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二项式定理3
- 格式:pdf
- 大小:1019.81 KB
- 文档页数:9
10.43二项式定理(3)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并会简单的应用;2.初步了解用赋值法是解决二项式系数问题;3.能用函数的观点分析处理二项式系数的性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二项式系数的性质及其对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一、复习:1.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及二项式系数.二、新课讲解:1.二项式系数表(杨辉三角)()n a b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当n 依次取1,2,3…时,如下表所示: 1()a b +……………………1 12()a b +…………………1 2 13()a b +………………1 3 3 14()a b +……………1 4 6 4 15()a b +…………1 5 10 10 5 16()a b +………1 6 15 20 15 6 1………………………………上表叫二项式系数表,表中每行两端都是1,除1以外的每一个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的和(为什么?)这个表早在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就已经出现,这个表叫杨辉三角。
利用这一性质,可根据相应于n 的各项二项式系数写出相应于1n +的各项二项式系数。
2.二项式系数的性质:()n a b +展开式的二项式系数是0nC ,1n C ,2n C ,…,n n C .r n C 可以看成以r 为自变量的函数()f r定义域是{0,1,2,,}n ,例当6n =时,其图象是7个孤立的点(如图)(1)对称性.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m n m n nC C -=). 直线2n r =是图象的对称轴. (2)增减性与最大值.∵1(1)(2)(1)1!k k n n n n n n k n k C C k k----+-+==⋅ , ∴k n C 相对于1k n C -的增减情况由1n k k -+决定,1112n k n k k -++>⇔<, 当12n k +<时,二项式系数逐渐增大.由对称性知它的后半部分是逐渐减小的,且在中间取得最大值;当n 是偶数时,中间一项2n n C 取得最大值;当n 是奇数时,中间两项12n n C -,12n n C +取得最大值.(3)各二项式系数和:∵1(1)1n r r n n n x C x C x x +=+++++ ,令1x =,则0122n r n n n n n nC C C C C =++++++ .三、例题:例1.求证:在()n a b +的展开式中,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等于偶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