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基础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18.48 KB
- 文档页数:5
冶金基础知识冶金是研究金属及其合金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冶炼技术的科学。
作为一门古老而重要的学科,冶金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冶金的基础知识,包括冶金的历史、冶金的分类、冶金的工艺和冶金的应用。
一、冶金的历史冶金起源于人类远古时期的火器制作。
当时,人们掌握了制作火种、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等技术,极大地改善了生活条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对冶金的认识不断增强,各个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冶金工艺。
古埃及、古中国、古印度和古巴比伦等文明古国都能够独立进行铜、铁等金属的冶炼和加工。
二、冶金的分类根据冶炼的金属种类以及工艺方法的不同,冶金可以分为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和特种冶金等几个大类。
1. 黑色冶金黑色冶金是指冶炼铁、钢和铁合金等黑色金属的过程。
黑色冶金主要包括铁矿的选矿、炼铁和炼钢等工艺。
其中,炼铁是从铁矿石中提取铁的过程,炼钢则是将铁与其他元素进行合金化的过程。
2. 有色冶金有色冶金是指冶炼铜、铝、镁、锌等有色金属的过程。
有色冶金的工艺主要包括选矿、熔炼和电解等。
选矿是从矿石中提取有用金属的过程,熔炼是将选矿得到的金属矿石进行加热分离和精炼的过程,电解则是利用电解法从金属离子中得到纯金属的过程。
3. 特种冶金特种冶金是指冶炼稀有金属及其合金的过程,如钨、钛、锍、铌等。
由于这些金属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冶炼和提取过程相对复杂。
特种冶金通常包括冶金矿山的开采、选矿、萃取和精炼等环节。
三、冶金的工艺冶金的工艺是指冶金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方法,包括矿石的选矿、冶炼和精炼等环节。
1. 选矿选矿是将含有金属矿石中富集的有用成分分离出来的过程。
矿石中的有用成分和废石往往存在着密切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差异,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分离。
常用的选矿方法有磁选、重选、浮选和电选等。
2. 冶炼冶炼是将矿石中的金属含量提取出来,并将其转化为金属的过程。
通常通过高温加热和还原剂的作用,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金属。
冶炼的方法不同,可以采用高温熔炼、火法炼炉、电解和化学还原等。
有色冶金基础知识有色金属是指除银、金、铜、铁、锡、铅、锌外的其他常见金属,包括铝、镁、钼、钛、锆等。
有色冶金则是对这些金属的加工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总称。
本文将介绍有色冶金的基础知识。
常见有色冶金金属铝铝是一种轻质、耐腐蚀的金属,在汽车、飞机、建筑以及汽车轮毂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铝的生产主要采用电解法,其生产原料是氧化铝。
镁镁是一种轻质、强度高、耐腐蚀的金属,在航空、汽车、轻工业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镁的生产主要采用热法,其生产原料是氧化镁和电石。
钼钼是一种高熔点、高硬度的金属,在航空、航天、核能工业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钼的生产主要采用电炉法,其生产原料是精炼的硫酸铵和可焙烧的铁铜矿。
钛钛是一种低密度、高强度、耐腐蚀的金属,在航空、医疗、核工业等方面应用广泛。
钛的生产主要采用克鲁萨法或氯化法,其生产原料是高纯度的钛酸钠。
锆锆是一种耐腐蚀、高强度的金属,在航空、医疗、核工业等方面应用广泛。
锆的生产主要采用熔盐电解法,其生产原料是氯化锆。
有色冶金的加工技术挤压挤压是制造圆形、方形、六边形等各种材质的型材的一种常用生产工艺。
挤压设备主要由挤压机、模具和冷却装置组成。
拉伸拉伸是制造各种材质的线材、棒材、管材等的一种常用生产工艺。
拉伸设备主要由拉伸机、钢丝牵引机、锻造机等组成。
锻造锻造是制造金属件的一种常用生产工艺。
锻造分为自由锻造、模锻和预精锻等多种方式。
锻造设备主要由锻压机、模具等组成。
轧制轧制是制造板材、带材、管材等的一种常用生产工艺。
轧制设备主要由轧机、轧辊等组成。
有色冶金的生产工艺电解法电解法是将金属离子在特定条件下通过电解析出金属的一种生产工艺。
铝、镁等有色金属的生产主要采用电解法。
热法热法是通过高温还原或氧化等方式来生产金属的一种生产工艺。
镁、钼等有色金属的生产主要采用热法。
克鲁萨法克鲁萨法是将钛酸钠通过氯气氧化转变为氯化钛,并在高温条件下还原而制得的一种生产工艺。
钛的生产主要采用克鲁萨法。
氯化法氯化法是将金属氯反应生成金属的一种生产工艺。
冶金专业的知识点总结1. 冶金原理冶金原理是冶金学的基础,包括材料的结构和性能、金属材料的晶体学、相变规律和固溶体理论等内容。
通过研究冶金原理可以了解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为材料的改性、加工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 冶金矿物学冶金矿物学是研究矿石和矿石中的矿物成分、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对冶金过程的影响的学科。
它是冶金学的基础,对于冶金工艺的选择、优化和改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冶金冶炼冶金冶炼是将矿石中的有用金属提取出来的过程,包括熔炼、浸出、氧化焙烧、化学反应等多种冶金工艺。
冶炼技术的发展和改进对于提高金属回收率、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4. 冶金提纯冶金提纯是对金属进行提纯处理,去除杂质,改善金属的纯度和性能。
提纯方法包括火法、湿法、电解、蒸馏等多种技术,不同的金属和不同的杂质适用不同的提纯方法。
5. 冶金合金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者非金属加工而成,具有优良的性能,可以满足特定的使用要求。
冶金合金包括结构合金、功能合金、特种合金等多种类型,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医疗、汽车等领域。
6. 冶金材料冶金材料是指由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各种工程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等。
冶金材料的性能与组织结构密切相关,通过合理的材料设计和加工工艺可以获得优良的材料性能。
7. 冶金热加工热加工是通过变形加工来改变金属材料的形态和性能的技术,包括锻造、轧制、挤压、锻打等多种工艺。
热加工是冶金材料加工的重要方法,可以提高材料的塑性、韧性和强度。
8. 冶金化学冶金化学是研究金属及非金属材料的化学性质与变化规律的学科,包括金属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挥发性、金属的溶解度等内容。
冶金化学对于理解金属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9. 冶金工艺冶金工艺是针对特定金属材料的生产过程,包括冶金装备、工艺流程、生产管理等内容。
冶金工艺的发展和改进对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文件编号:TP-AR-L3027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冶金基础知识及术语(正式版)冶金基础知识及术语(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烧结sintering粉末或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的热处理,目的在于通过颗粒间的冶金结合以提高其强度。
2、填料packingmaterial在预烧或烧结过程中为了起分隔和保护作用而将压坯埋入其中的一种材料。
3、预烧presintering在低于最终烧结温度的温度下对压坯的加热处理。
4、加压烧结pressure在烧结同时施加单轴向压力的烧结工艺。
5、松装烧结loose-powdersintering,gravitysintering粉末未经压制直接进行的烧结。
6、液相烧结liquid-phasesintering至少具有两种组分的粉末或压坯在形成一种液相的状态下烧结。
7、过烧oversintering烧结温度过高和(或)烧结时间过长致使产品最终性能恶化的烧结。
8、欠烧undersintering烧结温度过低和(或)烧结时间过短致使产品未达到所需性能的烧结。
9、熔渗infiltration用熔点比制品熔点低的金属或合金在熔融状态下充填未烧结的或烧结的制品内的孔隙的工艺方法。
有色冶金基础知识有色冶金基础知识1. 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钢之外的金属。
2. 铜是最重要的有色金属之一,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可锻性、延展性和耐腐蚀性。
3. 铝是第二重要的有色金属,它具有轻质、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可加工性和抗腐蚀性。
4. 铅是一种柔软的有色金属,具有低熔点和高密度,广泛用于电池、铅笔、润滑油等制造。
5. 锌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用于制造大量的合金、电池和防腐剂。
6. 镍和钴是作为铁和钢的合金元素存在的有色金属。
镍用于制造不锈钢、合金钢和合金铜等合金材料。
钴用于制造合金钢、磁性材料和工具。
7. 稀有金属是指在地壳中含量极少的金属,如金、银、铂、铪、钛、锆等。
它们的价值较高,广泛用于珠宝、电子、航空航天、医药等领域。
8. 铜的提炼工艺主要有火法和冶金法两种方法。
冶金法是用电解的方式将铜从矿石中分离出来。
火法是将矿石加热,使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
9. 铝的提炼工艺主要有电解和金属热还原法两种方法。
用电解的方法可以将氧化铝还原成铝,金属热还原法是用碳的还原能力将氧化铝还原成铝。
10. 铅的提炼工艺主要有火法和氧气底吹法两种方法。
火法是将铅矿石加热并加入化学试剂进行分离。
氧气底吹法是将含铅材料放在炉子底部,利用氧气将铅分离出来。
11. 锌的提炼工艺主要有电解和氧化冶炼法两种方法。
电解法是将锌盐溶液在电极上还原成锌。
氧化冶炼法是将锌矿石加热并与氧化剂反应,将锌分离出来。
12. 镍和钴的提炼工艺主要有火法和氧化冶炼法两种方法。
火法是将含镍或含钴的材料在高温下加热并分离出金属。
氧化冶炼法在高温下将镍或钴从矿石中还原出来。
13. 稀有金属的提炼工艺依赖于它们的特殊性质。
常用的方法包括化学分离、物理分离和各种冶金技术。
稀有金属的价格因其稀有性质而较高。
14. 有色金属母材的加工方式主要有铸造、锻造、挤压和轧制等。
不同的加工方式可获得具有不同性质的金属材料。
15. 有色金属的用途广泛,包括建筑、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和医药等领域。
有色冶金基础知识1铸造铝合金(1)铝合金的性能及应用铸造铝合金的密度比铸铁和铸钢小,而比强度则较高。
因此在承受同样载荷条件下采用铝合金铸件,可以减轻结构的重量,故在航空工业及动力机械和运输机械制造中,铝合金铸件得到广泛的应用。
铝合金有良好的表面光泽,在大气及淡水中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故在民用器皿制造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纯铝在硝酸及醋酸等氧化性酸类介质中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因而铝铸件在化学工业中也有一定的用途。
纯铝及铝合金有良好的导热性能,放在化工生产中使用的热交换装置,以及动力机械上要求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零件,如内燃机的汽缸盖和活塞等,也适于用铝合金来制造。
铝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
由于熔点较低(纯铝熔点为660.230C,铝合金的浇注温度一般约在730~750oC左右),故能广泛采用金属型及压力铸造等铸造方法,以提高铸件的内在质量,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程度以及生产效率。
铝合金由于凝固潜热大,在重量相同条件下,铝液的凝固过程时间延续比铸钢和铸铁长得多,放流动性良好,有利于铸造薄壁和结构复杂的铸件。
(2)铸法铝合会的分类、牌号铝合金按照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即压力加工铝合金和铸造铝合金(分别以YL和ZL表示)。
在铸造铝合金中又依主要加入的合金元素的不同而分为四个系列,即铸造铝硅合金、造铝铜合金、铸造铝镁合金和铸造铅锌合金(分别以ZL1xx,ZL2xx,ZL3xx和ZL4xx表示),在每个系列中又按照化学成分及性能的不同而分为若干牌号。
表3中列出了铸造铝合金国家标准所包括的几种铝合金的牌号。
表3铸造铝合金的牌号见表2铸造铜合金铸造铜合金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一种铸造合金材料。
铜基合金因具有良好的对淡水、海水及某些化学溶液的耐蚀性能而大量用于造船及化学工业。
铜基合金又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及耐磨性,故也常用于制造各种机器上承受重负荷及高速运转轴的滑动轴瓦轴套等。
铸造铜合金分为两大类,即黄铜与青铜。
黄铜是以锌为主加合金元素的铜合金。
冶金行业安全生产基础常识一、安全生产意识1.了解安全生产标准在冶金行业工作,首先要了解和遵守国家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掌握操作规程、安全技术操作规范、安全操作卡、安全生产标志等,确保操作规范、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和程序,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和正常进行。
2.强化安全意识在冶金行业工作时,要强化安全意识,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熟悉和掌握作业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和隐患,时刻关注安全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3.加强自我保护在执行工作时,要注意自身安全保护,如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注意个人卫生和健康状况,发现自身身体状况异常时,应及时请假治疗,确保自己和周围人员的安全。
二、安全生产管理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在冶金行业中,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度,明确职责,制定工作流程和规范操作程序。
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2.整改隐患隐患是企业安全的第一杀手,必须及时整改。
企业要加强日常巡检、抽查检查,建立隐患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种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3.开展安全培训企业必须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
加强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以提高员工自我保护和安全意识,避免事故的发生。
三、预防安全事故1.标准化管理冶金行业中,应采取标准化管理方式,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教育培训要求,防止不合理的操作方式和不当的工作行为,提高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
2.加强安全检查企业应加强安全检查,发现隐患或者违规操作,及时纠正,避免产生事故。
安全检查应包括审核、巡查、抽查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覆盖工作过程。
3.维护设备设施冶金行业的设备设施是关键性的因素,必须经常检查、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和工具的安全可靠,避免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重大的设备事故。
四、应急管理1.行业应急预案冶金行业必须建立应急预案,以便快速正确地进行事故救援和应对措施。
预案应包括预防措施、应急组织机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等,确保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快速合理地控制和处理事故,减小损失。
冶金基础知识及术语1、烧结sintering粉末或压坯在低于主要组分熔点的温度下的热处理,目的在于通过颗粒间的冶金结合以提高其强度。
2、填料packingmaterial在预烧或烧结过程中为了起分隔和保护作用而将压坯埋入其中的一种材料。
3、预烧presintering在低于最终烧结温度的温度下对压坯的加热处理。
4、加压烧结pressure在烧结同时施加单轴向压力的烧结工艺。
5、松装烧结loose-powdersintering,gravitysintering粉末未经压制直接进行的烧结。
6、液相烧结liquid-phasesintering至少具有两种组分的粉末或压坯在形成一种液相的状态下烧结。
7、过烧oversintering烧结温度过高和(或)烧结时间过长致使产品最终性能恶化的烧结。
8、欠烧undersintering烧结温度过低和(或)烧结时间过短致使产品未达到所需性能的烧结。
9、熔渗infiltration用熔点比制品熔点低的金属或合金在熔融状态下充填未烧结的或烧结的制品内的孔隙的工艺方法。
10、脱蜡dewaxing,burn-off用加热排出压坯中的有机添加剂(粘结剂或润滑剂)。
11、网带炉meshbeltfurnace一般由马弗保护的网带将零件实现炉内连续输送的烧结炉。
12、步进梁式炉walking-beamfurnace通过步进梁系统将放置于烧结盘中的零件在炉内进行传送的烧结炉。
13、推杆式炉pusherfurnace将零件装入烧舟中,通过推进系统将零件在炉内进行传送的烧结炉。
14、烧结颈形成neckformation烧结时在颗粒间形成颈状的联结。
15、起泡blistering由于气体剧烈排出,在烧结件表面形成鼓泡的现象。
16、发汗sweating压坯加热处理时液相渗出的现象。
17、烧结壳sinterskin烧结时,烧结件上形成的一种表面层,其性能不同于产品内部。
18、相对密度relativedensity多孔体的密度与无孔状态下同一成分材料的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有色冶金基础知识有色冶金是指指除了铁和钢之外的金属冶炼和加工过程。
有色冶金包括众多的金属,如铜、铝、铅、锌、镍、锡、钴等。
这些金属在冶金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广泛用于建筑、交通、能源、电子等行业。
下面将介绍有色冶金的基础知识。
1. 有色金属的特点:相对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具有以下特点:(1) 密度低:有色金属的密度一般较低,例如铝的密度为2.7g/cm³,铜的密度为8.9 g/cm³,远远低于铁的7.9 g/cm³。
(2) 导电性好:有色金属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例如铜是常用的导电金属,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等。
(3) 导热性好:有色金属的导热性能也较好,例如铝是常用的散热材料。
(4) 耐蚀性好: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广泛用于化工、海洋等腐蚀性环境下。
(5) 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有色金属具有较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易于成型和加工。
2. 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主要包括选矿、矿石破碎、浮选、熔炼和精炼等环节。
(1) 选矿:根据矿石中矿物的性质和含量,通过选矿工艺分离出有用的矿石。
(2) 矿石破碎:将选矿后的矿石进行机械破碎,以便进一步提高矿石的可浮选性。
(3) 浮选: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矿物与非有用矿物分离,得到含有目标金属的精矿。
(4) 熔炼:将精矿通过熔炼的方式得到金属,熔炼过程需要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和熔点确定适当的熔炼条件。
(5) 精炼:对于某些金属,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精炼以去除杂质,提高金属的纯度。
3. 常见有色金属的冶炼工艺:(1) 铝冶炼:主要采用电解法和熔炼法两种方法。
电解法广泛用于纯铝的生产,而熔炼法适用于高纯度的铝合金的制备。
(2) 铜冶炼:采用火法、电解法和湿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冶炼。
火法包括熔炼炉法和闪速熔炼等,电解法主要用于生产高纯度的电解铜。
(3) 锌冶炼:主要采用熔炼法和电解法两种方法。
熔炼法包括石灰冶炼法和硫化法等,电解法适用于生产高纯度的锌。
有色冶金基础知识有色冶金是指除了铁、钢以外的各种有色金属的冶金工艺和技术。
有色金属的种类众多,包括铜、铝、铅、锌、镁、钛、锡、镍、钴等。
这些金属在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建筑、交通、能源到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有色冶金的基本知识,包括有色金属的特点、主要工艺、应用领域等方面。
有色金属的特点有色金属与黑色金属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们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有色金属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密度较低:有色金属的密度一般较黑色金属低,例如铜的密度为8.96g/cm³,而钢的密度为7.86g/cm³。
•导电性好:有色金属是优良的导电材料,例如铜的电导率为58MS/m,铝的电导率为38MS/m,而钢的电导率只有6MS/m。
•导热性好:有色金属的导热性能也很好,例如铜的导热系数为386W/m.K,而钢的导热系数只有43W/m.K。
•耐腐蚀性好:有色金属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铜、铝、镍等金属不易被氧化,不容易生锈和腐蚀。
•柔软易变形:有色金属相对于黑色金属来说较为柔软,可以轻易地进行加工和变形,例如铜片可以轻易地弯曲和拉伸。
•具有银白色光泽:有色金属表面呈现出银白色光泽,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有色冶金主要工艺有色冶金的主要工艺包括采矿、选矿、冶炼、精炼、制品加工等环节。
采矿有色金属的采矿主要包括露天采矿和地下采矿两种方式。
露天采矿是将有色金属矿床开采出来,然后经过破碎、磨矿等方式进行选矿。
地下采矿一般采用隧道或井筒进行,然后同样采用破碎、磨矿等方式进行选矿。
选矿选矿是将矿石中有用的矿物和非金属矿物分离的工艺,有色金属的选矿主要包括磁选、重选、浮选、电选等方式。
冶炼有色金属的冶炼工艺有很多种,例如火法冶炼、电解冶炼、湿法冶炼等。
其中,电解冶炼是最常见的有色金属冶炼工艺。
电解冶炼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然后在电极上沉积出来。
精炼精炼是指对金属进行纯化的工艺,有色金属的精炼工艺主要包括精炼炉、萃取法、化学法等方式。
2024年粉末冶金基础知识(一)粉末的化学成分及性能尺寸小于1mm的离散颗粒的集合体通常称为粉末,其计量单位一般是以微米(m)或纳米(nm)。
1.粉末的化学成分常用的金属粉末有铁、铜、铝等及其合金的粉末,要求其杂质和气体含量不超过1%~2%,否则会影响制品的质量。
2.粉末的物理性能⑴粒度及粒度分布粉料中能分开并独立存在的最小实体为单颗粒。
实际的粉末往往是团聚了的颗粒,即二次颗粒。
实际的粉末颗粒体中不同尺寸所占的百分比即为粒度分布。
⑵颗粒形状即粉末颗粒的外观几何形状。
常见的有球状、柱状、针状、板状和片状等,可以通过显微镜的观察确定。
⑶比表面积即单位质量粉末的总表面积,可通过实际测定。
比表面积大小影响着粉末的表面能、表面吸附及凝聚等表面特性。
3.粉末的工艺性能粉末的工艺性能包括流动性、填充特性、压缩性及成形性等。
⑴填充特性指在没有外界条件下,粉末自由堆积时的松紧程度。
常以松装密度或堆积密度表示。
粉末的填充特性与颗粒的大小、形状及表面性质有关。
⑵流动性指粉末的流动能力,常用50克粉末从标准漏斗流出所需的时间表示。
流动性受颗粒粘附作用的影响。
⑶压缩性表示粉末在压制过程中被压紧的能力,用规定的单位压力下所达到的压坯密度表示,在标准模具中,规定的润滑条件下测定。
影响粉末压缩性的因素有颗粒的塑性或显微硬度,塑性金属粉末比硬、脆材料的压缩性好;颗粒的形状和结构也影响粉末的压缩性。
⑷成形性指粉末压制后,压坯保持既定形状的能力,用粉末能够成形的最小单位压制压力表示,或用压坯的强度来衡量。
成形性受颗粒形状和结构的影响。
(二)粉末冶金的机理1.压制的机理压制就是在外力作用下,将模具或其它容器中的粉末紧密压实成预定形状和尺寸压坯的工艺过程。
钢模冷压成形过程如图7.1.2所示。
粉末装入阴模,通过上下模冲对其施压。
在压缩过程中,随着粉末的移动和变形,较大的空隙被填充,颗粒表面的氧化膜破碎,颗粒间接触面积增大,使原子间产生吸引力且颗粒间的机械楔合作用增强,从而形成具有一定密度和强度的压坯。
有色冶金基础知识有色冶金是指除了铁和钢之外的金属冶炼和加工工艺。
它包括铜、铝、镍、锌、锡、铅、钴、锑等金属的冶炼与加工。
这些金属通常具有较好的导电性、导热性、韧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电子、航空航天、汽车、建筑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了解有色冶金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是有关有色冶金基础知识的文本,共计____字。
一、铜的冶炼与加工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色金属,其冶炼与加工技术非常成熟。
铜的冶炼主要是通过冶炼矿石、烧炼、电解等工艺来提取。
冶炼矿石主要有硫化铜矿、氧化铜矿和混合矿。
铁酸盐法、火法冶炼法和湿法冶炼法是常用的冶炼工艺。
铜的加工主要包括轧制、拉拔、挤压和铸造等工艺。
二、铝的冶炼与加工铝是一种轻质、强度高、导电性和导热性好的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等领域。
铝的冶炼主要是通过冶炼铝矾土或赤铁矿来提取,常见的冶炼工艺有卤素法和金属热还原法。
铝的加工主要包括轧制、拉伸、锻造和挤压等工艺。
三、镍的冶炼与加工镍是一种重要的有色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船舶、核能等领域。
镍的冶炼主要是通过冶炼镍矿石来提取,冶炼工艺主要有其他金属还原法、氯化法和硫化法等。
镍的加工主要包括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冷加工包括冷轧和冷拉伸,热加工包括锻造和挤压。
四、锌的冶炼与加工锌是一种蓝白色的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锌的冶炼主要是通过冶炼锌矿石来提取,常见的冶炼工艺有电炉法、湿法冶炼法和水法冶炼法等。
锌的加工主要包括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常见的工艺有冷轧、压铸和热镀等。
五、锡的冶炼与加工锡是一种白色的有色金属,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能。
锡的冶炼主要是通过冶炼锡矿石来提取,常见的冶炼工艺有火法和湿法冶炼法。
锡的加工主要包括轧制、拉拔和压铸等工艺。
六、铅的冶炼与加工铅是一种灰白色的有色金属,具有高密度和良好的延展性。
铅的冶炼主要是通过熔炼铅矿石来提取,冶炼工艺主要有炼铅焠炉法和铅鼓风炉法等。
建筑的基石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冶金工程基础知识金属通常具有高强度和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其中部分金属还具有放射性。
除汞外,金属在常温下都是以固体状态存在。
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金属元素72种,非金属元素22种。
金属元素中,黑色金属元素3种,有色金属元素69种。
金属元素根据其性质、用途、产量及其冶炼方法的特点,各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既可分为铁金属和非铁金属两大类:铁金属指铁和铁基合金,其中包括生铁、铁合金和钢,非铁金属则指铁及铁合金以外的金属元素;也可分为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两大类:即将铁、铬、锰归为黑色金属,将铁、铬、锰以外的金属归为有色金属。
可见,人们所指的黑色金属即铁金属,有色金属即非铁金属。
人们常将用矿石或精矿生产金属的工业部门称为冶金工业。
矿石和精矿是由各种有用矿物组成的,从矿石或精矿中冶炼加工成多种金属材料,运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构成了冶金工业的有机联系。
所以,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使用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都是冶金工业的产品。
只有冶金工业产品的不断增长,才有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乃至于当代崛起的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和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向前发展,工业生产不断地朝原子能、高速、高温、高压及自动化和遥控方向发展,钢铁产品的质量、品种和性能都远远不能达到当代科技要求的水平,这就需要各种有色金属作为铁的添加剂而形成各种合金钢,如加入铬、镍、钨、钛、钒等元素,可以使钢材增加某种特殊性能。
随着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对于推动汽车、造船、机械、电器等工业的发展和经济腾飞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钢铁材料工业进入了持续、快速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碑就,其主要的标志就是1995年我国生铁产量超过1亿吨。
1996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1k吨,2003年我国钢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跃居世界第一位,也是全球第一个年产钢量突破2亿吨的国家,在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
冶金基础知识
冶金就是从矿石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
那么你对冶金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冶金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冶金的主要技术
火法冶金
火法冶金是在高温条件下进行的冶金过程。
矿石或精矿中的部分或全部矿物在高温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生成另一种形态的化合物或单质,分别富集在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中,达到所要提取的金属与脉石及其它杂质分离的目的。
实现火法冶金过程所需热能,通常是依靠燃料燃烧来供给,也有依靠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来供给的,比如,硫化矿的氧化焙烧和熔炼就无需由燃料供热;金属热还原过程也是自热进行的。
火法冶金包括:干燥、焙解、焙烧、熔炼,精炼,蒸馏等过程。
湿法冶金
湿法冶金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冶金过程。
湿法冶金温度不高,一般低于100℃,现代湿法冶金中的高温高压过程,温度也不过200℃左右,极个别情况温度可达300℃。
湿法冶金包括:浸出、净化、制备金属等过程。
1、浸出用适当的溶剂处理矿石或精矿,使要提取的金属成某种离子(阳离子或络阴离子)形态进入溶液,而脉石及其它杂质则不溶解,这样的过程叫浸出。
浸出后经沉清和过滤,得到含金属(离子)的浸出液和由脉石矿物绢成的不溶残渣(浸出渣)。
对某些难浸出的矿石或精矿,在浸出前常常需要进行预备处理,使被提取的金属转变为易于浸出的某种化合物或盐类。
例如,转变为可溶性的硫酸盐而进行的硫酸化焙烧等,都是常用的预备处理方法。
1、净化在浸出过程中,常常有部分金属或非金属杂质与被提取金属一道进入溶液,从溶液中除去这些杂质的过程叫做净化。
2、制备金属用置换、还原、电积等方法从净化液中将金属提取出
来的过程。
电冶金
电冶金是利用电能提取金属的方法。
根据利用电能效应的不同,电冶金又分为电热冶金和电化冶金。
1、电热冶金是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进行冶炼的方法。
在电热冶金的过程中,按其物理化学变化的实质来说,与火法冶金过程差别不大,两者的主要区别只饲冶炼时热能来源不同。
2、电化冶金(电解和电积)是利用电化学反应,使金属从含金属盐类的溶液或熔体中析出。
前者称为溶液电解,如锕的电解精炼和锌的电积,可列入湿法冶金一类;后者称为熔盐电解,不仅利用电能的化学效应,而且也利用电能转变为热能,借以加热金属盐类使之成为熔体,故也可列入火法冶金一类。
从矿石或精矿中提取金属的生产工艺流程,常常是既有火法过程,又有湿法过程,即使是以火法为主的工艺流程,比如,硫化锅精矿的火法冶炼,最后还须要有湿法的电解精炼过程;而在湿法炼锌中,硫化锌精矿还需要用高温氧化焙烧对原料进行炼前处理。
冶金的相关危险
炼铁生产
炼铁生产工艺设备复杂、作业种类多、作业环境差,劳动强度大。
炼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烟尘、噪声、高温辐射、铁水和熔渣喷溅与爆炸、高炉煤气中毒、高炉煤气燃烧爆炸、煤粉爆炸、机具及车辆伤害、高处作业危险等。
根据历年事故数据统计,炼铁生产中的主要事故类别按事故发生的次数排序分别为:灼烫、机具伤害、车辆伤害、物体打击、煤气中毒和各类爆炸等事故。
此外,触电、高处坠落事故以及尘肺病、矽肺病和慢性一氧化碳中毒等职业病也经常发生。
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人为因素、管理原因和物质原因三个方面。
人为原因中主要是违章作业,其次是误操作和身体疲劳。
管理原因中最主要的是不懂或不熟悉操作技术,劳动组织不合理;其次是现场缺乏检查指导,安全规程不健全,以及技术和设计上的缺陷。
物质原因中主要是设施(备)工具缺陷,个体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其
次是防护保险装置有缺陷和作业环境条件差。
炼钢生产
炼钢生产中高温作业线长,设备和作业种类多,起重作业和运输作业频繁,主要危险源有:高温辐射、钢水和熔渣喷溅与爆炸、氧枪回火燃烧爆炸、煤气中毒、车辆伤害、起重伤害、机具伤害、高处坠落伤害等。
炼钢生产的主要事故类别有:氧气回火、钢水和熔渣喷溅等引起的灼烫和爆炸,起重伤害,车辆伤害,机具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以及触电和煤气中毒事故。
统计表明,炼钢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是:人为的违章作业和误操作,作业环境条件不良,设备有缺陷,操作技术不熟悉,作业现场缺乏督促检查和指导,安全规程不健全或执行不严格,操作技术不熟悉,个体防护措施和用品有缺陷或缺乏等。
轧钢生产
轧钢生产主要由加热、轧制和精整三个主要工序组成,生产过程中工艺、设备复杂,作业频繁,作业环境温度高,噪声和烟雾大。
主要危险源有:高温加热设备,高温物流,高速运转的机械设备,煤气氧气等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气体,有毒有害化学制剂,电气和液压设施,能源、起重运输设备,以及作业、高温、噪声和烟雾影响等。
根据冶金行业综合统计,轧钢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在整个冶金行业中较为严重,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事故的主要类别为: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灼烫、高处坠落、触电和爆炸等。
事故的主要原因依次为:违章操作和误操作,技术设备缺陷和防护装置缺陷,安全技术和操作技术不熟悉,作业环境条件缺陷,以及安全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格等。
冶金生产
1.煤气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及事故类别和原因
冶金生产中大量产生和使用煤气的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和铁合金煤气。
各种煤气的组成成分及所占百分比各不相同,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氢气、甲烷、氮气、二氧化碳等。
煤气是冶金生产中主要的危险源之一,其主要危害是腐蚀、毒害、燃
烧和爆炸。
煤气事故的主要类别有: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燃烧引起的火灾和灼烫事故,爆炸形成的爆炸伤害和破坏事故。
冶金生产过程中导致煤气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违章操作或误操作,设备(施)及防护装置的自身缺陷,安全技术知识缺乏,现场缺乏检查指导和监护措施,监护装置与个体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以及事故预防与及救护措施不完善等。
2.氧气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事故类别和原因
冶金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氧气。
氧气易助燃,几乎与一切可燃物都可进行燃烧,与其他可燃气体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极易发生爆炸,其主要危险是易燃烧和易爆炸。
氧气燃烧时通常温度很高,火势很猛,灾害严重,氧气燃烧导致的灼烫和烧伤事故往往烧伤面积大、深度深,难以治愈。
氧气爆炸时通常强度很大、很猛烈,冲击性、破坏性和毁灭性极强。
冶金生产过程中导致氧气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氧气燃烧或助燃造成的火灾、烧伤事故和氧气爆炸形成的爆炸事故,其伤害和破坏程度都很严重。
分析统计表明,冶金生产中引发氧气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违章操作和误操作,设备设施装置的缺陷,以及缺乏安全技术知识和操作不熟练等。
有色金属
有色金属冶炼生产包括铜、铅、锌、铝和其他稀有金属和贵重金属的冶炼和加工,其生产过程具有设备、工艺复杂,设备设施、工序工种量多面广,交叉作业,频繁作业,危险因素多等特点。
主要危险源有:高温,噪声,烟尘危害,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和其他物质中毒、燃烧及爆炸危险,各种炉窑的运行和操作危险,高处坠落事故等。
根据对以往事故的统计分析,有色金属冶炼生产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违章作业和不熟悉、不懂安全操作技术,工艺设备缺陷和技术设计缺陷,防护装置失效或缺陷,现场缺乏检查和指导,安全规章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严,以及作业环境条件不良等。
黄金冶炼
黄金冶炼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噪声,烟尘危害,氰化物和汞中毒,易燃易爆气体和其他物质中毒,燃烧及爆炸危险,
以及高处坠落事故等。
根据对以往事故的统计分析,违章操作或误操作、设备(施)及防护装置自身缺陷,安全技术知识缺乏,现场缺乏检查指导,监护措施、监护装置与个体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以及事故预防与救护措施不完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