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分析试验不溶物+可溶物试验原始记录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5
水质采样原始记录水质采样是评价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采集水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可以了解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含量和水质状况,为保护环境、提高水质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是一份水质采样的原始记录,用于记录采样过程中的相关信息。
日期:2024年10月15日地点:市A河流域一、环境状况记录:1.天气:晴朗2.温度:27℃3.相对湿度:60%4.风向:东北风5.降雨情况:无降雨二、采样点信息记录:1.采样点名称:A河畔桥下2.经度:120°30'45''3.纬度:35°15'20''4.水体特征描述:该处为A河支流,水流平缓,没有明显垃圾和污染物。
三、采样工具准备:1.饮用纯净水瓶(500毫升,消毒后)2.PH计(校准后)3.采样器(消毒后)4.聚乙烯袋(用于封存水样)5.笔和纸(用于记录数据)四、采样方法:1.打开饮用纯净水瓶,将其冲洗3次,倒掉废液。
2.用PH计校准饮用纯净水瓶的PH值,并记录校准结果。
3.将采样器放入水中,保持水采样器进出水口处没有气泡,取样器静止后迅速封闭。
4.将水样倒入饮用纯净水瓶中,盖紧盖子,确保不漏水。
5.将采样时间、采样地点、采样深度等采样相关信息记录在笔和纸上。
五、现场记录:1.采样时间:10:302.采样深度:50厘米4.PH值:7.25.水样颜色:无色6.水样透明度:较好7.其他观测结果:水中有少量浮游生物和悬浮物。
六、封存处理:1.倒掉清洗用的废液后,将采样瓶盖紧。
2.将采样瓶放入聚乙烯袋中,并在袋子上标注采样点、采样时间和编号。
3.将袋子密封,并进行防护措施,防止水样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
七、现场清理:1.将采样器和PH计清洗干净,并用水冲洗消毒。
2.将采样器和PH计擦干,并放入密闭容器中。
3.将现场的垃圾和污染物清理干净。
以上是水质采样的原始记录,记录了采样地点的环境状况,采样工具的准备,采样方法的步骤和实施情况,以及采样样品的观测结果和处理过程。
混凝土拌合用水检测原始记录(一)样品名称样品编号原始记录编号试验环境温湿样品状态检测日期度检测设备检测依据检测数据PH值(酸度计直读)平均值1PH值水样体积滤纸质量滤纸及不溶物质含量( mL)( g)量( g)平均含量( mg/L)( mg/L)2不溶物水样体积蒸发皿质量蒸发皿和可溶物含量平均含量( mg/L)( mL)( g)质量( g)( mg/L)3可容物水样体积空白试验用硝水样测定用硝酸硝酸银标准含量平均含量酸银标准溶液银标准溶液量溶液的滴定( mL)( mg/L)( mg/L)量( mL)( mL)度( mol/L )4Cl -水样体积坩埚质量坩埚+沉淀质量沉淀质量含量平均含量( mL)(g)(g)(g)(mg/L)(mg/L)2-5SO4水样体积氧化钾含量氧化钠含量碱含量(mg/L)平均碱含量( mL)( mg/L)( mg/L)(以 Na2O+0.658K2O计)( mg/L)6碱含量备注审核:试验:年月日混凝土拌合用水检测原始记录(二)样品名称试验环境温湿度主要检测设备凝结时间水泥净浆开始加水时间(h: min )试针沉入距底板3~5mm时间( h: min )饮用水初凝时间( min)试针沉入不超过0.5mm(h: min )终凝时间( min)水泥净浆开始加水时间(h: min )试针沉入距底板3~5mm时间( h: min )检测水初凝时间( min)试针沉入不超过0.5mm(h: min )终凝时间( min)初凝时间差终凝时间( min )差(min)样品编号样品状态龄期:抗折抗折平均抗折荷载强度强度( kN)( MPa)(MPa)抗压抗压平均抗压荷载强度强度( kN)( MPa)(MPa)龄期:抗折抗折平均抗折荷载强度强度( kN)( MPa)(MPa)抗压抗压平均抗压荷载强度强度( kN)( MPa)(MPa)3d 抗折强度比3d 抗压强度比(%)(%)原始记录编号检测日期检测依据强度检验结果龄期:抗折抗折平均抗折荷载强度强度( kN)(MPa)( MPa)抗压抗压平均抗压荷载强度强度( kN)(MPa)( MPa)龄期:抗折抗折平均抗折荷载强度强度( kN)(MPa)( MPa)抗压抗压平均抗压荷载强度强度( kN)(MPa)( MPa)28d 抗折强度28d 抗压强度比比( %)(%)审核:试验:年月日。
水质检测原始记录(总3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
纯净水微生物检测原始记录
文件编号:FJ-HL00-028检测号:共1页第1页
样品名称:批号或编号:
生产部门:样品数量:
送检日期:年月日检测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检测项目: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检测环境:℃ %RH
检测仪器:DHP-420型电热恒温水浴箱(编检测依据:GB/、GB/
号: )
菌落总数测定
检验者:
理化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号:共页第页
样品名称:批号或编号:
生产部门:样品数量:
送检日期:年月日检测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检测依据:GB/、GB 17323-1998 检测环境:℃ %RH
检测项目:色度、混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电导率、净含量
检测仪器:WGZ-1S浊度仪(编号: ); PHS-25酸度计(编号: ); DDS-11AT数字电导率仪(编号: )
色度(铂-钴标准比色法)
标准系列12345678910标准溶液量(mL)0
色度051015202530354050取样量(mL)
样品色
度
计算公式:色度(度)=
标准溶液浓度1ml铂-钴标准溶液相当于色度500度
臭和味、肉眼可见物、浑浊度、PH、电导率项目检测方法取样量(mL)检测流程结果
臭和味嗅气和尝味法/
肉眼可见
物
直接观察法/
浑浊度WGZ-1S浊度
仪法
预热→校准→测定 NTU
PH 玻璃电极法预热→定位→复定位→测
定PH
电导率电极法预热→校准→测定
(25℃)
μS/cm
检验者:。
样品编号:HS2017—检测项目:色度检验依据: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1.1铂—钴标准比色法(一)检测步骤:(1)本批次均取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及5.00mL ,加纯水至刻度,摇匀,即配制成色度为0,5,10,15,20,25,30,35,40,45及50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
(3)将水样与铂—钴标准色列比较。
如水样与标准色列的色调不一致,即为异色。
(4)标准系列:铂-钴标准液0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5.00色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5)本批次检测结果(度):报告结果为中位数样品编号比色结果1比色结果2比色结果3报告结果样品编号比色结果1比色结果2比色结果3报告结果检测者:检测日期:年月日校核者:校核日期:年月日样品编号:HS2017—检测项目:浑浊度检验依据:GB/T5750.4-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2.2目视比浊法—福尔马肼标准(一)检测步骤:A、浑浊度10度以上的水样(1)本批次均取浑浊度250度的标准液(吸取含250mg硅藻土的悬浮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纯水至刻度,振摇混匀即得)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mL,置于250mL 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振摇混匀后移入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即得浑浊度为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度的标准液。
每瓶中加入1g氯化汞以防菌类生长。
将瓶塞塞紧以免水份蒸发。
水质原始记录-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水质检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HS2017—检测项目:色度检验依据:GB/《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铂—钴标准比色法(一)检测步骤:(1)本批次均取透明的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2)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 , , , , , , , 及,加纯水至刻度,摇匀,即配制成色度为0,5,10,15,20,25,30,35,40,45及50度的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
(3)将水样与铂—钴标准色列比较。
如水样与标准色列的色调不一致,即为异色。
(4)标准系列:铂-钴标准液0色度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检测者:检测日期:年月日校核者:校核日期:年月日水质检验原始记录样品编号:HS2017—检测项目:浑浊度检验依据:GB/《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目视比浊法—福尔马肼标准(一)检测步骤:A、浑浊度10度以上的水样(1)本批次均取浑浊度250度的标准液(吸取含250mg硅藻土的悬浮液,置于1000mL容量瓶中,加纯水至刻度,振摇混匀即得)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mL,置于250mL容量瓶中,加纯水稀释至刻度,振摇混匀后移入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即得浑浊度为0,10,20,30,40,50,60,70,80,90及100度的标准液。
每瓶中加入1g氯化汞以防菌类生长。
将瓶塞塞紧以免水份蒸发。
(2)将振摇均匀的水样盛入成套的250mL具塞玻璃瓶中。
(3)将水样与浑浊度标准液都摇匀,同时从瓶侧观察同一目标(如报纸铅字或划有黑线的白纸等),根据目标清晰程度,选出与水样所产生的视觉效果相近的标准液,读得水样的浑浊度。
水样的浑浊度超过100度时,可用纯水稀释后测定。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水质类检验原始记录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水质类检验原始记录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水质类检验原始记录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水质类检验原始记录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水质类检验原始记录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GXCDC/QBG03-27-00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GXCDC/QBG03-27-001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水质类检验原始记录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GXCDC/QBG03-27-00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测检验中心)水质类检验原始记录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GXCDC/QBG03-27-00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测检验中心)水质类检验原始记录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GXCDC/QBG03-27-00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检测检验中心)水质类检验原始记录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GXCDC/QBG03-27-00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水质类检验原始记录详细离子色谱仪记录附后。
标准、样品均进样20μL.。
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GXCDC/QBG03-27-00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水质类检验原始记录详细离子色谱仪记录附后。
标准、样品均进样20μL.。
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GXCDC/QBG03-27-00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详细离子色谱仪记录附后。
标准、样品均进样20μL.。
检验者:校核者:第页共页GXCDC/QBG03-27-00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测检验中心)水质类检验原始记录详细离子色谱仪记录附后。
中铁*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试验中心检验报告
No: SF20121029
产品名称:混凝土用水
送检单位:试验中心
检验类别:委托试验
报告日期: 2012 年10月29 日
说明
1、检验报告无“检验报告专用章”或检验机构公章无效。
2、复制的检验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报告专用章”或检验机构公章无效。
3、检验报告无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4、对检验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检验报告30日内,向检验机构提出复议。
5、对于委托检验,样品的代表性由委托单位负责。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
中铁*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试验中心
检验报告
No: SF20121029 共 2 页第 1 页
检验报告
N: SF20121029 共 2 页第 2 页
中铁*局集团第*工程有限公司工程试验中心
水质简易分析记录
样品编号记录编号
水源类别委托编号
取样地点取样日期
委托日期试验日期
试验计算复核
共页第页。
水处理滤料的盐酸可溶率的原始记录表一、引言水处理滤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的材料,其主要功能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提高水的质量。
而滤料的盐酸可溶率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水处理滤料的盐酸可溶率的原始记录表进行分析,探讨该指标对滤料性能的影响,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实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了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滤料,并按照标准方法对其盐酸可溶率进行测试。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准备实验所需的滤料样品和盐酸溶液。
2.将一定质量的滤料样品放入盐酸溶液中,搅拌均匀。
3.在一定时间内,定时取出一小部分溶液进行离心分离。
4.将离心后的溶液取出,过滤得到固体残渣。
5.将固体残渣烘干并称重,计算其质量。
6.根据固体残渣的质量和盐酸的用量,计算滤料的盐酸可溶率。
三、实验结果根据实验记录表,我们得到了滤料的盐酸可溶率的数据。
具体数据如下:实验次数盐酸用量(ml)固体残渣质量(g)盐酸可溶率(%)1 10 0.05 50%2 20 0.08 40%3 30 0.12 30%4 40 0.15 25%5 50 0.18 20%四、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盐酸用量的增加会导致固体残渣质量的增加。
这是因为盐酸的增加会加速滤料的溶解,使得固体残渣的质量增加。
2.盐酸可溶率随着盐酸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这是因为盐酸的增加会提高滤料的溶解速度,使得盐酸可溶率降低。
五、问题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盐酸可溶率随着盐酸用量的增加而降低,但降低的趋势并不明显。
这可能是由于实验中盐酸用量的增加并未达到一定的阈值,导致溶解速度的变化不明显。
2.滤料的盐酸可溶率较高,说明其溶解性较好,但也可能导致滤料的损失较大,降低其使用寿命。
六、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增加盐酸用量的范围,以确定盐酸用量与盐酸可溶率之间的关系。
可以选择更大范围的盐酸用量,如60ml、70ml等,并重复实验,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