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荷教学
- 格式:ppt
- 大小:9.50 MB
- 文档页数:7
《荷》专题教案教学设计《荷》专题教案教学设计《荷》专题一、活动目的:1、学习关于“荷”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培养审美情趣,提高欣赏自然美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丰富学生对“荷”的内涵的理解。
4、锻炼学生的思辨和写作能力。
二、活动重点:1、通过对“托物言志”写作方法的学习,理解荷的精神内涵。
2、锻炼学生的思辨和写作能力。
二、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进入荷的世界(竞猜、抢答)她从远古走来,有活化石之称--最早起源的被子植物,与银杏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
她为历代文人钟爱,有关的佳句名篇层出不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荷田田……她是佛教圣物,取其桔祥清净之意--菩萨坐的莲花台;观音手中的莲花她是澳门的象征--区花,印度、斯里兰卡、突尼斯逢其为国花。
她被喻为花中君子。
--《爱莲说》:莲,花之君子者也。
2、带着学生欣赏五首咏荷诗歌荷、荷香,香得有些古典主义,古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太多笔墨。
今天,我们就着书本上的'五首诗歌来感受荷。
学生自由诵读,向同学推荐一首或一两句自己喜爱的诗歌。
3、引导学生领悟荷花的精神内涵刚刚几首诗描写对象各不相同,但无论是荷花、荷叶,还是果实,都能勾起诗人的遐想,触发他们写作的灵感,接下来,再向大家推荐几首写荷花的诗文。
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李乔(唐)三秋庭绿尽迎霜,惟有荷花守红死。
--温庭筠(唐)莫笑出青泥,心净还如许。
--吴绡(清)凡花色之娇媚者多不甚香,瓣之千居者多不结实。
甚矣,全才之难了。
兼之者,其惟莲乎。
--张潮《幽梦影》这几句都是从荷花的内在精神来写荷,欣赏《爱莲说》。
学生听读《爱莲说》,找出其中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并齐读,讨论:出淤泥而不染:不因环境恶劣而随波逐流。
濯清涟而不妖:不因环境顺利而张扬炫耀。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公正,没有歪的、邪的。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越远越香,凛然不可侵犯的人格力量。
君子:洁身自好端庄严肃德声远播4、确实,身外的风景总是与心内的风景遥相照应,欣赏自然景物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你是否知道一些爱荷之人?屈原:集芰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李白:青莲居士曹雪芹:黛玉最爱李商隐“留得残荷听雨声”鲁迅:芰裳荇带处仙乡,风定犹闻碧玉香朱自清以及当代的一些名画家:黄永玉、齐白石从古至今,没有一种植物像荷花这样在精神上被赋予圣洁的光环,在文化上被赋予深刻的内涵。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荷》详细内容:本课主要学习唐代诗人李清照所作《荷》一诗,诗中描绘了荷花盛开时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在荷花丛中流连忘返的心情。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荷》这首诗;2. 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李清照的诗歌风格;3. 学生能够通过诗歌描绘出自己心中的荷花景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荷》这首诗;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并欣赏李清照的诗歌风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荷花盛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美丽景象。
2. 诗歌朗诵: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诵《荷》这首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诗句解析:教师逐句讲解诗句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4. 诗歌欣赏: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李清照的诗歌风格,欣赏其写作技巧。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与《荷》相关的练习题目,学生现场作答,教师点评并指导。
6. 描绘心中的荷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心中的荷花景象,分享给大家。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荷》板书设计:荷花盛开美丽景象流连忘返诗人情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背诵《荷》这首诗,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荷花盛开的景象。
答案:荷花盛开,美丽景象。
2. 作业题目:请学生分析李清照的诗歌风格,并尝试仿写一首以荷花为主题的诗歌。
答案:李清照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以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荷花盛开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荷花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诗歌朗诵、诗句解析和诗歌欣赏环节,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荷》这首诗的内容和情感,欣赏李清照的诗歌风格。
通过随堂练习和描绘心中的荷花,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整体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戏画中,游荷间
——小古文《荷》 8.13 一、我会猜
池中有个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粉红笑面迎风摆,只坐绿船不划桨。
二、我会读
荷
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
荷叶形圆。
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三、我会画
四、我会写
荷叶形圆,状如
荷叶形圆,状如
五、我会背
1.去字背
荷
池中,夏日或红荷梗。
荷叶。
茎横,其名。
藕有,中有,断之。
2.看图背
六、我会学
1.《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课文《荷》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荷》。
(2)理解课文《荷》的内容,掌握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荷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2)运用图片、实物等资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利用写作、绘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通过学习课文《荷》,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情感。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究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荷》。
2.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
3. 了解荷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运用想象力,描绘荷花的美丽景象。
3. 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荷》的文本。
2. 荷花的相关图片、实物等资源。
3. 写作、绘画等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美丽景象。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荷花的了解和印象。
(3)简介课文《荷》的作者和背景知识。
2. 朗读课文(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荷》。
(2)注意语气、节奏和停顿,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情感。
3. 理解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欣赏荷花(1)展示荷花的相关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运用想象力,让学生描绘荷花的美丽景象。
(3)分享学生的写作和绘画作品,共同欣赏荷花的魅力。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课文《荷》的内容和特点。
(2)强调荷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阅读和研究,拓展知识面。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观察和描绘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了课文《荷》的内容和特点。
课文《荷》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荷》。
(2)理解课文《荷》的主要内容,把握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荷》。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
(3)学会生字词。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课文中所描绘的荷花生长过程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荷花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荷花的美。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荷花的认识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学生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讨论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特点,分享自己的看法。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创作关于荷花的短文或绘画。
四、作业布置:1. 背诵课文《荷》。
2. 写一篇关于荷花的短文,可以是描述、抒情或说明的形式。
3.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作业完成情况。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给予不同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古文《荷》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了解荷花的生长过程。
2、欣赏和模仿表现荷花的造型和色彩美。
活动准备《赏花去》课件:荷花池场景、花苞、盛开的荷花、莲蓬图片等。
活动过程幼儿欣赏图片,观察荷花的外形特征,了解荷花生长的过程。
荷叶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荷叶的大小一样吗?高矮一样吗?荷叶的纹路是什么样的?刚长出来的花苞是怎样的?花瓣的颜色是什么?花瓣上的纹路是怎样的?花谢了,花托慢慢长大,变成了什么?莲蓬像什么?莲蓬里有什么?什么时候采收莲子呢?请幼儿对照着图片,尝试用笔画出荷花池的景象。
如果你来画荷花,你想画一朵刚刚开放的,还是一朵盛开的荷花?画高的还是矮的?大的还是小的?荷叶上的叶脉你会怎么画?你要画莲蓬吗?画刚刚长出来的还是变成褐色的?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和同伴分享。
小古文《荷》教学设计2活动目的1、通过欣赏想像,培养学生的美感。
2、扩展阅读面,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想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等语文综合素质。
3、感受语言的作用与美妙,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喜爱之情。
准备工作搜集吟咏荷花的诗词佳句;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一、吟诗赏画,激趣引题。
1、齐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课件出示该古诗及与之相关的图片。
)2、自由对话谈感受:诗如何?话怎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3、引题: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历来倍受文人墨客的推崇吟咏。
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咏荷”。
(揭题。
)二、视觉享受,直抒胸臆。
1、视觉欣赏。
(出示有关荷花的'风光图片。
)边看边想。
看到这么美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提示:假如你是一位诗人,会怎么做?假如你是一位画家,会怎么做?假如你是一位园艺师,会怎么做……2、自由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