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
- 格式:ppt
- 大小:13.02 MB
- 文档页数:23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知识点梳理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1、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地质:约在几百万年以前,由于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了台湾海峡,台湾岛才与大陆分离,成为岛屿。
(2)人文:目前,台湾省的居民中,汉族约占97%,他们主要是明清以来福建、广东两省移民的后代,大部分还保留着乡音。
台湾和福建等省都信奉妈祖。
(3)历史:台湾,在我国史书中记载曾称夷洲,明代始称台湾。
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外来侵略。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一诗句抒发了台湾同胞对大陆浓浓的思念。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内同胞。
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是海峡丙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2、位置:(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中部,跨越热带和北温带,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2)海陆位置:位于我的的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3、范围: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主体,以及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 多个岛屿。
二、美丽富饶的宝岛1、地形:山地占2/3,台湾山脉纵贯南北(即南北走向,东北—西南),其主峰玉山(海拔 3952 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山峰。
平原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是人口主要集中的区域。
地势东高西低。
故河流大多自东向西流入台湾海峡。
2、气候: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台风和暴雨。
北回归线从台湾岛的中南部穿过。
受纬度影响,气温南高北低。
受地势影响,气温中间低,四周高(这是影响台湾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年平均气温约 22℃(高山除外),年降水量多在 2000mm 以上,每年 6-10 月常受台风侵袭。
3、河流:河流湍急短促,大多自东向西注入台湾海峡,水能丰富(受山地地形、面积狭窄、沿北回归线台湾省地形剖面图降水丰富的影响)。
浊水溪是岛内最长的河流。
4、风景:日月潭(最大的湖泊)、野柳地质公园5、矿产:自然环境优越,森林、矿产和水产资源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第七章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
什么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点是什么?
河流组:阅读图7.41,找出台湾最长的河流,从长度和水能资源、流速、流向等方面分析河流有何特点?台湾最长的河流、最大的湖泊是什么?
植被组:以阿里山为例,思考台湾植被的特点。
(承转)“云旅游”到了台湾,我们发现台湾和福建一样都有妈祖庙,太神奇啦,有和祖国大陆一脉相承的文化。
三、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活动)阅读课本66页,收集史实资料和证据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提示:从文化关系、历史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等方面分析。
)
【课堂练习】
(2021陕西中考28题改编)“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台湾和福建的两所中学开展“云交流”学习活动。
根据台湾同学制作的互动卡,完成下列问题。
(1)台湾岛东临________洋,地处________带和亚热带。
(2)台湾岛气候湿热,地形以________、平原主。
(3)卡片中A处为________岛。
(4)地理要素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请从台湾岛的地
【板书设计】
7.4.1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地形
纬度位置
(北回归线穿过中南部)
气候
海陆位置
( 岛屿,环海 )
河流
范围
植被。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及范围, 掌握台湾省的概况, 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3.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 培养学生们读图法, 发散思维, 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 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 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难点:台湾自然环境特征中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的分析、归纳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小组合作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展示台课时安排: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视频:视频插入语:高山青, 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多么美的一首歌曲啊, 让我们一下子来到了美丽的台湾!今天就有老师做一回导游, 带领同学们去领略那旖旎的风光!这里有神奇的阿里山, 秀丽的日月潭, 宏伟的台北故宫, 高入云霄的101大楼, 奇特的民俗风情, 回味无穷的饮食文化, 波澜壮阔的太平洋海岸, 还有那令人闻名遐迩的神木!它是台湾的象征,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听了导游的解说, 同学们, 你们说台湾美不美?(美)你们想去旅游吗?(想)要想去旅游的话, 我们就必须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5页。
(板书课题)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1.确定自探问题(1)学生提出问题(2)教师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结合课前设计, 形成自探问题。
教师预设:1、你能介绍一下台湾的概况吗?(从位置、范围、面积、组成、人口等方面)2.台湾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如何?3.台湾为什么被称为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可以从水果、农产、林业、矿产等角度来阐述)2.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自学教材第58页-61页, 并且借助地理图册和书本, 完成简单的问题(时间15分钟)二、解疑合探(坚持以学困生回答, 中等生补充, 优等生评价的原则)1.组建小组2.组内探讨3.组间交流4.代表发言前两个问题由各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和点评打分, 最后一个问题由小组讨论, 交流, 教师点拨, 讲解, 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以及台湾省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特征;台湾省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2.教学难点:台湾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台湾省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的地理位置。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台湾的了解。
2.探究活动一: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1)分组讨论:根据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特点。
3.探究活动二: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1)展示台湾省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
(2)分组讨论:分析台湾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4.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意识。
四、课后作业1.结合地图,描述台湾省的地理位置。
2.简述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等特点。
3.分析台湾省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经济特点。
4.思考:台湾的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分析资料,让学生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堂小结,引导学生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4.课后作业旨在巩固课堂所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补充1.台湾的地理位置:通过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同学们,你们能指出台湾在我国的哪个位置吗?”引导学生指出台湾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