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留给谁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财产留给谁》。
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和教学反馈三部分。
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财产留给谁》是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二节的授课内容。
财产继承权是一种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为了使活着的公民能够按着自己的意愿处分自己的财产,也为了使后人能够有序的继承财产,国家制定了财产继承法律制度。
青少年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知之甚少。
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其懂得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课程依据本课依据课程标准的“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使学生知道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的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及法定继承的顺序、范围、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方式、遗赠。
(2)能力目标学会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受到侵害要依法维权。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让学生培养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协商解决遗产继承问题的品德。
4、教学重难点(1)“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此部分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遗产继承法律制度,学会依法继承遗产。
(2)“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是本课的又一教学重点,此部分的主旨是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继承问题,学会依法维护继承权,同时又要发扬传统美德。
只有提高继承人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才能减少争议,化解矛盾。
二、说教法学法鉴于本课的法律性较强,名词术语较多,我在设计本课时主要应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由于本节的案例较多,知识点也多,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手段协助教学,实现信息与技术的整合。
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容量大、教学直观、形象具体的优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2、小品角色扮演法:以课本晓军一家的遗产继承案例的情节变化为主线,通过精心设计和改造,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使得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乐于学习。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胡薇一、教学内容八年级思想政治第二单元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明确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2、能力目标: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让学生能够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并发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社会主义优良传统美德。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当继承权发生争议的时候,正确解决继承问题,学会依法维护继承权;教学难点:继承方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四、教学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阅读法、设疑讨论法、情景教学法六、教学过程七、教学反思1、整体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设计环环相扣,使知识结构浑然一体。
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学习到巩固,逻辑性很强。
2、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服务于课堂。
这节课说理性、知识性比较强,为了增强条理性,我精心设计了从头到尾由一个案例贯穿,通过课件把课堂教学环节连成一条线,易于教学流程的操作和控制。
3、积极的鼓励学生质疑,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4、课堂效果还比较好,充分体现师生主体与主导作用。
双边活动配合较好,课堂氛围和谐融洽。
5、教学效果很明显,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学生反馈效果较好。
6、放开度还不到位。
本节课安排的内容比较多,如果一旦放开讨论,充分研究的话,就肯定完不成预定任务,所以,显得没有放开,学生的自主活动比较少。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优秀6篇)财产留给谁篇一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研究,帮助学生认识什么是继承权,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方法和继承人的资格。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
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途径和继承人。
教学难点: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规律,当死着离开人世后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些财产,如何让死去的人在其生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自己的财产,让后来的人能有序的继承,我们就应掌握一些遗产继承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一内容,财产留给谁。
二、质疑交流叙述中学生小军的事例并提出三个问题(见课本76页)。
学生分组讨论,展开课前准备的法律知识,质疑交流,在互助合作过程中解决问题,从而引出遗产必备的三个条件。
三、角色扮演不久小军的父亲去世了,可小军的爷爷、奶奶、姑姑、妈妈却为遗产真的不可开交,下面请看短剧《遗产纠纷》并回答相应的问题。
(1)在本案中,你认为那些人有继承权?(2)他们是分别依据什么关系确立的?四、法庭纪实由于家里总是争执不下,最后小军在征得母亲同意后,在律师的帮助下向当地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维护自己的继承权。
法院最后判决由小军的爷爷、奶奶、妈妈和小军继承遗产,小军的姑姑虽是继承人,但不继承遗产。
小军的继承权由其母代为行使。
问题:(1)法院为什么判决由小军的爷爷奶奶、母亲和小军继承遗产?而小军的姑姑不继承呢?(2)小军的继承权为什么由其母代理?(3)小军的姑姑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继承?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出继承顺序。
五、讨论研究请说说小军家的财产具体如何分配?是平均分配吗?还是应适当照顾一些年迈和年幼的呢?通过回答问题引出遗产分配原则。
初中《财产留给谁》政治教案初中《财产留给谁》政治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财产留给谁》政治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教材分析《财产留给谁》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题,是在学习了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财产留给谁”,也为第三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财产继承问题,未成年人知之不多,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这方面教育。
使学生懂得继承人继承遗产,既要遵循法律规定,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对应的课标内容“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3、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 四、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遗产继承观,在遗产继承中既要有法律意识,又要弘扬中华美德;锻炼学生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
2、能力目标:教师通过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能够保持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状态,通过设问、分组交流讨论、对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继承权,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继承权,为以后合法继承奠定基础。
3、知识目标:通过案例的分析、讨论及活动的体验与探究,认识什么是被继承人、遗产、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什么是继承人、继承权、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遗产继承的条件、方式和继承人的范围、确立依据。
教学难点:遗嘱继承的法定条件。
遗赠区别于遗嘱。
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七、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八、课时安排一课时。
九、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视频导入著名相声艺术家侯耀文,于xxxx年6月23日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后去世,因生前未留遗嘱,其身后的遗产引发纠纷。
我们一起走近侯耀文遗产纠纷案。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本课依据课程标准的“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部分,学生知道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不受侵犯,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课标中能力要求:“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
”2. 本课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所处模块中的地位和作用地位:《财产留给谁》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七课第二框题,是在学习了第一框“财产属于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财产留给谁”,也为第三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作用:本框所学的财产继承权是一种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为了使活着的公民能够按着自己的意愿处分自己的财产,也为了使后人能够有序的继承财产,国家制定了财产继承法律制度。
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良好内容。
让学生从情景中学习有关财产继承方面的基本知识,知道未成年人享有财产继承权,作为继承人继承遗产是除依据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进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二、学情分析继承权是生活中常见的一项权利,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通过学前调查发现,学生对继承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大多数学生知道死者可以立下遗嘱,按照遗嘱继承;没留下遗嘱的话,可以按法定遗产继承,也有一些学生受重男轻女封建道德思想的影响,认为“遗产传男不传女”、“赡养父母是儿子的事与女儿无关”等。
总体上对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具体问题知之不多,所以对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
尤其是遗产与财产的区分,继承与遗赠等问题学生认识起来比较困难,矛盾纠纷多源于此,因此要对这方面知识进行普及。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遗产的涵义及其必备条件;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涵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原则;遗产继承的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协商解决继承问题,继承权受到侵害要依法予以维护。
2.能力目标:通过以遗产继承故事为线索,教师适时的组织、引导、点拨,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能够联系遗产方面的法律条文,灵活运用到案例中进行对具体情境的客观分析,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法维护继承权的能力。
八年级思品(下)《财产留给谁》编号:S---014班级:姓名: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遗产的含义及其必备条件;了解被继承人、继承人、继承权的含义以及法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知道遗产继承的方式,遗赠有别于遗嘱继承;懂得协商解决继承问题,继承权受到侵害要依法予以维护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财产的继承权。
3、情感目标:了解继承权的含义,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学习重难点】重点:公民继承权受法律保护难点: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76--80页,完成下列各题。
1、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_____ ,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________。
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__ __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_____ 的财产;其三必须是____ 的财产。
2、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______ 。
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_______ 。
所谓继承权,指的是继承人依法取得______ 遗产的权利,根据_____ _关系、__ _______关系和_____ __关系确立。
3、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继承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_______继承人继承,______ 继承人不继承。
_____ 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_______继承权的,由________序继承人继承。
4、依照我国继承法,继承方式包括________ 和________ 两种。
所谓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________和__________,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_________的继承方式。
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所___________ ,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政治导学案
第四课第三框题财产留给谁
备制人:李吉媛复核人:使用时间:2012年10月17日编号:12 【课型】预展课
【授课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知道有关继承的相关概念,理解遗产继承的方式与区别;
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财产继承权;能够学会在处理问题时
体现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相互尊重、相互宽容等原则。
【重难点】重点:财产继承的方式
难点:如何解决财产继承纠纷
【学习活动安排】
新闻播报----搜集新闻材料时,要抓住新闻中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物和特定的事件,注意多关心热点新闻,更要注意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
目标展示----注意目标的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要仔细阅读课本相对应的部分,然后根据自学问题,找到关健词和句子,并组织答案。
(参照教材P50——P53)
1.被继承人:
2.继承人:
3.遗产:
4.继承权:
5.遗产的继承顺序:
6.在继承遗产时,应发扬哪些中华传统的美德?
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要运用自主学习中的的知识处理,解决生活中的困惑,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并开展小组的合作学习,探究学
习。
1. 继承的方式有哪些,二者有什么区别?
2. 你能说说遗嘱继承和遗赠有什么不同么?
3. 当继承权发生争议时,应该怎么办?
4.在法定继承中,遗产份额的分配原则是什么?
能力提升-----整理本节课的思路,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练习。
清官难断家务事
王老汉与李老太结婚40余年,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王老汉爱好广泛,尤其爱好文学,曾写过两本书,其中《生日》和《我的经历》两本书在他去世时还未出版。
王老汉上有老母,下有二子二女,虽然大儿子王大是领养的,但一直与他们生活在一起,两老由大儿子照料;亲生儿子王二因贪污被判3年有期徒刑;大女儿王三因病过世,大女婿继续尽到扶养的义务;小女儿王四虽有一个和睦的家庭,但对二老的生活起居不闻不问。
情节一:不幸降临
王老汉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自己已是肺癌晚期,且病情迅速恶化,不久便卧床不起。
这时,王老汉的母亲、妻子、儿女都在谈论财产继承问题,声称自己都有继承权------
(1)王老汉尚未过世,其财产能继承吗?为什么?
情节二:取之有道:
2003年王老汉去世,留下五间私房、存折20000元、彩电、冰箱,还有一辆摩托车(低价购得的赃车)。
此后,2004年,王的遗著《生日》和《我的经历》出版,出版社送来了稿费4000元。
其子女要求对其遗产进行分割。
(2)王老汉留下的财产都可以拿来继承吗?为什么?
情节三:争议四起:
王老汉病故后,家中为遗产发生了争执:王四说:“王大是领养的,没有血缘关系,他没有继承权。
”王三的丈夫(大女婿)说:“我尽了赡养义务,我也有继承权。
”王大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儿没有继承权;王二是罪犯,他无权继承。
”李老太说:“我是他的妻子,我也有权继承。
”王四说:“继承是儿女的事,长辈无继承权。
王老汉的弟弟王二汉也参与到继承的队伍中来了------在一阵争执之后,王家老少在王二汉的主持下协调遗产的分割。
王二汉自认为是王老汉的亲弟弟,有着嫡亲的血缘关系,因此,他提出要分得房屋一间。
(3)谁可以继承王老汉的遗产?为什么?
情节四:突如其来的变化:
正当他们准备按照法定继承程序开始分割财产的时候,李老太从王老汉的遗物中发现一张遗嘱,遗嘱中写道:“在我病重之时,长子王大细心照料,平时他最孝顺,我死后将所有遗产都归王大所有。
”(4)此时该如何继承?如何分割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