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探编录式样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6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之一探槽(井)原始地质编录黄与能二○○八年四月.重点提示1.编录壁的选取及绘图方向:东西向探槽:编北壁——北高、南低或相近;编南壁——南高、北低。
南北向探槽:编东壁——东高、西低或相近;编西壁——西高东低。
2.分层:(1)分层单元:复杂矿体——小于填图单元;一般矿体——同于填图单元。
(2)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按工业指标。
(3)分层主要对象:不同矿体、不同矿石类型、不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断层上下盘矿体。
3.布样:(1)沿厚度方向连续控制矿体及直接顶底板。
(2)布样“三不”原则:不跨矿石类型、品级;不跨矿种(断层);样长真厚不超过工业可采厚度。
(3)岩石(脉岩)剔除原则:以工业指标的剔除厚度为准、夹石薄时与低品位矿石合采贫化。
(4)样品编号:以任何时候都不至引起错混为准。
(5)布样后应及时采样,特别是刻槽样。
4.投影作图:(1)主要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样品及标本位置、导线点等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缩小描绘于坐标纸上。
(2)地质体的取舍:图上大于1mm的应绘,特殊意义的不足1mm放大绘。
(3)探槽拐弯处理:①编录壁及基线以及槽底与编录壁的共用边,在任何时候都应连续绘制。
②方向变大时:在拐弯处裂开槽底的非共用边(内侧边),裂开夹角等于拐弯角度。
③方向变小时:在拐弯处断开非共用边,并切去一块同于拐弯角度大小的重叠面后,与前一导线槽底相连接。
5.投影作图原理:(1)面向编录壁,在坐标纸上选择合适位置,绘出第一基点及第一导线,每一导线起点均为0。
(2)槽壁投影:每个要素点有两个投影要素——导线读数及与导线的垂直距离。
(3)槽底投影:先将各要素点按地质走向投到壁底共用边,然后按槽壁投影方法投影。
(4)连图:分类、分地质体、分地质界线相连成图。
6.描述纪录:(1)以基线为准,依次逐一记录。
(2)岩性、矿体按分层为单元描述记录:在基线中间分层时,分段描述记录;跨导线分层时,将所跨导线内的同一分层统一描述。
探槽地质编录规范----22fe4376-6eb3-11ec-89b6-7cb59b590d7d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之一探槽(井)原始地质录井黄与能二○○八年四月关键提示1.编录壁的选取及绘图方向:东西向探槽:编北壁――北高、南低或相近;编织南墙-南高北低。
南北勘探槽:编织东墙——东高西低或类似;编西壁――西高东低。
2.分层:(1)层状单元:复杂矿体——小于填图单元;一般矿体――同在测绘部门。
(2)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按工行业指标。
(3)分层主要对象:不同矿体、不同矿石类型、不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断层上下盘矿体。
3.布样:(1)连续控制矿体,沿厚度方向控制顶底板。
(2)布样“三不”原则:不跨矿石类型、品级;不跨矿种(断层);样长真厚不超过工业可采厚度。
(3)岩石(脉岩)清除原则:以行业指标清除厚度为准。
当石料较薄时,应与低品位矿石一起开采和贫化。
(4)样品编号:以任何时候都不至引起错混为准。
(5)布料取样后应及时取样,尤其是开槽样。
4.投影图:(1)主要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样品及标本位置、导线点等按与基线的相对位置,按比例缩小描绘于坐标纸上。
(2)地质体的取舍:图上大于1mm的应绘,特殊意义的不足1mm放大绘。
(3)探槽拐弯处理:① 应随时连续绘制记录壁和基线,以及槽底和记录壁之间的公共边缘。
② 当方向变大时:在转弯时将槽底的非公共侧(内侧)分开,且分开角度等于转弯角度。
③方向变小时:在拐弯处断开非共用边,并切去一块同于拐弯角度大小的重叠面后,与前一导线槽底相连接。
5.投影图原理:(1)面向编录壁,在坐标纸上选择合适位置,绘出第一基点及第一导线,每一导线起点均为0。
(2)槽壁投影:每个元素点有两个投影元素-导线读数和与导线的垂直距离。
(3)槽底投影:先将各要素点按地质走向投到壁底共用边,然后按槽壁投影方法投影。
(4)连接图:将分类、岩层和地质边界连接起来,形成一张地图。
6.描述记录:(1)以基线为准,依次逐一记录。
标题:槽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1、探槽工程布臵要求:按地质设计,明确探槽位臵方位、长度要点:位臵要准确1.1根据地质设计,明确探槽施工目的。
从设计图中量出探槽起点座标,探槽方位、长度,必要时要量取探槽起点至主要标志点的方位和距离。
1.2探槽起点的确定:当详查勘探阶段布臵在勘探线上的探槽,根据起点座标用仪器测量定位;普查阶段布臵的探槽用罗盘交会确定或根据主要标志点测向量距确定,或用高精度手持式GPS仪定位,并根据地形地物核定实地位臵。
1.3从探槽起点根据探槽设计方向、长度布设,位于勘探线上的探槽素描壁一般应与勘查线一致,但必须保证其是本探槽中揭露最充分的一壁,否则,可以素描另一壁。
1.4实地沿布臵的探槽踏勘了解露头情况及覆盖厚度,覆盖太厚,用探槽达不到目的的可暂不施工或设计其他工程进行揭露。
1.5探槽两端打木桩标记,并编上工程编号。
2、探槽施工要求:槽帮、槽底要求平、直要点:地质界线、地层产状揭露清楚注意:探槽深度超过3米,应采取安全措施2.1探槽起、始两端木桩拉一条直线,根据覆盖层厚度确定探槽开口宽度。
2.2探槽施工挖出的土石应堆放于槽口0.5米以外,槽壁坡角应在75~85°,槽底宽度一般不小于0.8 米;探槽挖掘至基岩以下0.5米以上,对矿化断裂破碎带还可适当加深。
2.3岩层接触关系、地层产状应揭露清楚,槽帮、槽底要平整。
3、探槽野外地质编录要求:编录必须现场进行要点:详细描述布样3.1对探槽揭露的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分层,对分层界线、构造线用记号笔标出。
3.2布设基线,用皮尺自起点(零点)至终点拉一条基线,并量出基线坡度、长度、方位。
3.3以基线为准用钢卷尺丈量地形、地质界线、槽底、地层产状等的定位要素。
3.4槽探素描图,通常素描一壁一底,当探槽两壁相差较大时,则需素描两壁一底。
槽壁按实际形态绘制,槽底按水平投影法绘制,其底宽取平均宽度绘制规则底;素描图在现场根据丈量结果直接展绘在方格纸图上。
地质勘查槽探工程原始地质编录1、探槽工程布置要求:根据地质设计,明确施工目的和任务,及时组织施工。
要点:位置要准确。
1.1 根据地质设计,从设计图中量出探槽起点的坐标、探槽方位和长度。
然后由地质技术人员汇同施工员到现场布置。
探槽两端打木桩标记,并编上工程号。
1.2 探槽起点的确定:普查阶段布置的探槽用罗盘交会法确定,并根据地形地物核定位置;详细勘探阶段布置在勘查线上的探槽,起点坐标用仪器测量定位。
1.3 从探槽起始点,根据设计方向、长度布设探槽。
露头出露良好的地段可不施工,覆盖太厚,用探槽达不到目的的地段也暂不施工。
2、探槽施工要求:槽帮、槽底要求平直。
要点:地质界线、地层产状要挖清楚。
注意:探槽深度超过3米,应采取安全措施,必要时改用浅井接触。
2.1 探槽开挖前,先在起点与终点之间拉一条直线,根据覆盖层厚度确定探槽开口宽度。
槽壁坡角应在80°~85°,槽底宽度一般不小于0.8米。
探槽挖掘至基岩以下0.5米至1.0米,对矿化带、断裂破碎带可适当加深。
2.2 探槽施工挖出的土、石必须堆放于槽口一米以外;雨天施工要开挖排水沟,防止槽壁坍塌或槽底积水。
2.3 岩层接触关系、地层产状、矿化蚀变带都要揭露清楚,槽壁、槽底要清理平整。
3.探槽野外地质编录要求:编录必须现场进行。
要点:详细分层描述,并布、采样品。
注意:素描壁尽量与勘探线方位一致。
3.1 探槽编录通常素描一壁一底。
当地质情况复杂,两壁相差较大时则要求素描两壁一底。
槽壁按实际形态绘制。
槽底一般用水平投影法取平均宽度绘制成规则的几何图形,也可按实际形态水平投影绘制。
3.2 东西方向的探槽素描北壁,南北方向的探槽素描东壁,对此矿区应有统一规定。
若上述规定的槽壁揭露不好,可以改绘对壁。
在展开图中,槽壁图位于上方,槽底图位于下方。
3.3 探槽素描图的展开方法3.3.1 槽底水平,方位一致时用平行展开法(见附图1)。
附图:方位一致160°(方位角)0°(坡度角)不小于厘米1底壁012345678m3.3.2 槽底水平,方位不一致时分两种方法展开:3.3.2.1 拐弯方位角差值不大于15°时,槽壁和槽底均连续素描,拐弯处加注方位角(见附图2)。
作业指导讲义-之(剥土)编录导语:编录在我们工作中,算是一个最常见不过和简单不过的编录了。
本文转自邹工的作业指导讲义系列,供大家学习。
一、槽探工程素描(剥土)素描方法及细则规定如下:1、代号TC,编号统一为线号加号,如:1线2号编号为TC0102,以此类推。
本项目比例尺统一选用1:100。
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应保持一致。
按1米间隔标注比例尺刻度线,水平比例尺标在下方,垂直比例尺标在起点一侧(详见图1)。
图12、端点以直径1mm圆心带点的小圆圈在图上表示,并于实地竖木桩作标记,在图上槽头表示出起点方位(及起点坐标)。
3、素描方向首选正北壁、北西壁、北东壁或正东壁。
其绘一壁(绘实际形态)及底(绘规则底,底宽采用1cm,便于标注样品和绘制花纹),在情况较复杂、两壁特征差别较大时素描二壁及底。
4、作法主要有两种:①、坡度展开法;②、平行展开法,本项目统一使用坡度展开法绘图。
4、编录方法步骤如下:①、观察参加人员2-3人为宜,首先对的情况进行总的观察,统一认识,明确重要的现象,如岩性分层界线、接触关系、矿化与分布、蚀变分带、断裂构造等,确定取样位置,并用红油漆画出分层线及采样位置。
②、布设基线将一端固定在槽头木桩基点,沿所素描的一帮拉到另一头,予以固定作基线标尺,用皮尺作基线,罗盘测量方位角及基线坡度角。
当地形坡度变化大、有拐弯或过长可分段布置。
③、绘制基线按预先计划好的槽壁、槽底及图名等位置,将基线按角和确定的比例尺展绘于厘米方格纸上。
④绘制槽壁及槽底按基线不同位置,用小钢卷尺作标尺,按等间距(2m)或地形变化点沿基线铅直量取地形表面、槽壁与槽底交线、槽底边线、松散层与基岩分界线的位置,按确定的比例尺投点于厘米方格纸上,然后连接相同性质的各相应的点。
槽底用水平投影法,宽度用钢卷尺测量,画于槽壁最低点以下的位置。
⑤绘制基岩现象用小作标尺,由左向右逐段测定基岩分层界线和构造线等的上界线点和下界线点位置,按比例展绘在厘米方格纸上,按界线实际形态连接描绘。
编号:0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88TC1工程起点:基南1528米NW壁SW x::82349.91起点座标y:53146.41z:312.16工程长度85.3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20 度开工日期:2005年9月26日完工日期:2005年9月29日记录日期:2005年9月30日至2005年9月30日记录者:刘文举检查者:纪殿坤编号:0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88TC2工程起点:基南1398米NW壁SW x::82479.94起点座标y:53145.71z:310.88工程长度48.0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20 度开工日期:2005年9月22日完工日期:2005年9月24日记录日期:2005年9月25日至2005年9月26日记录者:刘文举检查者:纪殿坤编号:0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84TC1工程起点:基南100米W 壁S 端x::83704..12起点座标y:52756.32z::287.63工程长度112.8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0 度开工日期:2005年9月19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6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7日至2005年10月7日记录者:纪殿坤检查者:刘文举编号:04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84TC2工程起点:基北720米W 壁S 端x::84462.57起点座标y:52799.96z:277.87工程长度61.5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0 度开工日期:2005年9月19日完工日期:2005年9月21日记录日期:2005年9月22日至2005年9月22日记录者:陈伟新检查者:谢洪江编号:0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78TC1工程起点:基南914米W 壁S 端x::82934.73起点座标y:52115.87z:400.46工程长度154.0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0度开工日期:2005年9月30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8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9日至2005年10月9日记录者:陈伟新检查者:谢洪江编号:0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76TC1工程起点:基南1514米W 壁S 端x::82306.20起点座标y:51947.38z:337.11工程长度128.00米;真方位度;座标方位角0 度开工日期:2005年9月23日完工日期:2005年9月26日记录日期:2005年9月26日至2005年9月29日记录者:纪殿坤检查者:刘文举编号:07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76TC0工程起点:基南1525米NE壁NW端x::82295.10起点座标y:51927.63z:316.15工程长度42.35米;真方位角165度;座标方位角度开工日期:2005年9月27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3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4日至2005年10月4日记录者:纪殿坤检查者:刘文举编号:08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76TC2工程起点:基南1380米W 壁S 端x::82490.72起点座标y:51927.42z:392.10工程长度42.3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0度开工日期:2005年9月27日完工日期:2005年9月30日记录日期:2005年9月30日至2005年10月1日记录者:张汉奇检查者:贾祥和编号:0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76TC2-1工程起点:基南1249米W 壁S 端x::82586.21起点座标y:51925.60z:414.29工程长度9.0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0度开工日期:2005年10月8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9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12日至2005年10月12日记录者:纪殿坤检查者:刘文举编号:10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76TC3工程起点:基南1000米W 壁S 端x::82828.34起点座标y:51934.15z:414.55工程长度91.5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0 度开工日期:2005年9月30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5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6日至2005年10月6日记录者:陈伟新检查者:谢洪江编号:1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68TC1工程起点:基南200米W 壁S 端x::83689.94起点座标y:51178.18z:372.08工程长度54.7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0度开工日期:2005年10月7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8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8日至2005年10月11日记录者:贾祥和检查者:陈伟新编号:1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62TC1工程起点:基南460米W 壁S 端x::83376.30起点座标y:50516.75z:322.26工程长度135.4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0度开工日期:2005年10月9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10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11日至2005年10月12日记录者:纪殿坤检查者:刘文举编号:1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24TC1工程起点:基北1260米W 壁S 端x::85081.58起点座标y:46787.30z:327.95工程长度39.0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0 度开工日期:2005年10月12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19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20日至2005年10月22日记录者:贾祥和检查者:纪殿坤编号:14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纳金口子西山02Hs—14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32TC1工程起点:基南155米W 壁S 端x::83647.39起点座标y:47573.12z:426.46工程长度307.5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0 度开工日期:2005年10月11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20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20日至2005年10月21日记录者:纪殿坤检查者:刘文举编号:01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娘娘沟02Hs—8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42TC1工程起点:基北850米NW壁SWx::90727.25起点座标y:32535.38z:350.46工程长度77.1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40 度开工日期:2005年10月22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24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24日至2005年10月24日记录者:纪殿坤检查者:谢洪江编号:02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娘娘沟02Hs—8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38TC1工程起点:基北477米NW壁SWx::90660.49起点座标y:32015.17z:362.30工程长度62.0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40 度开工日期:2005年10月22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24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24日至2005年10月24日记录者:纪殿坤检查者:谢洪江编号:0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娘娘沟02Hs—8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32TC1工程起点:基北410米NW壁SWx::91041.22起点座标y:31478.60z:370.64工程长度60.0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40 度开工日期:2005年10月24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25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25日至2005年10月25日记录者:纪殿坤检查者:谢洪江编号:04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娘娘沟02Hs—8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18TC1工程起点:基东250米NW壁SWx::91805.75起点座标y:30304.58z:471.09工程长度49.7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40 度开工日期:2005年10月26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27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27日至2005年10月27日记录者:纪殿坤检查者:刘文举编号:05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娘娘沟02Hs—8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10TC1工程起点:基北640米NW壁SWx::92671.61起点座标y:29800.08z:428.79工程长度70.9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40 度开工日期:2005年10月26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27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28日至2005年10月28日记录者:纪殿坤检查者:刘文举编号:06黑龙江省齐齐哈尔矿产勘查开发总院地勘院项目三部娘娘沟02Hs—8异常区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工程名称:D6TC1工程起点:基北390米NW壁SWx::92681.61起点座标y:29465.79z:480.96工程长度21.40米;真方位角度;座标方位角40 度开工日期:2005年10月27日完工日期:2005年10月28日记录日期:2005年10月28日至2005年10月28日记录者:纪殿坤检查者:刘文举。
探槽探槽(investigation pit)一般采用与岩层或矿层走向近似垂直的方向,长度可根据用途和地质情况决定。
槽探施工要求槽形完整、断面呈梯形、槽帮平滑、槽底平整。
槽底宽不小于0.6m,掘进深度应进入新鲜基岩0.3-0.5m。
地质编录在探槽施工终止后由地质人员及时进行,采用1/100的比例尺编录一壁一底。
若两壁地质现象变化较大的,则编录两壁一底。
编录过程要记录岩层分层、岩性、矿化等地质现象,同时现场绘制1/100的素描图。
0 探槽布置原则探槽是用于揭露地质体(矿层、矿脉、地层、构造及岩性等)为目的,一般垂直矿体(层)走向(或构造线的走向),按一定间距布置,与勘探线要一致,探槽一定要贯通矿体厚度(或主要构造)。
(图0-1探槽横断面图)图0-1探槽横断面图1 探槽原始地质编录探槽原始地质编录的对象是经地质、施工管理及施工人员三方现场验收,施工质量符合要求并已达到地质目的的探槽(含样沟、剥土、采场以及其它的天然露头)。
1.1 准备工作1.1.1 组成编录组探槽编录组一般由2~3人组成。
包括:组长、作图员,测手(可兼任)。
1.1.1.1 组长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工作的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人员担任。
全面负责编录工作,主要承担地质观察、分层、布样和文字纪录工作。
组长应掌握有关规范、设计及工作细则,熟悉探槽周围地质情况。
1.1.1.2 作图员作图员一般由熟悉探槽编录绘图工作的技术人员担任。
协助组长工作,主要负责素描图的编制,同时兼任组内合适的其他工作。
1.1.1.3 测手测手一般由技术人员或熟练的地质工担任。
主要负责编号、打桩,基线布置、测量各类数据、采集标本及各种拣块样。
1.2 原始地质编录1.2.1 观察、分层、布样组长带领编录人员共同观察拟编录探槽中的地质现象(必要时还应观察探槽附近有关地质现象),确定编录壁及基岩面、分层并布样。
1.2.1.1 确定编录槽壁探槽素描一般只作一壁一底展开图。
当两壁上基岩露头的地质现象可对应吻合时,东西向或大致东西向的探槽选北壁,南北向或大致南北向探槽选东壁。
地质矿产勘查作业指导讲义-之探槽(剥土)编录导语:探槽编录在我们地质工作中,算是一个最常见不过和简单不过的工程编录了。
本文转自邹工的地质矿产勘查作业指导讲义系列,供大家学习。
一、槽探工程素描探槽(剥土)素描方法及细则规定如下:1、探槽代号TC,编号统一为线号加探槽号,如:1线2号探槽编号为TC0102,以此类推。
本项目素描图比例尺统一选用1:100。
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应保持一致。
按1米间隔标注比例尺刻度线,水平比例尺标在下方,垂直比例尺标在起点一侧(详见图1)。
图12、探槽端点以直径1mm圆心带点的小圆圈在图上表示,并于实地竖木桩作标记,在图上槽头表示出起点方位(及起点坐标)。
3、探槽素描方向首选正北壁、北西壁、北东壁或正东壁。
其素描图绘一壁(绘实际形态)及底(绘规则底,底宽采用1cm,便于标注样品和绘制岩石花纹),在地质情况较复杂、两壁地质特征差别较大时素描二壁及底。
4、素描图作法主要有两种:①、坡度展开法;②、平行展开法,本项目统一使用坡度展开法绘图。
4、编录方法步骤如下:①、观察参加人员2-3人为宜,首先对探槽的情况进行总的观察,统一认识,明确重要的地质现象,如岩性分层界线、接触关系、矿化与分布、蚀变分带、断裂构造等,确定取样位置,并用红油漆画出分层线及采样位置。
②、布设基线将皮尺一端固定在槽头木桩基点,沿所素描的一帮拉到另一头,予以固定作基线标尺,用皮尺作基线,罗盘测量方位角及基线坡度角。
当地形坡度变化大、有拐弯或探槽过长可分段布置。
③、绘制基线按预先计划好的槽壁、槽底及图名等位置,将基线按坡度角和确定的比例尺展绘于厘米方格纸上。
④绘制槽壁及槽底按基线不同位置,用小钢卷尺作标尺,按等间距(2m)或探槽地形变化点沿基线铅直量取地形表面、槽壁与槽底交线、槽底边线、松散层与基岩分界线的位置,按确定的比例尺投点于厘米方格纸上,然后连接相同性质的各相应的点。
槽底用水平投影法,宽度用钢卷尺测量,画于槽壁最低点1.5cm以下的位置。
探槽(井)原始地质编录重点提示1.编录壁的选取及绘图方向:东西向探槽:编北壁——北高、南低或相近;编南壁——南高、北低。
南北向探槽:编东壁——东高、西低或相近;编西壁——西高东低。
2.分层:(1)分层单元:复杂矿体——小于填图单元;一般矿体——同于填图单元。
(2)分层厚度及夹石剔除厚度:按工业指标。
(3)分层主要对象:不同矿体、不同矿石类型、不同工业品级、不同岩石类型、断层上下盘矿体。
3.布样:(1)沿厚度方向连续控制矿体及直接顶底板。
(2)布样“三不”原则:不跨矿石类型、品级;不跨矿种(断层);样长真厚不超过工业可采厚度。
(3)岩石(脉岩)剔除原则:以工业指标的剔除厚度为准、夹石薄时与低品位矿石合采贫化。
(4)样品编号:以任何时候都不至引起错混为准。
(5)布样后应及时采样,特别是刻槽样。
4.投影作图:(1)主要地质编录要素:界线、产状、样品及标本位臵、导线点等按与基线的相对位臵,按比例缩小描绘于坐标纸上。
(2)地质体的取舍:图上大于1mm的应绘,特殊意义的不足1mm 放大绘。
(3)探槽拐弯处理:①编录壁及基线以及槽底与编录壁的共用边,在任何时候都应连续绘制。
②方向变大时:在拐弯处裂开槽底的非共用边(内侧边),裂开夹角等于拐弯角度。
③方向变小时:在拐弯处断开非共用边,并切去一块同于拐弯角度大小的重叠面后,与前一导线槽底相连接。
5.投影作图原理:(1)面向编录壁,在坐标纸上选择合适位臵,绘出第一基点及第一导线,每一导线起点均为0。
(2)槽壁投影:每个要素点有两个投影要素——导线读数及与导线的垂直距离。
(3)槽底投影:先将各要素点按地质走向投到壁底共用边,然后按槽壁投影方法投影。
(4)连图:分类、分地质体、分地质界线相连成图。
6.描述纪录:(1)以基线为准,依次逐一记录。
(2)岩性、矿体按分层为单元描述记录:在基线中间分层时,分段描述记录;跨导线分层时,将所跨导线内的同一分层统一描述。
7.小园井编录:编录时特别注意安全!文图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