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2
- 格式:pdf
- 大小:109.46 KB
- 文档页数:3
2021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作业2形考任务答案心理学作业2(第4~第6 章)一、名词解释(每题2 分,共28 分)1. 记忆答: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2.陈述性记忆答:主要是指对事件、情景和知识的记忆。
3.程序性记忆答: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4.组块答: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5.精细加工答: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和理化。
6.系列位置效应答:研究者发现,当要求人们去记忆一串项目时(如单词序列),项目的顺序对回忆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人们对序列之初和序列结尾的项目记忆效果最好,对序列中间部分的回忆效果最差。
这一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
7.思维与想象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概念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想象就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定势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就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
9.功能固着答:是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10.创造性思维答:是指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11.词频与语境答:词频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语境: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的环境,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
12.图式答: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
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
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13.语言产生答:也叫语言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
1.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心理学,既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又是一门古老的科学。
说它古老,是指人类探索自己的心理现象,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欧洲,心理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时代;说它年轻,是指心理学最初包含在哲学中,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直到19世纪70年代末,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专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第一部论述心理学的著作《论灵魂》2.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⑴理论意义: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辩证法提供了科学依据;②心理学的研究对邻近的社会科学都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⑵实践意义:①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的完成教育工作;②有助于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③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的心理异常和调试工作3.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如何理解教育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⑴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①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②遗传素质奠定了个体差异的最初基础;③生理成熟为心理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⑵环境和教育因素①环境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②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环境,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过程。
教育为个体心理的发展提出全面而具体的要求,教育可以加速或延缓儿童心理的发展过程,合理的要求和良好的教育条件能够加快心理发展的过程。
4.人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对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基本规律:个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意义:由具体到抽象有简单到复杂;不同阶段不同特点;在同一个方面上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例如偏科;遗传因素和主观能动性体现出的5.记忆的品质及如何培养?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培养:①树立记忆的信心;②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和要求;③加深对记忆材料的理解;④使记忆材料成为活动的对象;⑤掌握科学有效的记忆方法6.遗忘产生的原因①衰退理论;②干扰理论;③线索依赖性遗忘理论;④动机性遗忘理论7.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影响因素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能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因素:①直接性因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②替代性经验③言语劝说;④其他个体因素(个体的心理状态、性格等)8.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学习动机培养中的作用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为①生理需求: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②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及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③爱的需求:情感、归属、友情、爱情、性亲密④尊重需求: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⑤自我实现: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作用:①引发功能,即动机能引发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对行为起着始动作用②指向功能,即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指向,朝着预定的方向前进③维持和调节功能,即动机能使个体的行为维持一定的时间,并对个体行为的强度、方向和时间予以调节9.影响性格形成的影响因素生理因素,家庭环境,社会因素,学校教育,自我教育在性格形成的作用10.举例说明性格的结构特征⑴性格的态度特征①对待社会、集体和他人的态度特征;②对待工作、学习和劳动的态度特征;③对待自己的态度特征⑵性格的理智态度①感知方面的性格特征;②记忆方面的性格特征;③思维方面的性格特征;④想象方面的性格特征⑶性格的情绪特征①情绪强度方面的性格特征;②情绪稳定性方面的;③情绪持久性方面的特征;④主导心境方面的性格特征⑷性格的意志特征①行为目的方面的性格特征;②行为自控水平方面的;③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④在长期工作或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11.情绪情感分类⑴原始情绪①快乐;②愤怒;③悲哀;④恐惧⑵情绪状态①激情;②心境;③应激⑶情绪种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12.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关系知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每个人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不断地掌握着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