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机械学院导师信息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11
姓名:朱京涛
出生年月:1978年01月
性别:男
导师类别:博导
学历:博士
电子邮箱:jtzhu@
光学:1989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
同济大学201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导师信息(物理系、化学系、声学研究所)
李同保* 07020
7 光学计量科学与技术tbli@
王占山07020
7 光学极紫外软X射线光学、薄膜光学wangzs@
吴永刚07020
7 光学薄膜光学及其技术ygwu@
唐永建07020
7 光学先进光学薄膜材料
tangyongjian2000@sina.co
m
吴卫东07020
7 光学先进光学薄膜材料wuweidongding@
丁永坤07020
7 光学计算物理、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朱少平07020
7 光学
激光核聚变和激光核爆模拟的实验物
理与诊断
朱京涛
亚飞秒啁啾Mo/Si多层膜反射镜的设计、制作与性能检测
基于多层膜技术的硬X射线Laue透镜衍射效率的理论研究
软X光多层镜反射率的标定与修正
Mo/Si多层膜表面保护层设计
基于遗传算法的30.4 nm多层膜设计
50~110 nm波段高反射率多层膜的设计与制备
同济大学各学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方式物理系徐老师65983380 physics@。
代码院系名称联系人电话(区号021)咨询邮箱010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陈老师65982353 caupjw@020 土木工程学院朱老师65980619 zhuym@030 机械工程学院朱老师69584641 zhumeihua@040 经济与管理学院朱老师65980790 zmrtj100@MBA中心65982618 mbacenter@MPA中心65982617 管院工程硕士管理中心65982108 tongjime@ 050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陆老师65982696 luah@060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袁老师69580112 yuanyijie@080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刘老师69589503 dxygb@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刘老师65980149 ljptj@ 090 外国语学院庄老师65982980 waiyujw@090 外国语学院庄老师65982980 tjmti@ 101 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丁老师65981138 dingxl0223@ 102 数学系樊老师65983245 fanyajuan@103 物理系徐老师65983380 physics@104 化学系陈老师65982287 chemistry@106 声学所孙玉莉65981091 sunyuli@110 医学院余老师65983185 yxyzhsh09@114 口腔医学院从老师66313723 conglei777@120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黄老师69589879 hpj@130 中德学院施老师65984964 stacdhk@140 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马老师69584714 myping6853@ 160 生命学院汤老师65988653 tanggh@170 软件学院陈老师69589984 chenliang@180 汽车学院田老师69589841 tianxiao@ 190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李老师65988657 oceanlixia@200 传播与艺术学院刘老师69584742 cafetea_2006@ 210 人文学院沈老师65984597 swq1202@230 体育部王老师65986851 wangzhen04512@240 法学院张老师65980614 fzhjw_y@法律硕士中心保老师65988363 baoxy2010@250 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老师65984182 mavivi@ 260 马克思主义学院孟老师65981407 menghua1407@ 270 设计创意学院李老师65981055 lhhsmile@。
个人事迹介绍林松,男,汉族,1957年7月生于重庆,博士后学历,就职于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系,为同济大学中德学院教授、博导和开发方法与产品可靠性基金教席主任。
其主要学科方向为机构学、产品创新开发方法和技术系统的可靠性;主要科研理论和应用包括多技术集成、轻质材料、低能耗的新型传动系统的开发设计,现代产品开发方法研究及其面向企业的使用工具研发,技术系统可靠性分析、评估、预报系统,知识库、数字图书馆、专业技术指导平台的建设等。
林松教授个人履历简述:1978年3月-1982年1月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进行本科学习,并与同年一月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1982年在重庆重型锻造厂任机械工程师,从事工艺工装设计和产品的改进开发。
1983年于重庆大学攻读机构学专业硕士学位,并与1986年获的重庆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1986年-1992年于重庆大学留校任教,从事结构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2年10月赴德国吕贝克工业学院做访问学者,从事机构学基础理论研究和计算机辅助机构及机构传动系统的实用系统。
1994年10月-1999年9月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TU Dresden)攻读机构学与机械传动专业博士学位,并于1998年以优异成绩(最高成绩)取得机构学博士学位。
1999年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以非弹性连续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后出站,此后留校承担教学和科研工作。
于德国德累斯顿大学留校任教期间,林松教授主要研究机构分析与综合、新型机构研发,从事工业产品改进及穿心设计,并参加了工业技术指导标准的制定工作。
作为教授级学科带头人和课题负责人,他承担了德国国家级重大跨学科研究项目(DFG-SFB639)、主持了多项德国国家级科研项目(DFG)和德国工业产品开发项目,主要包括德国国家级科研项目:机构数字图书馆、轻型材料转子研制等7项,德国综合科研项目:高效多功能热塑轻型材料制品等8项。
林松教授在产品开发和机构创新设计方面有着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工作经验。
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各专业各研究方向和导师介绍上海海天考研: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各专业各研究方向和导师介绍车辆工程专业简介汽车学院车辆工程硕士点建立于1992年,博士点建立于1999年,现有教授11名,其中博士生导师8名,副教授7名,皆为硕士生导师。
本专业有7个研究方向,分别是汽车节能与排放控制技术,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汽车结构与安全性研究,汽车电子与控制技术,汽车市场营销,和机车车辆。
在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及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支持下,我专业具有良好的设备条件,如汽车转鼓试验台、汽车废气排放分析仪、汽车道路模拟振动台,以及三坐标仪等,为科研与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现规划和在建的还有汽车整车风洞实验室、汽车噪声实验室和汽车造型研究中心等国际一流的实验条件,不久将把我专业的科研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目前本专业承担着包括国家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燃料电池轿车研究”在内的多项国家和市级重大研究课题,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我专业每年的科研经费已超过3000万元,为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汽车学院硕士、博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介绍硕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1.汽车能源与排放控制2.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3.汽车结构分析与安全性4.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5.汽车电子控制技术6.机车车辆7.汽车市场营销博士研究生招生研究方向:1.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2.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3.车辆结构分析与安全性4.汽车能源与排放控制5.车辆电子控制技术6.汽车信息与市场分析车辆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方向简介总体简介:“汽车系统动力学与控制”是车辆工程(汽车工程)二级学科招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最早的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汽车振动与噪声控制、汽车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汽车性能实验测量分析、机械构件的实验模态测试、汽车部件结构强度及疲劳损伤理论及实验分析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教学。
该方向师资队伍强大、科研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已为我国汽车行业培养了大批硕士及博士研究生。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MBA中心管院工程硕士管理中心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现代农业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外国语学院外国语学院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声学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中德学院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生命学院·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传播与艺术学院人文学院体育部法学院法律硕士中心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设计创意学院陈老师caupjw@1 朱老师zhuym@to .cn朱老师zhumeihu a@tongji 朱老师zmrtj100 @ mbacente r@tongji tongjime @tongji. 陆老师luah@ton . cn袁老师yuanyiji e@tongji 刘老师dxygb@to .cn刘老师ljptj@gs .tongji. 庄老师waiyujw@ 庄老师tjmti@to .cn丁老师dingxl02 23@tongj 樊老师fanyajua n@tongji 徐老师physics@ tongji.e 陈老师chemistr y@tongji 孙玉莉sunyuli@ tongji.e 余老师yxyzhsh0 9@163.co m从老师conglei7 77@tom.c om黄老师hpj@tong .c n施老师stacdhk@ tongji.e 马老师myping68 53@yahoo 汤老师tanggh@t ongji.ed 陈老师chenlian g@tongji 田老师tianxiao @tongji. 李老师oceanlix ia@tongj 刘老师cafetea_ 2006@yah .c n沈老师swq1202@ yahoo.co 王老师wangzhen 04512@ya . cn张老师fzhjw_y@ tongji.e 保老师baoxy201 0@hotmai 马老师mavivi@1 孟老师menghua1 407@yaho 李老师lhhsmile @hotmail .com。
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单位1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刘妙龙男1944.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石忆邵男1963.09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马在田*男1930.10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4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王家林男1942.09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5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吴健生男1961.07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6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耿建华男1966.05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7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王华忠男1964.09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8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陈 冰男1957.02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9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董良国男1966.12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0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钟广法男1964.08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1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于 鹏男1969.12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2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秦建业男1946.03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3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李春峰男1970.07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4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刘堂晏男1962.08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5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项海帆*男1935.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1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范立础*男1933.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17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胡世德女1942.09教授土木工程学院18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袁万城男1962.10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19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王君杰男1962.12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20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陈艾荣男1963.07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1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吴 迅男1958.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2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吴定俊男1956.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3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王 刚男1958.08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4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陈德伟男1956.03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25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国平男1958.10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肖汝诚男1962.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7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石雪飞男1964.05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8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孙利民男1963.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9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张启伟男1966.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0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徐 栋男1966.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1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葛耀君男1958.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2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马坤全男1964.09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3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顾 萍女1963.08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4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吴 冲男1962.07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5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建中男1963.07教授土木工程学院第1页/共4页3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陈惟珍男1962.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7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朱乐东男1965.06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38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孙建渊男1966.06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9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叶爱君女1970.04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0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程 纬男1963.06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1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魏红一女1961.03高级工程师土木工程学院42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刘玉擎男1962.1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3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贾丽君女1967.01高级工程师土木工程学院44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周志勇男1971.06副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45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凌知民男1961.05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方元男1972.10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7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孙 智男1977.0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8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徐利平男1964.09正高级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49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 映女1968.05高级工程师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50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程 进男1971.07副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51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杨林德男1939.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2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束 昱男1951.09正高工土木工程学院53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李永盛男1951.0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4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唐忠德男1949.09正高工土木工程学院55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朱合华男1962.10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6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黄宏伟男1966.09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7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陶履彬男1949.04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8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陆浩亮男1949.04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9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张子新男1967.0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0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汤永净女1965.0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1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廖少明男1966.10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2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丁文其男1969.11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3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胡向东男1961.02副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64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蔡永昌男1972.1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5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贾 坚男1963.01高级工程师土木工程学院66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王 璇男1968.05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7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彭芳乐男1965.09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68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谢雄耀男1972.1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9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王解先男1963.10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0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潘国荣男1960.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1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陈 义男1960.03教授土木工程学院第2页/共4页72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鲍 峰男1959.08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3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伍吉仓男1963.10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4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李全海男1964.0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5081601大地测量学及测量工程沈云中男1962.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6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须鼎兴男1948.06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7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胡丛玮男1963.01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8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程效军男1964.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9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陈映鹰男1941.05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0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叶 勤女1970.01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1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王卫安男1960.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2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施一民男1942.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3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姚连璧男1964.04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4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童小华男1971.0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5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刘 春男1973.0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6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许志鸿男1939.02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87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孙立军男1963.0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88082301道路与铁路工程谈至明男1960.02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89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郭忠印男1962.0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0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严作人男1950.05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1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守恩男1961.12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2082301道路与铁路工程凌建明男1966.1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3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顾保南男1962.07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4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叶霞飞男1961.06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5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许玉德男1965.09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6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杨新安男1964.1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7082301道路与铁路工程周顺华男1964.04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8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宫全美女1967.10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9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李立寒女1957.0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0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王炳龙男1964.03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1082301道路与铁路工程练松良男1956.05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2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薜 明男1950.04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3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陈雨人男1966.03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4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潘晓东男1960.1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5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许 恺男1955.11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6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黄卫东男1970.01副研究员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7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叶 奋男1970.12副研究员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第3页/共4页108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丁春林男1967.01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第4页/共4页。
专业: 结构工程姓名性别职称评聘时间研究室专业方向本年度招生要求李国强男教授博导:1996.01;硕导:1992.07 多高层钢结构及钢结构抗火研究室钢结构孙飞飞男副教授硕导:2004.11多高层钢结构及钢结构抗火研究室钢结构陈素文女副教授硕导:2006.11多高层钢结构及钢结构抗火研究室钢结构蒋首超男副教授硕导:2005.11多高层钢结构及钢结构抗火研究室钢结构陈以一男教授博导:1999.06;硕导:1995.07钢与轻型结构研究室钢结构童乐为男教授博导:2003.05;硕导:1996.09钢与轻型结构研究室钢结构赵宪忠男教授博导:2007.12;硕导:2004.11钢与轻型结构研究室钢结构王伟男副教授硕导:2008.11 钢与轻型结构研究室钢结构周锋男副教授硕导:2011.04 钢与轻型结构研究室钢结构李元齐男教授博导:2007.12;硕导:2001.10空间结构研究室钢结构吴明儿男教授博导:2009.11;硕导:2005.11空间结构研究室钢结构马人乐男教授博导:2001.04;硕导:1993.05高耸结构研究室钢结构何敏娟女教授博导:2004.11;硕导:1996.09高耸结构研究室钢结构邓洪洲男教授博导:2004.11;硕导:1997.09高耸结构研究室钢结构罗烈男副教授硕导:2002.06 高耸结构研究室钢结构沈之容男副教授硕导:2004.11 高耸结构研究室钢结构陈俊岭女讲师硕导:2008.11 高耸结构研究室钢结构罗永峰男教授博导:2003.05;硕导:1996.09 钢结构理论与施工技术研究室钢结构郭小农男讲师硕导:2010.12钢结构理论与施工技术研究室钢结构邓长根男教授博导:1999.06;硕导:1993.05结构稳定与监控研究室钢结构余绍锋男副教授硕导:2000.07 结构稳定与监控研究室钢结构王人鹏男副教授硕导:1998.04 现代预应力/预制结构研究室钢结构丁洁民男教授级高工博导:2000.06;硕导:1999.05兼职导师(同济设计院)钢结构张晓光男高级工程师硕导:2005.11 兼职导师(同济设计院)钢结构李杰男教授博导:1996.01;硕导:1995.07 现代混凝土结构与生命线工程研究所混凝土结构肖建庄男教授博导:2004.11;硕导:2000.04 现代混凝土结构与生命线工程研究所混凝土结构赵鸣男教授博导:2010.06;硕导:1996.09 现代混凝土结构与生命线工程研究所混凝土结构陈建兵男副教授博导:2010.12;硕导:2006.11 现代混凝土结构与生命线工程研究所混凝土结构陈隽男副教授博导:2010.12;硕导:2005.11 现代混凝土结构与生命线工程研究所混凝土结构谢强男副教授博导:2010.12;硕导:2006.11 现代混凝土结构与生命线工程研究所混凝土结构高向玲女副教授硕导:2008.11现代混凝土结构与生命线工程研究所混凝土结构刘威男副教授硕导:2009.12现代混凝土结构与生命线工程研究所混凝土结构李素贞女副研究员硕导:2010.12现代混凝土结构与生命线工程研究所混凝土结构顾祥林男教授博导:2001.04;硕导:1995.07 鉴定加固与数值仿真研究室混凝土结构张伟平男教授博导:2010.12硕导:2004.11 鉴定加固与数值仿真研究室混凝土结构吴善能男副教授硕导:2004.11 鉴定加固与数值仿真研究室混凝土结构林峰男副教授硕导:2008.11 鉴定加固与数值仿真研究室混凝土结构宋晓滨男讲师硕导:2010.12 鉴定加固与数值仿真研究室混凝土结构陈涛男讲师硕导:2011.04 鉴定加固与数值仿真研究室混凝土结构苏小卒男教授博导:2000.06;硕导:1994.05 预应力研究所混凝土结构熊学玉男教授博导:2006.11;硕导:2000.04 预应力研究所混凝土结构周建民男副教授硕导:2000.07 预应力研究所混凝土结构屈文俊男教授博导:2004.11;硕导:1999.05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室混凝土结构张盛东男副教授硕导:2008.1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室混凝土结构薛伟辰男教授博导:004.11;硕导:1999.05 现代预应力/预制结构研究室混凝土结构李杰男副教授硕导:2007.12 现代预应力/预制结构研究室混凝土结构祁德庆男副教授硕导:2001.10 特种结构研究室混凝土结构吕凤梧男副教授硕导:2001.10 特种结构研究室混凝土结构巢斯男教授级高工硕导:2001.10 兼职导师(同济设计院)混凝土结构郑毅敏男教授级高工硕导:2002.06 兼职导师(同济设计院)混凝土结构朱玉华女教授级高工硕导:2004.11 兼职导师(同济设备处)混凝土结构赵昕男高级工程师硕导:2008.11 兼职导师(同济设计院)混凝土结构朱慈勉男教授博导:2001.04;硕导:1991.05结构力学研究室结构分析吴宇清男副教授硕导:2005.11 结构力学研究室结构分析许强男教授博导:2004.11;硕导:2001.10 结构数值模拟与破坏分析研究室结构分析匡志平男教授博导:2005.11;硕导:1996.09 结构数值模拟与破坏分析研究室结构分析程尧舜男副教授硕导:1998.04结构数值模拟与破坏分析研究室结构分析。
“金属算命师”·“材料科医师”——专访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高玉魁教授高玉魁,1973年4月生,2008年获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学位,现任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委员,研究员。
曾承担国防973课题1项、国家重点型号多项,科研成果曾并被《科技日报》和《中国科学人》所报道。
2009年和2012年2次被中国工程院分别聘为咨询项目和重大咨询项目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为材料力学行为(侧重研究固体材料的疲劳断裂)、表面强化工艺(喷丸强化、激光冲击强化、滚压、挤压、复合强化等)、结构完整性评价(裂纹萌生与扩展寿命及耐久性)、表面完整性分析。
问:2009年的时候您曾接受过科普杂志《科学中国人》的采访,从中了解到您的求学轶事,感受到您对材料科学的热爱。
高教授:我是一个喜欢科学爱好思索的人,从小就爱天马行空地做梦。
正是自己的胡思乱想和对自然世界的好奇才选择了金相专业,这个当时让别人看来既没有金融会计赚钱也没有计算机信息技术显得高大上的专业,却是我的最爱。
金相专业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的简称,当时还算是个比较专业的术语,现在可能很多学生已经不知道什么是金相专业了。
我对金相专业的理解就是给金属看命,就像给人看手相,就是通过对金属的组织结构(相结构)来推断金属材料及其构建的性能与使用寿命。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看的书也五花八门,从小人书到童话世界,从隋唐演义到民间野史,而且我多数是借小朋友的书来读的,这使我必须很快读完要尽早还给他,真是书非借不能读也,但其实借书的主要原因还是当时没钱买这些不正经的书。
我对易经很感兴趣,易经是中国的大智慧和中华文化的总起源,这部万经之首、群经之源其实是告诉我们该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办事,虽然被后人在算命上过度解读而变成了迷信,但其实迷信就是过度相信,而这恰恰不是易经这部哲学大典的本源和要义,因为易经告诉人们最重要的是阴阳平衡和天地人之间的和谐,而不是过度解读其某一部分,易经包含了象、数、理、卜四大内容,今天一些人过度解读了易经的卜并被作为谋财的一种手段,其实荀子曾曰善易者不卜,而孔子也曾曰不占而已矣。
曹永智
导师简介(500字以内,自由组织材料):曹永智,1971.04月出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副教授,机械工程学科,从事超精密加工及微纳制造技术等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至今已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博士点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研究。
参加科研工作以来一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检索10余篇,EI检索15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
目前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委、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及《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等国内外著名学术会议或期刊的专业审稿人。
指导硕士研究生7人(已毕业6人)。
计划招收硕士(2)。
机械电子工程.陆敏恂男1949.03 409080202机械电子工程.严继东男1949.07 410080202机械电子工程.乌建中男1953.11 411080202机械电子工程.王安麟男1954.08 412080202机械电子工程.周奇才男1962.04 413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赵炯男1963.10 414080202机械电子工程.訚耀保男1965.02 415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李万莉女1965.06 416080202机械电子工程.米智楠男1967.03 417080202机械电子工程.周爱国男1973.01陆敏恂教授简介陆敏恂,男,1949年3月4日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曾在德国布伦瑞克技术大学汽车研究所学习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进修,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液压分会理事、副秘书长,现从教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研究所。
从事液压传动与控制,研究方向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和液压振动技术,为同济大学地下穿孔机研制小组主要成员。
曾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30多项,主持八六三课题新型曲线地下穿孔机方向检测、发讯和导向控制机理的研究。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和其它多项奖项,有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在各种杂志先后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陆敏恂1949年3月4日生于上海,汉族,籍贯江苏无锡,中国共产党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
目录1简介2荣誉表彰1简介1973年进同济大学机电系工程机械专业学习,1977年毕业。
1993年8月至1994年8月在德国布伦瑞克技术大学汽车研究所学习,1994年8月1995年3月在德国狼堡大众汽车公司进修。
1997年至2002年在同济大学攻读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在同济大学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从教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研究所,从事液压传动与控制,研究方向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和液压振动技术,为同济大学地下穿孔机研制小组主要成员。
姓名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孙周兴010103外国哲学徐卫翔010103外国哲学张闳010103外国哲学朱大可010103外国哲学彼得·特010103外国哲学万书元010103外国哲学王鸿生010103外国哲学刘日明010103外国哲学冯俊010103外国哲学陈家琪 010103外国哲学高宣扬 010103外国哲学章仁彪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仇华飞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李占才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张劲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丁晓强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蔡建国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龙平平0305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邵龙宝030505思想政治教育王滨030505思想政治教育周敏凯030505思想政治教育李渡030505思想政治教育蒋晓伟030505思想政治教育朱建华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吴侃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李乐曾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戴劲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王改娣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马秋武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顾曰国050211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陆洪文070101基础数学方小春070101基础数学靳全勤070101基础数学蔡迎春070101基础数学陈伯勇070101基础数学杨义虎070101基础数学贺群070101基础数学付强070101基础数学娄本东070101基础数学姜礼尚070104应用数学邵嘉裕070104应用数学黄自萍070104应用数学濮定国070104应用数学边保军070104应用数学李雨生070104应用数学孙继涛070104应用数学梁汉营070104应用数学朱经浩070104应用数学徐承龙070104应用数学梁进070104应用数学羊亚平070201理论物理郑浩平070201理论物理陈宇光070201理论物理王治国070201理论物理刘要稳070201理论物理陈鸿070205凝聚态物理顾牡070205凝聚态物理张冶文070205凝聚态物理沈军070205凝聚态物理周斌070205凝聚态物理李宏强070205凝聚态物理安振连070205凝聚态物理石云龙070205凝聚态物理吴广明070205凝聚态物理羊亚平070205凝聚态物理刘要稳070205凝聚态物理钱梦騄070206声学李同保070206声学王寅观070206声学胡文祥070206声学葛剑敏070206声学毛东兴070206声学王占山070207光学吴永刚070207光学杨李茗070207光学唐永建070207光学王红斌070207光学吴卫东070207光学李同保070207光学范滨070207光学吴庆生070301无机化学闫冰070301无机化学姚天明070301无机化学刘春元070301无机化学李通化070302分析化学李义久070302分析化学朱仲良070302分析化学田阳070302分析化学匡春香070303有机化学赵晓明070303有机化学李佟茗070304物理化学胡中华070304物理化学赵国华070304物理化学甘礼华070304物理化学余兆祥070304物理化学朱志荣070304物理化学周怀阳070702海洋化学张传伦070703海洋生物学汪品先070704海洋地质周祖翼070704海洋地质翦知湣070704海洋地质廖宗廷070704海洋地质邵磊070704海洋地质王汝建070704海洋地质蔡进功070704海洋地质李前裕070704海洋地质刘志飞070704海洋地质傅强070704海洋地质杨守业070704海洋地质刘传联070704海洋地质翁成郁070704海洋地质范代读070704海洋地质刘健070704海洋地质朱伟林070704海洋地质周怀阳070704海洋地质马在田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吴健生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许惠平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王华忠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耿建华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钟广法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董良国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于鹏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吴如山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朱元清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王水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汪世龙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陈小平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祝建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戴亚蕾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王春光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郭占云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李平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裴钢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费俭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徐国彤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程舟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薛雷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陆琰君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姚思德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戚正武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潘卫庆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李佳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谢欣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陈力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鞠佃文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张庆华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王泓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张若京080100力学仲政080100力学贺鹏飞080100力学聂国华080100力学徐鉴080100力学唐寿高080100力学黄争鸣080100力学金波080100力学胡超080100力学胡振东080100力学虞爱民080100力学戴瑛080100力学刘毅080100力学李岩080100力学王国砚080100力学杨国标080100力学郑百林080100力学陈硕080100力学李爱平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沈斌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林建平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刘海江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张为民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图士捷080201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乌建中080202机械电子工程陆敏恂080202机械电子工程凌培亮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李万莉080202机械电子工程周奇才080202机械电子工程王安麟080202机械电子工程訚耀保080202机械电子工程刘钊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邱惠清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卞永明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张氢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奚鹰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余卓平080204车辆工程赵洪伦080204车辆工程孙泽昌080204车辆工程吴光强080204车辆工程沈钢080204车辆工程万钢080204车辆工程陈辛波080204车辆工程吴志红080204车辆工程周鋐080204车辆工程左曙光080204车辆工程陈慧080204车辆工程高云凯080204车辆工程杨志刚080204车辆工程朱西产080204车辆工程周苏080204车辆工程章桐080204车辆工程王宏雁080204车辆工程侯永平080204车辆工程王哲080204车辆工程陆正刚080204车辆工程朱绍中080204车辆工程高卫民080204车辆工程吴广明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刘小林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时东陆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周斌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沈军080501材料物理与化学黄文旵080502材料学张雄080502材料学王培铭080502材料学李新贵080502材料学施惠生080502材料学何国球080502材料学王国建080502材料学任杰080502材料学姚武080502材料学黄美荣080502材料学浦鸿汀080502材料学马一平080502材料学贺蕴秋080502材料学林健080502材料学杨正宏080502材料学张钧林080502材料学王健农080502材料学向卫东080502材料学王正洲080502材料学顾书英080502材料学时东陆080502材料学金放鸣080502材料学张东080502材料学杨修春080502材料学王德平080502材料学钟世云080502材料学许乾慰080502材料学严彪080502材料学杨全兵080502材料学钟世云080503材料加工工程严彪080503材料加工工程杨全兵080503材料加工工程黄争鸣080503材料加工工程王德平080520生物材料许乾慰080520生物材料时东陆080520生物材料任杰080520生物材料张东080521纳米材料与技术杨修春080521纳米材料与技术时东陆080521纳米材料与技术吴庆生080521纳米材料与技术任杰080521纳米材料与技术浦鸿汀080521纳米材料与技术姚熹080522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翟继卫080522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蔡克峰080522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王旭升080522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杨同青080522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于剑080522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周伟国080702热能工程吴家正080702热能工程朱彤080702热能工程陈德珍080702热能工程安恩科080702热能工程倪计民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马建新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李理光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许思传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楼狄明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吴志军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刘正白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赵福全080703动力机械及工程吴启迪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陈詠恩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徐立鸿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徐国卿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张逸成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陈启军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林峰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林正浩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刘富强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岳继光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林涛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赵晓群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许维胜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汪镭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王中杰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蒋式勤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郭爱煌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朱芳来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陈星弼08110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萧蕴诗081102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殳伟群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王磊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牟龙华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葛万成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金立军08110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严隽薇081103系统工程王坚081103系统工程乔非081103系统工程张浩081103系统工程郭其一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苗夺谦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孙杳如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王守觉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张大陆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江建慧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陈永生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张晨曦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王力生081201计算机系统结构蒋昌俊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曾国荪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徐中伟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闫春钢08120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王继成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谭成翔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汪海航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李光耀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向阳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赵卫东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关佶红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张苗苗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贾金原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郑时龄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常青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伍江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殷正声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卢永毅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王骏阳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李浈081301建筑历史与理论戴复东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莫天伟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王伯伟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钱锋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黄一如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陈易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李斌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李振宇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蔡永洁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支文军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吴长福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邢同和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魏敦山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蔡镇钰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余立081302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赵民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宋小冬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潘海啸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吴志强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戴慎志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唐子来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李京生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张松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王德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彭震伟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周俭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夏南凯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沈清基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孙施文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王伟强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杨贵庆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张冠增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陈晓丽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邹德慈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仇保兴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陆锡明081303城市规划与设计顾景文081304建筑技术科学宋德萱081304建筑技术科学陈保胜081304建筑技术科学郝洛西081304建筑技术科学刘滨谊081320景观规划设计吴伟081320景观规划设计吴承照081320景观规划设计严国泰081320景观规划设计朱钟炎081320景观规划设计吴国欣081320景观规划设计金云峰081320景观规划设计王云才081320景观规划设计韩锋081320景观规划设计周向频081320景观规划设计王小璘081320景观规划设计孙钧081401岩土工程杨敏081401岩土工程周健081401岩土工程高广运081401岩土工程黄茂松081401岩土工程袁聚云081401岩土工程赵春风081401岩土工程李镜培081401岩土工程刘曙光081401岩土工程蒋明镜081401岩土工程王卫东081401岩土工程沈祖炎081402结构工程吕西林081402结构工程李国强081402结构工程李杰081402结构工程陈以一081402结构工程邓长根081402结构工程周德源081402结构工程钱江081402结构工程陆洲导081402结构工程苏小卒081402结构工程丁洁民081402结构工程马人乐081402结构工程顾祥林081402结构工程施卫星081402结构工程朱慈勉081402结构工程陈世鸣081402结构工程童乐为081402结构工程何敏娟081402结构工程屈文俊081402结构工程邓洪洲081402结构工程肖建庄081402结构工程薛伟辰081402结构工程匡志平081402结构工程金国芳081402结构工程熊学玉081402结构工程张建荣081402结构工程赵晓林081402结构工程李元齐081402结构工程李南生081402结构工程赵宪忠081402结构工程李云贵081402结构工程薛松涛081402结构工程许强081402结构工程张其林081402结构工程罗永峰081402结构工程高乃云081403市政工程杨健081403市政工程俞国平081403市政工程邓慧萍081403市政工程董秉直081403市政工程张旭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秦朝葵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谭洪卫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于航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李峥嵘081404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楼梦麟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罗奇峰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陈清军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翁大根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傅公康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李遇春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汤绪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吕西林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蒋通08140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项海帆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袁万城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孙利民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肖汝诚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陈艾荣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葛耀君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建中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陈惟珍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王君杰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张启伟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陈德伟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石雪飞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吴冲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徐栋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吴定俊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叶爱君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国平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刘玉擎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曹曙阳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邵长宇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朱乐东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徐伟081420土木工程施工罗永峰081420土木工程施工叶可明081420土木工程施工龚剑081420土木工程施工高振锋081420土木工程施工顾明081421风工程薛松涛081421风工程朱乐东081421风工程曹曙阳081421风工程葛耀君081421风工程李永盛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朱合华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袁勇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黄宏伟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刘国彬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夏才初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张子新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彭芳乐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丁文其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胡向东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廖少明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蔡永昌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郑永来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白云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葛世平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孙钧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张其林081423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谢步瀛081423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许强081423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王解先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沈云中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潘国荣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伍吉仓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鲍峰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陈义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程效军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李全海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关泽群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石忆邵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姚连璧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童小华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卢耀如081803地质工程唐益群081803地质工程叶为民081803地质工程叶观宝081803地质工程沈明荣081803地质工程匡翠萍081803地质工程徐超081803地质工程周念清081803地质工程黄雨081803地质工程孙立军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郭忠印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谈至明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练松良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周顺华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凌建明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守恩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叶霞飞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王炳龙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潘晓东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杨新安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许玉德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李立寒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宫全美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顾保南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叶奋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唐伯明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刘伯莹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戴东昌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王梦恕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王知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董德存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杨晓光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张红军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李克平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彭仲仁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张小宁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杨东援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徐瑞华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陈小鸿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孙有望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徐行方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孙焰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吴兵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张戎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汪光焘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张剑飞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曹钟勇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杨晓光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彭仲仁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谢维达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赵建夫083001环境科学李风亭083001环境科学李光明083001环境科学朱志良083001环境科学杨永兴083001环境科学陈玲083001环境科学郜洪文083001环境科学刘树深083001环境科学杨海真083001环境科学尹大强083001环境科学李建华083001环境科学贺文智083001环境科学林志芬083001环境科学金放鸣083001环境科学徐祖信083001环境科学周琪083002环境工程赵由才083002环境工程马鲁铭083002环境工程何品晶083002环境工程李田083002环境工程夏四清083002环境工程陈银广083002环境工程吴星五083002环境工程吴志超083002环境工程张亚雷083002环境工程王磊083002环境工程杨殿海083002环境工程金放鸣083002环境工程邵立明083002环境工程李咏梅083002环境工程徐祖信083002环境工程王培军083100生物医学工程彭鲁英083100生物医学工程沈百荣083100生物医学工程曹志伟083100生物医学工程储茂泉083100生物医学工程倪成083100生物医学工程李霞083100生物医学工程钟平083100生物医学工程陈建泉083100生物医学工程李革083100生物医学工程时东陆083100生物医学工程陈义汉100201内科学冯波100201内科学李永渝100201内科学严海东100201内科学王乐民100201内科学赵旭东100201内科学郭传勇100201内科学梁永杰100201内科学胡忠义100201内科学邱忠民100201内科学张代富100201内科学谢晓恬100201内科学周彩存100201内科学杨长青100201内科学李惠萍100201内科学颜新100201内科学范列英100201内科学吕中伟100201内科学徐亚伟100201内科学李觉100201内科学李新明100201内科学彭艾100201内科学王兴鹏100201内科学荆志成100201内科学刘中民100210外科学童晓文100210外科学赵中辛100210外科学俞光荣100210外科学王永光100210外科学王新华100210外科学范跃祖100210外科学葛海燕100210外科学王予彬100210外科学陈岗100210外科学姜格宁100210外科学张世民100210外科学程黎明100210外科学段涛100210外科学郑军华100210外科学凌锋100210外科学刘月华100302口腔临床医学王佐林100302口腔临床医学刘宏伟100302口腔临床医学苏俭生100302口腔临床医学赵守亮100302口腔临床医学黄远亮 100302口腔临床医学韩传峰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王效俐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郭重庆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吴启迪120100管理科学与工程尤建新120120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霍佳震120120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王霞120120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张建同120120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马卫民120120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单胜道120120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周箴120120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林杰12012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王洪伟12012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诸大建120122城市发展与管理施建刚120122城市发展与管理陶小马120122城市发展与管理何芳120122城市发展与管理冯晓120122城市发展与管理孙荣120122城市发展与管理朱德米120122城市发展与管理孟凡辰120122城市发展与管理江景波120123建设工程管理王广斌120123建设工程管理陈建国120123建设工程管理黄如宝120123建设工程管理乐云120123建设工程管理曹吉鸣120123建设工程管理刘武君120123建设工程管理单晓光120124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刘晓海120124知识产权与知识管理陈伟忠120125金融工程与管理叶耀明120125金融工程与管理闻岳春120125金融工程与管理郑惠强120126科技发展与管理陈强120126科技发展与管理徐冠华120126科技发展与管理尤建新120126科技发展与管理万钢120126科技发展与管理刘威120201会计学吴泗宗120202企业管理彭正龙120202企业管理任浩120202企业管理叶明海120202企业管理雷星晖120202企业管理罗瑾琏120202企业管理孙遇春120202企业管理陈飞翔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陈德棉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陈松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林善浪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吴宗法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吴建伟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方向德国哲学法国哲学文化哲学与文化批评文化哲学与文化批评德国哲学艺术哲学与文化批评西方诗学与批评理论政治哲学与法哲学法国哲学政治哲学与法哲学 法国哲学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外道德教育比较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公民教育研究意识形态与当代社会思潮研究公民教育研究法治国家与公民法治教育研究德语词汇学、德语二语习得研究、中德跨文化交际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翻译学德国研究与德国文化学、中德跨文化交际、翻译学应用语言学英国诗歌、文学翻译理论语言学及应用(音系学、句法学、外语教学)多模态语言研究、语用学代数数论算子代数与泛函分析李代数数论多复变函数论微分几何整体微分几何代数群、量子群及其表示偏微分方程金融数学组合数学与图论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金融数学组合数学与图论非线性控制理论与应用极限理论及其统计分析运筹学与控制论计算金融金融数学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受限与非均匀系统的经典与量子光学研究计算凝聚态物理和量子计算生物学凝聚态理论与材料设计、人工电磁材料凝聚态理论磁性纳米结构与自旋电子学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人工电磁材料光信息材料与器件人工电磁材料、电介质微结构纳米复合结构与尺寸效应(纳米材料与技术)纳米复合结构的加工与小尺寸效应凝聚态物理左手材料、光子晶体、波在非均匀媒质中的传播功能与工程电介质及驻极体凝聚态物理与材料设计、人工电磁材料极紫外软X射线光学、薄膜光学薄膜光学及其技术先进光学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先进光学薄膜材料先进光学薄膜材料先进光学薄膜材料薄膜光学及其技术纳米化学 材料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稀土化学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微纳米固体发光材料生物无机化学 配位化学 化学生物学过渡金属配位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及电子构型 仿生无机 超分子组分析化学 分析计量学 生物信息学环境化学 应用化学 分析化学化学计量学 动力学分析 化学模式识别电化学分析 生物电化学 光电化学金属有机化学 有机药物化学 绿色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 有机氟化学 不对称催化合成 材料化学化学工程多孔炭材料 应用电化学(超级电容器) 环境催化与吸附纳米电化学 环境生物电化学。
博士生导师刘海江教授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33)3
【摘要】刘海江,男,1967年生,江苏宝应人,工学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4年就读于重庆大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1995年5月毕业于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工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任教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
1996年9月-1997年3月受国家教委委派以技术专家身份工作于也门萨那大学工学院。
回国后一直任教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代制造技术研究所,
【总页数】1页(PF003-F003)
【关键词】刘海江;教授;机械工程学院;研究方向;同济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H-4;G64
【相关文献】
1.博士生导师陈成澍教授、陶生桂教授、胡用生教授简介 [J],
2.博士生导师彭国雄教授,曹钟勇教授,杨晓光教授简介 [J],
3.博士生导师丁士昭教授、万德安教授、刘仲英教授简介 [J],
4.博士生导师姜礼尚教授、施宪法教授、李杰教授简介 [J],
5.全民休闲教育任重道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刘海春教授访谈 [J], 刘海春; 唐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机械电子工程.陆敏恂男1949.03 409080202机械电子工程.严继东男1949.07 410080202机械电子工程.乌建中男1953.11 411080202机械电子工程.王安麟男1954.08 412080202机械电子工程.周奇才男1962.04 413080202机械电子工程. 炯男1963.10 414080202机械电子工程.訚耀保男1965.02 415080202机械电子工程.万莉女1965.06 416080202机械电子工程.米智楠男1967.03 417080202机械电子工程.周爱国男1973.01陆敏恂教授简介陆敏恂,男,1949年3月4日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曾在德国布伦瑞克技术大学汽车研究所学习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进修,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液压分会理事、副秘书长,现从教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研究所。
从事液压传动与控制,研究方向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和液压振动技术,为同济大学地下穿孔机研制小组主要成员。
曾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30多项,主持八六三课题新型曲线地下穿孔机方向检测、发讯和导向控制机理的研究。
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一项和其它多项奖项,有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在各种杂志先后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陆敏恂1949年3月4日生于,汉族,籍贯,中国共产党党员,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
目录1简介2荣誉表彰1简介1973年进同济大学机电系工程机械专业学习,1977年毕业。
1993年8月至1994年8月在德国布伦瑞克技术大学汽车研究所学习,1994年8月1995年3月在德国狼堡大众汽车公司进修。
1997年至2002年在同济大学攻读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在同济大学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从教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研究所,从事液压传动与控制,研究方向为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和液压振动技术,为同济大学地下穿孔机研制小组主要成员。
是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液压分会理事、副秘书长。
2荣誉表彰曾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和技术开发项目40多项,主持八六三课题《新型曲线地下穿孔机方向检测、发讯和导向控制机理的研究》。
先后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能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其它多项奖项,有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多项,在各种杂志先后发表论文四十余篇。
1977年起先后在同济大学机电系、机械系、汽车系、机械学院、组织部和校党委工作,历任学生政治指导员、教研室支部书记、机械工程学院党总支委员、工会副主席、机械系党总支副书记和党总支书记、汽车系党总支书记、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党委组织部部长和同济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
2005年2月任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工会主席。
严继东加入时间:2010-5-21 来源:名人网点击量:70 【字体:大中小】严继东——教授级高工, 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硕士生导师,1949年7月生,同济大学机电系工程机械专业毕业,长期从事工程机械,液压传动与控制学科的教学、测试和科研工作。
1993年在德国布伦瑞克大学汽车研究所进修汽车测试技术。
曾长期担任同济大学机械学院工程机械液压实验室主任,同济大学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站建筑、建设、工程机械(设备)检测室主任。
1997年7月起兼任市工程设备监理。
现任赣南客家联谊会名誉会长。
从教35年在国外杂志公开发表论文四十余篇,1988年因滑阀式转向系统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多功能综合液压试验台项目获1993年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压抗磨油品试验台研制及油品分析”国家八五攻关项目获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4年获市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
2005-2006年先后获同济大学教学实验改革一等奖,二等奖。
擅长大型液压试验台的设计和研制工作。
曾进行过几十项起重机,压路机,装载机,井架,液压元件和装置等机械测试鉴定工作。
从事十几年高压抗磨油品测试与评定,摩擦副机理分析研究工作,在国石油行业有一定影响。
:乌建中性别:男出生年月:1953-11-01职称:教授党政职务:无研究方向:机电液控制导师类型:博导通讯地址:市浦区路65号401室电子:教育背景:1977年同济大学机电系工程机械专业毕业;1981年同济大学机械系研究生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年同济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1977年同济大学机电系工程机械教研室助教;1986年同济大学机械系讲师;1987年3月~1988年7月联邦德国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访学;1994年同济大学机械系副教授;1997年同济大学机械系教授;2000年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评审专家;市机器人学会理事。
研究领域:(1)机电液控制技术;(2)工程机械动力控制技术;(3)新能源产业化关键技术。
在研项目:(1)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整体安装软着陆系统;(2)风轮叶片全尺寸模拟加载试验检测技术与装备。
学术成果与奖励:(1)1989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高频液压振动打桩锤和液压夹具”,第五完成人;(2)1992年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石洞口电厂240米烟囱液压顶升设备”,第四完成人;(3)1992年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发动机点火提前角、闭合角测试仪”,第二完成人;(4)1994年国豪优秀教师一等奖;(5)1995年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与设备”,第一完成人;(6)1995年宝钢奖励基金优秀教师奖;(7)199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与设备”,第三完成人;(8)1996年光华奖励基金三等奖;(9)1997年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液压比例同步提升技术应用研究”,第三完成人;(10)1997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1)1998年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推广类)一等奖:“超大型构件液压同步提升技术与设备”,第一完成人;(12)2006年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连续顶推建设机器人”,第一完成人。
论文:(1)“天然气发电机组频率自适应模糊控制”,第二作者,《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6(1);(2)“天然气燃发电机组频率前馈补偿模糊PID控制”,第二作者,《机电一体化》2006(3);(3)“基于图像识别的微型倾斜传感器”,第二作者,《自动化仪表》2006(11);(4)“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大型钢结构安装监测系统”,第一作者,《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6(3);(5)“无线遥控液压爬行机器人的设计”,第一作者,《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6(4);(6)“燃发电机组频率前馈补偿PID神经网络控制”,第二作者,《燃机学报》2007(4);(7)“自升式海洋平台桩腿升降缓冲分析”,第一作者,《中国工程机械学报》,2008(3);(8)“Accuratecenterpositioncontrolandoptimizationduringcompleteinstallationofoffsh orewindturbines”.WuJianzhong,DongYandong,Chenyapping.Proceedings-2009Internati onalConferenceonInformationEngineeringandComputerScience,ICIECS2009.Vol.1:358~362Inspec:11032882;(9)“风机叶片疲劳加载过程频率俘获特性”,第二作者,《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1,43(6);(10)“MWWindTurbineBladeTestModalAnalysis”,第二作者,The3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andNetworkTechnology,2011.(2)王安麟王安麟,教授(博士生导师),1954年8月生,籍贯。
现任同济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
日本机械学会正会员。
1.1简历王安麟,男,1954年8月生,工学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机械工程系,1987年公派赴日留学攻读学位,先后在日本大阪大学和金泽大学学习和任教,1996年归国。
200年4月-2001年3月被聘为日本金泽大学客座教授赴日合作研究一年。
1996年回国以来,曾任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系主任、工程机械研究所副所长,机电设计与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微电子装备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1年归国。
1.2研究成果在国外发表论文百余篇,被SCI、EI收录50余篇。
申请专利多项。
编著书籍多部,其中第一作者著作有《现代机械工程最优化设计方法与应用》,《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建模》,《现代设计方法》,《智能设计》和《广义机械优化设计》等。
近5年来,承担或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市科委重点项目等纵向项目10多项,国企业委托项目多项。
目前研究领域包括:微机械与微电子装备、工程机械、智能和仿生设计、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建模、机电一体化健壮性设计等方向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主要学术成绩:(1)将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建模的方法应用于机械系统的研究,以突破传统系统解析(自上而下)方法的束缚,提出以自下而上建模,解决非稳定或非均衡系统的复杂机电系统的设计路线,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工程设计领域;并在国率先开设了《复杂系统的分析与建模》课程、出版了教材。
(2)在机电一体化设计理论研究方面,在国率先提出了健壮结构、机电一体化健壮性优化设计理论和方法,并将其成功地应用于多个设计领域。
(3)在多物理场环境下的微结构设计理论方向,率先提出了微结构拓扑自组织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为微传感器的微器件设计开创了新的途径。
(4)完成了市科委重点项目《多功能贴片机关键技术及设备研制》,对微电子制造、封装工艺过程的设备共性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成功研制出贴片机工业样机(WJT-2000),并通过了市科委的成果鉴定,为我国自主开发高速高精度微电子装备具有技术储备以及示性科学价值。
:周奇才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04-24职称:教授党政职务: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研究方向:机械电子工程导师类型:博导通讯地址:市安路4800号电子:教育背景:1979-1983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起重运输机械本科1998-2002西南交通大学机械设计理论博士工作履历:1983-2000原铁道学院、铁道大学(2000.4与同济大学合并)助教、讲师、副教授2000-至今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物流仓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物流与运输学会(CILT)中国分会物流装备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