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6
第五章微生物的生长及影响因素先介绍如何在实验室或生产实践中使微生物生长,即如何培养微生物;然后介绍微生物生长的规律(包括个体和群体);以及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最后讨论控制微生物生长特别是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生长:微生物个体重量的增加和体积增大的现象。
繁殖:微生物数量增多的现象。
第一节微生物生长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一)微生物的纯培养及获得方法1.纯培养:微生物学将从一个细胞或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叫作纯培养。
2.获得方法(分离方法):只有分离到微生物的纯菌种,才能研究和利用微生物,目前常用的分离方法有:①释倒平板法:按不同的稀释度将待分离的材料进行稀释(10倍稀释法),然后分别倒平板,培养得到单一菌落,挑取,分离,纯化即得。
②平皿划线法:在培养基表面用接种环平行或连续划线,培养可得单菌落,分离纯化得纯培养。
平行扇形连续③单细胞挑取法:用单细胞挑取仪(显微镜挑取器)在显微镜下直接挑取单个细胞(菌体)进行培养,而获得纯培养的方法。
④选择培养基分离法:用只适于一种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培养,结果只有一种微生物生长,挑取即得。
⑤涂抹培养皿分离法:平板上滴0.2ml菌悬液,用玻璃刮棒涂抹,培养后挑取菌落,纯化即得。
另外,有煮沸法分离芽孢杆菌;利用致死温度的不同分离噬菌体。
(二)微生物的培养方法1.好氧培养法:a.实验室:试管斜面,平板。
b.工业:半固体物料(浅盘法,转桶法,厚层培养法)c.食用菌:袋栽法,床栽法。
2.固体培养法:a.实验室:摇瓶培养法,试管液体培养法,三角瓶浅层培养法,小型台式发酵罐等。
b.工业:发酵罐(通用型搅拌发酵罐,气泡塔型发酵罐,其他形式的发酵罐)。
3.厌氧培养法:a.验室:厌氧培养皿,厌氧试管,厌氧罐。
b.工业:液体静置培养法。
二、微生物的同步生长及同步培养方法1.同步培养法:能使培养物中所有的微生物细胞都处于相同的生长阶段的培养方法成为同步培养法。
2.同步生长:培养物中的所有微生物细胞都处于同一生长阶段,并都能同时分裂的生长方式。
8第五章第3节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在微生物生长的过程中,环境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pH值、氧气浓度等等。
下面将对这些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进行论述。
一、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不同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微生物的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直至达到其最适生长温度。
超过最适生长温度后,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会迅速下降,甚至停止生长。
因此,合适的温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二、湿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湿度也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微生物需要一定的湿度水平才能正常生长繁殖。
一般来说,湿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生长过快,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等有害物质;而湿度过低则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其处于休眠状态。
因此,合适的湿度水平对于微生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三、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H值是指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
微生物对于pH值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广,可以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生长;而真菌和酵母菌对pH值的适应范围相对较窄,多数喜欢中性或微酸性环境。
当pH值偏离微生物的适应范围时,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四、氧气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氧气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物质,但不同微生物对氧气浓度的需求有所差异。
氧气浓度高的环境适合厌氧菌的生长,而氧气浓度低的环境适合嗜氧菌的生长。
此外,还存在一些微生物可以适应氧气浓度变化的环境,这些微生物被称为耐氧菌。
因此,不同氧气浓度对微生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
综上所述,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温度、湿度、pH值和氧气浓度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在微生物研究和应用中,考虑到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合理调控和掌握这些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才能良好生长、代谢和发挥其应用价值。
第四章细菌习题微生物生长的测定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习题一、选择题(4选1)1.微生物分批培养时,在延迟期( B )。
A.微生物的代谢机能非常不活跃B.菌体体积增大C.菌体体积不变D.菌体体积减小2.发酵工业上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经常在( C )放罐以提取菌体或代谢产物。
A.延滞期B.对数期C.稳定期末期D.衰亡期3.接种细菌最好选用细菌生长繁殖的( C )。
A.延滞期B.稳定期C. 指数期4.微生物处于稳定生长期时,( C )。
A.细胞分裂速率增加B.细胞分裂速度降低C.活菌数达到高峰,保持相对稳定D.活菌在其最少的阶段5.一个细菌每10分钟繁殖一代,经1小时将会有( A )个细菌。
A.64B.32C.9D.16.( C )时期细菌群体倍增时间最快。
A.稳定期B.衰亡期C.对数期D.延滞期7.下面关于连续培养的说法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恒化连续培养的控制对象是菌体密度B.恒浊连续培养中微生物菌体以最高生长速率生长C.恒化连续培养的产物是不同生长速率的菌体D.恒浊连续培养无生长限制因子8.下面关于微生物最适生长温度判断,正确的是( A )。
A.微生物群体生长繁殖速度最快的温度B.发酵的最适温度C.积累某一代谢产物的最适温度D.无法判断9. 研究细菌性状应选用的细菌生长繁殖期是( D )。
A. 稳定晚期B.迟缓期C.稳定期D.对数期E.衰亡期10.细菌细胞进入稳定期是由于以下( B )原因。
①细胞已为快速生长作好了准备;②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发生了积累;③能源已耗尽;④细胞已衰老且衰老细胞停止分裂;⑤在重新开始生长前需要合成新的蛋白质A. 1,4B. 2,3C.2,4D.1,5二、名词解释1.代时:指当微生物处于生长曲线的指数期(对数期)时,微生物个体生长中,每个微生物分裂繁殖一代所需的时间。
也等于群体中的个体数或其生物量增加一倍所需的平均时间。
三、问答题1.试绘图说明单细胞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并指明第三个时期的特点,及如何利用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来指导工业生产?⑴生长曲线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时期。
引言概述:微生物生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种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微生物生长的相关原理和条件,并通过分析五个主要方面的内容来解释微生物如何生长。
正文内容:1.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温度是微生物生长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不同的微生物对于温度有不同的适应能力和生长范围。
深入分析适温范围、最适生长温度以及极限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探讨温度变化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如何适应和调整温度变化。
2.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H值是微生物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微生物对于pH 值的适应能力也不同。
详细分析微生物对酸性、中性和碱性环境的适应性以及pH值对微生物代谢的影响。
探讨微生物如何通过调节内部酶活性来适应不同pH值的环境以促进生长。
3.营养物质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差异较大,了解微生物对于碳源、氮源、磷源和其他微量元素的需求对于理解微生物生长至关重要。
分析微生物对不同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以及营养物质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培养基成分和浓度来提高微生物的生长速率和产量。
4.氧气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氧气是许多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关键因素,对于微生物的初始生长和细胞分裂有重要作用。
分析不同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以及氧气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探讨微生物如何适应低氧和无氧环境以及如何进行厌氧呼吸。
5.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交互作用:不同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对微生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分析温度、pH值、营养物质和氧气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微生物生长的综合影响。
探讨如何通过优化环境因素来调控微生物生长以提高其应用价值。
总结:微生物的生长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营养物质和氧气。
了解微生物对这些因素的需求和适应能力对于促进微生物生长和优化培养条件有重要意义。
通过探索这些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生长的机理,并为微生物在实际应用中的利用提供指导。
为了进一步研究微生物生长原理,还可以深入分析其他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如水分、光照等。
微生物滋生原因
微生物滋生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原料本身自带污染:食品原料在栽培、捕捞、屠宰、运输等过程中都可能被微生物污染,这会导致原材料腐败变质,进而增加加工工艺和消毒灭菌的难度,影响产品的卫生质量。
周围环境污染:食品工厂周围的环境如果受到重工业区、农药厂、化肥工厂、垃圾场、粪场、污水坑及大医院等的污染,可能会受到废水、废气、废渣和病原微生物等污染物的侵害。
生产场所不卫生:食品生产的场所如果不符合卫生要求,或者未能保持清洁并进行定期消毒,那么生产设备上就可能滋生微生物。
食品储运条件不达标:如果食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如超温潮湿等,就可能引起微生物的滋生。
空气污染: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随地面高度、人口疏密等条件而异。
越接近地面的空气含微生物越多,尘埃越多微生物也越多。
食品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就可能被污染。
土壤污染:土壤营养丰富、酸碱度适宜、氧气含量和温度稳定,是微生物生长的理想环境。
土壤中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来自病人和患病动物的尸体、粪便和污水等。
人和动物污染:当人和动物有病原微生物寄生而造成病害时,患者体内就会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泄物向体外排出,污染食品和饲料,造成人、畜患病或食物中毒。
此外,鼠、蝇、蟑螂等也可能污染食品。
用具及杂物污染:加工设备、工作用具等如果未能保持清洁和消毒,也可能成为微生物滋生的源头,进而污染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