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流行音乐发展史ppt
- 格式:doc
- 大小:169.00 KB
- 文档页数:7
世界流行音乐种类:1、爵士乐爵士乐是19世纪末在新奥尔良首先发展起来的。
爵士乐形成的主要来源是布鲁斯和拉格泰姆。
布鲁斯的原意是哀怨、忧郁之意,是从黑人的劳动号子演变而来,大部分的布鲁斯的歌词内容是以反映黑人的生活为主。
代表作《兰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2、廷潘胡同歌曲19世纪末在美国纽约市第28街(第5大道与百老汇之间)集中了许多音乐出版公司,各公司都有推销员整天在那里弹琴吸引顾客,琴声就像敲击洋铁盘子似的,“廷潘”胡同由此而得名。
廷潘胡同在美国一度成了流行音乐的集中地,也形成了流行音乐兴盛的一个时代,一种音乐风格的象征。
代表作《白色圣诞》(White Christmas);科尔·波特(Cole Porter,1891~1964),代表作品有《白天与黑夜》(Night and Day3、乡村音乐乡村音乐最早叫山区音乐,这种音乐形式的形成始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南方各州农业地区。
它是英国移民流传下来的,自然也就带有许多英国民歌的风格。
后来又受到其他民族音乐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始流行全美国,被称作为乡村音乐。
代表作外文歌曲 - 美国乡村音乐 - 草帽歌美国乡村音乐(经典) - 外文歌曲 - 欧美经典篇 - 昨日重现-yesterday once more美国乡村音乐-love is blue(爱是忧郁)4、摇滚乐50年代开始流行音乐呈现一种多元化的趋势。
摇滚乐的主要音乐风格是黑人音乐与南方白人的乡村音乐的融合。
其形式以歌唱为主,音乐用电吉它、萨克斯、电贝司、键盘乐以及爵士鼓伴奏代表作 The Beatles披头士--From Me to YouThe Beatles披头士--Ob-La-Di, Ob-La-DaAC DC乐队--You Shook Me All Night LongAnti-Flag 乐队--Punks in vegas5.Hip-Hop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创于纽约的穷困工薪阶级的黑人民族中。
•.他包括所有民间音乐种类,发展风格也不受局限性,它是随着当时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产生变化的.
•19世纪随着欧美国家工业文明的兴起,大批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构成早期的产业工人,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于劳工阶、中下层市民中的新兴文化形式.就是早期的流行音乐.在当时,反映怀念故乡,眷念乡村生活的音乐题材,正好表达了那些远离家乡、亲人来到陌生环境求生存人们的心里状态和纯朴的思想感情.
六[3]
张惟楚
•
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的音乐. 他是根据英语
Popular Music(Pop Music)翻译过来的.又称“通俗
音乐”.
•“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一样,是
一种音乐形式、风格和流派.“流行音乐”并
不等于“流行的音乐”、“通俗的音乐”.“流行”、“通俗”只是“流行音乐”的重要的特征.
•例如:贝多芬的《致艾丽丝》世界流行,但它属于“古典音乐”,而非“流行音乐”;爵士乐在中国并不很流行,但它却是“流行音乐”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支系.
•流行音乐与民间音乐、古典音乐三者之间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以至于有时候很难将其截然分开,同时在产生的时间上、传承及社会存在的方式上等方面又有许多不同.
•从中国流行音乐先躯黎锦晖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中间以其封建的明月歌剧社为线索,先以儿童歌舞剧如《三蝴蝶》、《麻雀与小孩;歌舞表演曲如《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开始,继而创作了中国第一批家庭爱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桃花江》、《特别快车》等。
本期终止于明月歌剧社音乐团体的解散,众歌星大都进入电影界为止.
•
在影片《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两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传遍全国.由她开创一代歌风影响整个中国歌坛,这种风格可形容成婉转、轻柔、松弛、甜美.但音量、力度都不大.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
专门靠灌唱片和电台播音来演唱的歌星是少数,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代表歌星有周璇、白虹、龚秋霞、姚莉、严华、姚敏、张翠红、李丽华、白光、李香兰、张帆、黄飞然、黄源尹、吴莺音、欧阳飞莺、梁萍、逸敏、屈云云、金溢、白云、邓白英、佩妮、张伊雯、韩菁清等.
•作曲家有黎锦光、陈歌辛、姚敏、严华、李厚襄、严折西、严个凡、梁乐音、陈瑞祯、刘如曾、严工上、刘雪庵、贺绿汀、张簧、张昊等. •词作家有吴村、陈栋荪、李隽青、范烟桥、田
•
莉兄妹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转
移到香港发展开始.最初还是以影歌
双栖为主,随时间推移,靠演唱和录
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影片中
不是由演员本人唱插曲,请专业歌星
配唱的情况也多起来,但仍无明显有
影响的歌舞团体表演.
•演唱风格无太大变化,轻柔曼妙的特
点有所减少,趋向于自然、平淡。
另
外由于白光的影响,以低音域演唱,
具有中音特色的歌星增多;用西洋传
统发声方法演唱或更多借用西洋传
统发声技巧的歌星也增多了,这是受
到李香兰的影响.到了二十世纪六十
年代后期,国语流行歌曲在香港渐趋
衰落,粤语歌曲中兴,在歌坛上占据
主导位置.主要代表人物是许冠杰. •本期主要代表歌星潘秀琼、崔萍、张露、葛兰、刘韵、顾媚、席静婷、潘迪华、董佩佩、蓓蕾、夏梦、石慧、
•
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其标志是谢雷一曲《曼丽》、姚苏蓉一曲《今天不回家》红遍东南亚,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
•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上海时期和香港时期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响的创作歌曲.后来逐步创作出处于上海时期流行歌曲与现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间具有自己特点的时代曲。
这种风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才渐趋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台湾曾出现过著名的校园民歌运动.由学生首先发起创作、演唱,影响深远,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内地歌坛.直到八十年代前期,才汇入了流行音乐,融合在一起发展,为流行音乐注入了新鲜血液.
•代表歌星谢雷、青山、刘家昌、万沙浪、孙情、李逸、刘文正、费玉清、潘安邦、姚苏蓉、杨小萍、龙雅、凤飞飞、邓丽君、龙飘飘、崔苔青、黄晓君、陈淑桦、蔡琴、蔡幸娟等.
•
湾的国语流行歌曲开始衰落,由于罗大
佑一张《之乎者也》专辑,紧跟着苏芮
一张《搭错车》专辑,改变了台湾歌坛
的风格,奠定了新城市流行歌曲的基础.
•本期歌曲风格远离了中国原有的传统,
受欧美影响更深,以台湾为首的华语流
行音乐发展迅速.因为在此期间随科学
不断发展,高科技手段应用到音乐制作
中,加之商业化趋向更为明显,这都对
流行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出现
华语流行歌曲在世界上遍地开花的景
象.加上内地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政
策,流行音乐也有所发展.这样其市场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