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东源县高三地理专题讲座:高考地理图文材料分析类的解题技巧(共67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1
考点读高考设问知考向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工业集聚(2019·全国文综Ⅰ,36)(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2019·全国文综Ⅱ,4)该快递公司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需要配建大型的货物(2019·全国文综Ⅱ,5)多家企业在路易斯维尔机场附近集聚,主要是为了(2019·全国文综Ⅲ,36)(2)分析鲁尔区医疗保健业发达的原因。
(3)说明在波鸿市建设鲁尔区医疗保健中心的优势条件。
核心考点1 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区位选择的思路2.主要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分析(2018·全国文综Ⅰ)近年来,世界上出现了将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工厂建在地下的现象。
例如,日本岐阜某激光加工机组装企业和我国大连某数控机床加工企业,都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
据此完成1~3题。
1.将生产精密机械设备的工厂建在地下有利于( )①保持恒温环境②储存原材料和产品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小地面振动影响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与岐阜相比,大连地下工厂的设计与施工较少考虑的问题是( )A.防渗水B.防噪声C.防坍塌D.防地震3.推断上述企业将工厂建在地下的直接目的是( )A.增强保密程度B.保证产品品质C.满足战备需要D.集约利用土地答案 1.C 2.D 3.B解析第1题,把工厂建在地下,是因为精密机械设备的组装或加工精度要求极高,对温度、湿度变化和外界振动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地下空间可以提供一个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外界的振动也很难传导到车间内部,非常适合这种高精度加工组装企业的要求,①④正确。
储存原材料和产品的仓库完全可以建在地表,不用建于地面10米以下;与地面建设厂房相比,将工厂建于地面10米以下,非但不能降低生产成本,反而会增加生产成本,②③错误,故选C。
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东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11月月考文综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高可达30 ℃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湿润凉爽的小气候。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冷岛效应”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受控大气环流的差异B.绿洲与沙漠热力性质差异C.阳光照射强弱的差异D.绿洲与沙漠距海远近不同2.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下图是某地气象台绘制的该地气温日变化监测图。
(注: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14点左右)。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此地大致A.位于90°E,昼长12小时左右B.位于90°E,昼长14小时左右C.位于120°E,昼长12小时左右D.位于150°E,昼长14小时左右4.据图判断A.16点地面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多B.地面一天中随时都在散失热量C.气温最低时是地面散失热量最多的时刻D.白天地面吸收的热量始终大于散失的热量下面的图a示意某区域略图,图b示意该区域甲河某处的剖面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按照图示地区河流径流变化的一般规律判断,甲河流域此季节 ( )A.盛行西北风B.受冬季风影响C.盛行西南风D.受高压带控制6.甲河主要的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分别是( )A.冰雪融水补给、1月B.大气降水补给、7月C.地下水补给、4月D.大气降水补给、11月亚马孙河流域(见图),全年降水丰富,但降水量会受到气压带风带位里的影响而呈现出多少的差异。
其河口地区丰枯水期的水位变幅超过20米。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亚马孙河河口地区量变化主要取决于()A.北部支流B.西部支流C.南部支流D.潮汐、洋流8.亚马孙河口枯水期的时间最可能为A.1月一3月B.6月一9月C.3月一6月D.9月一 12月9.亚马孙河口地区丰枯水位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为()①地势起伏②大气环流③水系特征④沿岸洋流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下图为甘肃省风力侵蚀、流水侵蚀和冻融侵蚀(是由于土壤及其母质孔隙中或岩石裂缝中的水分在冻结时体积膨胀,使裂隙随之加大、增多所导致整块土体或岩石发生碎裂,消融后其抗蚀稳定性大为降低,在重力作用下岩土顺坡向下方产生位移的现象)的分布示意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破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
解法01 怎样解图表分析型题怎样解题题号“透析”---明了意图“转化”---转为常见“回归”---回归主干(1) 信息提取解读能力:①”单峰“变化的含义;②植物多样性与海拔及干扰的关系指出该苔原带阳坡、阴坡哪坡受了干扰,受干扰处的海拔范围,判断干扰强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常见图表的判读与绘制①坐标图的判读:坐标图横轴、纵轴的意义,统计曲统变化观律的判读及不同曲线数值的比较分析;②剖面图的绘制:剖面图中起点、转折点、顶点的确定及绘制(2) 图文转绘描述能力:①补画:图中未干扰状态下的曲线;②描述:补画曲线与实际曲线比较特点的描述。
(见文后附图)比较分析未遭受干扰时该山地苔原带阳坡、阴坡植物多样性的差异(3) (1)信息提取解读能力:图示显示阳坡植物多样性低于阴坡(2)知识调动运用能力:水热及其组合对植被的影响比较分析该山地苔原带阳坡、阴坡地表温度与湿度的差异。
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地形对水热的影响):①山地地形(坡向)与气温②山地地形(坡向)与水分(4) (1)信息运用能力:植物多样性与每拔高度的关系;(2)地理推理能力:山地高海拔高度上自然环境特征的变化规律比较分析从2300米至2600米,阳坡阴坡自然环境越来越相似的原因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山地不同海拔高度、不同坡向水热组合的变化规律—海拔越低(高),联系越小(大)【特别提醒】做辅助线是数学几何解题的常用手段,辅助线使本来隐晦的图示变得简易明朗。
2020届高三地理读图方法总结:原理示意图一、典题领悟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1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
图2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 )(2)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2中( )A.①增大B.②增大C.③减小D.④减小对接核心素养(1)(2)【我的答案】(1)________ (2)________解析第(1)题,三峡库区的云海是由水面上大气上升,气温降低,大气中水汽凝结形成的。
结合选项中大气运动方向即可做出正确的判断,故选AD。
第(2)题,首先搞清楚图中①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为大气逆辐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
其次要弄明白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传给地面,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被大气吸收,然后大气通过逆辐射的形式给地面保温。
然后顺理即可解题。
故选BC。
答案(1)AD (2)BC二、方法总结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
常见的有地球公转示意图、太阳光照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中工业布局示意图等。
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如下:三、跟踪训练1.纳木错是西藏第二大湖泊。
某年8月某科研小组在纳木错进行了为期12天的湖陆风观测(观测点位置如图1),但仅在12日、13日获得连续观测资料。
图2为13日某时统计的风向随高度变化图。
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该科研小组进行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不便B.地质灾害多发C.天气多变D.牧业活动干扰(2)图2中风向随高度变化情况的大致时间可能是( )A.2:00B.8:00C.14:00D.17:00解析第(1)题,纳木错地区地处青藏高原。
8月(夏季)青藏高原增温快,对流旺盛,天气多变,是影响湖陆风观测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