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急性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

浅谈急性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

浅谈急性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
浅谈急性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

浅谈急性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脑型血吸虫病患者;护理

急性脑型血吸虫病是由于人体反复或严重感染血吸虫病后,虫卵通过血液循环进入颅内,沉积于软脑膜及脑组织而形成虫卵肉芽肿所致[1],是较为常见的虫卵异位损害,同时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反应。我所近几年收治8例脑型血吸虫病患者,现就护理谈一点体会。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1—2005年经过临床诊断的脑型血吸虫病患者共计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5岁。临床表现,除有发热等急性血吸虫病的症状外,还表现为头昏、头痛、四肢无力或瘫痪、口角歪斜、言语不清甚至失语等脑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经吡喹酮2次抗病原治疗后,8例患者中有7例症状均在1~2个月内获得控制,直至消失,最后治愈出院。1例患者出现语言轻度障碍(主要表现为吐词不清),经过1年的康复训练,基本恢复正常,随访无复发。

2 护理对策

2.1 心理护理脑型血吸虫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后,由于年纪轻,病情重,变化大,因此,心理压力较大,患者往往出现一种恐惧状态,此时,心理护理应放在首位。应迅速热情地接待患者,以体贴关怀、热情诚恳的同情态度获得患者的信赖,并做好耐心说服、解释工作,使患者消除恐慌等不安情绪,正确对待疾病,通过护理措施调节病员的情绪,通过心理护理的积极作用提高治疗效果[2]。

2.2 高热护理急性脑型血吸虫患者提示伴有急性血吸虫患者的典型症状,此患者一般在发热前有冷感,但很少寒颤,体温从午后逐渐升高,傍晚到达高峰,午夜骤降,相差可达5℃,午夜热度下降时多伴有周身大汗。此时应鼓励患者多喝水,注意保暖。

如配合抗虫药物治疗,应酌情考虑物理降温或激素退热。同时,由于患者出现瘫痪等系列临床表现,为避免发热出汗引起的皮肤受损,所以必须做好皮肤病护理,可用温水擦身,勤换衣服被服,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3 病原治疗的护理吡喹酮常见反应有恶心、呕吐、腹泄和阵发性肌肉痉挛,一般程度较轻,无需特殊处理,但也有的患者出现头昏、乏力、腰腿酸痛、颤动、视力模糊等神经系统症状;心悸、胸闷和早搏等心血管系统症状;因此在服药期间应密切观察病情,嘱患者卧床休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4 恢复期的护理在恢复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加强语言练习和肢体功能锻炼,早期为了预防因长期卧床、肌肉萎缩所引起的肢体畸形、挛缩等现象的发生,促进功能恢复,应每日按摩肢体1~

2次,并协作患者做被动运动,当功能开始恢复时,应鼓励患者开展肢体功能锻炼携扶练习行走等,同时对失语的患者要表示同情,切忌把患者说错的话、表达错的意思当作笑料,防止其情绪波动,耐心地从一个单字词汇教起,要教导患者发音,逐步训练患者的语言功能,使其得到好转和恢复。

2.5 卫生宣教工作对患者讲解血吸虫病的防治知识、临床表现及危害,了解当地的疫情及血吸虫病易感地点,叮嘱患者不要接触疫水,进一步强化患者的血防意识。

3 讨论

急性脑型血吸虫患者由于发病年龄较轻,心理负担较重,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同时在护理工作中应结合高热、瘫痪患者的护理常规,实施综合护理,提高治疗效果。病员出院前的康复护理十分重要,此阶段应根据病情给予积极的支持和指导,如帮助患者进行语言训练和肢体锻炼等。出院时的康复与保健指导也不可忽视,应嘱咐患者注意情绪与劳逸的自我调节,不可急于求成,应逐渐加强康复训练,直到恢复到正常人。

【参考文献】

1 蔡小青.9例脑型血吸虫病病人护理.护理研究,2005,26:21.

2 金问涛,安之壁.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