文旅消费新热点
1.引导文旅消费观念升级,推动个性化、定制化消费需求发展。
2.鼓励企业创新消费产品,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旅居发展现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居方式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趋势。
现代人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和幸福感,选择旅居已经成为了他们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之一。
旅居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还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旅居发展现状可以说是多样化和日趋完善。
在过去,人们的旅居方式主要是入住酒店或租住常规的出租公寓。
然而,如今的旅居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住宿方式,而是涵盖了更多的选择。
例如,短租平台的兴起让人们有机会选择更加符合个人需求和喜好的住宿方式,如民宿、度假别墅、乡村民居等。
这些新型旅居方式不仅提供了更多舒适和私密空间,还能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给人们带来更加真实和独特的旅行体验。
另外,旅居的发展也受到了科技的推动。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已经逐渐渗透进了旅居领域。
通过智能设备,人们可以实现对居住环境的智能化控制,如远程控制温度、照明和安防系统。
这不仅提高了旅居的便利性和舒适度,还能够节省能源和提升安全性。
除此之外,旅居业也在不断完善服务体系。
为了满足人们对个性化和高质量旅居体验的需求,旅居企业积极拓展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加个性化、细致的旅居方案。
比如,一些旅居企业在设计和装修方面细致入微,力求将当地文化和美学元素融入到每个房间中,让居住体验更加独特和满意。
同时,旅居企业还积极引入专业的管家服务和周边配套设施,为入住者提供全方位的便捷和舒适。
总的来说,旅居发展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和先进化的趋势。
人们对于旅行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短暂的游览,更加注重旅居的品质和体验。
随着科技和服务的进步,旅居将持续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和高品质的选择,让人们享受到更加舒适和有意义的旅行生活。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文章主要包含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文章的主题和内容,以及给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认识。
在引言中,我们将简要介绍旅居发展的现状,并对文章的结构进行概述。
旅游概论试题(本卷满分100分,时间为90分)一、名词解释:(5×4=20分)1、旅游:2、旅行社:3、旅游资源:4、旅游市场:5、旅游业:二、填空题(1×30=30分)1、旅游概论是以( )作为特定的研究领域,以( )过程中特有的矛盾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
2、旅游在本质上是以获得人身的( )、精神上的( )和特定需求( )为目的的一种特殊生活经历。
3、近代旅游创始人托马斯·库克于( )年举办世界上第一次团体包价旅游;于( )年开办旅游代理业务;于( )年正式成立托马斯·库克父子旅游公司。
4、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旅游业已经发展到( )旅游、( ) 旅游和 ( )旅游三者共同发展阶段。
5、构成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是( ) 、( )、( )。
6、旅游者必须具备许多条件,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条件可归纳为( )和( )。
7、人们对旅游的各种意义所取得的共识,是因为他们大都反映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 ) 性和( )性。
8、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作为旅游者进行实地观察的对象,共同特点是( )性、( ) 性、( )性。
9、旅游产品的特性是连续性、( )性、( )性、( )性。
10、从客观上划分,根据国际旅游者产生的地理区域划分,可把世界划分为七大旅游市场( )、( )、( )、( )、( )、( )、( ) 。
三、单项选择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10×1’=10分)1、旅游活动的媒介是()。
A、旅游资源B、旅游交通C、旅游宣传D、旅游业2、春秋时代,孔子带领几十个弟子周游列国,这属于中国古代旅游形式中的()A、帝王巡游B、政治旅行C、士人漫游D、学术考查3、1927年中国当代最早的旅游组织中国旅行社,其创始人是()A、陈光甫B、黄光培C、柳亚子D、章士钊4、早在商代就已经设立,古代中国最早的住宿设施是()A、馆B、驿站C、亭D、邮5、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地点为:()A、美洲B、非洲C、中东D、欧洲6、在我国涉外饭店星级评定工作中,三星级饭店的评定是由:()A、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旅游局评定B、国家旅游局星级评定机构评定C、省市旅游局或国家旅游局评定认可D、由省市旅游局初评后,报国家旅游局确定7、按饭店规模大小划分,在我国有500间客房的饭店属于()型饭店。
旅游概论要点旅游是指人们利用余暇时间离开常住地到异地进行的一种休闲娱乐体验活动,以及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
旅游的本质就是以获得人身的自由感、精神上的解放感和特定需要的满足感。
旅游六要素: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发展新七要素:文、商、养、学、闲、情、奇3.脆弱性4.季节性5.文化性活动的开始。
托马斯库克被誉为“近代旅游业之父”。
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问世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世界现代旅游与旅游业发展的四大因素:1.政治因素(相对持续的和平大环境,政府对旅游业的重视)2.经济因素(世界经济稳定发展,国际经济交流的日益频繁)3.社会因素(人口迅速增长,闲暇时间增多,价值观念转变)4.技术因素(交通工具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厦门“华侨服务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两个旅游机构的旅游的主体-旅游者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的媒介-旅游业旅游者的定义:旅游者是暂时离开常住地,通过游览、消遣等活动,以获得精神上愉快感受为主要目的的人。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1.客观条件: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 2.主观条件:旅游动机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旅游者为对象,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旅游消费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经济性产业。
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产业是旅行社、旅游饭店和交通运输业。
旅游业的影响和作用积极:1.直接作用:换取外汇,回笼货币2.间接作用:有利于带动国民经济相关行业的发展3.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经济水平4.有助于增进国家或地区间的相互了解和人际交往5有助于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6.有助于文明的传播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7.旅游有利于消除贫困消极:1.引起旅游接待地物价上涨 2.盲目发展旅游业造成资源的浪费3.对当地产业结构产生不良影响4.对当地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产生“不良示范”5.导致当地传统文化的商品化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法人。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历史演变、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类型1.1 旅游的定义1.2 旅游的类型1.3 旅游的特点2. 旅游活动的历史演变2.1 古代旅游2.2 中世纪旅游2.3 现代旅游3.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3.1 旅游资源3.2 旅游设施与服务3.3 旅游市场营销4. 旅游业的相互关系4.1 旅游业与经济的关系4.2 旅游业与社会的联系4.3 旅游业与环境的影响5. 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5.1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2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历史演变、旅游业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旅游业的实际运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2. 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辅助讲解3. 案例材料:收集典型的旅游案例,用于分析与讨论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阐述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旅游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章节:旅游政策与法规1. 旅游政策的概念与作用6.1 旅游政策的定义6.2 旅游政策的作用2. 我国旅游政策体系6.3 我国旅游政策的发展历程6.4 我国现行旅游政策的主要内容3. 旅游法规及其管理6.5 旅游法规的分类6.6 旅游法规的管理范围与作用七、教学章节:旅游市场与旅游者1. 旅游市场的概念与结构7.1 旅游市场的定义7.2 旅游市场的结构2. 旅游者的行为特征7.3 旅游者的需求与动机7.4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3.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7.5 旅游市场营销的组合策略7.6 旅游市场营销的新趋势八、教学章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1.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8.1 旅游资源的定义8.2 旅游资源的分类2.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8.3 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措施8.4 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问题3. 可持续旅游发展8.5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与内涵8.6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挑战九、教学章节:旅游项目管理1. 旅游项目的概念与特点9.1 旅游项目的定义9.2 旅游项目的特点2. 旅游项目的策划与管理9.3 旅游项目的策划流程9.4 旅游项目的管理要点3. 旅游项目案例分析9.5 旅游项目案例选取9.6 旅游项目案例分析与启示十、教学章节: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0.1 旅游业发展的国际趋势10.2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2.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0.3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10.4 旅游业的发展机遇3. 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展望10.5 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10.6 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类型难点解析:理解旅游活动的异质性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发展旅游业弊大于利--------参考资料○壹————————针织1011班○正利大于弊:首先,对经济发展有重要效用。
其效用,表现为直接的和间接的。
直接效用,固然就是旅游收入;间接效用,体现在它动员了其他和旅游相关行业如交通等的发展功不可没;二、促进神州和世界各国的交流,更全面的向世界人平易近展示神州,让更多的人了解神州,使神州走向世界;三、它形成了一大批旅游景点,动员了景点附近经济的发展,提高了附近人平易近的收入;4、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自然生活习性环境的重视,和谐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对提醒人们对神州文物古迹的重视和保护,也起到一定的效用;5、它形成了独特的旅游文化,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并促使不少高校开设了旅游相关专业。
去发展旅游业,使其具有特色而吸引大批的旅客前来消费。
这门行业是没必要依靠某种特别的天然条件,也没必要和本身本地的文化工业或生活特色发生冲突的,而最重要的是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交通、通讯和水电工艺设备等等的发展,这些往往是发展工商业的基本条件。
所以旅游业的发展,恰是帮忙1个国家以外资来替本身国家将来种种发展铺路的长线投资。
此外,旅游业也带来了其他有利的效用,像促进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人平易近间的相互认识。
我方并不否认,发展旅游业是有利,有弊的,只是认为,利是多于弊的。
可是衡量利弊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利弊的多少,除了数量之外,还包括了强弱的问题。
1个大利就抵销了好几个小弊了。
我们还要注意是深发性的问题,1个可以带来其他很多利的利,就远远地胜过了1个不能带来附带利益的利。
而最重要的,就其必然性的问题,1个必然的利,就比十个可能的利重要得多。
权威经济学者在《亚洲旅游业的经济影响》一书第337页有如下的结论:像不论什么工业一样,旅游业有利有弊,可是仔细衡量,便可以发现,旅游业的利,尤其是在经济上的利,是远远跨越于弊的。
以上的见解,正与我方不谋而合…… ○反弊大于利:谢谢!听了对方同学的发言,我倒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旅游“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方向及要点
旅游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了指导旅游业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以下提出了旅游发展规划的方向和要点。
规划方向
1.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饭店、景区、导游等旅游服务质量
监管,推动旅游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
2. 发展智慧旅游:鼓励利用先进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提升旅游服务效率和体验,打造智慧旅游目的地。
3. 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包括
道路、水电、通信等,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和便利性。
4. 促进旅游与文化融合: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提
供更多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的旅游产品和体验。
5. 加强旅游业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旅游合作与交流,吸引
外国游客来华旅游,同时推动中国旅游企业走出去发展。
要点
1. 制定并执行旅游业发展政策:制定包括财政支持、税收优惠
等政策,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加强旅游业统计与监测:完善统计体系,及时获得旅游业发
展数据,为政策制定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 促进旅游人才培养:加大对旅游人才培养的投入,提高旅游
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素质。
4. 拓展旅游产品供给:挖掘旅游资源潜力,开发多样化、特色
化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不同需求。
5. 强化旅游安全保障: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
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以上是关于旅游“十四五”旅游发展规划方向及要点的简要概述。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可以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旅游服
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推动旅游与经济社会的全面融合。
旅游发展产业大会总体方案嘿,各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聊聊一场盛大的聚会——旅游发展产业大会。
这场大会,不仅是行业内的一次大团圆,更是推动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引擎。
下面,我就用我那积累了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给大家意识流地梳理一下这场大会的总体方案。
大会的主题:“共谋旅游发展,共创美好未来”。
听着是不是挺有气势的?这个主题涵盖了旅游产业的方方面面,旨在凝聚行业智慧,推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大会目的1.促进旅游产业内部的交流与合作,打破信息壁垒。
2.探讨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新机遇、新挑战。
3.提升我国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增强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大会内容1.开幕式:领导致辞,行业大咖分享经验,展望未来。
旅游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导向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融合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3.分会场活动:根据不同主题,设立多个分会场,如:旅游产品设计与创新旅游市场营销策略旅游投资与融资旅游人才培养与就业4.项目对接会:为参会企业提供项目对接机会,促进合作共赢。
5.展览展示:展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成果,推广优秀旅游目的地。
三、大会组织架构1.主办单位:国家旅游局、地方政府、行业协会2.承办单位:专业会展公司、地方旅游部门3.支持单位:国内外旅游企业、媒体、研究机构四、大会宣传推广1.制作大会宣传册,详细介绍大会主题、内容、日程等。
2.利用社交媒体、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
3.邀请媒体进行现场报道,扩大大会影响力。
4.开展线上互动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
五、大会筹备工作1.确定大会主题、内容、日程等。
2.组建筹备团队,明确职责分工。
3.落实场地、住宿、交通等后勤保障。
4.邀请嘉宾、企业、媒体等参会。
5.做好现场布置、设备调试等各项工作。
六、大会成果1.形成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旅游产业发展报告》。
2.促进一批旅游项目的签约落地。
3.建立旅游产业合作交流平台。
4.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