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2、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5-08-27 国卫办医发〔2015〕42号文)
(一)严格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法规要求 (二)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综合管理 (三)切实作好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 (四)完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技术支撑体系 (五)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和细菌耐药监测 (六)加大检查指导和公示力度
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患者,在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前,或无法 获取培养标本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础疾病、发病情况、发病场所、 先前抗菌药物用药史及其治疗反应等推测可能的病原体,并结合当地细菌耐 药性监测数据,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待获知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后,5
二: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增加3个关于预防用药方案的附录 1.将“内科及儿科预防用药”改为“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 的应用” (附录1),分述预防用药目的、原则,并增加关于针对某些细菌性感 老版仅仅提出了预防用药的原则,而新版进一步明确了其目的——预 染的预防用药方案和指征。 防特定病原菌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的感染。这样新版,更加明确预防 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
防效果有限,应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预防用药;⑥以下情况 原则上不应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 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
《 抗菌药物临床应指导原则》
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较2014版无大幅修订,增加“经验治疗”标题 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本内容从旧版第二条中单独分离出来,并增加“对培养结
果阴性的患者,应根据经验治疗的效果和患者情况采取进一步诊疗措施”。 新增 “放射、超声等影像结果”为细菌、真菌性感染依据,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 原种类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删除“门诊病人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开展 药敏工作”,与住院病人统一为“对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提出开始抗 菌药物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尤其是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