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与对数运算
- 格式:docx
- 大小:44.53 KB
- 文档页数:3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对数的概念和性质。
2.掌握对数的换底公式。
3.能够运用对数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对数的换底公式的掌握。
2.对数运算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难点1.对数的换底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2.对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对数的概念,例如:什么是指数?怎样求指数运算的结果?对数与指数有何关系等。
2.知识讲解与演示(25分钟)(1)对数的概念与性质:先简要介绍对数的概念,即以一些数为底,使结果等于一些数的指数运算。
然后讲解对数的性质,包括对数的唯一性、对数的基本法则等。
3.练习与巩固(25分钟)(1)讲解练习题:组织学生进行对数运算的练习,包括计算对数的值、利用对数解决方程等。
逐步提高题目的难度,以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
(2)拓展练习:根据实际问题设置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对数解决实际问题,如物种数量的估算、露营地数量的计算等。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能力。
4.深化与延伸(20分钟)(1)对数运算的实际意义:通过一些具体的实际例子,讲解对数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音量的计算、地震强度的测量等。
让学生感受到对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2)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数的概念和性质,并做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如求对数的近似值、应用对数解决复杂方程等。
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
五、课堂小结与展望(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
展望下节课的内容,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六、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练习题作业,巩固对数与对数运算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对数和对数运算有了初步的了解。
对数的换底公式的掌握是此节课的难点和重点,需要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巩固。
通过设置实际问题的应用题,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在数学的广袤世界里,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就像隐藏在迷雾中的神秘宝藏,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它们不仅是数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应用。
让我们先从对数运算说起。
对数运算其实就是一种数学运算方式,它是指数运算的逆运算。
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个等式 a^b = N,那么对数运算就是要找出 b 的值,我们记为logₐN = b。
比如说,2³= 8,那么 log₂8 = 3。
这就像是在解一个谜题,已知结果和底数,要找出指数。
为什么要有对数运算呢?这是因为在很多实际问题中,直接处理指数形式的数量关系可能会非常困难,但通过对数运算,就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例如,在测量声音强度时,我们使用的单位是分贝(dB),而分贝的计算就涉及到对数运算。
再来说说对数的一些基本性质。
首先是对数的乘法法则:logₐ(MN) =logₐM +logₐN。
这意味着,如果要计算两个数的乘积的对数,就可以转化为这两个数的对数的和。
同样,还有除法法则:logₐ(M/N) =logₐM logₐN。
而对数函数则是基于对数运算构建起来的一类函数。
常见的对数函数形式为 y =logₐx,其中 a 被称为底数,且 a > 0 且a ≠ 1。
当 a > 1时,对数函数是单调递增的;当 0 < a < 1 时,对数函数是单调递减的。
对数函数的图像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以底数 a > 1 为例,函数图像经过点(1, 0),并且逐渐向右上方延伸,越来越陡峭。
而当 0 < a <1 时,图像经过点(1, 0),逐渐向右下方延伸,变得越来越平缓。
对数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比如在金融学中,计算复利增长;在物理学中,描述某些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在计算机科学中,分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等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在银行存了一笔钱,年利率为 r,经过 t年后,本金和利息的总和 A 与初始本金 P 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A =P(1 + r)^t。
1.对数的概念如果 ,那么数b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 ,其中a 叫做对数的 ,N 叫做对数的 。
即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log ba aN b N =⇔=2.常用对数: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10log N 叫做常用对数,记作lg N 。
自然对数:通常将以无理数 2.71828e =⋅⋅⋅为底的对数叫做自然对数,记作ln N 。
3.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0a >,且1,0,0a M N ≠>>,那么:⑴log ()log log a a a M N M N ⋅=+;(积的对数等于对数的和) 推广1212log (...)log log ...log a k a a a k N N N N N N ⋅=+++ ⑵log log log aa a MM N N=-;(商的对数等于对数的差) ⑶log log (R)a a M M ααα=∈,则log a = 。
⑷log a N a N =2.换底公式:log log log a b a NN b=(,0,,1,0a b a b N >≠>) 换底公式的意义:把以一个数为底的对数换成以另一个大于0且不等于1的数为底的对数,以达到计算、化简或证明的目的. 推广:⑴1log log a b b a=⑵log log log log a b c a b c d d =, ⑶1log log n a a M M n =,则log na m M = 。
特别地:log log 1a b b a =知识要点对数运算与对数函数【例1】 求下列各式中x 的取值范围。
(1)2log (5)x +(2)1log (10)x x --【例2】 将下列指数式化为对数式,对数式化为指数式。
(1) 1642= (2) 9132=- (3) 481log 3=(4) 6125log -=a (5)lg0.0013=-; (6)ln100=4.606【例3】 计算(1)lg 4lg 25+ (2)22log 24log 6-(3)531log ()3(4) 001.0lg (5)e1ln (6)1lg【巩固1】3log =2log =(2log (2= 21log 52+=【巩固2】). A. 1 B. -1 C. 2 D. -2【巩固3】计算2(lg5)lg 2lg50+⋅= .知识要点【例4】 (1)(2 。
对数与对数函数一、相关知识点1.对数的定义:如果()1,0≠>=a a N a x 且,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N x a log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
2.几种常见对数(1)()1,0≠>a a 且①01log =a ; ②1log =a a ; ③N a Na =log ; ④N a N a =log .(两个对数恒等式) (2)对数的重要公式:①换底公式:()0,1,log log log >=N b a b aN aNb均为大于零且不等于;②abba log 1log =,推广:da d c cb b a log log log log =⋅⋅. (3)对数的运算法则:如果0,0,1,0>>≠>N M a a 且,那么 ①()Na M a MN aloglog log += ; ②NaM a N Malog log log -=; ③()R n n MaM a n∈=log log ;④b a b a mnnm log log = . 3.反函数,只需了解:指数函数xa y =与对数函数xa y log =互为反函数,它们的图象关于直线x y =对称。
题型一:对数的化简和求值1.计算:(1)2110025lg 41lg ÷⎪⎭⎫ ⎝⎛-;(2)32log 2450lg 2lg 5lg +⋅+;(3)()232031027.0252lg 3.0lg 21000lg 8lg 27lg --⎪⎭⎫⎝⎛-⨯+-++-+;(4)()222lg 20lg 5lg 8lg 325lg +++. 2.已知()[]0lg log log 25=x ,求x 的值.3.已知0>a ,且1≠a ,m a =2log ,n a =3log ,求nm a +2的值能力提高:(1).设m ba==52,且211=+ba ,则=m ; (2).若632==b a ,求证:c b a 111=+题型二:(1)对数函数的基本性质题型一:基本性质1.函数()()223lg +-=x x f 恒过定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0log log 2121<<y x ,那么()(A)1<<x y ; (B)1<<y x ;(C)y x <<1; (D)x y <<1.3.已知()x x f a log =,()x x g b log =,()x x r c log =,()x x h d log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 ,b ,c ,d 的大小为A.b a d c <<<;B.a b d c <<<;C.b a c d <<<;D.d c b a <<<4.若函数()⎪⎩⎪⎨⎧<⎪⎭⎫⎝⎛+≥=)()(4214log 2x x f x x x f ,则⎪⎭⎫⎝⎛23f 的值是( ) A.21; B.1; C.23; D.2 5.若点()b a ,在x y lg =图像上,1≠a ,则下列点也在此图像上的是()A.⎪⎭⎫⎝⎛b a ,1;B. ()b a -1,10;C.⎪⎭⎫⎝⎛+1,10b a ; D.()b a 2,2. 6.函数()()13log 2+=xx f 的值域为7.为了得到函数103lg+=x y 的图像,只需把函数x y lg =的图像上所有的点( ) 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B.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8.若函数()()()101≠>--=a a a a k x f xx且在R 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k x x g a +=log 的图象是( )9.对于函数()x f 定义域中任意的()2121,x x x x ≠,有如下结论: ①()()()2121x f x f x x f ⋅=+; ②()()()2121x f x f x x f +=⋅; ③()()02121>--x x x f x f ; ④()()222121x f x f x x f +<⎪⎭⎫ ⎝⎛+. 当()x x f lg =时,上述结论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能力提高:1.已知函数()22log 21+-=a y x 的值域是R ,求a 的取值范围.2.已知函数()()1log 22++=ax ax x f 的定义域为全体实数,求a 的取值范围.3.已知函数()()1log 22++=ax axx f 的值域域为全体实数,求a 的取值范围。
对数与对数运算基础知识扫描:1、概念:一般地,如果ba N =)1,0(≠>a a ,那么数b 叫做以a 为底 N 的对数. 记作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2、重要公式:⑴负数与零没有对数; ⑵log 1________a =,log a a =⑶对数恒等式log __________________.a N a =n a na =log 3、对数的运算法则:如果 a >0,a ≠ 1,M >0, N >0 有:=)(log MN a ,=NMalog ,=n a M log .log a N n=nlog a N (n ∈R)知识点一 对数的概念 1、如果a 的b 次幂等于N : ,其中隐藏条件为a >0, a ≠1 N >0 2、常用对数:通常把常用对数10log N 简记为lg N 例如:5log 10简记作lg5;3、自然对数: 以e=2.71828……e 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并把自然对数N e log 简记作N ln 例1、求使对数)5(log 2a b a -=-有意义的a 取值范围.例2、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对数式写成指数式.(1)62554=; (2)73.531=m)( ; (3)416log 21-= ; (4)303.210ln =知识点二 对数的化简、求值 例3、求下列各式中的x 的值.(1)32log 64-=x ; (2)68log =x ; (3)x =100lg ; (4)x e =-2ln例4、计算.(1)27log 9; (2)81log 3; (3)125log 5; (4)()()32log 32-+例5、计算.(1) 18lg 7lg 37lg 214lg -+-; (2) 5lg 2lg )5(lg 2⋅+.例6、已知3010.02lg =,4771.03lg =, 求108lg ._____(01)a b c =>≠换底公式:log 且c log log 1a b b a ∙=log log m na a nN N m=⇔=N a b例7、计算. (1);25log 20lg 100+ (2) 3log 12.05+; (3)4log 16log 327.例8、已知 2log 3 = a , 3log 7 = b ,用b a ,表示42log 56.巩固练习一:一、选择题 1、25)(log 5a -(a ≠0)化简得结果是( ) A 、-aB 、a 2C 、|a |D 、a2、log 7[log 3(log 2x )]=0,则21-x 等于( )A 、31B 、321 C 、221 D 、3313、nn ++1log(n n -+1)等于( )A 、1B 、-1C 、2D 、-24、已知32a=,那么33log 82log 6-用表示是( )A 、2a -B 、52a -C 、23(1)a a -+D 、 23a a - 5、2log (2)log log a a a M N M N -=+,则NM的值为( ) A 、41B 、4C 、1D 、4或1 6、若log m 9<log n 9<0,那么m,n 满足的条件是( )A 、m>n>1B 、n>m>1C 、0<n<m<1D 、0<m<n<17、若1<x<b,a=log 2b x,c=log a x,则a,b,c 的关系是( ) A 、a<b<c B 、 a<c<b C 、c<b<a D 、c<a<b 二、填空题8、若log a x =log b y =-21log c 2,a ,b ,c 均为不等于1的正数,且x >0,y >0,c =ab ,则xy =________ 9、若lg2=a ,lg3=b ,则log 512=________ 11、若2log 2,log 3,m na a m n a+===___________________12、lg25+lg2lg50+(lg2)2= 三、解答题13、222522122(lg )lg lg (lg )lg +⋅+-+14、若lga 、lgb 是方程01422=+-x x 的两个实根,求2)(lg )lg(ba ab ⋅的值。
对数与对数运算说课稿(精选5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对数与对数运算说课稿的资料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篇一§2.2.1对数与对数运算说课稿大家好,我是。
,我今天的讲课内容是对数与对数的运算。
我将从以下5个方面来进行今天的说课,第一是教学内容分析,第二是学生的学情分析,第三是教学方法的策略,第四是教学过程的设计,第五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对数与对数的运算是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讲的就是认识对数和对数的一些基本运算性质。
本节课的学习蕴含着转化化规的数学思想,类比与对比等基本数学方法。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指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性质,是本节课学习对数与对数的运算的基础,而下节课,我们又将学习对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这节课恰好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了一个铺垫。
二、学生学情分析接下来我将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来进行学生的学情分析。
首先是认知,该阶段的高中生已经学习了指数及指数函数的性质,具备了学习对数的基础知识;在能力方面,高一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大多数同学还缺乏类比迁移的能力;而在情感方面,大多数学生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主动参与研究,但是还有部分的学生还是需要老师来加以引导的。
三、教学方法的策略根据教材的要求以及本阶段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
首先是知识与技能,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能进行指对数互化并可利用对数的简单性质求值;接着是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对数和指数之间的互化,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问题转化过程的引导,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对数的定义,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对数的运算法则及其推导和应用;本节课的难点是对数概念的理解和对数运算法则的探究和证明;本节课我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探究式教学法,分为以下几个环节: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式地讲授,讲练结合,引导学生思考,最后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1.对数的概念(1)定义:一般地,如果a x=N(a>0,且a≠1),那么数x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 a N,其中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释疑点在对数log a N中规定a>0,且a≠1,N>0的原因(1)若a<0,则N为某些数值时,x不存在,如式子(-3)x=4没有实数解,所以log(-3)4不存在,因此规定a不能小于0;(2)若a=0,且N≠0时,log a N不存在;N=0时,log a0有无数个值,不能确定,因此规定a ≠0,N≠0;(3)若a=1,且N≠1时,x不存在;而a=1,N=1时,x可以为任何实数,不能确定,因此规定a≠1;(4)由a x=N,a>0知N恒大于0.(2)(3)(4)当a>0,且a≠1时.如图所示:比如:43=64⇔3=log464;log525=2⇔52=25;以前无法解的方程2x=3,学习了对数后就可以解得x=log23.谈重点对指数与对数的互化关系的理解(1)由指数式a b=N可以写成log a N=b(a>0,且a ≠1),这是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的依据.从对数定义可知,对数式与指数式是同一种数量关系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其关系如下表:(2)根据指数与对数的互化关系,可以得到恒等式log a Na N=.指数与对数的互化是解决指数式和对数式有关问题的有效手段.【例1-1】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 A.100=1与lg 1=0B.131273-=与271log3=13-C.log39=2与129=3D.log55=1与51=5 【例1-2【例1-3】求下列各式中(1)log2(log5x)=0;(2)log3(lg x)=1;(3)log x27=34;(4)x=log84.2.对数的运算性质(1)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0,且a≠1,M>0,N>0,那么:①log a(M·N)=log a M+log a N;②loga MN=log a M-log a N;③log a M n=n log a M(n∈R).谈重点对对数的运算性质的理解(1)对应每一条运算性质,都要注意只有当式子中所有的对数符号都有意义时,等式才成立,如log2[(-3)·(-5)]=log2(-3)+log2(-5)是错误的.(2)巧记对数的运算性质:①两个正数的积的对数等于这两个正数的对数的积;②两个正数的商的对数等于这两个正数的对数的差;③正数幂的对数等于幂指数乘以同一底数幂的底数的对数.(2)谈重点利用对数的定义将对数问题转化为指数问题,再利用幂的运算性质,进行转化变形,然后把它还原为对数问题.如“log a(MN)=log a M+log a N”的推导:设log a M=m,log a N=n,则a m=M,a n=N,于是MN=a m·a n=a m+n,因此log a(MN)=log a M+log a N=m+n.【例2-1】若a >0,且a ≠1,x >y >0,n ∈N *,则下列各式: ①log a x ·log a y =log a (x +y );②log a x -log a y =log a (x -y );③log a (xy )=log a x ·log a y ;④log log log a a a x xy y=;⑤(log a x )n =log a x n ;⑥1log log a a x x=-;⑦log log a a x n=其中式子成立的个数为( )A .2B .3C .4D .5【例2-2】计算:(1)2log 122+log 123;(2)lg 500-lg 5;(3)已知lg 2=0.301 0,lg 3=0.477 1,求.析规律 对数的运算性质的作用 (1)利用对数的运算性质,可以把乘、除、乘方、开方的运算转化为对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反之亦然,这种运算的互化可简化计算;(2)由于lg 2+lg 5=lg 10=1,所以lg 5=1-lg 2,这是在对数运算中经常用到的结论.3.换底公式(1)公式log a b =log log c c ba(a >0,且a ≠1;c >0,且c ≠1,b >0).(2)公式推导: 设log log c c b x a=,则log c b =x log c a =log c a x , ∴b =a x .∴x =log a b .∴log log c c ba=log a b .(3)公式的作用换底公式的作用在于把以a 为底的对数,换成了以c 为底的对数,特别有:lg log lg a NN a=,ln log ln a NN a=,利用它及常用对数表、自然对数表便可求任一个对数的值. (4)换底公式的三个推论:①log log m n a a nN N m=(a ,N >0,且a ≠1,m ≠0,m ,n ∈R );②log a b=1log b a (a ,b >0,且a ,b ≠1);③log a b ·log b c ·log c d =log a d (a ,b ,c >0,且a ,b ,c ≠1,d >0).证明:①log am N n=log log log log n a a a ma N n N n N a m m ==.②log ab =log 1log log b b b b a a=.③log a b ·log b c ·log c d =lg lg lg lg lg lg lg lg b c d da b c a⋅⋅==log a d . 【例3-1】82log 9log 3的值是( ) A .23 B .32 C .1 D .2【例3-2】若log 34·log 48·log 8m =log 416,则m 等于( )A .12B .9C .18D .274.对数定义中隐含条件的应用根据对数的定义,对数符号log a N 中实数a 和N 满足的条件是底数a 是不等于1的正实数,真数N 是正实数,即>0,>0,1,N a a ⎧⎪⎨⎪≠⎩因此讨论对数问题时,首先要注意对数的底数和真数满足的隐含条件.对数概念比较难理解,对数符号初学时不太好掌握,学习时要抓住对数与指数相互联系,深刻理解对数与指数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掌握对数的概念.【例4-1】已知对数log (1-a )(a +2)有意义,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例4-2】若log (1-x )(1+x )2=1,则x =__________.5.对数的化简、求值问题应用对数的定义、有关性质及运算法则等可以把乘、除、乘方、开方的运算转化为对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反之亦然,这种运算的互化可简化计算过程,加快计算速度.(1)同底数的对数式的化简、求值 一是“拆”,将积、商的对数拆成对数的和、差.如39log 5+log 35=log 39-log 35+log 35=log 39=2.二是“收”,将同底数的对数和、差合成积、商的对数.如,39log 5+log 35=39log 55⎛⎫⨯ ⎪⎝⎭=log 39=2.三是“拆”与“收”相结合.(2)不同底数的对数式的化简、求值常用方法是利用换底公式,转化为同底数的对数式,进而进行化简,化简后再将底数统一进行计算.也可以在方向还不清楚的情况下,统一将不同的底换为常用对数等,再进行化简、求值.对数式的化简、求值,要灵活运用对数的性质、运算性质、换底公式和一些常见的结论,如log a 1=0,log a a =1,a log a N =N ,lg 2+lg 5=1,log a b ·log b a =1等.【例5-1】化简求值:(1)4lg 2+3lg 5-1lg5;;(3)2log32-332log9+log38-5log35;(4)log2(1)+log2(1.【例5-2】计算:(log43+log83)(log32+log92)-.6.条件求值问题对于带有附加条件的与对数式有关的求值问题,如果附加条件比较复杂,则需先对其进行变形、化简,并充分利用其最简结果解决问题.例如:设x=log23,求332222x xx x----的值时,我们可由x=log23,求出2x=3,2-x=13,然后将它们代入332222x xx x----,可得33331322913122933x xx x--⎛⎫- ⎪-⎝⎭==--.【例6】已知3a=4b=36,求21a b+的值.析规律与对数式有关的求值问题的解决方法(1)注意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有些需要将对数式化为指数式,而有些需要将指数式化为对数式;(2)注意换底公式与对数的运算性质的应用,解题时应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注意已知条件和所求式子的前后照应.7.利用已知对数表示其他对数(1)换底公式的作用是将不同底的对数式转化成同底的对数式,将一般对数转化成自然对数或常用对数来运算.要注意换底公式的正用、逆用及变形应用.(2)用对数log a x和log b y等表示其他对数时,首先仔细观察a,b和所要表示的对数底数的关系,利用换底公式把所要表示的对数底数换为a,b.解决此类题目时,通常用到对数的运算性质和换底公式.对数的运算性质总结:如果a >0,且a ≠1,M >0,N >0,那么: log a (M ·N )=log a M +log a N ;log a MN=log a M -log a N ; log a M n =n log a M (n ∈R ).换底公式:log a b =log log c c ba(a >0,且a ≠1;c >0,且c ≠1;b >0).(3)题目中有指数式和对数式时,要注意将指数式与对数式进行互化,统一成一种形式. 【例7-1】已知lg 2=a ,lg 3=b ,则log 36=( )A .a b a +B .a b b +C .a a b +D .b a b +【例7-2】已知log 189=a,18b =5,求log 3645(用a ,b 表示).8.与对数有关的方程的求解问题 关于对数的方程有三类:第一类是形如关于x 的方程log a f (x )=b ,通常将其化为指数式f (x )=a b ,这样解关于x 的方程f (x )=a b 即可,最后要注意验根.例如:解方程64152log 163x ⎛⎫-=- ⎪⎝⎭,将其化为指数式为23156416x --=,又223233164(4)416---===,则1511616x -=,所以x =1,经检验x =1是原方程的根.第二类是形如关于x 的方程log f (x )n =b ,通常将其化为指数式f b (x )=n ,这样解关于x 的方程f b (x )=n 即可,最后要注意验根.例如,解方程log (1-x )4=2,将其化为指数式为(1-x )2=4,解得x =3或x =-1,经检验x =3是增根,原方程的根是x =-1.第三类是形如关于x 的方程f (log a x )=0,通常利用换元法,设log a x =t ,转化为解方程f (t )=0得t =p 的值,再解方程log a x =p ,化为指数式则x =a p ,最后要注意验根.【例8-1】已知lg x +lg y =2lg(x -2y ),求xy的值.【例8-2】解方程lg 2x -lg x 2-3=0.9.对数运算的实际应用对数运算在实际生产和科学技术中运用广泛,其运用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对数应用模型(公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实际求值.计算时要注意利用“指、对互化”把对数式化成指数式.另一类是先建立指数函数应用模型,再进行指数求值,此时往往将等式两边进行取对数运算.【例9】抽气机每次抽出容器内空气的60%,要使容器内的空气少于原来的0.1%,则至少要抽几次?(lg 2≈0.301 0)。
对数与对数运算
考纲导读
1.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2. 能使用指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实行化简,求值,证明,并注意公式 成立的前提条件;
3.通过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以及不同底的对数运算化为同底对数运算
一、知识要点
(一)对数定义
b N N a a b =⇔=log .
说明:
1.0>a ,且1≠a
2.0>N
3.1的对数是零;
4.底数的对数等于1;
5.特别:.ln log ;lg log 10N N N N e ==
(二)对数公式 1. 恒等式 b a N a b a N a ==log ,log ;
2. 换底公式:log log log c a c N N a
= 推论:1log log a b b a =,
log log n n a a b b = (三)运算法则
(1)正因数的积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各个因数的对数的和; 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2)两个正数的商的对数等于被乘数的对数减去除数的对数;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正数的幂的对数等于幂的底数的对数乘以幂指数;
log ()log n a a N n N =⋅
(4)正数的正的方根的对数等于被开方数的对数除以根指数.
1log log a a N n
=⋅ 二、典型例题
例题1.计算:2
22log 4;log 8;log 32.并比较.
解析:
例题2.求)32(log )347(-
+的值 解析:
例题3. z y x a a a log ,log ,log 用表示下列各式
35(1)log ;(2)log ;(3)log ;(4)log a a a a xy x y z yz 解析:
(1)
(2)
(3)
(4)
例题4.计算
(1)752log (42)⨯ (2)lg (3)
227lg 2lg 2lg 5lg 50log 9;+⋅++ (4)
lg2lg0.717()2⋅; (5)532
2log 339333
2log 2log log 25.-+- 解析:
(1)
(2)
(3)
(4)
(5)
例题5.(1)已知:lg20.3010,lg30.4771,==试求lg12的值.
(2)试求:5lg 5lg 2lg 2lg 2+⋅+的值.
(3)33lg
2lg 53lg 2lg5a b +=++⋅,试求333ab a b ++的值.
解析:
(1)
(2)
(3)
例题6.若方程05lg 7lg lg )5lg 7(lg lg
2=⋅+++x x 的两根是a ,b , 求ab 的值.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