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结冰预警信号等级
- 格式:pdf
- 大小:354.36 KB
- 文档页数:1
预警信号2009-11-24 11:25:12 来源:安全气象社区创建网浏览:31116次社区防灾减灾指南预警信号一、预警信号种类:依据《广东省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发布预警信号的突发气象灾害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灰霾、雷雨大风、道路结冰、冰雹、森林火险等十类。
二、预警信号构成和颜色含义:(一)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和含义三部分构成。
(二)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三)预警信号图标由代表灾害种类的符号和代表信号颜色的中英文字组成,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6:5。
左上部是符号,颜色为信号颜色,底色为浅灰色;右上部是中文字,颜色为白色,底色为信号颜色;下部是英文字,颜色为白色,底色为信号颜色。
三、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引1、台风预警信号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图标:含义: 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防御指引:1、警惕热带气旋对当地的影响;2、注意收听、收看有关媒体的报道或通过气象咨询电话等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了解热带气旋的最新情况,以决定或修改有关计划。
(二)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图标:含义: 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1、做好防风准备;2、注意有关媒体报道的热带气旋最新消息和有关防风通知;3、固紧门窗、围板、棚架、临时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室外物品。
其它同台风白色预警信号。
(三)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图标: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防御指引:1、进入防风状态,建议幼儿园、托儿所停课;2、关紧门窗,处于危险地带和危房中的居民以及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危险地带工作人员需撤离;3、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加强值班,密切监视灾情,落实应对措施;4、切断霓虹灯招牌及危险的室外电源;5、停止露天集体活动,立即疏散人员。
天气预报预警信号意思————————————————————————————————作者:————————————————————————————————日期:台风台风预警信号分五级,分别以白色、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白色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台风白色预警信号含义:48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
台风蓝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6-7级,或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含义:24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8级以上,或阵风9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8-9级,或阵风9-10级并可能持续。
台风橙色预警信号含义:12小时内可能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0级以上,或阵风11级以上;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平均风力为10-11级,或阵风11-12级并可能持续。
台风红色预警信号含义:12小时内可能或者已经受台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12级以上,或者已达12级以上并可能持续。
暴雨暴雨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黄色橙色红色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含义:6小时内本地将可能有暴雨发生,或者强降水将可能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含义: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50毫米以上,且雨势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含义:在过去的3小时,本地降雨量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高温高温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黄色橙色红色高温黄色预警信号含义:天气闷热。
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接近或达到35℃或已达到35℃以上。
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含义:天气炎热。
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至37℃以上。
高温红色预警信号含义:天气酷热。
一般指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要升到39℃以上。
寒冷寒冷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黄色橙色红色寒冷黄色预警信号含义:预计因北方冷空气侵袭,当地气温在24小时内急剧下降10℃以上,或日平均气温维持在12℃以下。
吉林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标准及防御指南一、暴雨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分为四级,分别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持续。
(包括地区电台)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处于危险地带的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标准:6小时内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1小时内降雨量达到20毫米以上;或者已经达到上述标准且降雨持续。
(包括地区电台)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5.做好水库大坝的安全检查和加固工作。
(三)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且其中1小时内降雨量达到30毫米以上;或已达上述标准且降雨持续。
(含区域站)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3.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5.做好水库、堤坝的安全巡查和加固,加强城市低洼地段的巡查。
(四)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标准: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且其中1小时内降雨量达到50毫米以上,或已达上述标准且降雨持续。
(含区域站)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群众性集会,学校停课,工厂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4.做好城市排涝、低洼地段安全巡查和有关人员转移。
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分为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沙尘暴、高温、干旱、雷电、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14类。
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根据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特征、预警能力等,确定不同种类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级别。
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较大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可能或已经造成严重影响且降雨可能持续。
高温预警一般连续三天日最高气温在35℃以上,属于黄色预警信号范围;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7℃以上,属于高温橙色预警信号范围;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40℃以上,就要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了。
中国气象局2004年8月24日公布《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
办法规定,每当台风、暴雨、高温等突发灾害性天气来临时,公众可以从电视、广播、互联网、手机短信和位于城市显著位置的电子显示牌中看到新的预警信号。
目前发布预警信号的突发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沙尘暴、雷雨大风、大风、冰雹、雪灾和道路结冰,共11种。
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四级,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
一、台风预警信号台风预警信号根据逼近时间和强度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
防冻应急响应级别
防冻应急响应级别是根据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范围、强度和危害程度,由低到高分为四个等级: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特别重大(Ⅰ级)。
不同地区的防冻应急响应级别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为你列举部分地区的情况:
- 中国气象局:2024年2月2日18时30分,中国气象局将雨雪冰冻三级应急响应提升为二级。
- 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2024年1月22日14时,根据《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防冻应急预案》和省防总有关规定,广东省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启动防冻Ⅳ级应急响应。
- 英德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2023年12月15日,根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冬首场寒潮于15日晚间开始影响英德,气温骤降,北风加大,过程日平均气温将下降12℃-14℃,阵风6-8级。
其中16日-19日阴雨寒冷,最低气温6℃左右(山区2℃-4℃);20日起渐转多云到晴,昼夜温差加大,早晨气温进一步下降,21日-22日早晨将出现过程最低气温5℃左右(山区0℃-3℃,伴有霜冻)。
英德气象台已于12月15日15时20分发布寒冷橙色预警信号,英德市防汛防旱防风指挥部决定启动防冻Ⅳ级应急响应。
如果你想了解其他地区的防冻应急响应级别,可以再次向我提问。
附件江苏省灾害性天气预报等级用语和预警信号标准为规范灾害性天气预报等级用语,科学发布天气预报,根据江苏实际,制定本标准。
总则本规定给出了台风、暴雨、暴雪、高温、冷空气、霜冻、雾、霾、道路结冰、大风、雷暴、冰雹等十二类天气预报等级用语和预警信号标准。
等级用语兼顾逼近时间和强度两种因素。
依据灾害性天气逼近时间,依次发布消息、警报(报告)和预警信号;在一定的时间内,从弱到强依次蓝色、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
在灾害性天气演变过程中,达不到发布预警信号的标准,则继续使用原强度等级用语,或使用时效更早、强度更弱的等级用语。
例如:发布台风警报后,如达不到台风预警信号标准,可以继续发布台风警报,亦可以根据情况发布台风消息。
标准中给出的预报时效是指可使用该预报用语的最长预报时间,实际使用中,可据具体情况,在较短预报时间内使用。
例如,台风警报的预报时效为48小时,是指预计未来台风将在48小时以内影响本地,超过48小时则不必发布台风警报。
一、台风根据热带气旋的逼近时间,预报等级用语分消息、警报和预警信号三种。
1.台风消息:预计编号热带气旋72小时以内将影响预报责任区,尚无法确定热带气旋是否有明显影响,或热带气旋影响减弱并远离预报责任区时,根据需要发布。
2.台风警报: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48小时内将影响或登陆预报责任区,并可能造成严重影响时发布。
3.台风预警信号:预计编号热带气旋在未来24小时内将影响或登陆预报责任区,并造成严重影响时发布,或者已经受热带气旋影响,且影响可能会持续。
根据影响时风力大小分为四级。
蓝色:平均风力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8级以上。
黄色:平均风力达8级以上,或者阵风10级以上。
橙色:平均风力达10级以上,或者阵风12级以上。
红色:平均风力达12级以上,或者阵风达14级以上。
二、暴雨根据暴雨的逼近时间,预报等级用语分警报、预警信号两种。
1.暴雨警报:预计未来48小时内预报责任区将出现24小时雨量达50毫米以上的降水。
一、暴雨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暴雨蓝色预警信号图标:标准: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准备工作;2.学校、幼儿园采取适当措施,保证学生和幼儿安全;3.驾驶人员应当注意道路积水和交通阻塞,确保安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
(二)暴雨黄色预警信号图标:标准: 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工作;2.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路况在强降雨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在积水路段实行交通引导;3.切断低洼地带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在空旷地方的户外作业,转移危险地带人员和危房居民到安全场所避雨;4.检查城市、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采取必要的排涝措施。
(三)暴雨橙色预警信号图标: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工作;2.切断有危险的室外电源,暂停户外作业;3.处于危险地带的单位应当停课、停业,采取专门措施保护已到校学生、幼儿和其他上班人员的安全;4.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四)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图标:标准: 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防御指南: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暴雨应急和抢险工作;2.停止集会、停课、停业(除特殊行业外);3.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防御和抢险工作。
二、大风预警信号大风(除台风外)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一)大风蓝色预警信号图标:标准:24小时内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或者已经受大风影响, 平均风力为6~7级,或者阵风7~8级并可能持续。
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55号——广东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正文:----------------------------------------------------------------------------------------------------------------------------------------------------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55号《广东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已经2018年10月11日十三届广东省人民政府第25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省长马兴瑞2018年10月25日广东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广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和管辖海域内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见附件)是本省防御气象灾害的统一信号。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含义和防御指引组成,分为台风、暴雨、高温、寒冷、大雾、灰霾、雷雨大风、道路结冰、冰雹、森林火险等。
第三条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统一发布。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向公众传播非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应当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更新或者解除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通报本级人民政府有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
第四条广播、电视、新媒体和有关通信运营单位应当及时播发气象主管机构所属气象台站提供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或者相关信息。
有关通信运营单位应当确保通过其公用通信网络传递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传递畅通。
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具体办法,由省气象主管机构会同省广播电视、通信行业管理部门制定。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系统、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播发系统和防御系统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提高本地的预警水平、播发质量和防御能力。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一、台风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1 -二、暴雨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2 -三、暴雪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3 -四、寒潮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4 -五、大风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5 -六、沙尘暴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6 -七、高温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7 -八、干旱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8 -九、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9 -十、冰雹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10 -十一、霜冻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11 -十二、大雾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12 -十三、霾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13 -十四、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 .......................................................................................................................... - 14 -一、台风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蓝色黄色红色二、暴雨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蓝色黄色橙色三、暴雪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四、寒潮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蓝色黄色橙色红色五、大风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六、沙尘暴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黄色橙色七、高温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黄色橙色红色八、干旱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橙色红色九、雷电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黄色橙色红色十、冰雹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橙色红色十一、霜冻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蓝色黄色十二、大雾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黄色橙色红色十三、霾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黄色橙色十四、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及防御指南黄色橙色红色。
冰雪预警分级标准
①蓝色预警:蓝色预警是最低层次的预警信号,表示低温、风力、雪、大雾、冻雨等影响的可能性较小,降水量少,当地气象状况持续稳定,受其影响的活动范围有限。
②黄色预警:黄色预警表示出现寒冷天气和明显降温,低温、风力、冻雨、大雾、雪等影响出现。
降水量尚微,局部地区可能出现冰冻天气。
受其影响,一部分活动被迫停止,路面出现结冰等情况。
③橙色预警:橙色预警表示持续低温,大风,大雾,冰雹,小到中雪,雨夹雪,寒潮等寒冷天气影响出现,路表面出现结冰。
降水量逐渐增加,受其影响,大部分活动被迫暂停,交通易受影响,存在安全隐患。
④红色预警:红色预警表示极大冰雹、暴风、冰雹、大雾、大雪、暴雪等强烈天气影响,极强的冷空气,强降温,洪灾及其它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降水量大,受影响的活动被全面暂停,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乐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乐清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定(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乐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2.01•【字号】乐政办发〔2019〕10号•【施行日期】2019.03.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乐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乐清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定(试行)》的通知乐政办发〔2019〕10号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直属各单位:《乐清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定(试行)》已经十六届市政府第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乐清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2月1日乐清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定(试行)为了规范我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工作,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用效率,有效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浙江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规定》(浙政办发〔2018〕12号)和《温州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传播与停课误工规定(试行)》(温政办〔2018〕6号)等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定义、种类及等级划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是指由市气象局所属的气象台(站)为有效防御和减轻突发气象灾害而向社会发布的预警信息。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信号名称、信号图标、信号含义和防御指南组成。
我市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分为台风、大风、暴雨、暴雪、寒潮、低温、霜冻、道路结冰、冰雹、高温、干旱、雷电、大雾、霾等十四类。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级别依据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划分为四级:Ⅳ级(一般)、Ⅲ级(较重)、Ⅱ级(严重)、Ⅰ级(特别严重),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同时以中英文标识。
二、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职责划分市气象局负责我市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的管理工作。
道路结冰预警级别
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分为三个级别,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具体如下:
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表示12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
此时,交通、公安等部门应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对准备工作,驾驶人员应注意路况,安全行驶,行人外出尽量少骑自行车,注意防滑。
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
表示6小时内可能出现对交通有较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此时,交通、公安等部门应按照职责做好道路结冰应急工作,驾驶人员必须采取防滑措施,听从指挥,慢速行驶,行人出门注意防滑。
道路结冰红色预警信号。
表示2小时内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对交通有很大影响的道路结冰。
此时,交通、公安等部门应做好道路结冰应急和抢险工作,注意指挥和疏导行驶车辆,必要时关闭结冰道路交通,人员尽量减少外出。
道路结冰等级划分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道路结冰等级划分标准随着冬季气温的逐渐降低,道路结冰成为一个常见的危险现象。
在道路结冰的情况下,车辆行驶会变得异常危险,易发生交通事故。
对道路结冰等级进行划分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对确保道路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道路结冰等级通常分为轻微结冰、中度结冰和严重结冰三个等级。
不同等级的结冰情况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轻微结冰:轻微结冰通常是指道路表面出现轻微结冰现象,车辆行驶仍然相对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需要提高警惕,减速慢行,保持车辆稳定。
此时,往往只需要简单的防滑措施就可以有效应对,如加装防滑链、使用防滑胶垫等。
中度结冰:中度结冰是指道路表面结冰程度加重,车辆行驶受到一定影响,行驶相对较为困难。
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应当特别注意保持车距、慢速行驶,尽量避免紧急制动或急转方向。
此时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措施来防止车辆失控,如使用专业的防滑链、携带防滑路标等。
严重结冰:严重结冰是指道路表面大面积结冰,车辆行驶极为危险,容易发生失控事故。
在这种情况下,道路冰雪清除工作尤为关键,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道路进行除冰处理。
驾驶员在遇到严重结冰路况时,应当尽量避免行驶,尽快停车等待道路恢复安全。
此时除了以上提到的措施,还可以考虑通过路面加热、喷撒融雪剂等方法来加速道路结冰的融化处理。
针对不同等级的道路结冰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和处理方案。
在天气预警中,及时发布道路结冰预警信息,提醒驾驶员注意行车安全。
在道路结冰严重时,要加强道路巡查和清除工作,确保道路畅通安全。
对于驾驶员而言,应当在冰雪天气驾驶时,务必谨慎驾驶、遵守交通规则,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行车安全。
同时也要加强对道路结冰等级划分标准的了解,根据不同等级的结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道路结冰等级划分标准对于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科学的划分和有效的处理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应对道路结冰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确保驾驶员和行人的安全。
什么是道路结冰蓝色预警
冻害使得路面产生裂缝,如果道路处于这种状态,当大量的重车通过时,沥青混凝土面层或者水泥混凝土板下表面的拉应力增大,土基表面的垂直变形也要增加,当超过其极限值时,在轮迹处产生网状裂缝,随之路面下沉,遭到破坏。
那么什么是道路结冰蓝色预警?以及冻害有哪些特点呢?
什么是道路结冰蓝色预警?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种类由原来的3种增加到10种,为人们所熟悉的黑色台风预警信号将退出历史舞台。
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新版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总体上分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等级(Ⅳ、Ⅲ、Ⅱ、Ⅰ级),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同时以中英文标识,与国家的所有应急处置等级和颜色保持一致。
而原有的台风、暴雨、寒冷3种预警信号的黑色预警信号将成为历史,统一以红色为最高等级,由原来的“白、绿、黄、红、黑”改为现在的“白、蓝、黄、橙、红”;暴雨预警信号和寒冷预警信号原规定按“黄、红、黑”来分等级十种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安全提示:雪天造成路面湿滑,因此,应注意出行安全,防止意外跌倒。
宁可踩在厚厚的积雪上也要避开浮冰和积水,不要因为湿
滑就蹭着走反倒容易滑倒,跟滑冰是一个道理,尽量抬起脚,实在的踩下去,这样就减少了鞋底和地面的向前摩擦力,会大大降低摔倒的可能性。
感谢大家的收看,今天的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由于时间有限,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关于其他方面的安全小知识,也会为大家一一展现。
道路结冰的标准
道路结冰的标准主要指的是气象条件和路面状况达到足以形成并维持结冰状态的条件。
在中国,道路结冰预警信号发布时通常参考以下标准:
1.气象条件:
1)路面温度:当路表温度降至0℃或以下。
2)降水类型与强度:出现雨、雪、冻雨等降水天气,且降水在地面冻结
成冰。
3)预计持续时间:预计未来一定时间内(例如12小时内)持续低温并
伴有冰雪天气,可能导致道路结冰。
2.路面状况:
1)结冰程度:地面积雪或积水开始凝固,形成薄冰层,影响车辆行驶安
全。
2)路面摩擦系数降低:路面的附着系数因结冰而显著下降,对行车制动
距离、操控性能产生严重影响。
中国道路交通管理部门依据《道路结冰黄色、橙色、红色预警信号》等相关规定,根据气温、降水量、风速、湿度等因素预测可能出现的道路结冰情况,并据此发布相应级别的预警信息,指导公众和交通部门做好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