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消失的美德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3
美德无处不在作文七年级
美德无处不在,这是我写作文时的主题。
可是,什么是美德呢?美德就是一种高尚的品质,一种值得学习和效仿的行为。
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说到美德,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我的朋友小明。
小明总是乐于助人,不管是谁遇到了困难,他都会二话不说伸出援手。
就连我们班上的小矮墩儿小李,都常常被小明搀扶着一起上下课。
小明的美德就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除此之外,我还看到了美德存在于老师们身上。
记得有一次,我因为课外书太重而摔倒了,我们班主任老师二话不说就跑了过来,把我扶了起来。
她的脸上写满了关切,仿佛我就是她的亲生女儿一般。
老师们就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将美德播撒在我们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里。
美德无处不在,它就像一阵阵清新的微风,吹拂着我们每个人的心扉。
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一定能发现美德的存在。
让我们都从自身做起,用美德去装点这个世界,让它变得更加美好吧!。
美德之光照耀中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美德,历久弥新,永世传承。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至今,在我中华儿女身上,依然闪耀着令人敬佩的优秀品质。
美德,是人性之美的体现,它让个人更加光彩照人,让社会更加和谐,让世界更加多彩。
"孔融让梨"等典故,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至高美德,昭示着我们是礼仪之邦。
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些美德似乎被遗忘,人们对它漠不关心,仿佛它已成为尘土。
但我们的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中华美德始终是一颗璀璨的明星。
中华美德,是父慈子孝,是兄友弟恭,是待人诚信,是为人正直,是尊老爱幼,是尊师重道。
它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它的色彩光芒四射,耀眼夺目;它是一首美妙动人的歌曲,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奋斗。
雷锋叔叔,您永远是我们的榜样,因为您身上体现了我们所缺乏的中华美德。
中华美德,人人可得,关键在于是否愿意去追求。
团结同学,谦虚好学,为父母洗脚,这些细微之处都蕴含着美德,只有用心去做,才能发现它的踪迹。
记得有一次,在我上学的公交车上,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在两位老人上车之前,车上的人们看似普通,没有特别之处。
但当老人们上车,售票员呼吁让座时,原本平静的车厢突然变得焦躁。
有人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有人沉默不语,脸上却显露出焦虑。
看着他们的表情,两位老人似乎感到失望和悲伤。
每个炎黄子孙都应具备的"中华美德",究竟去了哪里?我庆幸自己让了座,没有失去那份高尚而微小的美德。
在老人的眼中,我又看到了安慰和期望。
美德,是至善、至纯、至高的人性结晶,它源自生活,融入生活。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就会发现它无处不在。
矢志爱国、善待自然、宽以待人、尊师重道的事迹,如同瑰宝,数不胜数。
"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这是保护文化、传承美德的行动,让我们守护好那颗心,不要让它失去往日的光彩。
诚信彰显灵魂的美德之花高中生作文中华文明即使是在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五千年的历史轨迹中,在五千年的风霜雨雪中坚守长达千年,却从未忘记那些美好的品德,薪火相传的是那古往今来都在赞美的美好品质,古人赞美诚信者,今人推崇诚信为本,诚信是我们的选择,更是历史的选择。
泱泱古国,悠悠华夏。
华夏古国有着诸多的文化,更有过百家争鸣的文化黄金时代,墨家,道家,儒家等在那一时更是百花齐放。
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探究2000多年以来的儒家文化,不难发现,儒家伦理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诚信精神,也就是守信用、讲信誉、重承诺。
“人无信,而不立。
”那么是他们始终坚守的信念。
墨家更实用生命在保卫“信”,理论总是苍白无力的,事实才胜于雄辩。
一百八十三位墨家学者,用生命阐述了“信’的含义,在孟胜已死效尢后,墨家并没有衰败,墨家的子弟反而在之后的百年之中遍布于天下,墨家也在这之后空前盛大,这便是”信“的力量,这便是“诚”的成效。
“一片诚信,一腔热血,一片拿云心事。
”“一曲诚信,一阕高歌,一剑笑看风云。
”“一诺千金”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而诚信在历尽千年沧桑后依旧未曾过时。
人生路上漫漫长途,这一路上我们拥有过很多,或许你拥有美貌,或许你拥有权势,或许你拥有财富,或许你拥有安康,亦或许你拥有诚信。
但如果你没有美貌,你还有财富,你没有安康,你还拥有权势,但如果你没有了诚信,那么你所拥有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
基督教认为人都是有罪的,便有了“原罪”一说,他们认为这是无法自救的,唯一的挽救方法是借上帝之子基督来救赎,他们人心本善,这便又有了赎罪一说而诚信更是这其中的重中之重。
诚信,是什么?诚,即真诚,老实,信那么是守承诺。
当我们一路迷茫前行时,忘却了心中信念时,忘却了曾经追逐的梦想时,当我们开始疑心自己时,唯有诚信二字才能挽救我们于水火之中。
诚信是雨,他洗涤那么我们的心灵;诚信是阳,她温暖着我们的心灵;诚信是雷,他时刻提醒我们整装前行,诚信是天使破碎而洒落人间的翅膀,它带给我们期望,如假设丢弃诚信,着变成了撒旦的魔杖,带来无限的黑暗与罪恶。
消失的美德——也许文明美德正在走远美德,美好的品德。
作为民族的一种特征,文明美德早已融进了整个民族的血脉之中。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的文明美德正在被世人所遗忘。
我们的民族正在发生着变化,从服装、饮食、习惯甚至是观念,无一不在变化。
外来的文化和观念已经渐渐的深入我们的生活。
许多人早已习惯了每天西服、西餐的的日子,却对唐装一无所知。
民族的传统正在改变,但民族的美德却绝不能忘。
文明美德,才是整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的文化,我们的传统,一切继承自我们祖先的东西,都蕴含着文明美德,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传承我们这个民族的文明美德。
清明扫墓,是为了让我们不忘逝者、缅怀先烈,学会感恩和珍惜;中秋团聚,是为了让我们不忘情亲,学会珍惜家人······一个又一个的节日,每一个都是在教我们如何为人、如何处世。
但是,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许多的眼睛变得浑浊,这些眼睛看不见深藏在食物内核的内质,它们所能看到的,仅仅是实物粗浅的外相。
在这些眼睛之中,节日只意味着假期和休息,他们早已无多余的精力去想想这些节日因何而来,有何内涵。
这些眼睛已渐渐失去了情感,它只能映出利益,却映不出情感和精神。
当美德渐渐失去,当良知渐渐消逝,人们开始变得自私。
人们就在这不知不觉间丢掉了美德,丢掉了忠、孝、礼、仪、信,丢掉了这个传承了几千年的民族留给我们的最珍贵的财富。
正因为人们的自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开始慢慢变得脆弱,我们渐渐找不到可以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东西。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
我想没有没有什么可以承受这样的冰冷。
在这个用冰冷钢铁铸就的城市之中,连空气都渐渐冰冷。
六年级抒情作文900字美德之花永驻我心美德之花永驻我心美德,它就像一朵盛开的鲜花,散发着淡淡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自从上小学以来,我就一直向往着拥有一颗美德之心,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个善良、诚实、勤奋、守纪守法的好学生。
在成长的道路上,美德之花就如同一束束阳光,温暖着我前行的路。
今天,我想通过这篇作文,与大家一起分享美德之花给我的启示。
善良是一种美德,让人心地善良,能够为他人着想。
记得有一次,在学校上体育课时,我看到同桌的同学摔倒了,他的膝盖破了一小块皮,流出了血。
我立刻脱下自己的外套,帮他把伤口包扎好,在老师还没来的时候把他扶到了保险室。
同学向我深深鞠了一躬,感激地说:“谢谢你,你真是一个善良的好孩子!”听到这句话,我倍感欣慰,我知道自己的善良举动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诚实是一种美德,诚实的人永远是受人尊敬的。
曾经,在考试时,我的同桌点了我听不懂的问题,我以为她考得更差了,就想给她悄悄说出来。
但我心里又想,如果把答案说出来了会不会是给她“做弊”呢?我犹豫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控制住了自己,完整地写完自己的答案。
考试之后,老师公布了分数,原来我同桌竟然比我考得好,我心里又吃惊又懊悔。
但我宁愿这样,也不愿意通过不诚实的手段来获得好成绩。
勤奋是一种美德,勤奋的人永远是成功的人。
在生活中,许多细小的事情也都需要细心地去为之付出、为之努力,所以,勤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早上放学顶着大太阳往水龙头边跑去的小鸟,我就想,如果他不勤奋,舒舒服服的躲在树林里,也许会更美,更在意自己的外表,但那又有什么用呢?勤奋是一种美德,让我们学会付出,学会收获,让我们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守纪守法是一种美德,它可以让我们成为文明的好公民。
每个人都要遵纪守法,不违法乱纪,更要遵守学校、社会的规则,尊重师长和他人。
记得在家长会上,老师说大家不要在家里做功课了,那时在校厕所将会带有一股味,因为大家都没有遵守纪律,没有懂得留清洁环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不灭的永恒———中华的
美德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古国。
她曾一度辉煌,也曾一度落寞。
人们来来往往,有的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而有的却一夕流芳。
他们中是有人干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更多的人也许只是凭着一份孝心,一份爱心,一份忠心。
古言道:“百善孝为先。
”从黄香扇枕温衾,王祥卧冰求鲤至现在的恪守孝道的平凡女孩孟佩杰,他们无一例外的把我们深深感动,让我们为其孝心,深深震撼。
的确,如今的高科技社会中依然有那么些有着美好心灵的人让我们敬佩,崇敬。
但我们也不乏看到过许多人因为科技发达,而不在于追求心灵的美,对物质有着过分的贪婪。
那种物质追求就像是一个吸毒者对毒品的依赖一样,永无止境,越陷越深。
不然,怎么会有如此之多的贪官。
为家又为何开展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为何?这不就是因为,国家想以此来感动我们,告诉我们,是的,我们引以为傲的美德在不知不。
中华传统美德六年级演讲稿范文(17篇)中华传统美德六年级演讲稿范文(精选17篇)中华传统美德六年级演讲稿范文篇1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在我小的时候,妈妈就常常对我说,人要善良、有爱心并且要诚实。
有一天下午,在补习班上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改错,有一位同学改错的时候没拿笔,她让我帮她拿一下笔,我说:“我不帮你拿,你自己拿。
”于是,她二话没说就自己下来拿笔了。
过了一会儿,轮到我改错了,我也忘了拿笔,当时我想到了刚才不帮别人拿笔的事,感觉自己那样做很不对,很后悔。
这时我想起了妈妈经常给我说的那句话“人要善良、有爱心”之类的话,让我真正明白了妈妈说的那些话的道理。
可是现在我自己也忘拿笔了,也不好意思让别人帮忙,只好自己拿笔了。
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恬恬,你以后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多帮助别人,帮助别人也是一种美德,只有你帮助了别人,你才是个好孩子。
”从此以后,我深深地记住了妈妈的这句话,常常去帮助别人,之后妈妈还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自从这件事后,让我更加深刻的明白了,帮助别人也是一种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六年级演讲稿范文篇2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民族精神》。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它是我们的民族之魂。
对高山,你定会感慨它的气势磅礴;放眼大海,你定会惊叹它的汹涌澎湃;仰望青松,你定会赞美它的高大苍劲;俯瞰小草,你定会称颂它的坚忍不拔。
是的,那是因为它们身上饱含着中华民族数千年顽强的意志,那是因为它们身上凝聚着中华民族几千年不屈的灵魂。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饱尝艰辛而不衰,历经磨难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顽强,靠的就是正气磅礴、荡气回肠的铮铮铁骨,靠的就是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以其古朴与雄浑,悲壮与神圣,凝结成一股茁壮的血之根,闪烁在万古苍原之上。
美德就在我们身边但丁说过︰“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文明美德是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
下课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不乱扔垃圾…镜头一: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是我值日的,在最后的时候忘记把窗户关上,不料在天快黑的时候刮起了风,下起了大雨,心雨忐忑不安很想回到学校把窗户关上,可是苦于没有教室的钥匙和一种侥幸的心里,最终没有回到学校把窗户关上。
星期一,我早早的来到学校心想这下可糟了,肯定得挨批评了。
结果回到教室一看,窗户好好地关上了,而且教室里一点雨的痕迹都没有。
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是我们班的陆小艺在那天下午看到窗户没关就找到老师拿钥匙把窗户关上了。
镜头二:早上天气晴朗,可是不一会儿就刮起了大风随后伴着小雨滴滴答答的下着,下课的时候,我的同桌飞快的跑了出去。
哦,原来呀国旗给小雨打的湿湿的,他忙把国旗降下来。
班长看到了马上拿起一把伞快速的撑开,就这样他们俩小心翼翼的吧国旗降下来,并把它铺开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晾干。
天气变化真快,下午的时候太阳露出了笑脸,班长和我的同桌忙着把国旗升起来。
这时,在看看那国旗,好像特别的耀眼。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文明美德就如一阵和风可以拂去灰尘,给予我们心灵的纯洁。
文明美德就如一缕阳光可以照耀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光明。
因此,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告别不文明的行为,不断提高自身文明素质,严格按照学校礼仪教育的要求,用实际行动践行各种文明礼仪和美德。
不能被遗忘的美德
中华民族有许多国粹,有许多被我们传承下来了,但是还是有一些被我们所遗忘,甚至丢弃,中华美德似乎渐渐远离我们了。
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令我们痛心疾首,当小悦悦被车辗过的时候,就没有人告诉他一声:“车来了,躲一下。
”当小悦悦被车压过的时候,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肯过去把她拉到路边,在送到医院吗?令人失望的是,看着车辆从小悦悦身上压过的时候,都没有一个人把小悦悦抱到路边,送到医院去吗最后还是以为清洁工大妈把小悦悦抱到一边,可见当时社会的冷漠。
但是这只是少数的。
中华美德还是有不少人所传承的,所亲身所做,以身作则的。
2008年那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牵动了中国亿万人的心,全国人民涌跃捐款解放军战士前赴后继地赶往再去进行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句话很好的体现这里,白衣天使们也在这里救死扶伤冒着生命危险在这里救人。
还有一种就是自古以来的一种美德--尊老爱幼,《周易》上说:"正家而天不定一。
《礼记》上说:“家齐而后治果。
”《孝经》上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他人。
”如果知正作到爱自己的父母,那必然会一同样的心态去尊敬周围的长辈。
千百年来,寻多文化被历史磨灭,但是为中华美德很好的传承下来,可见他的博大精深,但是我们现代人所丢弃,我们不能让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在我们手里磨灭。
关于美德格言80句1. 诚实为上,其它次之。
2. 善待他人,你将收获更多。
3. 尽力而为,从不后悔。
4. 笑口常开,忧愁自然消散。
5. 做事有计划,成功将不远离。
6. 君子知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 待人以诚,不欺不瞒。
8. 时刻保持谦虚,学习未曾止步。
9. 突破自我,追求卓越。
10. 坚持自己的原则,不轻易妥协。
11. 以宽容心对待别人的过失。
12. 感恩他人,永不忘记帮助之人。
13. 遇到困难勇往直前,永不退缩。
14. 保持忍耐,事情总会有转机。
15. 言行一致,做人要有担当。
16.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17. 守信用,才能赢得尊重。
18. 人际关系重要,要学会团结。
19. 爱护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
20. 善于倾听,不要随意评论他人。
21. 善用时间,才能事半功倍。
22. 正直待人,远离欺骗。
23. 先人后己,不忘公平正义。
24. 保护弱小,是一种美德。
25. 勇于承认错误,才能进步。
26. 慷慨助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27. 拥有宽容的心态,世界将更美好。
28. 成功靠勤奋,不靠等待。
29. 愿意付出,才能收获更多。
30. 内外兼修,才能成为全面的人。
31. 尊重他人意见,不要随意抨击。
32. 吃亏是福,懂得逆境变机遇。
33. 用心关怀,关系将更加亲密。
34. 积极的态度,能改变一切。
35. 善意相待,你将得到善意回报。
36. 快乐源于内心,与他人无关。
37. 学会感激,幸福将随之而来。
38. 坦诚相待,关系将更牢固。
39. 勇于求知,保持不断进步。
40. 共同进步,共享成功的喜悦。
41. 用心倾听,你将了解更多。
42. 心态决定一切,保持积极向上。
43. 学会放下,承担更多。
44. 做人要自律,不被外界左右。
45. 坚持原则,不做有损于他人的事。
46. 知足常乐,满足于现状。
47. 愿意付出,才能发现更多可能。
48. 学会宽容,生活才会更美好。
49. 随时准备帮助他人,无论何时何地。
未曾消失的美德
网上博客说,中国人要有狼性,要有虎性,所以没有人性,中国已经是冷漠的动物世界了!还有人说中国的老人扶不起,小孩子碰不起,中国人的道德消失了!几千年的美德真的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成为了永恒的历史?助人为乐成为了过去?我看未必,美德无处不在,对我们的眼睛来说永远是缺少发现,而不是缺少美!助人为乐的美德未曾消失。
扶得起的老人。
有少数的人出于好心扶老人,结果被反咬一口,好人成了肇事人。
于是有了“老人扶不起”之说。
老人扶不起成了社会现象?不,没有,以后也不会。
人人对讹诈者是愤怒的,对好人是赞叹的。
这说明了中国人对美德的态度,坚持正义与善良。
中国人对道德的认识没有变,那么扶不起的老人只能是个案!老人个个都是讹人?华罗庚说,人家帮我,永志不忘;我帮人家,莫记心上。
有人照顾84岁的老人获赠房产;有人让老人搭顺风车,出事故老人去世了,老人的家人没要一分钱,他说“反正我们家不能为了钱卖了良心的”;大学城里乞讨者捡到钱包,行乞老人还给大学生;90多岁的老人白芳礼,蹬三轮近20年,为300个贫困孩子捐出35万元助学款,最后一次,在一个冬天,他到天津耀华中学,递上饭盒里的500元,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
”等等,说不完!中国的老人不是人人都不识好人心,相反还用实际行动感动着我们。
以后有老人摔倒了,扶不扶?当然扶,因为每个家庭都有老人,我们扶起的是一个老人的平安,是一个家庭的安稳。
我在这里扶起不相识的老人,而在另一个时刻他人扶起了我家的老人。
我们扶起
的不是老人,而是善良与感恩,也是几千年来深入中国人骨髓的传统美德!
大爱无疆,上善若水。
2008年汶川地震。
每个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靠行乞为生者,纷纷把援助之手伸到了汶川。
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地的医疗队、四海的志愿者们第一时间奔赴汶川;没经济能力者纷纷到医院献血;13亿中国人同时在呐喊“汶川挺住”,“中国挺住”。
直到现在还有志愿者在支援汶川重建家园。
中国人真的冷漠了?真的如人所说的是动物的世界?动物世界的动物会在其它同伴受伤时,守护它,帮助它?那是不可能的。
狄更斯说,世界上能为别人减轻负担的都不是庸庸碌碌之徒。
是的,中国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有传统的美德。
老祖宗告诉我们“病人之病,忧人之忧”,“好事须相让,恶事莫相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正是这些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因此注定中国人不是弱者,中国人懂得关爱他人,在困境中团结,在危难时同仇敌忾,过去将来都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未曾消失的美德,助人为乐在继续。
我们从父母那里学会助人为乐,我们的下一代在我们的耳濡目染中也会具备这种品质。
一代代人传承下去,无止尽。
助人为乐是每个中国人必须具备的品质,让小悦悦事件不再重演,因为说不定有一天需要帮助的是自己的孩子。
拒绝冷漠,“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与他人方便,与自己方便”。
这样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到处都有爱。
不幸的事情发生时,有你,有他,有大家在!格瓦·坎普拉德说,“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据我们的热忱,我们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我们的成本意识,我们承担责任和乐于助人的愿
望,我们的敬业精神,以及我们简洁的行为所构成的。
”是的,助人为乐宜家,宜国,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丢弃的东西。
助人为乐于己是一种优秀的品行,于家是一个美满的源头,于国是一个团结和谐的根本。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像雷锋同志那样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但我们可以在老人跌倒时扶持一下;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像白芳礼老人那样做一点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
从自己做起,感染身边的人,传承给下一代,助人为乐在继续,也会在下一代延续。
学生黄双双
班级311
学校涟源市工贸职业中专
指导老师刘月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