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期末复习精品:2008-2009学年新人教七年级(下)第5-10章同步学习检测卷-19.doc
- 格式:doc
- 大小:505.0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章末复习一、思维导图5.2、平行线的判定5.3、平行线的性质5.4、 平移 平行线平行公理及推论平行线性质平移平移作全章思维导图平移判定性质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及其性质对顶角相等邻补角,对顶角平行公理两三条条 直直线线被所第截两线条相直交平行相交平线 面的 内位两置条关直系二、智能提升、章末检测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章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1. 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1与∠2是邻补角 B .∠1与∠3是对顶角 C .∠2与∠4是同位角 D .∠3与∠4是内错角 【知识点:邻补角、对顶角、同位角、内错角的定义】【解析】A 、∠1与∠2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方向延长线,故A 正确; B 、∠1与∠3的两边互为方向延长线,故B 正确; C 、∠2与∠4的位置相同,故C 正确; D 、∠3与∠4是同旁内角.故D 错误; 故选:D2.如图,直线AB 、CD 相交与点E ,DF ∥AB .若∠D=70°,则∠CEB 等于( ) A .70° B .80° C .90° D .110°【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选D(第2题ac 12 343. 如图,将三块相同的三角板不重叠不留空隙地拼在一起,观察图形,在线段AB ,BD ,DE ,EC ,CA ,AE 中,相互平行的线段有( ) A .4组 B .3组 C .2组 D .1组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 【解析】解:如图,︒90=ACE ∠=BAC ∠,则CE ∥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90=CED ∠=ACE ∠,则DE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ECD ∠=AEC ∠,则AE ∥B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在线段AB ,BD ,DE ,EC ,CA ,AE 中,相互平行的线段有CE ∥AB 、DE ∥AC 、AE ∥BD 这3组,故选:B .4. 如图,在10×6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个单位,将三角形ABC 平移到三角形DEF 的位置,下面正确的平移步骤是( ) A .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B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 C .先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D .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 【知识点:平移】【解析】在平移过程中,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形状和大小都相同,因此对应线段和对应角都相等.选A5. 下列各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 B .内错角相等 C .邻补角相等 D .对顶角相等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解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对顶角相等.选D6. 如图,点D 在直线AE 上,量得∠CDE=∠A=∠C ,有以下三个结论:①AB ∥CD ;②AD ∥BC ;③∠B=∠CDA .则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 D .②③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解析】解:∵CDE ∠=A ,∠CDE ∠=C ∠,∴CD ∥AB ,BC ∥AD , ∴︒︒180=CDA ∠+A ,∠180=A ∠+B ∠,∴CDA ∠=B ∠,即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故选A .7. 如图7,直线a ,b 相交于点O ,若∠1等于40°,则∠2等于( ) A .50° B .60° C .140° D .160°图7 图8 图9【知识点:邻补角的定义】【解析】∠2为∠1的邻补角,故选C8. 如图8,已知AB ∥CD ,∠A =70°,则∠1的度数是( ) A .70° B .100° C .110° D .130°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解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对顶角相等.1=AOD=180A 110∠∠︒-∠=︒,选C9. 已知:如图9,AB CD ⊥,垂足为O ,EF 为过点O 的一条直线,则1∠与2∠的关系一定成立的是( ) A .相等B .互余C .互补D .互为对顶角【知识点:垂线的性质】【解析】AB CD ⊥,∠DOB=90°,故︒90=2∠+1∠,选B 10. 如图10,AB DE ∥,65E ∠=,则B C ∠+∠=( )ABCDDBAC1ab1 2OABCD EF 2 1 OB EDA CFA .135B .115C .36 D .65图10 图11【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析】AB DE ∥,65E ∠=,E ∠=AFC ∠=C ∠+B ∠,选D11. 如图11,小明从A 处出发沿北偏东60°方向行走至B 处,又沿北偏西20方向行走至C 处,此时需把方向调整到与出发时一致,则方向的调整应是( ) A .右转80° B .左转80° C .右转100° D .左转100°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及应用】 【解析】如图,设字母D ,E ,F ,CD 为调整后的路线 ∵向北方向线是平行的, ∴︒180=ABF ∠+A ∠, ∴︒︒︒120=60-180=ABF ∠,∴︒︒︒100=20-120=CBF -∠ABF ∠=ABC ∠, 又∵AB ∥CD ,∴︒100=ABC ∠=DCB ∠, ∴︒︒︒80=100-180=DCG ∠, 即,方向的调整应为右转80° 故答案为:A12. 下列语句:①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 )A .①、②是正确的命题B .②、③是正确命题C .①、③是正确命题D .以上结论皆错【知识点:真命题、假命题】【解析】三条直线只有两个交点,则其中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所以①正确; 如果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截,同旁内角相等,那么这两条平行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垂直,所以②正确;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前提是在同一个平面内.所以③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 如图,把小河里的水引到田地A 处就作AB ⊥l ,垂足为B ,沿AB 挖水沟,水沟最短. 理由是___________.【知识点:垂线段的性质】 【解析】垂线段最短14. 如图,将周长为8的三角形ABC 向右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三角形DEF ,则四边形ABFD 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 【知识点:平移的性质】【解析】根据题意,将周长为8的△ABC 沿BC 方向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DEF , ∴AC =DF ,1+BC =CF +BC =BF ,1=AD ; 又∵8=AC +BC +AB ,∴10=AC +1+BC +AB +1=DF +BF +AB +AD =的周长ABFD 四边边. 故答案为:10.15、如图15,直线a b ∥,直线c 与a b ,相交.若170∠=,则2_____∠=.图15 图16 图17【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A C DEF12 bac bac d 123 4ABCDEA BCab1 2 3BE 【解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答案为70°16、如图16,已知170,270,360,∠=︒∠=︒∠=︒则4∠=______︒.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应用】 【解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答案为60°17、如图17,已知AB ∥CD ,BE 平分∠ABC ,∠CDE =150°,则∠C =______.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内角和】【解析】解:∵︒150=CDE ∠∴∠︒︒︒30=150-180=CDE -∠180?=CDB ∵CD ∥AB ∴︒30=CDB =∠ABD ∠∵BE 平分∠ABC ,∴︒︒60=30×2=ABD ∠2=ABC ∠∵CD ∥AB ∴︒180=ABC +∠C ∠,∴︒︒︒120=60-180=ABC -∠180?=C ∠ 18、如图18,已知a b ∥,170∠=,240∠=,则3∠=________.图18 图19 图20【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 【解析】对图形进行角标注: ∵b ∥a ∴︒40=2∠=4∠∴︒︒︒︒︒ 70=40-70-180=4∠-1∠-180=3∠19、如图19所示,请写出能判定CE ∥AB 的一个条件.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开放型题】【解析】A ∠=DC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 ∠=EC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80ECA ∠A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0、如图20,已知AB CD //,∠α=_________. 【知识点:平行的性质与判定综合运用、辅助线】【解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85=25+120-180∠α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2分)A B120° α 25°CD321DCBA21、推理填空:(本小题6分)如图:①若∠1=∠2,则∥( ) 若∠DAB+∠ABC=1800,则∥( )②当_____∥_____时,∠ C+∠ABC=1800( ) 当_____∥_____时,∠3=∠C ( )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简单的推理】【解析】解:①AB ,CD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D ,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②AB ,CD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AD ,B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2、(本小题6分)如图,∠1=30°,AB ⊥CD ,垂足为O ,EF 经过点O .求∠2、∠3的度数.ABCDO123EF【知识点:对顶角、垂线的性质、简单的推理与计算】 【解析】解:∵CD ⊥AB ∴︒90=DOB ∠ 又∵︒30=1=∠3∠∴︒︒︒60=30-90=3-∠DOB =∠2∠ 即:︒︒30=3,∠60=2∠23、(本小题10分)如图,已知E 、A 、B 在一条直线上,AD ∥BC,AD 平分∠EAC,则∠B =∠C ,试说明理由.E DC BA【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几何语言的书写】【解析】解:C ∠=B ∠,理由如下:∵ AD//BC ∴CAD ∠=C ,∠EAD ∠=B ∠又∵AD 平分∠EAC ∴EAD ∠=CAD ∠ ∴C ∠=B ∠24、(本小题10分)已知,如图,CD ⊥AB ,GF ⊥AB ,∠B =∠ADE ,试说明∠1=∠2.F 21GED CBA【知识点:平行的性质与判定综合运用、推理】【解析】证明:∵ADE ∠=B ∠(已知),∴BC ∥DE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CB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B ⊥GF ,AB ⊥CD∴FG ∥CD (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DCB ∠=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1∠(等量代换)25、(本小题10分)观察如图所示中的各图,寻找对顶角(不含平角):(1)如图a ,图中共有______对对顶角; (2)如图b ,图中共有______对对顶角; (3)如图c ,图中共有______对对顶角.(4)研究(1)~(3)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关系,若有n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对对顶角?(5)若有2001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多少对对顶角? 【知识点:对顶角的定义、规律探索、】【解析】(1)图a 中,相交的直线有1对:所以有2对对顶角;(2)图b 中,相交的直线有3对:AB 与CD ,AB 与EF ,EF 与CD ,所以有6对对顶角;(3)图C 中,相交的直线有6对:AB 与CD ,AB 与EF ,AB 与GH ,CD 与EF ,CD 与GH ,EF 与GH ,所以有12对对顶角.(4)n 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有 1)/2-n(n 对相交直线,1)-n(n 对对顶角. (5)把2001=n 代入1)-n(n 得4002000=1)-2001(2001 26、(本小题10分)如图(1),AB ∥CD ,在AB 、CD 内有一条折线EPF. (1)求证:∠AEP+∠CFP=∠EPF.(2)如图2,已知∠BEP 的平分线与∠DFP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 ,试探索∠EPF 与∠EQF 之间的关系.(3)如图3,已知∠BEQ=31∠BEP ,∠DFQ=31∠DFP ,则∠P 与∠Q 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4)已知∠BEQ=n 1∠BEP ,∠DFQ=n1∠DFP ,有∠P 与∠Q.(直接写结论) 1()P F EDCBA图2F DCBQ 图3PFEDCB A【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解析】解:(1)如图(1),过点P 作PG//AB ,∵AB//CD ,∴PG//CD ∴2∠=CEP ∠ 1,∠=AEP ∠又∵EPF ∠=2∠+1∠∴∠AEP+∠CEP=∠EPF_1 ( )_ P _ F _ E_ D_ C_ B_ AG12309教育资源库 309教育资源库 (2)如图(2),由(1)可得,DFQ ∠+BEQ ∠=EQF ,∠CEP ∠+AEP ∠=EPF ∠∵∠BEP 的平分线与∠DEP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DFP)∠+BEP ∠(21=DFQ ∠+BEQ ∠=EQF ∠EPF)∠-(360 =CFP)∠+AEP ∠(-[36021︒︒ ∴︒360=EQF ∠2+EPF ∠ (3)如图(3),由(1)可得CEP ∠+AEP ∠=P ∠,DFQ ∠+BEQ ∠=Q ∠∵BEP ∠=BEQ ∠, DFP ∠=DFQ ∠,=DFP)∠+BEP ∠(31=DFQ ∠+BEQ ∠=Q ∠P)∠-(360 =CFP)∠+AEP ∠(-[36031︒︒ ∴︒360=Q ∠3+P ∠(4)由(1)可得CEP ∠+AEP ∠=P ∠,DFQ ∠+BEQ ∠=Q ∠ ∵DFP,∠n1=DFQ ∠ BEP,∠n 1=BEQ ∠ ∴=DFP)∠+BEP ∠(n 1 =DFQ ∠+BEQ ∠=Q ∠CFP)∠+AEP ∠(-[360 n1︒ =P)∠-(360n 1 ︒∴︒360=Q ∠n +P ∠图2FDCBQ 图3P FEDCB A。
2008———2009学年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全卷共七大题,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20分钟)亲爱的同学:你好!七年级的语文学习之旅即将结束,又到了检验你语文学习成效的时候了。
这份试题是你展示语文才华、外显语文素养、彰显个人魅力的一个舞台。
请积极调动你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仔细读题、认真思考、沉着答卷,享受收获的喜悦.相信你的表演会很精彩!一、口语交际测试点(4分)认真听录音(《语文学习报》第40期)回答问题。
(一)、用文中反复出现的一句话作为标题。
(1分)这个标题是:(二)、你从这篇文章中受到了什么启发?(3分)我受到的启发是:二、汉字书写展示栏(4分)重视语文积累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
漂亮的书写能给人美的享受。
请将下列词语用正楷或行楷定写在拼音下边的横线上.rén shēng dǐng fèi kěgēkěqìjiān chíbùxièdīng zhúxiāng déyìzhāng pòbùjídài zīzībùjuàn wǎn zhuǎn三、语文积累运用空间站(26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意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哺(pǔ)育姗姗(shān)来迟叱咤(zhà)风云火炬(jǜ)传递B、确凿(cuó)鲜(xiǎn)为人知马革裹(guǒ)尸畜(xù)牧科技C、阔绰(chò)变幻(fàn)多姿语无伦(lén)次骨肉同胞(pāo)D、祈祷(dǎo)参(cēn)差不齐浑身解(xiè)数抗震(zhèn)救灾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瞬息羁绊忧心冲冲妄下断语B、畸形怂勇芸芸众生风餐露宿C、惬意疆域杂乱无章鞠躬尽瘁D、彷徨慷概义愤填膺当之无愧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渝北区十八载锲而不舍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如今,当你置身渝北城区,犹如徜徉在一个大花园中,绿点、绿带、绿地、绿景星罗棋布,大街、小巷、公园、庭院芳香袭人,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生态家园”的理念。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总复习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一、本章知识结构图: 二、知识定义回顾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1与∠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2与∠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命题:具有判断性语气的陈述句叫命题。
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使用频繁而且非常重要的真命题称为定理。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仅改变了图形的位置。
所以平移前后图形的周长与面积都不变。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平移时对应点性质:连接平移前后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共线)且相等。
三、定理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重要结论:1.邻补角角平分线互相垂直;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角平分线互相垂直。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相交相交第三条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重要结论: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角平分线互相平行;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角平分线互相平行。
第三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整章测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用7根火柴棒首尾顺次连接摆成一个三角形,能摆成的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2.工人师傅在安装木制门框时,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1中所示,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这样做的原理是根据三角形的 性.3.如图2,三角形纸片ABC 中,∠A =65°,∠B =75°,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 落在△ABC 内,若∠1=20°,则∠2的度数为______.4.如图3,已知AB ∥CD ,∠A=55°,∠C=20°,则∠P=___________.5.如图4,在△ABC 中,AB =AC ,∠A =50°,BD 为∠ABC 的平分线,则∠BDC = °. 6.如图5,小亮从A 点出发,沿直线前进10米后向左转30°,再沿直线前进10米,又向左转3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地A 点时,一共走了 米.7.如用同一种正多边形地砖镶嵌成平整的地面,那么这种正多边形地砖的形状可以是 (写出两种即可)(图1)(图3)(图5)30°30° 30°A (图6)GFED CBA(图8)E DCBA(图7)EDCBA(图2)(图4)DCBA9.如图7,△ABC中,BD平分∠ABC,CD平分∠ACE,请你写出∠A与∠D的关系:.10.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的和为2750°,则这一内角为.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11.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的位置在()(A)三角形内(B)三角形外(C)三角形边上(D)要根据三角形的形状才能定12.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2、3(B)1、4、2(C)2、3、4(D)6、2、313.一批相同的正六边形地砖铺满地面的图案中,每个顶点处由几块正六边形组成(A)2块(B)3块(C)4块(D)6块14.一个多边形只有27条对角线,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A)8(B)9(C)10(D)1115.下列正多边形的组合中,能够铺满地面(即平面镶嵌)的是A.正三角形和正四边形B.正四边形和正五边形C.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D.正六边形和正八边形16.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多边形为A.三角形B.四边形C.五边形D.六边形17.某城市进行旧城区人行道的路面翻新,准备对地面密铺彩色地砖, 有人提出了4种地砖的形状供设计选用:①正三角形,②正四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其中不能进行密铺的地砖的形状是().(A) ①(B) ②(C) ③(D) ④18.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的长分别为3和8,第三边的长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A) ①5或7 (B) 7 (C) 9 (D) 7或9三、解答题(共56分)19.(5分)在△ABC中,∠C=900,BD是∠ABC的平分线,∠A=200,求∠BDC的度数。
第五单元自主学习达标检测(§9.2~§9.3)(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不等式30x -<的解集是 .2.不等式23(1)x x -≤+的解集为 .3.若a b c >>,则不等式组x a x b x c <⎧⎪>⎨⎪>⎩的解集为_________.4.已知小明家距离学校10km ,而小华家距离小明家3km ,如果小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d km ,则d 应满足_____________.5.不等式组⎩⎨⎧-≥->+xx x x 410915465的解集是 .6.请写出一个解集为12x x >-⎧⎨<⎩的不等式组:_________________. 7.若不等式组2,20x a b x ->⎧⎨->⎩的解集是11x -<<,则2009()a b += . 8.小王家鱼塘有可出售的大鱼和小鱼共800千克,大鱼每千克售价10元,小鱼每千克售价6元,若将这800千克鱼全部出售,收人可以超过6800元,则其中售出的大鱼至少有多少千克?若设售出的大鱼为x 千克, 则可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9.已知3462(2)x x ++-≤,则1x +的最小值等于 .10.若0ab >,根据学过的知识可转化为00.a b >⎧⎨>⎩,或00.a b <⎧⎨<⎩,若两个式子(2)x -与(3)x -的乘积为正,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若式子33a -的值大于式子62a -的值,则a 的值( ) A .大于0 B .小于0 C .等于0 D .无法确定12.在方程组2122x y m x y +=-⎧⎨+=⎩中,若未知数x 、y 满足0x y +>,则m 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应是( )A .B .C .D . 13.如图,在数轴上表示某不等式组中的两个不等式的解集,则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A .4x <B .2x <C .24x <<D .2x > 14.若关于x 的不等式1()23x m m ->-的解集为2x >,则m 的值为( )A .4B .2C .32D .12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3m -,1m +)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1<m <3B .m >3C .m <-1D .m >-116.小明准备用22元钱买笔和笔记本,已知每支笔3元,每本笔记本2元,他买了3本笔记本后,其余的钱用来买笔,那么他最多可以买( )A .3支笔B .4支笔C .5支笔D .6支笔17.若不等式组3x x a >⎧⎨<⎩的解集是x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 B .3a = C .3a > D .3a ≥18.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69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同坐在跷跷板的一端,这是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跷起离地.小宝体重可能是( )A.23.3千克B.23千克C.21.1千克D.19.9千克三、解答题(共46分)19.(10分)(1)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5(2)4(21)x x->-.(2)解不等式组331213(1)8xxx x-⎧++⎪⎨⎪--<-⎩,,≥并写出该不等式组的整数解.20.(10分)关于x,y的方程组3214x y mx y m+=+⎧⎨+=⎩的解满足x,y均小于2,你能根据条件求出m的取值范围吗?试一试!21.(10分)有10名菜农,每人可种甲种蔬菜3亩或乙种蔬菜2亩,已知甲种蔬菜每亩可收入0.5万元,乙种蔬菜每亩可收入0.8万元,要使总收入不低于15.6万元,则最多只能安排多少人种甲种蔬菜?22.(10分)某工厂工人经过第一次改进工作方法,每人每天平均加工的零件比原来多10个,因而每人在8天内加工了200个以上的零件,第二次又改进工作方法,每人每天平均又比第一次改进方法,改进方法后多做27个零件,这样只做了4天,所做的件数就超过前8天所做的数量。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新人教七年级数学(下) 各章同步练习及整章测试(第5章至第10章)参考答案(§5.1~§5.2)一、填空题1.12,6 2.140° 3.35° 4.2㎝或8㎝ 5.a ⊥c 6.DE ∥AC ,DF ∥BC 7.AB∥A′B′,∠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8.AB ∥CD 9.11ADBC B C ,,,11AC 10.10,80,80 二、选择题1.A 2.D 3.D 4.A 5.B 6.C 7.B 8.A 三、解答题 19.(1)略;(2)平行,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也平行.20.(1)3或9;(2)48. 21.(1)∠BED=∠B +∠D ;(2)理由是:过点E 在∠BED 的内部作一个角∠BEF=∠B ,所以AB ∥EF .又因为∠BED=∠B +∠D ,所以∠FED=∠D ,所以EF ∥CD ,所以AB ∥CD . 22.略.23.共线,理由略.24.11237+++=;1123411++++=;22112342n n n ++++++++=.(§5.3~§5.4)一、填空题1.∠AED ∠BDE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DF A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150° 3.60° 40° 4.形状 大小 相等 5.44 6.BB 1,CC 1,DD 1 7.9 8.9 二、选择题11.C 12.C 13.A 14.B 15.C;16.D ;17.C ;18.C 三、解答题19.∠ADC=118° 20.∠A=36°,∠D=144° 21.∠BED=78° 22.(1)∠P=360°-∠A-∠C ,(2)∠P=∠A+∠C , (3)∠P=∠C-∠A ,(4)∠P=∠A-∠C(说明略). 23.相等的线段:AB DE =,BC EF =,AC DF =; 相等的角:BAC EDF =∠∠,ABC DEF =∠∠,BCA EFD =∠∠; 平行的线段:AB DE ∥,BC EF ∥,AC DF ∥ 24.540平方米.2.略解:(1)略.(2) =1S ab-b ;=2S ab-b ;=3S ab-b .(3)猜想类似面积仍是ab-b .方案:①将“路”沿左右两边界剪去;②把左右两侧草地合拼一个新矩形(如图4),则新矩形长为(a-1),宽为b ,面积为(a-1)b=ab-b .第5章整章测试一、填空题图41. 180;提示:如答图,由“对顶角相等”可得∠2=∠4.由平角的定义,知∠1+∠4+∠3=180°.所以∠1+∠2+∠3=180°.2. 过点A作河岸的垂线段,垂线段最短;(作图2分,说理1分)3.∠4 =∠5,∠1 =∠3,∠2 +∠4 =180°;4. 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5.本题答案不唯一,如羽,朋,圭,品,晶等;6. 110°;7.互为补角;(或∠C+∠D=180°)8.8;9,55°;10,3+4(n-1),或4n-1,或(n+1)+4(n-1)-(n-2),或(n+1)+n+2(n-1).二、选择题1,D;2,C;3,B;4,A;5,B;6,A.点拨:利用入射角等于反射角;7,C;8,B 三、解答题19.利用同位角都等于90°,两条直线平行,或同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0.略.21.∠2=60°,∠3=30°.22.答案不唯一.略.23.(1)△ABC与△ABD,△ACD与△BCD,△AOC与△BOD.(2)△ABD、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24.互补因为BC∥B′C′ ,所以∠B=∠ADB ′.因为AD∥A′B′ ,所以∠B′+∠ADB′=180° .所以∠B+∠B′=180° .25.本题答案不唯一,以下供参考(理由略):已知:a∥b,b∥c结论a∥c ;已知:b∥c,a⊥b,结论a⊥c;已知:a∥b,a∥c,结论b∥c;已知:b∥c,a∥c,结论a∥b;已知:b∥c,a⊥c,结论a⊥b;已知:a⊥b,a⊥c,结论b⊥c.26.(1)35°;(2)∠G+∠F+∠H=360°.提示:作平行线,仿照例子求解.27.(1)2.(2)6.(3)12.(4)n(n-1).(5)4030056.28.(1)因为∠AOB=90°,∠BOC=60°,所以∠AOC=∠AOB-∠BOC=90°-60°=30°.又因为∠COD=90°,所以∠AOD=∠AOC+∠COD=30°+90°=120°.(2)因为∠AOB+∠COD+∠BOC+∠AOD=360°,∠AOB=90°,∠COD=90°,∠BOC=70°,所以∠AOD=360°-∠AOB-∠COD-∠BOC=360°-90°-90°-70°=110°.(3)由(1)知∠AOD+∠BOC =120°+60°=180°,由(2)知∠AOD+∠BOC=110°+70°=180°.故由(1),(2)可猜想:∠AOD+∠BOC=180°.(§6.1)一、填空题1.平面直角坐标系;x轴,向右;y轴,向上.2.(2,1);3.(8,6);4.6;5.(5,0),(0,-5),(-5,-5);6.(-3,-3);7.答案不唯一,略;8.(-3,2)或(-3,-2);9.兽药厂;10.⑴象的位置(5,3);⑵马的下一步可到达位置(1,1)(3,1)(4,2)(1,5)(3,5).二、选择题11.C;12.C;13.D;14.B;15.C;16.A;17.B;18.C;三、解答题19.略20.a=1、(-1,-1)21.(2,0)(7,0)22.图略(1)像“鱼”;(2)没有变化23.1024.点B ()4,1--nm在第三象限内,m的取值范围是4>m(§6.2)一、填空题1.(5,2);2.三;3.(15,12)或(15,-12)或(-15,12)或(-15,-12);4.(-1,3),(1,3);5.(3,-5);6.(3,2),(3,-2),(-1,2),(-1,-2);7.(-1,7);8.(3,3)或(6,-6);9.减去3,减去4.10.(1,3).二、选择题11.D;12.D;13.C;14.C;15.C;16.A;17.B;18.C;三、解答题19.AB与CD平行,平行四边形20.k=1 21.A(-3,-1)、B(2,-1)、C(0,4)22.A(2,2)、B(-2,-1)、C(3,-2),9.5 23.(1)80;(2)80 24.略第6章整章测试一、填空题1.(5,4)2.(0,0)3.四4.三5.(3,4)或(3,-4)6.(-3,2)7.(-3,0),(0,-4)8.(-2,3)、(0,2)、(2,1)、(-2,1)9.(32,28)10.(3,3,)或(6,-6)二、选择题11.A 12.A 13.B 14.D 15.A 16.B 17.A 18.B 三、解答题19.不同,图略. 20.略.21.第二象限.因为230a --<,220b +>. 22.13a -≠,21b =-.23.图形略,至少要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24.略. 25.略;26.解:如答图所示,过A ,B 分别作y 轴,x 轴的垂线,垂足为C ,E ,两线交于点D ,则C (0,3),D (3,3),E (3,0).又因为O (0,0),A (1,3),B (3,1), 所以OC=3,AC=1,OE=3,BE=1. AD=DC-AC=3-1=2, BD=DE-BE=3-1=2.则四边形OCDE 的面积为3×3=9,△ACO 和△BEO 的面积都为12×3×1=32, △ABD 的面积为12×2×2=2,所以△ABO 的面积为9-2×32-2=4.27.这些点在同一直线上,在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举例略. 28.答案不唯一,略.(§7.1~§7.2)一、填空题1、32、钝角3、4cm,8cm,6cm4、8个,△BDC ,△ADE5、α=β+γ 6. 三角形的稳定性;7. 100°;8. 280;9. 54;10. 80°.二、选择题11.A 12.C 13.D 14.B 15.C 16.D 17.D 18.C 三、解答题19.图(1)中是两个锐角,图(2)中是两个锐角,图(3)中有两个锐角或一个直角一个锐角或一个钝角一个锐角。
20.(1)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三角形中有三条中线。
此时△ABD 与△ADC 的面积相等。
(2)AE 是△ABC 中∠BAC 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上角平分线有三条。
(3)AF 是△ABC 中BC 边上的高线,高线有时在三角形外部,三角形中有三条高线。
21.AB=6cm ,BC=4cm ,AC=8cm .22.∠α,∠β与∠B 的关系是:∠α+∠β=∠B ,理由是因为AB ∥CD ,所以∠C +∠B =180°。
因为∠α+∠β+∠C =180°,所以∠α+∠β+∠C =C +∠B ,所以∠α+∠β=∠B 。
23.AB 与CD 平行。
理由:因为∠BOD =∠1+∠ABC =80°,∠1=15°,所以∠ABC =65°=∠2,所以AB ∥CD 。
24.后一种意见对,如取AB 的中点E ,再取AE 的中点F ,则由点D 笔直的挖至点F 就可以(§7.3~§7.4)一、填空题1.720,360 2.4 3.11 4.20 5.6 6.(n-3),(n-2),54 7.2 8.2R π 9. 正三角形;10. 8n -6. 二、选择题11.A 12.B 13. C 14.C 15.A 16.B 17.A 18.B 三、解答题19.边数为12。
(提示:设这个多边形为n 边形,则由题意,得︒=︒+︒⨯-2160360180)2(n ,解得n=12.)20.这个结论是成立的,这个定值为180°。
理由:设这个多边形为n 边形,则由题意,得︒=︒⨯--︒⨯-+180180)2(180)21(n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