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
- 格式:pptx
- 大小:647.39 KB
- 文档页数:2
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是指在自动控制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方框图的形式来描述和分析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动态特性。
方框图是一种直观、简洁的表示方法,能够清晰地展现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工程师们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试。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方框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系统的设计和优化。
方框图可以将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清晰地表示出来,有利于工程师们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主要包括系统的输入、输出、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等几个基本组成部分。
通过方框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这有助于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在实际工程中,方框图常常被用于描述和分析各种类型的控制系统,比如PID控制系统、模糊控制系统、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等。
通过方框图,工程师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系统的结构和动态特性,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系统的工作原理,从而更好地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除此之外,方框图还可以用于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
通过对系统的方框图进行分析,工程师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故障排除。
这对于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控制系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因此,掌握方框图的绘制和分析方法对于自动控制工程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方框图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文件编号: 31-C7-EC -7D -7A整理人 尼克自动控制系统实例框图自动控制原理知识要点与习题解析第2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有多种表现形式:传递函数、方框图、信号流图等。
r(t) n(t); c(t) e(t) ⋯ ; G(s) H(s) Φ(s) Φe (s) Φn (s) Φen (s);P32 (自动控制原理p23)1.知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如题2-17图所示,试用方框图简化方法求取系统的传递函数。
P33解: 方框图简化要点,将回路中的求和点、分支点等效移出回路,避免求和点与分支点交换位置。
(e)Φ(s)=G 1G 2G 31+G2H 1−G 1G 2H 1+G 2G 3H 2+G 4;P37 (p73)2-21 试绘制与题2-21图中系统方框图对应的信号流图,并用梅森增益公式求传递函数C (s )/R (s ) 和误差传递函数E (s )/R (s )E (s)C (s)R (s)G 4(s) G 1(s)G 2(s)G 3(s)题2-1 7图 控制系统方框图(e)C (s)R (s) - - G 4(s)H 1(s)H 2(s) G 1(s) G 2(s) G 3(s)C (s)R (s)-G 4(s)H 1(s)/G 3(s) H 2(s)G 1(s)G 2(s)G 3(s)/[1+G 2 (s)H 1(s)] 题2-17解图 控制系统简化方框图H 1(s) C (s)R (s)--G 4(s)H 1(s) H 2(s)G 1(s)G 2(s)G 3(s) 1/G 3(s) 1/G 3(s)注:P21(2) 依据系统方框图绘制信号流图首先确定信号流图中应画出的信号节点,再根据方框图表明的信号流向,用支路及相应的传输连接信号节点。
步骤如下,(a)系统的输入为源点,输出为阱点;(b)在方框图的主前向通路上选取信号节点,即相加点后的信号和有分支点的信号,两信号是同一个信号时只作为一个节点;(c)其它通路上,仅反馈结构求和点后的信号选作节点; (d)最后,依据信号关系,用支路连接这些节点。
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是指利用方框图的形式来描述自动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方框图是自动控制原理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展示控制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和作用,有助于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控制系统。
在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中,通常包括输入端、输出端、控制器、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等几个基本部分。
输入端是控制系统接收外部信号的地方,输出端则是控制系统输出控制信号的地方,控制器是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它根据输入信号和系统反馈信息来生成控制信号,执行器则是根据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动作,被控对象则是控制系统需要控制的对象。
在方框图中,这几个部分通过箭头和线段连接起来,箭头表示信号的传递方向,线段则表示信号的传递路径。
通过这种方式,工程师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控制系统中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进行系统设计和调试。
在实际工程中,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中。
无论是传统的PID控制系统,还是现代的模糊控制系统和神经网络控制系统,方框图都能够为工程师们提供直观的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系统的结构和性能。
除此之外,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还能够为工程师们提供一个统一的语言和标准,方便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在实际工程中,不同的工程师可能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有着不同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方框图,他们可以用统一的语言和标准来描述和分析控制系统,避免了因为专业术语和理论差异而导致的沟通障碍。
总的来说,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是自动控制原理中的重要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展示控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有助于工程师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控制系统。
在实际工程中,方框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中,为工程师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语言和标准,方便他们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因此,掌握自动控制原理方框图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对于每一位自动控制工程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实验1 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模拟利用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如:开环增益高,输入阻抗大、输出阻抗小等,通过设置不同的反馈网络,可以模拟各种典型环节。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运算放大器组成控制系统典型环节的电子电路原理。
●观察几种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 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输出动态性能(即阶跃响应)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THSCC-1实验箱一台。
● 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 1.比例环节比例(P )环节的方框图如图1-1所示。
图1-1比例环节方框图K Z Z S u S u S G i o ==-=12)()()(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即u i =-1V 时,u i (s )=s 1,则u o (s )=K s1,所以输出响应为:u o (t )=K (t ≥0)。
比例环节实验原理图如图1-2所示。
选择:K=R2/R1=2,例如选择R2=820k ,R1=410k ,或选择R2=100k ,R1=51k 。
R2图1-2 比例环节实验原理图和输出波形实验步骤: (1)调整示波器: ● 选择输入通道CH1或CH2。
● 逆时针调节示波器的时间旋钮“TIME/DIV ”到底,使光标为一点,并调节上下“位移”旋钮使光标位于0线上。
●调整示波器的输入幅度档位选择开关,选择合适的档位使信号幅度便于观察,例如选择档位为1V 档。
● 将输入幅度档位选择开关中心的微调旋钮顺时针旋到底。
● 将信号选择开关打到DC 档。
(2)顺时针调节实验箱的旋钮,使阶跃信号为负(绿灯亮)。
(3)阶跃信号接到示波器上,调节实验箱的幅度旋钮。
使负跳变幅度为一格(即Ui=-1V )。
(4)接好实验线路,按下阶跃信号按钮,观察示波器的波形。
预习思考:输出幅度跳变应为……? 2.惯性环节惯性环节实验原理图如图1-3所示。
其传递函数为:11)()()(+==TS K s u s u S G i o , K= R2/R1,T=R2*C 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即u i (t )=-1V 时,u i (s )=S 1,则u o (s )=S11TS 1⋅+ 所以输出响应为u o (t )=)e1(K 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