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
- 格式:ppt
- 大小:226.00 KB
- 文档页数:8
微生物生长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微生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物,它们在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且广泛的地位。
微生物的生长和生存是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的,不同的环境因素会对微生物的生长速度、数量和代谢活动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微生物生长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探讨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和生存的影响。
1.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数量都是与温度密切相关的。
微生物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生长,但是不同的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在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内最快,超出该范围则生长速度减缓或停止。
温度对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数量的影响与微生物的生态类型有关。
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控制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繁殖。
在环境中,微生物通常处于最适温度范围内,因为这是它们生长最快和最有效的温度。
此外,在较高温度下,微生物会受到热释放的压力,这会导致代谢产物的累积,从而使细胞停止生长。
2. pH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生长所需的pH值与微生物种类相关,不同的微生物对pH的适应范围不同。
通常,微生物生长的最适pH值在7.0左右,当pH值增高或降低时,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会减缓或停止。
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有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pH值可以影响微生物细胞的代谢和营养的吸收。
在pH值偏离最适值时,会影响到细胞结构,从而影响代谢和吸收。
另一方面,pH值可以影响微生物的酶的活性,从而影响微生物细胞内反应的速率和数量。
3. 湿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和数量受到络湿度的影响。
根据菌种的适应性不同,不同的菌种可以在不同的液态或固态环境中生长繁殖。
在过高或过低的络湿度下,微生物的生长速度会减缓或停止。
湿度的影响与环境中的氧气含量有关。
在一些微生物环境中,氧气可以通过大气层直接进入微生物菌液中。
这成为生物反应器的工作原理之一。
但是,在高湿度的环境中,氧气会被阻隔,使微生物无法进行代谢活动,从而导致停滞或死亡。
影响微生物生长环境的因素(一)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必需包括构成细胞的各种原材料和产生能量的物质,重要包括:水、碳素营养源、氮素营养源、无机盐和生长因素。
细胞的分子式:C5H7O2N(或C60H87O23N12P)。
对营养的需求:好氧微生物:BOD5:N:P=100:5:1;厌氧微生物:BOD5:N:P=400:5:1。
1.水:构成部分,代谢过程的溶剂。
细菌约80%的成分为水分。
2.碳源:碳素含量占细胞干物质的50%左右,碳源重要构成微生物细胞的含碳物质和供应微生物生长、繁殖和运动所需要的能量,一般污水中含有充足碳源。
3.氮源:供给微生物合成细胞蛋白质的物质。
4.无机元素:重要有磷、硫、钾、钙、镁等及微量元素。
作用:构成细胞成分,酶的构成成分,维持酶的活性,调整渗透压,供给自养型微生物的能源。
磷:核酸、磷脂、ATP转化。
硫:蛋白质构成部分,好氧硫细菌能源。
钾:激活酶。
钙:稳定细胞壁,激活酶。
镁:激活酶,叶绿素的紧要构成部分5.生长因素: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二)温度不同类型的微生物生长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大约5℃到80℃。
这个温度范围可分为较低生长温度、较高生长温度和最适生长温度(指微生物生长速度较快时的温度)。
依据微生物适应的温度范围,微生物可分为三类:中温性(2045℃)、好热醒(高温)(45℃以上)和好冷性(低温)(20℃以下)。
当温度超过较高生长温度时,微生物的蛋白质会快速变性,酶系统会遭到破坏而失活。
在严重的情况下,微生物可能会死亡。
低温会降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进而停止生长繁殖,但仍保持其生命力。
(三)酸碱度不同的微生物具有不同的pH适应范围。
细菌、放线菌、藻类和原生动物的pH适应范围在410之间。
大多数细菌适应中性和偏碱性(pH=6.5~7.5)的环境。
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应保持较佳pH范围。
当废水的pH值变化较大时,应设置调整池,使进入反应器(如曝气池)的废水保持在合适的pH范围内。
8第五章第3节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在微生物生长的过程中,环境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pH值、氧气浓度等等。
下面将对这些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进行论述。
一、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温度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不同微生物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微生物的生长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直至达到其最适生长温度。
超过最适生长温度后,微生物的生长速率会迅速下降,甚至停止生长。
因此,合适的温度可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而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则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二、湿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湿度也是微生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微生物需要一定的湿度水平才能正常生长繁殖。
一般来说,湿度过高会导致微生物生长过快,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等有害物质;而湿度过低则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使其处于休眠状态。
因此,合适的湿度水平对于微生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三、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H值是指溶液中氢离子(H+)的浓度。
微生物对于pH值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细菌对pH值的适应范围较广,可以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生长;而真菌和酵母菌对pH值的适应范围相对较窄,多数喜欢中性或微酸性环境。
当pH值偏离微生物的适应范围时,会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四、氧气浓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氧气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物质,但不同微生物对氧气浓度的需求有所差异。
氧气浓度高的环境适合厌氧菌的生长,而氧气浓度低的环境适合嗜氧菌的生长。
此外,还存在一些微生物可以适应氧气浓度变化的环境,这些微生物被称为耐氧菌。
因此,不同氧气浓度对微生物的生长有着不同的影响。
综上所述,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其中温度、湿度、pH值和氧气浓度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在微生物研究和应用中,考虑到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合理调控和掌握这些因素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微生物才能良好生长、代谢和发挥其应用价值。
微生物生存需要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每种微生物都具有自己的生长温度三基点,即最低、适、最高生长温度。
根据生长温度三基点,可以将微生物划分为低温型微生物、温型微生物和高温型微生物。
2.氧气:微生物对氧的需要和耐受力在不同的类群中变化很大。
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以将微生物分为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需氧菌和厌氧菌等几种类群。
在培养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时,需要提供相应的气体条件以保证微生物的生长。
3.酸碱度:各种微生物都有其生长的最低最适和最高pH值的三基点。
低于最低或超过最高生长pH时,微生物生长受抑制或导致死亡。
不同的微生物最适生长的pH不同。
4.营养物质:微生物生长繁殖需要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物质来供生物新陈代谢。
这些物质不仅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能量,还包含构成细胞结构的基本成分。
5.抵抗力:微生物还需要强大的抵抗力来完成自我抗防,避免被病原体、药物和外来环境因素影响,从而维持其生存和繁殖。
1。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和适应的影响研究微生物是一类极其广泛的生物群体,它们可以生存在任何环境中,包括极端环境。
而环境因素是微生物生长和适应的重要因素,它们对微生物生长和适应的影响研究一直是微生物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一、温度因素和微生物生长温度是微生物生长最基本的环境需求之一。
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得微生物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对于不同的微生物而言,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是不同的。
以细菌为例,嗜热菌是一类生长于高温环境下的细菌,它们能够在55℃~80℃的环境中正常繁殖。
而嗜冷菌生长适宜温度范围则在0℃~20℃之间。
因此,对于不同的微生物而言,选择合适的生长温度是十分重要的。
温度不仅影响微生物生长速度,还会影响微生物的代谢和营养物质利用。
低温环境下,微生物代谢变缓,能量的生成也会受到影响。
而高温环境下,微生物代谢会加快,但过高的温度又会对微生物的蛋白质和核酸结构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对于微生物的研究而言,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控制温度对其生长状态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
二、PH值因素和微生物生长PH值是介质酸碱性的量度,也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一个重要因素。
微生物对酸碱度的适应性差别非常大,有的微生物可以在极端的酸性或碱性环境下生存,而有的微生物则对PH值变化非常敏感。
以厌氧菌为例,这类细菌生长繁殖适宜的PH值范围一般在7.0~7.5之间。
而耐酸性细菌能够在PH酸性环境中生长,如耐酸杆菌在PH3左右的环境仍能生长繁殖。
不同PH值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不同的。
低PH值会使得介质中的蛋白质、酶和细胞壁分解,高PH值则会使这些物质凝聚在一起,从而阻碍营养物质进入微生物体内。
因此,PH值的控制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水分因素和微生物生长水分是微生物生长和代谢的必要条件之一。
不同的微生物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
以细菌为例,厌氧细菌在生长的过程中只需要少量的水分,但一旦进入静止状态,就需要较低水分量才能存活。
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一、温度的影响•一、温度的影响•1.高温的影响一般来说无芽孢的细菌在水中加热到100?迅速死亡。
•1.高温的影响一般来说无芽孢的细菌在水中加热到100?迅速死亡。
• (一)高温杀菌的机理 (一)高温杀菌的机理• 提问:, • 提问,1)蛋白质、核酸变性2)细胞膜溶解细胞膜中的脂类在高温作用下溶解,“失血过多”1)蛋白质、核酸变性2)细胞膜溶解细胞膜中的脂类在高温作用下溶解,“失血过多”(二)影响高温杀菌的因素(二)影响高温杀菌的因素• 细菌的种类、含水量、芽孢有无、以及湿热或干热细菌的种类、含水量、芽孢有无、以及湿热或干热1)细菌种类2)含水量2)含水量• 细菌细胞含水量高的更容易被杀死。
细菌细胞含水量高的更容易被杀死分子层次现象——蛋白质的凝固温度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蛋白质凝固温度越低,分子层次现象——蛋白质的凝固温度与含水量有关,含水量越高,蛋白质凝固温度越低,反之亦然。
3)芽孢反之亦然。
3)芽孢4)湿热与干热 4)湿热与干热湿热—水蒸汽 ( 121? 20,30min) 湿热—水蒸汽 (160,170? 2h灭菌) 干热—热空气 (干热—热空气 (•提问:,湿热灭菌温度低时间短•保水(热空气蒸发蛋白质水分); •提问:,湿热灭菌温度低时间短•保水(热空气蒸发蛋白质水分); •蒸汽冷凝放热; •蒸汽冷凝放热;•凝水热传导能力强于空气;2.适宜温度•凝水热传导能力强于空气;• 提问:为什么会存在适宜温度, 提问:• 酶的活性• 酶的活性• 根据细菌适宜温度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四大类,根据细菌适宜温度的不同,可将细菌分为四大类• 嗜冷菌、嗜中温菌、嗜热菌、嗜超热菌。
嗜冷菌、嗜中温菌、嗜热菌、嗜超热菌• 废水中的细菌一般都是嗜中温菌,最适温度多在30?左右,嗜• 废水中的细菌一般都是嗜中温菌,最适温度多在,嗜30?左右冷菌和嗜热菌占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