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铸造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精密铸造消失模铸造失蜡法铸造
消失模铸造是一种利用可熔性模具来制造复杂形状零件的工艺,而失蜡法铸造则是利用蜡模来制造零件的工艺。
精密铸造消失模铸
造失蜡法铸造结合了这两种工艺的优点,首先在蜡模上涂覆一层陶料,然后将其烘烤,使得陶料变得坚硬。
接着将蜡模放入砂箱中,
再用熔融金属将砂箱填充,待金属冷却后,砂箱被打开,蜡模燃烧
殆尽,留下了金属零件的空腔,最后得到所需的零件。
这种工艺的优点在于可以生产出复杂形状、精度高的零件,且
表面光洁度好,减少了后续加工的工序。
同时,由于采用了蜡模,
可以制造出薄壁零件和空心结构,提高了零件的强度和轻量化。
因此,精密铸造消失模铸造失蜡法铸造在航空航天、汽车和医疗器械
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然而,这种工艺也存在着一些挑战,比如对模具和材料的要求
较高,制造成本较高等问题。
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相信这种先
进的工艺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为现代制造业带来更多的发展
机遇。
消失模铸造缺陷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一、消失模铸造缺陷的原因:1.模具设计不合理:模具的设计不合理是导致消失模铸造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不良或者模具结构不稳定,都会对铸件的形状和内部结构造成影响。
2.熔融金属冷却不均匀:熔融金属冷却不均匀也是导致消失模铸造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
由于冷却速度不均匀,可能会导致铸件中出现热裂纹、气孔等缺陷。
3.模芯破损或散粘:消失模铸造过程中,如果模芯破损或散粘,会导致熔融金属进入模芯使其变形或者破裂。
4.硅溶胶合成不当:硅溶胶在消失模铸造中被用于形成陶瓷壳体,如果硅溶胶的合成过程不当,可能会导致模具的整体性能下降,从而产生各种缺陷。
5.炭化物形成不完全:在消失模铸造中,树脂炭化后形成的剩余炭化物对于确保铸件的完整性非常重要。
如果炭化物形成不完全,可能会导致铸件出现裂纹、气孔等缺陷。
二、消失模铸造缺陷的解决措施:1.设计合理的模具:在消失模铸造过程中,通过合理设计模具的冷却系统,可以提高铸件的冷却均匀性,减少缺陷的发生。
此外,模具的结构也应当稳定,以确保铸件形状和内部结构的准确性。
2.控制熔融金属温度和冷却速度:通过控制熔融金属的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减少热裂纹和气孔等缺陷的发生。
合理的工艺参数能够提高铸件的材质均匀性和密度。
3.检查模芯质量:在消失模铸造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查模芯的质量,以确保其完整性和稳定性。
如果发现模芯破损或者散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4.合理合成硅溶胶:在合成硅溶胶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确保硅溶胶的质量和性能,以避免模具整体性能下降。
5.控制炭化物的形成:合理控制炭化物的形成可以避免铸件的裂纹和气孔等缺陷的发生。
在树脂炭化的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炭化的温度和时间,确保炭化物的形成充分和均匀。
综上所述,消失模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有模具设计不合理、熔融金属冷却不均匀、模芯破损或散粘、硅溶胶合成不当以及炭化物形成不完全等因素。
一、浇注反喷、冒黑烟产生原因:1、浇杯潮湿2、白模密度大3、粘结用胶及表面修补太多4、涂料透气性不好5、砂箱内负压太低、砂箱网堵住6、模型没烘干解决措施:1、浇杯要烘烤(600。
保温1小时)并保持干燥2、降低白模密度(22-25g∕1)3、减少粘结用胶提高白模表面质量减少修补4、合理控制涂料厚度(小件1.2mm,浇道2.0mm,大件1.5-1.8mm,浇道2.5mm),提高涂料的透气性5、增加砂箱内的负压,不低于0∙045Mpa,更换砂箱网6、降低烘房湿度(20%以下),延长烘干时间二、砂孔产生的原因:1、浇包的砂2、浇杯没放好进砂3、浇道没组粘好进砂4、涂料薄或模型破裂进砂5、局部不紧实6、面砂太多随流进砂7、负压太低解决措施:1、修补好浇包2、浇杯下面封泥条后安放稳妥3、组粘好浇道后用快干涂料或泥条涂敷4、合理涂料的厚度损坏的模型不要装箱5、局部不易振实部位要预先填水玻璃砂6、面砂高度80mm左右,浇杯高度要高于面砂高度20mm以上7、负压低产生的塌箱进砂三、碳渣产生的原因:1、白模密度大2、粘结用胶太多及表面修补太多3、砂箱内负压低抽气率低4、浇注温度低5、涂料透气性差6、成分或球化孕育不当7、浇注速度没控制好8、白模气化后残渣多9、工艺不合理解决措施:1、降低白模密度2、提高白模表面质量减少修补量及粘结胶量3、增加砂箱内负压提高抽气率反喷会产生碳渣4、提高浇注温度,减少浇注过程温度损失5、合理化碳含量控制铸钢表面增碳6、合理涂料的透气性7、合理控制铸件成分及提高球化孕育效果8、合理浇注速度使其快速充型9、模型按要求烘干10、选用共聚料I1合理工艺尽量采取顶注方式,铸钢先烧后浇四、涂料产生的缺陷:1、涂料孔洞2、强度不够3、涂料不干4、涂料易返潮5、涂料透气性6、耐火度7、涂料厚度8、涂料变质解决措施:2、提高涂料1、局部不易振实部位及尖角部位涂料脱落造成的涂料孔(一般伴随有砂孔)的常温高温强度防止变形粘砂等缺陷3、确保涂料干燥4、涂料配制合理注意返潮5、合理涂料透气性6、耐火度高涂料不剥壳低了易粘砂7、根据铸件情况确定涂料厚度8、加防腐剂等措施防止变质五、粘砂产生的原因:1、涂料强度差不够2、涂料的骨料粉粗或者砂子粗引起机械粘砂粘涂料3、高温粘砂4、涂料厚度不够5、局部振实不好粘砂6、负压与温度与涂料的技术参数不对粘砂7、模型不干解决措施:1、合理涂料配方提高涂料强度2、合理选用骨料及型砂(批量换新砂时要注意)3、根据铸件壁厚情况选择合理的浇注温度,根据模型选择涂料厚度4、不易振实部位预填砂5、根据负压涂料厚度温度合理选择参数6、确保模型干燥六、渣孔产生的原因:1、炉渣2、拦渣不好3、炉辅料4、化学反应渣5、燃烧残渣6、随流产生的渣解决措施:1、出炉前炉内浇包内除渣2、浇注时茶壶包防渣或包咀硅酸铝纤维板拦渣3、用干净无锈蚀的原料4、球化孕育后要扒渣5、白模粘结修补尽量少6、浇包咀勤修,浇注工艺合理减少冲刷等七、塌箱产生的原因:1、负压太低2、浇注速度慢3、涂料厚度不够4、没有振实到位5、工艺设计不合理6、浇注温度解决措施:1、提高负压2、合理浇注速度3、增加涂料厚度4、不易振实部位预填砂,提高振实度5、合理设计浇注系统(避免大的水平面)6、根据铸件情况选择浇注温度八、铁豆、多肉、橘皮产生的原因:1、涂料产生气泡,露白产生铁豆2、朝下平面涂料剥离产生多肉3、局部振实不良产生粘砂多肉4、靠近模型的砂子中有杂物产生多肉5、浇温低薄壁件浇道附近橘皮解决措施:1、合理搅拌涂料,涂挂防止露白,露白的要补涂2、涂料朝下平面要注意涂料凸出剥离3、不易振实部位预填振实一定要紧实4、砂子除杂等5、薄壁件提高浇注温度。
消失模铸造
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石蜡或泡沫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料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负压下浇注,使模型气化,液体金属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铸件的新型铸造方法。
1.技术特征
由于无粘结剂的干砂在浇注过程中经常发生坍塌的现象,所以1967年德国的A.Wittemoser采用了所谓"磁型铸造"。
1971年,日本的Nagano发明了V法(真空铸造法),受此启发,今天的消失模铸造在很多地方也采用抽真空的办法来固定型砂。
因此,近20年来消失模铸造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消失模铸造技术
消失模铸造技术(Lost-wax casting),又称耐火型方式
铸造,是一种古老的铸造工艺。
它最早起源于古代埃及和
中美洲等地,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这种技术的原理是
使用可燃性材料制作出一种与所需铸件相同尺寸的模具,
然后在模具中注入液态金属,待金属凝固后将模具烧毁或
溶解,从而得到所需的铸件。
消失模铸造技术的步骤通常包括模具制作、脱蜡、烧结、
浇注和后处理等环节。
模具制作阶段使用可燃材料如蜡、
树脂或塑料制作出真实尺寸的模具,这一步骤决定了最终
铸件的形状和尺寸。
脱蜡过程中,模具经过加热使蜡完全
熔化或蒸发,形成空腔。
烧结阶段将模具烘烤至一定温度,使其固化,并将残留的可燃物烧尽,留下空腔。
接下来将
液态金属注入模具中,在模具内金属凝固后,可以取出完
整的铸件。
最后,通过去除脱蜡模、修整和喷漆等方法,
对铸件进行完善。
消失模铸造技术应用广泛,可以用于铸造各种金属,如黄金、白银、铜、铝、铁等。
它特别适用于一些形状复杂、
结构精细、要求高的铸件的制造。
消失模铸造技术的优点
包括可以制造出高精度的铸件、产品表面质量好、模具寿
命长等。
然而,这种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比如成本较高、制作周期长、铸件尺寸受限等。
因此,在选择合适的铸造
工艺时需要综合考虑产品的要求和经济效益。
消失模铸造名词解释消失模铸造是一种现代化的铸造工艺,其核心概念是使用可溶性材料制作模具来浇铸金属制品。
在传统的铸造过程中,常用的模具材料是砂型、陶瓷或金属,这些模具在铸造完成后需要通过破碎或分解的方式才能取出铸件。
而消失模铸造则在铸造过程中使用可溶性材料制作模具,当铸造完成后,模具可以在水或其他溶液中溶解,从而方便取出铸件。
消失模铸造的优点在于可以制造出复杂形状的铸件,而传统的砂型或陶瓷模具往往无法实现。
这种工艺特别适用于需要高精度和高质量铸件的领域,如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医疗设备等。
此外,消失模铸造还可以减少铸造过程中的缺陷和残留物,使得铸件具有更好的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
消失模铸造的制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根据铸件的设计要求,制作可溶性模具的模型。
这可以通过3D打印、雕刻或其他加工方法完成。
然后,将模型浸泡在可溶性材料的溶液中,使得模具能够均匀地覆盖在模型表面。
随后,将模具放置在烘箱或其他适当的环境中,使其干燥和固化。
最后,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待金属凝固后,将模具浸泡在水或其他溶液中,使其溶解,从而取出铸件。
虽然消失模铸造拥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制作可溶性模具的成本较高,特别是在处理大型或复杂形状的模具时。
其次,模具的耐火性和稳定性也是一个问题,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模具可能会失去稳定性,影响铸件的质量。
此外,还需要对可溶性材料的选择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其在铸造过程中能够稳定地溶解,并不对铸件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总体而言,消失模铸造是一种高精度和高质量铸造工艺,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失模铸造将继续得到改进和优化,为各个行业提供更多创新的解决方案。
1. 消失模铸造的界定最早使用泡沫模型制造金属铸件的方法是美国人H.F斯洛伊(Shroyer)在1958年4月15日获得的美国专利(专利号:2830304)。
这一天是铸造史上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日子,我们应该把这一天视为消失模铸造纪念日。
在Shroyer的专利中,他描述的是用聚苯乙烯(EPS)泡沫板手工拼接泡沫模型,用粘结砂使之固定进行金属液体浇注的过程。
这种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的铸造方法与传统铸造不同的是:粘结砂中不再是空腔,而是实实在在的泡沫模型,所以,称之为实型铸造,也就是所说的FM或FMCP法。
美国人Shroyer的专利被德国人G.哈特曼(G.Hartmann)买断,在泡沫专家A.维特莫塞(A.Wittmoser)的指导下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应用,并在1962年首先报导了将泡沫模型埋在干砂中生产铸件的方法。
这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干砂实型铸造。
通常,干砂实型铸造只用于低密度和低熔点的铸铝件,这是因为铸铝件在型腔内金属铝液热辐射和对流导热的系数较小,泡沫型和铝液隙的空隙小,所以,干砂不易溃散。
铸铁,铸钢时由于铸态金属的密度大,温度高,热辐射和对流导热强烈,泡沫气化速度快,发气量大,泡沫型和液态金属间的气隙非常大,所以,干砂显得强度低,定型困难,控制不当,易于溃散塌箱,因此,很少用于铸钢和铸铁件的生产。
几乎与德国G.Harttmann报导干砂实型铸造的同时期,日本长野县工业实验所和秋田株式会社发明了V法铸造(Vacuum)。
V法铸造是英文真空密封法铸造的字头,Vacuum是利用塑料薄膜封闭砂箱,抽真空使干砂定型的造型方法。
1980年Shroyer的专利保护期满后,使用泡沫模型做铸造的方法才从垄断中解放出来,得到了迅速发展。
聪明的日本人将抽真空使干砂定型的方法应用到泡沫型铸造上,使消失模铸造和真空铸造得以同时发展,而产生了我们今天共同研讨的,具备泡沫模型,干砂,真空三个工艺条件的铸造方法。
这种铸造方法初始名字很多,如:气化模铸造,负压实型铸造,泡沫模型干砂负压法铸造等等,为了避免多种称谓给描述造成的混淆和误解,1990年夏季,美国铸造协会通过一项协议,将使用泡沫做模型,干砂埋型,抽真空定型的这种铸造方法称为:消失模铸造,简称(EPC)。
消失模铸造名词解释
消失模铸造是一种先进的铸造技术,也被称为无模具铸造或虚拟模具铸造。
它是通过将铸造模具隐藏在消失模铸造机的内部而实现的。
与传统铸造相比,消失模铸造有许多优点,包括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减少废料、节约能源等。
消失模铸造的模具是一个特殊的机器结构,由多个部分组成,包括支撑系统、冷却系统、气体供应系统等。
当铸造过程开始时,模具会由机器人或手动移动到铸造区域,然后通过气体或液体冷却系统进行冷却,确保模具内部完全干燥。
当铸造过程结束时,模具会自动从铸造区域中消失,留下成功的铸件。
消失模铸造的优点包括:
1. 生产效率高:消失模铸造机可以快速生产大量的铸件,减少了生产时间和成本。
2. 质量稳定:由于模具是隐藏在消失模铸造机内部的,因此铸件的质量非常稳定。
3. 减少废料:消失模铸造可以避免铸造废料的产生,减少了浪费和成本。
4. 节约能源:消失模铸造过程中,模具的加热和冷却系统可以节省能源。
消失模铸造是一种先进的铸造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可以用于制造各种不同类型的铸件,包括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电子等各个领域。
随着消失模铸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在未来的制造领域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消失模铸造一、什么是消失模铸造?消失模铸造技术是将与铸件尺寸形状相似的发泡塑料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刷涂耐火涂层并烘干后,埋在干石英砂中振动造型,在一定条件下浇注液体金属,使模型气化并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所需铸件的方法。
对于消失模铸造,有多种不同的叫法。
国内主要的叫法有“干砂实型铸造”、“负压实型铸造”,简称EPC铸造。
国外的叫法主要有:Lost Foam Process (U.S.A)、P0licast Process(Italy)等。
与传统的铸造技术相比,消失模铸造技术具有与无伦比的优势,因此被国内外铸造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铸造技术”和“铸造工业的绿色革命”。
二、国外消失模铸造的发展简史?1956年美国人H.F.SHOYER开始了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用于铸造的试验,并获得成功,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1958年以专利的形式公布于众,当时称之为“无型腔铸造”。
起初,该法只是用来制造金属雕像等艺术品铸件,以后经过许多实践和探索,1962年西德从美国引进专利,消失模铸造法才开始被开发,并在工业上得到应用。
1964年美国的T.R.SMITH发表了使用无粘结剂干砂造型生产消失模铸件的专利。
到了1967年,采用普通粘土砂和自硬砂的消失模铸造法获得了成功,并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应用,生产了成千上万吨铸件,但无粘结剂干砂实型铸造却没得到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
在整个六十年代直至七十年代,消失模铸造法仅限于单件小批生产,典型产品是汽车模具、机器底座、艺术品等。
1968年,德国人E.KRYZMOWSKI在砂箱内抽成负压进行浇注,取得了专利,即现在的消失模铸造。
八十年代以前,由于专利的制约,生产中使用无粘结剂干砂消失模铸造受到限制;铸造界与其他产业部门协调不够;由于工艺不当、型砂和涂料不合适以及模型质量不高所导致的实型铸件外观及内在质量不够好,造成了一部分人的等待、观望甚至怀疑的态度,使得消失模铸造法发展缓慢。
1、夹渣缺陷的发现过程发现夹渣缺陷是在皮带输送机主滚筒端部轴承座机加工时,表面出现大量白色或黑色的颗粒状斑点,同时切面出现粉状痕迹,可以肯定是出现了夹渣缺陷。
通过显微镜观察,这些斑点和我厂用的镁橄榄石型砂组织结构相同,说明这些夹渣成分就是镁橄榄石。
经过多次分析总结,以及根据铸件及浇注系统表面状况,判断在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和浇口表面或连接处以及铸件表面粘砂严重或有裂纹状粘砂存在,基本可以肯定铸件有夹渣和进砂缺陷。
通过对浇道棒或浇道拉筋的取样,可看到取样端面上有白色斑点,严重时端面会形成一圈白色斑点。
2. 夹渣缺陷产生的原因分析经在生产实践中观察,从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及铸件等可能进砂部位着手分析,发现在浇口杯与直浇道、直浇道与横浇道、横浇道与工件的连接处,缺陷最为明显,追溯铸造记录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白模涂料厚度不均匀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上涂料时,在工件转折过渡处涂层局部变薄;或是在浇铸注时由于钢水液的冲刷形成的涂料破裂,砂和钢液混合进入工件中,从而导致了夹渣缺陷。
(2)涂料未干透,强度差,由于白模装箱时,浇口杯及所有浇道均是在浇注前进行现场粘接,导致粘接位置局部涂料无法干透,强度过低。
(3)浇注系统的白膜表面涂料开裂或脱落,造成镁橄榄石砂进入工件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天气较差时,由于人员操作不当,将白膜放在烤箱内烘烤时温度偏高,从而造成涂料开裂。
(4)装箱振动不到位这会造成局部型砂松散不实,镁橄榄石砂对涂层支撑强度差,局部被钢液冲垮,从而导致漏砂、漏钢液。
(5)工艺参数选择不恰当生产中,涂层的厚薄、浇注速度的快慢、浇注温度的高低、负压的大小等因素,都会对铸件夹渣和进砂问题产生影响。
3. 解决进砂夹渣缺陷的措施( 1 )涂料环节改进措施涂料主要作用:提高模样表面的强度和刚度,排气,隔离金属熔液和型砂,降低工件表面的光洁度粗糙度值。
我厂使用的涂料是桂林六号,这种涂料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透气性、耐火性能、耐高温冲刷等性能。
消失模铸造技术消失模铸造技术概述消失模铸造技术(Lost-wax casting)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广泛应用于金属、玻璃和陶瓷等领域。
它具有高精度、优良的表面质量和可控性的复杂形状的能力。
消失模铸造技术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蜡型消失模铸造和砂型消失模铸造。
蜡型消失模铸造方法是将预先制作好的蜡模放入砂型内,然后加热蜡模,使其融化并排出。
接着在蜡模空腔中灌入熔化的金属,等待其冷却后,获得与蜡模形状相同的金属制品。
砂型消失模铸造方法是将预先制作好的砂模放入靠近加热源的地方,然后加热该地方,使得砂模变得坚硬并排出。
空腔填入熔化的金属,等待其冷却,然后拆卸砂模,得到与砂模形状相同的金属制品。
稳定的铸造工艺和良好的金属液流动控制使得消失模铸造技术成为高性能金属零部件和复杂形状零部件的理想选择。
本文将分别从蜡型消失模铸造和砂型消失模铸造两个方面,对消失模铸造技术进行深入探讨,以便读者了解其原理、应用和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蜡型消失模铸造1.1 蜡模制作蜡型的制作对于蜡型消失模铸造来说至关重要。
好的蜡模制作能够保证铸造精度和表面质量。
蜡模基本要求为形状规整、光滑、表面润滑,且化学性能稳定。
蜡型制作流程如下:(1)选用合适的蜡型材料,根据设计图纸或实物,将蜡模依照要求制成。
(2)在蜡模表面涂抹一层有机硅,用于促进润滑和防止烧结。
(3)在蜡模表面涂抹一层融合剂,并散布一些细小的焊点,以便焊接各个部分。
(4)将蜡模与支撑杆焊接在一起。
1.2 砂型制作砂型的制作是铸造的关键环节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支撑蜡模并定位,同时防止金属液流出,影响铸件品质。
根据不同金属和复杂度,选用不同的砂型材料进行制作。
砂型制作流程如下:(1)选用合适的砂型材料,如石膏、黄沙等,并加入粘结剂,配置成砂浆。
(2)将砂浆倒入模具中,放入蜡模,确保其固定在一定位置,然后砂浆继续倒入,直到覆盖整个蜡模。
(3)砂浆固化后,拆卸模具,取出蜡模,待金属液灌注。
消失模铸造
消失模铸造(Lost Foam Foundry)是一种几乎没有加工余量,且能精确成型的铸造工艺。
1999年,国家科技部把消失模铸造技术列为国家重点推广的高新技术。
此工艺技术容易实现清洁、批量生产,为铸件复杂结构设计提供了充分的自由度。
金属液的流动前沿是热解的消失模产物(气体和液体),它会与金属液发生反应并影响到金属液质量,如果金属液充型过程中热解产物不能顺利排除,就容易引起气孔、皱皮、增碳等缺陷。
这就要求工艺师掌握消失模铸造成形原理,正确设计浇注系统,制定合理的工艺方案;虽然综合铸造成本较低,但最好有一定的生产批量,以获得更佳的经济效益。
干砂实型负压铸造又称消失模铸造,还称之为EPC,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铸造工艺之一,被国内外誉为铸造史上的一次“革命”,并称之为二十一世纪“铸造新星”或“绿色工程”,铸造厂改造或者新建中小型铸造厂均可。
该工艺是将泡塑模型粘结组合成模型簇,涂、刷特制耐火涂层并烘干后,埋在特制砂箱中振动造型,在一定条件下浇注金属液,使模型气化消失,金属液占据模型位置,凝固冷却后形成所需,并且铸件无飞边毛刺的方法。
综上所述,消失模铸造符合当今铸造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有着广阔的前景,与传统铸造技术相比,消失模铸造技术具有与无伦比的优势,被国内外铸造界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铸造技术”、“铸造工业的绿色革命”。
山东金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隶属山东金阳实业集团,西临济南国际机场(35公里);东靠青岛国际港口(300公里);坐落在济青高速公路第五出口、山东省唯一国家级卫生县城―――邹平县。
公司集科、工、贸一体,最早开发研制并应用消失模铸造工艺设备的国内最大的专业公司之一,多年来已成功地为多家企业提供了自主开发的JY系
列消失模铸造设备及工艺技术,深受用户好评,2006年评为中国消失模设备十大品牌。
也可根据用户需要提供单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