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问题(封闭图形)
- 格式:pptx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
植树问题(封闭图形)教学目标: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图表一张一、准备题师:同学们,你们刚刚学习了植树问题对吗?是的,我们昨天解决了学校后花坛的植树问题,你们掌握的怎么样呢?(不错或还可以等)。
师: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敢)哟,个个都信心十足的,真不错。
(1)出示:在100米的小路边,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两端都要种,一共种了多少棵?(2)校园图书馆和体育馆两栋楼之间长40米,每隔4米种一棵柏树,一共种了多少棵?学生在导学案中完成,教师巡视。
交流反馈,这是哪种种法,棵数与段数之间有哪些关系?(1)两端都种: 棵数=段数+1(2)两端都不种:棵数=段数-1(3)只种一端:棵数=段数二、尝试问题师:看来同学们真的掌握的不错。
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植树问题。
(板书)出示:如果要在正方形的植物园四周种上小树,每边要种19棵树,四个顶点都要种,一共要种多少棵树?猜一猜,你觉得可以种几棵呢?师:想一想,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生独立尝试)师:都有想法了,谁来说说你的想法:预设:①19×4=76.②19×4-4=72.③(19-1)×4=72。
师:同学们有不同的看法了,到底是多少棵呢?同学们有什么好办法来验证?(画一画)师:这方法挺好,只是要画这么多棵树大家感觉怎样?有点麻烦,我们可不可以像研究两端都栽和两端不栽的情况一样,从更小的数来研究呢?三、小组合作合作要求:(1)在每边种2、3、4、5棵这几种情况中选择2~3种来研究。
(2)利用小磁贴摆一摆,数一数,并完成表格。
(3)完成表格后想一想,你们发现了什么?表格:四、反馈提炼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预设:(1)每边棵数=每边段数+1两端都种(2)每边段数×4=总棵数(3)(每边棵树-1)×4=总棵数(4)总棵数=总段数和只种一端是一样的五、尝试解决师:你能用刚才发现的规律解决我们一开始遇到的问题吗?能列算式吗?(19-1)×4=72。
《植树问题封闭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在封闭图形中植树的问题,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发现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规律。
2. 利用画图、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观念。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1. 理解在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规律。
2. 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封闭图形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2. 植树问题案例。
3. 计算工具。
学生准备:1. 学习植树问题的相关知识。
2. 准备好画图、讨论等学习工具。
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封闭图形的相关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2. 学生分享已知的植树问题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探究规律1. 教师出示植树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发现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规律。
环节三:实践应用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2. 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有关的封闭图形植树问题,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计算方法。
2.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3. 学生能够关注生态环境,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
植树问题-封闭图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解决一些实际生活钟存在的与“植树”有关的问题。
2.掌握“植树问题”的第三种情况“关于一个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封闭图形中的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旧知回顾:开学了!学校要在长12米的升旗台前每隔2米插一面彩旗。
(1)如果国旗台前两端都插,需要插多少面彩旗?(2)如果国旗台前两端都不插,需要插多少面彩旗?一、情境引入1.谈话: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植树有哪些不同的情况了吗?生:两端都栽、两端不栽、一端栽一端不栽。
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一端栽一端不栽棵树=间隔数师:其实,不管是两端都栽、两端不栽还是一端栽一端不栽,它们都属于线性植树。
2.出示生活情境出示图片:草坪四周的树、三角形的花坛、操场四周的彩旗,钟面的时刻。
师:而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如果把彩旗、鲜花以及时钟上的数字看作树,想一想和前面学习的植树问题有什么不同?生:在封闭图形中的植树。
师:我们把在这些图形周围植树的情况叫做沿封闭图形植树,这样的植树情况,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是我们这节课要来研究沿封闭图形植树的问题。
(板书课题: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二、探究新知(一)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师:请你们各小组把之前准备好的图形,任选一种出来,沿这种图形摆树(树可以用点来表示,想怎么点多少个就点多少个),摆一摆,数一数棵树和间隔数,2.小组汇报学生分组活动后,教师对沿封闭图形摆树的情况进行抽查并请小组代表汇报。
生1:我们组选的图形是三角形,用了3棵树,有3个间隔,我们发现间隔数与棵树相等。
生2:我们组选的图形是正方形,用了4棵树,有4个间隔,我们发现间隔数与棵树相等。
生3:我们组选的图形是六边形,用了6棵树,有6个间隔,我们发现间隔数与棵树相等。
生4:我们组选的图形是圆形,用了8棵树,有8个间隔,我们发现间隔数与棵树相等。
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公式当我们提到植树的时候,第一件事是想到树被植在大地上,以达到防洪、减少沙尘暴等等环境保护的作用。
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植树者如何最大程度地植树,这个问题就是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
在数学上,植树问题是一个求最大化的问题,有时候也被称为井宿植树问题。
在植树问题中,植树者需要先设定一个封闭的图形,例如三角形,正方形或者其他几何图形,然后图形中的每块土地可以植树,也可以不植。
宗旨是尽可能多地植树,即最大化植树的块数,从而达到环境保护的作用。
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已经被许多学者研究,他们利用数学的解决方法开发出了相关的公式。
一般来说,任何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都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最大植树数量= (图形总面积-中心空间面积)/植树单元面积植树单元面积是指树的根护罩的面积,也就是说,如果植树者面前有一块土地,根护罩的面积就是植树单元的面积。
中心空间面积是指封闭图形中心空间的总面积,因为任何封闭图形都有一些内部空间占据,这些空间是不可植树的,所以需要从总面积中减去。
例如,一个边长为10米的正方形,如果其中心空间占据2米,植树单元面积为1米,那么根据公式,最大植树数量就是(100-4)/1=96棵树。
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公式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有限的土地植树者尽可能多地植树,并且也可以帮助植树者更加实际有效地解决植树的问题。
此外,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公式也可以帮助植树者有效管理植树,例如,应该在哪里植树,以及植树之后,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树木,以及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树木,例如通过收集树木果实等,等等。
因此,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公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植树者的植树效率,而且还可以有效帮助植树者管理和利用树木,从而达到最大程度地环境保护目的。
⭐⭐⭐基础篇
1.在一条长150米的圆形花坛边植树,树间距为5米,一共植树多少棵?
2.在一个正方形的水池边种柳树,正方形一周长32米,每隔4米种一棵,一共种柳树多少棵?
⭐⭐⭐提高篇
3.有一个圆形跑道,沿跑道每隔10米安装一个检测仪,共安装了40个检测仪,这个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米?
⭐⭐⭐基础篇
1.在一条长150米的圆形花坛边植树,树间距为5米,一共植树多少棵?
间隔:150÷5=30(个)
棵树:30棵
答:一共植树30棵。
封闭型植树:棵树=间隔数
2.在一个正方形的水池边种柳树,正方形一周长32米,每隔4米种一棵,一共种柳树多少棵?
封闭型植树:棵树=间隔数
间隔:32÷4=8(个)
棵树:8棵
答:一共种柳树8棵。
⭐⭐⭐提高篇
3.有一个圆形跑道,沿跑道每隔10米安装一个检测仪,共安装了40个检测仪,这个圆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米?
封闭型植树:棵树=间隔数间隔:40个
总长度=间距×间隔数周长:40×10=400(米)
答:这个圆形跑道的周长是400米。
五年级植树问题总结
五年级植树问题的总结:
1. 植树问题的类型:
封闭图形:例如圆形、正方形等,其中任意一点到植树点的距离相等。
开放图形:例如直线、折线等,其中任意一点到植树点的距离不一定相等。
2. 解题方法:
公式法:对于封闭图形,可以使用公式计算出植树的数量。
公式为:棵数=周长÷棵距。
画图法:对于开放图形,可以通过画图的方式找出植树的数量和规律。
3. 常见的植树问题场景:
公路两旁植树:需要考虑间隔和两端是否都植树。
圆形花坛植树:可以使用公式法计算出植树的数量。
楼梯式植树:需要考虑楼梯的宽度和高度,以及每层楼梯是否都植树。
4. 解题思路:
读题并理解题意,明确需要求解的问题。
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规律。
根据规律,选择合适的公式或方法进行计算。
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确保其合理性和正确性。
5. 注意事项:
在解题过程中,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例如长度单位为米或厘米等。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运算的顺序和精度,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在检验结果时,需要注意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例如在公路两旁植树时,需要考虑实际情况中的路宽和安全距离等。
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三课时植树问题(封闭图形)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理解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概念,掌握在封闭线路上植树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思维。
教学内容:1. 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概念。
2. 在封闭线路上植树的方法。
3. 解决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封闭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这些图形都是封闭的,没有缺口。
3. 教师总结:封闭图形是指图形的边界是连续的,没有断裂。
二、探究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概念(10分钟)1. 教师提问:如果在封闭图形的边界上植树,会有什么规律?2. 学生思考并回答:每棵树之间的距离应该相等。
3. 教师总结: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是指在封闭图形的边界上植树,使得每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
三、学习在封闭线路上植树的方法(10分钟)1. 教师讲解:在封闭线路上植树,首先确定植树的总数,然后根据总数确定每棵树之间的距离。
2. 教师举例: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0米,要在周长上植树,每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3. 学生计算并回答:每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
4. 教师总结:在封闭线路上植树,可以根据周长和植树的总数来确定每棵树之间的距离。
四、解决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给出实际问题: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30米,要在花坛的周长上植树,每棵树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 学生思考并计算:每棵树之间的距离是6米。
3. 教师提问:如果要在花坛的周长上植树,总共需要多少棵树?4. 学生计算并回答:总共需要5棵树。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是在封闭图形的边界上植树,使得每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根据周长和植树的总数来确定每棵树之间的距离。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第三课时植树问题(封闭图形)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课时为第七单元《几何与空间》中的“植树问题(封闭图形)”,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分析封闭图形的周长与植树数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植树问题的基本原理。
具体内容包括:1. 封闭图形的定义和特征2. 周长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3. 植树问题中树的数量与周长之间的关系4. 解决实际植树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封闭图形的周长概念,并能够准确计算封闭图形的周长。
同时,学生能够掌握在封闭图形周围植树时,树的数量与周长之间的关系,并能运用此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1. 封闭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 树的数量与周长之间的关系3. 解决实际植树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封闭图形模型、计算器、教学PPT2. 学具:直尺、圆规、练习本、彩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不同的封闭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封闭图形的特征,并提问:“我们如何计算一个封闭图形的周长?”2. 探究:分组让学生用直尺和圆规测量不同封闭图形的周长,并记录数据。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周长与植树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和推理得出规律。
3. 讲解:讲解植树问题的基本原理,包括周长的计算方法和树的数量与周长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解决实际的植树问题。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并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封闭图形的示意图、周长的计算公式、植树问题的原理图示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设计将清晰、有条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基本概念的理解、计算题、应用题以及开放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