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感官审评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6.23 KB
- 文档页数:2
茶的感官评价表
表1茶叶评分表
评茶地点姓名
总得分=外形得分×20%+水色得分×10%+香气得分×10%+滋味得分×50%+
叶底×10%
表2茶叶评分标准表
注:需设备:玻璃仪器、酒杯、茶杯
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
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
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六堡茶的茶叶审评表1. 茶叶基本信息•茶名:六堡茶•品类:红茶•产地:广东省潮州市•原料:采用当地特产的乌茶树鲜叶•采摘季节:春季2. 外观特征•茶叶外形:条索紧结,乌润有光泽•茶叶颜色:金黄色•茶叶大小:整齐匀称,长度约为2-3厘米3. 香气•干茶香气:干燥的茶叶散发出浓郁的花香和果香,香气清新怡人•茶汤香气:冲泡后的茶汤散发出独特的烟熏和焦糖香气,香气浓郁持久4. 口感•茶汤颜色:红艳橙黄色•茶汤口感:入口醇厚,滋味鲜爽,带有淡淡的甜味和花果香气,回甘持久•茶汤滋味:口感醇厚,口齿留香,回味悠长5. 冲泡方法•茶叶用量:每次冲泡3-5克•水温:90-95℃•冲泡时间:第一泡30秒,之后逐渐延长至1-2分钟•冲泡次数:可冲泡3-5次6. 茶叶特点•六堡茶是广东地区著名的红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而闻名。
•六堡茶的制作工艺独特,经过发酵、揉捻、干燥等多道工序制成。
•六堡茶的茶叶形状整齐,色泽金黄,香气浓郁持久,口感醇厚回甘。
•六堡茶的茶汤颜色红艳橙黄,口感醇厚,带有淡淡的甜味和花果香气。
•六堡茶适合晨起饮用,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也可作为下午茶品味。
7. 茶叶品质评定•外形评分:9/10•香气评分:9/10•口感评分:9/10•茶汤颜色评分:8/10•茶叶滋味评分:9/108. 总结六堡茶是一款具有独特风味和品质的红茶。
它的外形整齐匀称,茶叶金黄色,香气浓郁持久,口感醇厚回甘。
茶汤颜色红艳橙黄,口感醇厚,带有淡淡的甜味和花果香气。
冲泡时,建议使用90-95℃的水温,每次冲泡3-5克,冲泡时间逐渐延长。
六堡茶适合晨起饮用,有提神醒脑的作用,也可作为下午茶品味。
总体评分为9/10,是一款优质的红茶。
茶叶产品检验原始记录表(总
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产品检验原始数据记录表NO:
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取样地点:取样数量:取样基数:
产品规格:检验日期:检验依据:
一、感官检验
项目评价
汤色
香气
滋味
叶底
二、净含量测定
三、水分测定
A、恒重干燥称量瓶的重量
(g)B、样品+称量瓶
的重量(g)(恒
重前)
C、样品+称量瓶
的重量(g)(恒
重后)
水分:
(%)
平均水分值(%)
四、灰分测定
M2、坩埚质量(g)M0、样品
质量(g)
M1、样品+坩埚的
质量(g)(灼烧
后)
m、样品干
物质含量
(%)
灰分:
(%)
平均灰分值
(%)
检验员:审核:
总重(g)包装物重(g)成品净重(g)平均净重(g)。
茶叶的感官质量审评
一、实验目的:
学习茶叶的审评方法、步骤,了解各类典型茶叶的感官质量状况和质量标准。
二、实验用具:
茶盘、茶具、审茶碗、茶壶
三、实验样品:
红茶:正山小种红茶(福建)
绿茶:龙井(浙江)、日照绿(山东)
乌龙茶:冻顶乌龙(台湾南投)、铁观音(福建安溪)
花茶:茉莉飘雪(江苏)、茉莉松针(浙江)
紧压茶:普洱茶(云南)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茶叶的外形审评(四项指标)
通过检查、观察各种茶叶的外形嫩度、净度和干茶色泽,看茶叶是否合乎标准规格的要求。
1、外形审评:看茶条是否匀整、圆直、有芽头。
2、嫩度审评:看茶条是否紧结、身骨重、有白毫。
3、色泽审评:看茶条是否油润、明亮、有光泽、颜色纯正。
4、净度审评:看茶条有无杂质(包含茶叶杂质和非茶杂质)。
(二)茶叶的内质审评
通过观察茶汤的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看茶叶的内在
质量是否合乎质量指标。
1、香气:闻茶香是否高雅、浓烈、持久,吻合。
2、汤色:看汤色是否清澈、明亮、纯正、透析度高。
3、滋味:品茶汤是否鲜爽、苦涩、收敛性强、有回甜感。
4、叶底:看叶底是否明亮、细嫩、肥厚、叶形匀整。
五、实验结果:。
评茶记录表(乌龙茶)
产品名称产品批号(规格型号)批量
取样时间取样地点
执行标准:
因子品质特征给分
重实,壮实,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明显,色泽油润,
匀整,净度好90-99
外形较重实,较壮实,有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色润,较
匀整,净度尚好80-89尚紧实或尚壮实,带有黄片,色欠润,欠均整,净度
稍差70-79色度因加工工艺而定,从蜜黄加深到橙红,但要求清
澈明亮90-99
汤色色度因加工工艺而定,较明亮
80-89色度因加工工艺而定,多沉淀、欠亮70-79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明显,花香,花果香浓郁,香气
优雅纯正90-99香气
品种特征或地域特征尚明显,有花香或花果香,但浓
郁与纯正性稍差80-89
花香或花果香不明显,略带粗气或老火香70-79评分
得分系数
20%
5%
30%
浓厚甘醇或醇厚滑爽90-99滋味浓醇较爽80-8935%
浓尚醇,略有粗糙感70-79
做青叶,叶质肥厚软亮90-99叶底作青较好,叶质较软亮80-8910%
稍硬,青暗,做青一般70-79
评茶结果:
备注:
评茶员:。
茶叶感官审评检测报告模板
一、样品信息
样品名称:XXX
样品编号:XXX
采摘日期:XXX
生产厂家:XXX
样品来源:XXX
二、审评目的
本报告旨在评估茶叶的感官品质,包括外形、色泽、香气、滋味和口感等方面,为消费者、生产者和茶叶爱好者提供参考。
三、审评方法
外观审评:将茶叶置于白色瓷盘上,观察其外形、色泽、嫩度、净度等指标。
香气审评:将茶叶冲泡后,通过嗅觉感受其香气的高低、纯度、持久度等指标。
滋味审评:将冲泡后的茶叶汤汁品尝,评估其滋味是否醇厚、回甘等。
口感审评:根据茶叶的口感特点,如鲜爽度、苦涩度、润滑度等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以上指标,对茶叶的总体品质进行评估。
四、审评结果
外观评价:该茶叶外形匀整,色泽翠绿,具有一定的嫩度和净度。
香气评价:该茶叶香气高而持久,具有一定的纯度。
滋味评价:该茶叶滋味醇厚,回甘较快。
口感评价:该茶叶口感鲜爽,苦涩度适中,润滑度较高。
综合评价:综合以上指标,该茶叶品质优良,符合相关标准。
五、结论和建议
根据审评结果,该茶叶品质优良,具有较高的感官品质。
建议在冲泡时适当掌握水温,以充分发挥其香气和滋味的特点。
同时,建议生产者在采摘和加工过程中注重细节控制,以提高产品的整体品质。
六、审评员签名和日期
报告完成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审评员签名:XXX。
茶的感官评价表
表1茶叶评分表
评茶地点姓名
总得分=外形得分×20%+水色得分×10%+香气得分×10%+滋味得
分×50%+叶底×10%
表2茶叶评分标准表
注:需设备:玻璃仪器、酒杯、茶杯
将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杯盖中,并将叶底拌匀铺开,观察其嫩度、匀度、色泽等。
也可将泡过的茶叶倒入漂盘中,将清水漂叶进行观察,常用的术语有:
细嫩:芽头多,叶子长而细小,叶质优嫩柔软。
鲜嫩:叶质细嫩,叶色鲜艳明亮。
匀嫩:叶质细嫩匀齐一致,柔软,色泽调和。
柔嫩、柔软:芽叶细嫩、叶质柔软,光泽好,手指抚之如锦。
肥厚:芽叶肥壮、叶肉厚,质软,叶脉隐现。
瘦薄、飘薄:芽小叶薄,瘦薄无肉,质硬,叶脉显现。
粗老:叶质粗大,叶质硬,叶脉隆起,手指按之粗糙。
匀齐:“匀”是色泽调和;“齐”是老嫩一致,匀正无断碎。
单张:脱茎的独瓣叶子,也为“单瓣”。
短碎:毛茶经精制大都断成半叶,短碎是指比半叶更碎小的碎叶,也为“破碎”。
开展、摊张:冲泡后,卷紧的干茶吸水膨胀而展开片形,且有柔软感的为“开展”;老叶摊开为“摊张”。
卷缩:冲泡后,叶底不开展,仍卷缩成条形。
硬杂:叶质粗老而驳杂。
焦斑、焦条:叶张边缘或叶面有局部或全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
局部的为“焦斑”,全部烧坏为“焦条”。
枯暗:叶色暗沉无光,陈茶叶底多数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