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历年核心考点: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 格式:docx
- 大小:18.86 KB
- 文档页数:4
小学教资综合素质——文化素养中国古代史一、石器时代1.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
元谋人;蓝田人;山顶洞人。
2.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
(1)母系氏族: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
(2)父系氏族公社:龙山文化遗址;大汶口文化遗址。
二、上古神人1.盘古氏——开天辟地2.有巢氏——建造房屋3.燧人氏——人工取火4.女娲氏——补天造人5.伏羲氏——八卦6.神农氏——发明农耕;尝百草;炎帝;农业、医药之祖7.轩辕氏——黄帝三、中国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1.牧野之战:武王伐纣,中国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2.巨鹿之战:项羽伐秦3.官渡之战:三国时期,曹操、袁绍4.赤壁之战: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5.淝水之战:东晋,苻坚、谢玄四、中国古代重要变法1.李悝变法:魏国——最早变法。
2.《法经》:魏国李悝,第一部比较系统地成文法典。
3.商鞅变法:秦国——最彻底变法,持续时间最长。
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4.吴起变法:楚国。
5.王安石变法:北宋。
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疫法、方田均税法。
6.一条鞭法:明朝。
张居正。
7.戊戌变法:清末。
戊戌六君子。
五、诸子百家1.儒家孔子:《春秋》、有教无类、德治、仁孟子: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荀子:性恶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2.道家老子:无为、上善若水、道法自然庄子:天人合一、清静无为、庄周梦蝶、庖丁解牛3.法家韩非子:法术势结合4.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用5.兵家孙子:《孙子兵法》——世界上最早最著名的兵书孙膑:田忌赛马、桂陵之战、马陵之战6.杂家吕不韦:《吕氏春秋》。
一字千金。
中国近代史抗日战争时期重大战役↓中国现代史一、中国现代史(建国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1950年至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进行土改。
1950年4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废除封建婚姻制度。
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文化素养常考知识点一、中国古代文化1.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性文献:《诗经》、《尚书》、《论语》、《孙子兵法》等。
2.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特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墨家文化、法家文化、兵家文化、纨绔文化等。
3.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形式: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等。
4.中国古代文化的节日和习俗: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二、世界文化1.欧洲文化的代表性文献:《圣经》、《战争与和平》、《简·爱》等。
2.欧洲文化的主要特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
3.世界各国的文化特点和代表性作品: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日本的和服、法国的香水等。
三、科学文化1.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方法论:观察、实验、归纳、假设、验证等。
2.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科学家和重大科学发现: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居里夫人的放射性等。
四、艺术文化1.音乐文化:音乐的基本要素、音乐的分类和发展、音乐的风格和流派等。
2.美术文化:绘画的基本要素、绘画的分类和发展、著名画家和作品等。
3.戏剧文化:戏剧的起源和发展、戏剧的表演形式和剧目、著名戏剧家和作品等。
五、体育文化1.奥运会的起源和发展、奥运会的体育项目和比赛规则。
2.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武术、乒乓球等。
3.国际著名体育比赛和运动员:世界杯足球赛、奥运会体操比赛、尤西比奥·恩利克等。
六、文化交流与国际交流1.世界语言的发展和分类: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
2.国际交流组织和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等。
七、生态文化与环保知识1.生态文化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等。
2.环保知识: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保护等。
这些都是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常考的文化素养知识点,对考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不仅有利于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也有助于备考教师资格证的综合素质考试。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预测:文化素养(二)【考点三】中国古代文学常识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可分为风、雅、颂三类,大量运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春秋》,孔子编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
4.《左传》,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编著,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5.《国语》,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
6.《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7.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8.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其著作《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称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9.《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中最长的一篇,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罕见的长篇叙事诗。
后人把它与北朝的《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10.《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五言诗的最高成就,标志着中国文人五言诗的成熟。
11.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三曹’’和“建安七子”。
代表作品有曹操的《短歌行》、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白马篇》《洛神赋》等。
其中《燕歌行》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首七言诗。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应场、阮瑀、刘桢。
19.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代表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13.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为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教资文化素养高频考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教资考试是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是用来测评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养的重要考试。
文化素养是考生在教资考试中最为重要的一个考点,也是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的一个考点。
文化素养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文化素养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教资考试中文化素养的高频考点。
一、中国古代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教资考试中文化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演变、思想文化、艺术成就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是如何影响当代社会的;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各种思想流派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中国古代的绘画、诗歌、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的代表作品和特色等。
这些知识点在教资考试中会以各种形式出现,考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和掌握。
二、世界文化除了中国古代文化,考生还需要了解一些世界文化的知识。
世界文化包括了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印度文化、埃及文化等各种文明的内容和特点。
考生需要了解这些文明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以及它们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等方面的作用。
世界各国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知识也是考试中的高频考点,考生需要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
三、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是教资考试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也是一个常见的高频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和世界各国的各种教育思想,如儒家教育思想、法家教育思想、民族主义教育思想、新儒家教育思想等,以及这些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考生还需要了解教育的基本原则、教育理论、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内容在考试中会以各种形式出现,考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和掌握。
在教资考试中,文化素养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见的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世界文化、教育思想、教育法规、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考生们认真备考,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水平,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综合素质》高频考点第四章文化素养(常考题型:选择题)一、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考过6次)1.秦统六国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东方六国(韩、赵、魏、楚、燕、齐),统一中原。
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政治上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和行政机构,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颁布《秦律》;经济方面统一货币、度量衡;军事方面统一车轨、驰道;思想文化方面统一文字(小篆)、焚书坑儒。
2.科举制:隋炀帝时加了进士科。
武则天时亲自进行殿试,并增设武举。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宋太祖时正式建立殿试制度。
乡试、会试、殿试均考取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俗称“连中三元”。
3.历史典故【纸上谈兵】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自幼熟读兵书,喜谈兵法,后来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作战,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鞠躬尽瘁】语出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草木皆兵】典出《晋书•苻坚载记》所记测水之战,前秦国主苻坚亲自率军攻打东晋,双方在八公山对峙,苻坚看晋军军容严整,误以为八公山上的草木皆是晋军。
4.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是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主要是帝国主义之间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而进行的世界规模的战争。
其主战场在欧洲战场和西线战场,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索姆河战役。
5.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反法西斯力量走向联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改变了力量对比,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大战形势转折,1943年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1945年5月和8月,德国、日本相继投降,二战以法西斯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考过1次,积累作文素材)【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主张以“仁”为核心,“德政”,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整理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教本,被后人称为“六经”。
【综合素质】
第四章文化素养
(考查方式:选择题,共9题18 分)重点:中国古代史和中国文学史
【第一节】历史与传统文化知识、中国史上的重大事件
(二)中国近代史
(三)中国现代史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三、地理常识(一)中国地理
(二)世界地理
四、外国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世界古代史
(二)世界近现代史(课本P124)
【第二节】文学常识、中国文学
、外国文学
改变世界的3个苹果:亚当、牛顿、乔布斯
【第三节】科学常识、中国著名科学家及科学成就
、外国著名科学家及科学成就
伽利略一望远镜近代科学之父
瓦特一蒸汽机
牛顿一万有引力三大定律
法拉第——电磁感应学说
达尔文一《物种起源》爱迪生一电灯汽留声机
伦琴一X射线
门捷列夫一元素周期律
富尔顿m3口
贝尔一电话
居里夫人一镭三、科普知识课本P139
艺术常识【第四
节】。
2021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小学《综合素质》考点预测试题:文化素养(【考点一】中国科技史常识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国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般指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术。
2.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成就(1)商朝:商朝的甲骨文保留了中国日食、月食和新星的最早记录。
(2)春秋:留下世界上公认的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
(3)战国时期:《干湿行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著作。
(4)西汉:公元前28年西汉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5)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震仪。
(6)隋唐: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主持实测了地球子午线长度,编制了《大衍历》。
(7)元朝:郭守敬改进简化仪器和归表,主持全国天文测量工作,编撰的授时历年周期与现行公历相同。
3.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1)西周:商高谈到《周笔算经》中毕达哥拉斯定理“三股四弦五”的特例。
(2)春秋:九九乘法表。
(3)西汉:刘欣计算的圆周率为3.1547。
(4)东汉:《九章算术》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5)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同时,他还为九章算术做笔记,并写了《变位法》一书。
4.中国古代的医药成就(1)战国时期:扁鹊发明的视、嗅、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已成为中医的传统诊断方法。
(2)西汉: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
(3)东汉:《神农本草经》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理学著作。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是后世中医学的一部重要经典。
后人称张仲景为“医学圣人”。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被称为“神医”。
(4)隋唐:唐朝杰出的医学家孙思邈著的《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学成果。
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布的药典。
(5)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医,被誉为“东方医学的伟大经典”。
5.中国古代的地理成就(1)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中外地理的理解。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点:历史文化素养(二)——中国近代史、现代史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小学综合素质》历史文化素养这一节需要了解中国历史发展常识和世界历史发展常识.一、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世纪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灾难性危害。
1839年6月,钦差大臣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英美等国商人的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l840年6月,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挑起鸦片战争。
1841年1月,英军武装占领香港岛。
2.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设立领事馆;协定关税。
3.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革命的任务成为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太平天国运动1.金田起义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春,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正式建立起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天朝田亩制度》洪秀全于l853年下半年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制定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
《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想要实现的理想社会,这实质上是一种以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为主导的空想,但强烈地反映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3.《资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国后期领导人之一的洪仁王于写出了《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一些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优路教育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第四章文化素养知识点大总结一、引言文化素养是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教育质量。
本章旨在总结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文化素养的相关知识点,以帮助考生全面掌握考试内容。
二、文化素养的定义与重要性文化素养指的是个人在文化知识、文化技能、文化情感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它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文化修养。
文化知识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
文化技能指能够运用文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文化情感对文化的热爱、尊重和传承的情感态度。
三、文化素养的主要内容文学知识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的代表作品和作者。
外国文学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作。
历史知识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世界历史的重要时期和事件。
哲学知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如儒家、道家、佛家等。
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艺术知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基本知识。
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科学知识基础科学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
科学发展史和科学精神。
教育学知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
社会文化知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点。
社会文化现象和文化趋势。
四、文化素养的培养方法广泛阅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文思想。
参与文化活动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如音乐会、戏剧表演、艺术展览等。
学习历史与哲学学习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脉络。
学习哲学思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艺术实践参与艺术创作和表演,提升艺术鉴赏和创作能力。
科学探究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跨文化交流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增进文化理解和尊重。
五、文化素养在教育中的应用课堂教学将文化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学生培养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文化建设。
教师自我提升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大纲表述了解中外科技发展史上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了解—定的科学常识,熟悉常见的科普读物。
了解—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了解中外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作品。
了解—定的艺术鉴赏知识。
了解艺术鉴赏的—般规律,并能有效地运用于教育教学活动。
第—节中外科技发展史—、中国科技发展成就(—)古代科技成就1.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
发明于西汉前期。
公元105年,蔡伦造蔡侯纸。
◇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
868年印刷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北宋时期。
平民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
指南针前身是“司南”,发明于战国时期。
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事业。
◇火药。
发明于唐朝中期。
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南宋时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突火枪”。
2.古代天文历法◇《尚书》记载了公元前2137年的—次日食,为人类最早的日食记录。
◇商代甲骨文已经记载了日食、月食,并且出现了原始历法——阴阳历。
◇春秋战国之际。
二十八宿体系已经建立。
◇春秋战国时采用的是古四分历,采取周年长度为365又1/4天,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
◇《春秋,文公十四年》中记载公元前613年世界上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比欧洲早600多年。
◇战国《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
石生绘制了人类历史上第—张星象表。
◇在我国历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二十四节气经过逐步发展,到战国时已完备。
◇汉武帝时编制第—部完整历书——《太初历》。
◇《汉书,五行志》中有世界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
◇东汉张衡对月食作了最早的科学解释,发明地动仪,比欧洲早1700多年。
◇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编制的大民历取—周年长度为365.24231481天,和近代科学测定的数值相差仅50余秒。
◇隋唐时期著名学者僧—行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次对子午线长度的测定,创制了用于天体测量的仪器——黄道游仪。
他还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现象,比英国人哈雷提出恒星自行早了—千多年。
◇元朝科学家郭守敬编制的恒星多达2500颗。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单选题不属于我国古代最高教育机构的是_____A : 太学B : 国子监C : 京师大学堂D : 国子学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太学是中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封建王朝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
太学最早设立在西汉汉武帝时期。
晋武帝时设立国子学,是当时的最高学府。
国子监是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身,创建于 1898 年的戊戌变法中,是我国近代史以来的最高学府。
故选 C。
2、单选题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七个诸侯国家被称为“战国七雄” ,他们分别是_____A : 齐、魏、越、秦、晋、韩、赵B : 齐、楚、燕、赵、秦、韩、魏C : 齐、秦、越、赵、燕、韩、魏D : 齐、赵、越、秦、鲁、韩、魏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齐、楚、秦、燕、赵、魏、韩是“战国七雄。
”故选 B。
3、单选题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时间是_____A : 公元 220 年B : 公元 221 年C : 公元 222 年D : 公元 223 年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公元 220 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定都洛阳。
公元 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国。
公元 222 年,孙权建立吴国,定都建业。
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故选 C。
4、单选题京剧的花脸所属的行当是_____A : 生B : 丑C : 净D : 末参考答案: C本题解释:【答案】C。
解析:“花脸”又称“净” ,主要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不同于一般的男性人物。
故选 C。
5、单选题迄今为止,福建省自然景观、文化遗址被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是_____A : 武夷山、三坊七巷B : 福建土楼、三坊七巷C : 三坊七巷、泰 f 金湖D : 武夷山、福建土楼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解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二届世界遗产大会将“福建土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点: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一、中国历的重要事件1.夏、商、周约公元前 21 世纪,启继承了父亲禹的地点,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成立了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代。
约公元前1600年,汤成立商代。
公元前11 世纪中期,周武王灭商后成立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 ),公元前 771 年消亡。
2.春秋、战国春秋五霸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秦(公元前 221 年一公元前 207 年)秦朝成立封建 **** 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历第一个一致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一致胸怀衡、钱币,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增强思想统治,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
4.汉楚汉之争 :从公元前 206 年到公元前 202 年,刘邦、项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以项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 )自刎而死,刘邦成功而结束。
丝绸之路 :汉武帝于公元前139 和公元前 119 年,两次委任张骞为使者,出使西域,开拓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5.隋581年,杨坚成立隋朝,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开凿大运河:隋炀帝期间,开凿了大运河,全长2500 公里,南北贯串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广大地域,交流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当时世界上的巨大工程之一。
6.唐贞观之治: 627 年至 649 年,是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期间。
在此期间,因为唐太宗君臣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平定,创始了唐朝繁荣鼎盛的场面,因此被誉为“贞观之治”。
武则天称帝: 690 年,武则天称帝,成为中国历的一位女皇帝。
文成公主进藏 :公元 7 世纪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与吐蕃成立了亲近的关系。
7.北宋陈桥兵变 :960 年,赵匡胤在东京 (今河南开封 )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成立宋代,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经过一次酒宴,以威迫利诱的方式,成功地使高级军官交发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
教师资格证的文化素养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历史部分,文学部分,自然科技常识,艺术鉴赏和文化常识。
根据近三年真题情况分析,不管是考幼教,还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这五个部分内容都会考到。
考试题量在九个,全部是客观题,分数是在十八分。
从出题总体趋势来看,这五个部分都是有可能成为出题者所青睐的。
因此,我们不能心存侥幸心理,要脚踏实地,全面复习。
一、历史部分(一)重要战争(1)中国古代重要战争1.牧野之战:商朝和周倒戈相向2.春秋五霸:齐桓公(最早称霸)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城濮之战-退避三舍、吴越之战-卧薪尝胆)3.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桂陵之战—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纸上谈兵)4.陈胜、吴广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5.巨鹿之战:项羽(楚军)和秦军;破釜沉舟6.东汉末年三大战役:官渡之战、夷陵之战、赤壁之战7.淝水之战:东晋和前秦军(苻坚-氐族);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8.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唐朝由盛转衰9.黄巢起义:首次提出了平均的思想10.靖康之变:宋徽宗和宋钦宗双双被俘虏,北宋灭亡11.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的政权(2)中国近现代重要战争1.中英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和澎湖列岛/1895 年-1945 年,50 年殖民地3.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太平天国运动:《天朝田亩制度》/凡天下田,天下人耕种/《资政新篇》5.武昌起义:打响了中国革命的第一枪6.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7.北伐战争:国共第一次合作/合作破裂/国民党发动屠杀共产党的“白色恐怖”8.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9."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东北三省沦陷为日本殖民地10.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11.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全国抗战拉开序幕1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3)世界近现代重要战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2.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三权分立(行政、司法、立法)3.美国内战:林肯/《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伟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5.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萨拉热窝/凡尔赛-华盛顿6.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日本偷袭珍珠港),使二战达到了最大的规模/雅尔塔体系7.“冷战”: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二)重要盛世1.文景之治: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汉朝的第一个治世2.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3.开元盛世:唐玄宗李隆基4.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三)重要变法1.商鞅变法:为后期秦朝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承认土地私有;实行军功爵制;建立县制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迁都洛阳/改鲜卑旧俗/着汉服,说汉话,采用汉姓3.洋务运动:前期口号:自强/后期口号:求富/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垄断性、买办性4.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维新”(四)重要思想解放潮流1.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德先生)和科学(赛先生)2.文艺复兴: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3.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直接民主共和制4、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转折点二、文学部分(一)中国古代文学1.诗歌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2).《离骚》:作者是屈原/骚体诗2.散文1).四书五经:四书—《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五经-《诗》《书》《礼》《易》《春秋》2).道家:老子-《道德经》(《老子》)/庄子—《南华真经》(庄子)3).儒家:孔子/《论语》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4).墨家:墨子(墨翟)/《墨子》5).法家:韩非子/《韩非子》/集儒、墨、道、法大成于一体6).贾谊:《过秦论》/被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7).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8).班固:《汉书》/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班固、扬雄、张衡9).司马光:《资治通鉴》/《史记》并称为“史学双璧”10)."三曹":曹操(被鲁迅称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曹丕/曹植11).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师说》/《马说》12).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永州八记》13).欧阳修:《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14)."三苏":苏洵、苏轼、苏辙3.小说1).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2).明代四大奇书:《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金瓶梅》3).蒲松龄:《聊斋志异》4).吴敬梓:《儒林外史》/《范进中举》4.戏曲1).关汉卿:《窦娥冤》/元曲四大家之一2).郑光祖:元曲四大家之一/《倩女离魂》3).白朴:元曲四大家之一/《墙头马上》4).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汉宫秋》《天净沙秋思》5).王实甫:《西厢记》6)汤显祖:临川四梦—《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7)孔尚任:《桃花扇》/中国戏曲文学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二)中国近现代文学1.鲁迅:《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朝花夕拾》《野草》《且介亭杂文》2.茅盾: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奖3.巴金: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4.老舍:“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5.曹禺:《雷雨》6.叶圣陶:教育家/《稻草人》-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儿童文学7.冰心:儿童文学家/《繁星》《春水》《寄小读者》8.郭沫若:《女神》/《屈原》9.林语堂:《京华烟云》10.陈忠实:《白鹿原》11.钱钟书:《围城》12.戴望舒:“雨巷诗人”13.沈从文:《边城》14.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15.莫言: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红高粱》(三)世界文学1.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皆大欢喜》2.但丁:与莎士比亚、歌德并称为“世界三大文学巨匠”/《神曲》3.雨果:《巴黎圣母院》4.莫泊桑:与契诃夫、欧亨利并成为“世界三大短片小说巨匠”5.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6.普希金:俄国文学之父/《假如生活欺骗了你》7.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复活》8.契诃夫:《变色龙》《套中人》9.欧亨利:《麦琪的礼物》10.海明威:诺贝尔奖获得者/《老人与海》三、自然科技常识1、农学1).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2).徐光启:《农政全书》2、医学1).《黄帝内经》:我国现存的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2).扁鹊:“脉学之宗”/四诊法(望闻问切)3).华佗:被誉为“外科鼻祖”/发明了麻沸散/创作了“五禽戏”4).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医史上“理、法、方、药齐备的论著”/中医方书的鼻祖/医圣3、药学1).孙思邈:《千金方》2).李时珍:《本草纲目》4、天文学1).张衡:发明了地动仪2).郭守敬:《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精密的历法5、算学1).祖冲之:精确的算出圆周率3.1415926-3,1415927 之间2).《周髀算经》: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著作3).《九章算术》: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形成完整的体系6、物理学、数学1).阿基米德:被称为“力学之父”/杠杆原理/浮力定律2).欧几里得:被称“几何之父”/《几何原本》7、西方近代1).哥白尼:日心说的创立者2).伽利略:被称为“近代力学之父”/“现代科学之父”3).牛顿:牛顿定律/万有引力4).瓦特:发明了蒸汽机/进入了“蒸汽时代”5).达尔文:著有《物种起源》/进化论四、艺术鉴赏(一)中国音乐史1.戏曲方面1).昆曲: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2).京剧:行当“生旦净末丑”/中国国粹/微剧是京剧的前身2.器乐1).琵琶曲:《十面埋伏》-我国最早的琵琶曲之一2).古琴曲:《广陵散》—题材取自《聂政刺韩王》3).二胡曲:二泉映月—瞎子阿炳4).中国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阳箫鼓》《汉宫秋月》《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3.主要作曲家1).聂耳:《义勇军进行曲》2).冼星海:《黄河大合唱》(二)中国美术史1.隋唐时期1).阎立本:《步辇图》十大传世名画2).吴道子:被称为“画圣”2.宋元时期1).张择端:《清明上河图》2).黄公望:《富川山居图》/《剩山图》《无师书卷》3.明清时期1).郑板桥:擅长画“竹子”4.近现代1).齐白石:擅长画“虾”2).徐悲鸿:擅长画“奔马”(三)外国音乐史1.巴洛克时期1).巴赫:“西方音乐”之父2.古典主义1).维也纳三杰:海顿、贝多芬、莫扎特2).海顿:“交响乐之父”3).贝多芬:“乐圣”4).莫扎特:“音乐神童”3.浪漫主义1).肖邦:“钢琴诗人”2).柴可夫斯基:“俄国音乐大师”3).约翰斯特劳斯:“圆舞曲之王”(四)外国美术史1."文艺复兴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2.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岩间圣母》/《蒙娜丽莎的微笑》3.米开朗基罗:雕塑-《大卫》;壁画《最后的审判》4.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5.梵高:《向日葵》6.毕加索:《亚威农少女》《梦》《格尔尼卡》五、文化常识(一)书法艺术1.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集序》2.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文稿》3.汉字演变顺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二)建筑艺术1.四大名楼: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苏阅江楼2.世界五大宫殿:中国(故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3.中国四大园林:颐和园、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三)人文地理1.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2.四大佛教名山:安徽九华山、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3.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生活百科1.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山水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3.四大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元宵节4.特殊称谓:豆蔻年华(13 岁的女子)/30 而立/40 不惑/50 知天命/60 花甲/70 古稀(五)电影艺术1.国际著名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2.中国三大电影奖: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3.华语三大电影奖:金鸡奖/金像奖/金马奖4.中国第一部电影:1905 年—京剧《定军山》。
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传统思想文化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传统思想文化教师资格证是教育行业从业人员教师的许可证,在我国师范类大学毕业生须在学期期末考试中通过学校开设的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并且要在全省统一组织的普通话考试中成绩达到二级乙等(中文专业为二级甲等)以上,方可在毕业时领取教师资格证。
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点:传统思想文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根据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的要求,《小学综合素质》传统文化素养这一节需要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
一、先秦代表思想流派春秋战国,思想家辈出,学派纷起林立,形成“百家争鸣”,为中国思想文化之源。
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孑L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
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在当时影响也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儒家说“爱人”,墨家说“兼爱”。
思想看似相近.但有差别。
儒家“爱人”是“有差等”的,墨家“兼爱”是“无差等”的。
1.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2.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
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
3.墨家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历年核心考点: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夏、商、周
约公元前21世纪,启继承了父亲禹的位置,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灭商后建立西周,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公元前771年灭亡。
2.春秋、战国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3.秦(公元前221年一公元前207年)
秦朝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朝统一度量衡、货币,车同轨,书同文,焚书坑儒加强思想统治,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4.汉
楚汉之争: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以项羽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而死,刘邦胜利而结束。
丝绸之路:汉武帝于公元前139和公元前119年,两次任命张骞为使者,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5.隋
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
开凿大运河:隋炀帝时期,开凿了大运河,全长2500公里,南北贯穿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广大地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当时世界上的巨大工程之一。
6.唐
贞观之治:627年至649年,是李世民统治的贞观时期。
在此期间,由于唐太宗君臣励精图治,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开创了唐代繁荣昌盛的局面,因而被誉为“贞观之治”。
武则天称帝:690年,武则天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文成公主进藏:公元7世纪初,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与吐蕃建立了亲密的关系。
7.北宋
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在东京(今河南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东京,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杯酒释兵权: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以威胁利诱的方式,成功地使高级军官交出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
8.明
1368年,参加元末红巾军起义的朱元障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明朝建立后,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扫平割据势力,完成了统一。
9.清
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掀起以“自强”“求富”为口号,以巩固清朝统治为目的的洋务运动。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是参与和提倡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10.中华民国:1911年年底,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反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精神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了。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大系。
1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921年7月1日,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13.抗日战争:“七七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战争的序幕,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四大会战,来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进攻。
这四大会战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发表《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
14.人民解放战争: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
经过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及渡江作战,1949年底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
二、外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文艺复兴
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文学、艺术、哲学与科学领域掀起的对封建主义、中世纪神学和哲学发动的一场革命。
它在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思想革新运动。
2.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也称产业革命,是指以手工业劳动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手工场过渡到采用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厂的过程。
3.美国独立战争与建国
1775年4月,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1776年7月4日,
由资产阶级民主派杰斐逊起草的《独立宣言》正式发布。
1789年1月,华盛顿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同年4月,华盛顿在纽约宣誓就职,组成联邦政府。
4.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举行起义,起义者冲向巴士底狱——专制统治的象征,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5.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谋杀事件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11月11日,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6.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出动大军突然袭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战争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了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7.联合国的建立
1945年10月24日,在美国旧金山签订生效的《联合国宪章》,标志着联合国正式成立。
更多中外历史重大事件详见教材。
三、传统文化素养
1.传统思想文化
先秦代表思想流派:春秋战国,思想家辈出,学派纷起林立,形成“百家争鸣”,为中国思想文化之源。
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
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在当时影响也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儒家说“爱人”,墨家说“兼爱”。
思想看似相近,但有差别。
儒家“爱人”是“有差等”的,墨家“兼爱”是“无差等”的。
2.汉代儒学
西汉时期,董仲舒把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新的儒学体系。
3.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起于宋,是宋以后影响中国社会数百年的儒家学术思想。
宋明理学代表人物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
4.神话故事与历史典故
(1)神话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百鸟朝凤、共工怒触不周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七仙女与董永、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嫦娥奔月、愚公移山、牛郎织女、吴刚伐桂、梁祝化蝶、白蛇传
(2)历史典故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悬梁剌股(苏秦、孙敬)
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度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胯下受辱(韩信)、霸王别姬(项羽)、文姬归汉(蔡文姬)、鸿雁伟书(苏武)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孔融让梨(孔融)、万事倶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两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
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黄袍加身(赵匡胤)、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5.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6.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