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JB438B 接口需求规格说明IRS 模板
- 格式:docx
- 大小:35.70 KB
- 文档页数:12
GJB438B-供应链管理计划-模板介绍本文档是GJB438B供应链管理计划的模板,用于指导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过程。
本计划旨在提供有关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目标、策略和行动计划。
目标本供应链管理计划的主要目标是确保供应链的高效运作,以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敏捷性2. 降低供应链的成本和风险3. 提高供应链的质量和可靠性4. 优化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基本原则在实施供应链管理计划时,我们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 合作与共赢: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建立积极的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利益。
2. 数据驱动决策:基于准确和及时的数据,做出供应链决策。
3. 持续改进:不断评估和改进供应链的各个环节,提高绩效和效率。
4. 风险管理:识别和管理供应链中的风险,减少潜在影响。
策略为实现供应链管理计划的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策略:1. 供应商评估与选择:建立供应商评估标准,选择具有良好供货记录和可靠性的供应商。
2. 库存管理:优化库存管理策略,避免库存过剩或断货的情况发生。
3. 交货周期优化:与供应链合作伙伴协调,确保准时交付产品和服务。
4. 信息系统集成:建立结合供应链的信息系统,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准确性。
5. 流程优化:分析和改进供应链流程,消除效率低下和浪费。
行动计划为了实施供应链管理计划,我们将采取以下行动计划:1. 制定供应商评估标准,并对现有和潜在供应商进行评估。
2. 优化库存管理系统,建立库存监控和调整机制。
3. 与供应链合作伙伴签订准时交货协议,确保交货周期的准确性。
4. 集成信息系统,实现供应链数据的共享和准确性。
5. 定期评估和改进供应链流程,优化供应链的效率。
以上是GJB438B供应链管理计划的模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修改和调整。
2015-2016学年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2.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分,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3.下列下列说法法正确的是( )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水扑灭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4.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B.②④⑦C.①②⑥D.②③⑥5.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C.排除SO42﹣以外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干扰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水B.0.3 mol硫酸C.0.5 mol钠D.1.5 mol氧7.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4.2克 Na2SO4含有的Na+离子数为0.2N A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N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 A8.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A.CH4B.CO2C.H2S D.N29.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3B.3g H2C.16g O2D.34g H2S10.0.25L 1mol/L FeCl2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 mol/L B.1.5 mol/L C.2mol/L D.3 mol/L11.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32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12.实验室需用49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CuSO4•5H2O)配成500mL溶液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13.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适量Na2CO3,过滤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加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D.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14.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比为8:1 B.分子个数之比为11:12C.物质的量之比为8:11 D.原子个数之比为11:1215.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1mol/LK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0mL水中所含K+、SO42﹣总数为0.15N AB.500mL溶液中含有0.1N A个K+C.1L溶液中K+的浓度为0.1mol/LD.1L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2mol/L16.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SO4═Na++H++SO42﹣B.NaHCO3═Na++H++CO32﹣C.MgCl2═Mg2++2Cl﹣D.Ba(OH)2═Ba2++2OH﹣17.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的是( )A.硝酸和氢氧化钠B.氢氧化铁和盐酸C.氢氧化钡和硫酸D.碳酸氢钠和盐酸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CO32﹣+2H+═CO2↑+H2O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a2++2OH﹣+Cu2++SO42﹣═BaSO4↓+Cu(OH)2↓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Ag++Cu═Cu2++Ag↓D.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19.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H+、Cl﹣、OH﹣B.Na+、Ba2+、CO32﹣、NO3﹣C.Na+、H+、Cl﹣、CO32﹣D.K+、Cu2+、NO3﹣、SO42﹣20.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发生丁达尔现象B.向氯化铁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C.向热豆浆中加入石膏水可制成豆腐,胶体发生了聚沉D.溶液呈电中性,而胶体带电二、填空题(共35分.)2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SO3③液态的醋酸④汞⑤BaSO4固体⑥蔗糖(C12H22O11)⑦酒精(C2H5OH)⑧熔化KNO3⑨纯水.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4)以上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22.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写出所加试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SO(HCO3﹣),所加试剂: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2)Cl﹣(SO),所加试剂: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3)Fe2+(Cu2+),所加试剂:__________,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23.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中的几种离子.(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有关的离子反应式为__________.(3)取(2)的滤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__________.(4)原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A﹣D中的(填序号)__________.A.Cl﹣B.CO32﹣ C.NO3﹣D.OH﹣.24.用18mol•L﹣1浓硫酸配制100mL 3.0mol•L﹣1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溶解④转移、洗涤⑤定容、摇匀.完成下列问题:(1)所需浓硫酸的体积是__________,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__________(从下列中选用A.10mLB.25mLC.50mLD.100mL).(2)第③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3)第⑤步实验的操作是__________.(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A.所用的浓硫酸长时间放置在密封不好的容器中__________B.容量瓶用蒸馏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__________C.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__________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______E.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__________.三、计算题25.取10.6g Na2CO3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求:(1)Na+物质的量浓度?(2)取出20ml该溶液用蒸馏水稀释,使Na2CO3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变为0.004mol/L,求加入蒸馏水的体积(设稀释时,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忽略不计)?2015-2016学年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中学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 )①过滤②蒸发③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A.①和②B.①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考点】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分析】玻璃棒在很多操作中被用到,不同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也不相同,如引流、搅拌加速溶解、防止液体飞溅、转移固体等作用.【解答】解:①在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②在蒸发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液体因局部受热而飞溅;③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物质的溶解;④向容量瓶转移液体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其中玻璃棒的作用及其目的相同的是①和④,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玻璃棒的作用,熟悉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及使用注意事项即可解答,较简单.2.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分,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 )A.过滤 B.蒸馏 C.分液 D.萃取【考点】分液和萃取.【分析】A、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方法;B、蒸馏是把互相溶解但沸点不同的两种液体或将水中难挥发性物质和水分离出来的方法;C、分液是分离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方法;D、萃取利用溶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解答】解: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A、过滤法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故A错误;B、蒸馏法实现两种互溶液体的分离,故B错误;C、分液法可以实现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的分离,花生油和水不相溶,故C正确;D、萃取法可以实现在两种溶剂中溶解度不一样的物质的分离,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物质的分离方法的实用知识,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下列下列说法法正确的是( )A.实验桌上的酒精灯倾倒了燃烧起来,马上用水扑灭B.不慎将酸或碱液溅入眼内,立即闭上眼睛,用手揉擦C.皮肤上溅有较多的浓硫酸,赶紧用水冲洗D.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专题】实验事故处理.【分析】A.根据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判断;B.如果药液不慎溅入眼中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D.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解答】解:A.当酒精洒在桌面上并着火燃烧时,应用湿抹布扑盖,不能泼水,因为酒精和水互溶,故A错误;B.应该用干抹布迅速擦去,然后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故B错误;C.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并有强烈的腐蚀性,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试去,再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C错误;D.分液时,为不产生杂质,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室安全及事故处理,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实验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应学会处理常见意外事故的方法技巧.4.下列仪器:①容量瓶,②蒸馏烧瓶,③漏斗,④燃烧匙,⑤天平,⑥分液漏斗,⑦胶头滴管,常用于混合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B.②④⑦C.①②⑥D.②③⑥【考点】蒸发、蒸馏与结晶的仪器;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专题】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试剂.【分析】常用的物质分离的方法: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根据各种方法来选择所需的仪器.【解答】解:①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仪器,所以错误;②蒸馏烧瓶是用于蒸馏实验的容器,蒸馏是一种分离物质的方法,所以正确;③漏斗可用于过滤,过滤是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所以正确;④燃烧匙是做物质燃烧实验用的仪器,所以错误;⑤天平是称量药品质量的仪器,所以错误;⑥分液漏斗是分离互不相溶的密度不同的液体的仪器,所以正确;⑦胶头滴管是吸取和滴加少量试剂的仪器,所以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物质分离所需的仪器,难度不大,注意常用的物质分离的方法有过滤、萃取分液、蒸馏、分馏.5.用可溶性钡盐检验SO42﹣离子的存在时,先在待测溶液中加入盐酸,其作用是( ) A.形成较多的白色沉淀B.形成的沉淀纯度更高C.排除SO42﹣以外其它阴离子及Ag+的干扰D.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干扰【考点】硫酸根离子的检验.【专题】氧族元素.【分析】在检验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时,如果对溶液成分没有限制,则需要可能存在的其他微粒如碳酸根离子、银离子等的干扰.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操作还是试剂的选择都要做出相互不干扰的选择和调整.【解答】解:A、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盐酸和沉淀的多少没关系,故A错误;B、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沉淀,加入盐酸和沉淀的纯度没关系,故B错误;C、加盐酸时,如果有白色沉淀出现,则可以排除银离子、碳酸根离子等阴离子的干扰,故C 正确;D、和盐酸反应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只有银离子,所以不需排除Ba2+以外的其它阳离子干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知识,注意在实验过程中,无论操作还是试剂的选择都要做出相互不干扰的选择和调整,难度不大.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水B.0.3 mol硫酸C.0.5 mol钠D.1.5 mol氧【考点】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专题】物质的量的计算.【分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只能用来计量微观粒子,不能计量宏观物质,且所指微观粒子要明确.【解答】解:硫酸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钠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硫酸、水和钠都能用摩尔计量,D选项中氧指的是氧分子还是氧原子,所指微粒不明确,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难度不大,明确摩尔只能用来计量微观粒子,不能计量宏观物质,且所指微观粒子要明确.7.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4.2克 Na2SO4含有的Na+离子数为0.2N AB.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N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1molNa2SO4含有2molNa+;B.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C.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D.溶液体积不明确.【解答】解:A.14.2克 Na2SO4的物质的量是0.1mol,含有的Na+离子数为0.2N A,故A正确;B.标准状况下水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B错误;C.通常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故N A个N2分子即1molN2的体积大于22.4L,故C错误;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8.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A.CH4B.CO2C.H2S D.N2【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摩尔质量.【专题】计算题.【分析】同质量时,计算出各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根据分子组成判断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含原子的多少.【解答】解:设气体的质量都为1g,A、1gCH4的物质的量为=mol,含有原子数目为,B、1gCO2的物质的量为=mol,含有原子数目为,C、1gH2S的物质的量为=mol,含有原子数目为,D、1gN2的物质的量为=mol,含有原子数目为,综上分析,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CO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物质的量和气体的分子组成计算原子数目的多少.9.相同状况下,下列气体所占体积最大的是( )A.80g SO3B.3g H2C.16g O2D.34g H2S【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根据V=计算气体的体积.【解答】解:相同条件下,V m相同,根据V=知,气体体积取决于质量和摩尔质量的比值,A.80gSO3的体积==V m;B.3gH2的体积==1.5V m;C.16g O2的体积==0.5V m;D.34gH2S的体积=V m=V m;所以气体体积最大是氢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气体体积、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0.0.25L 1mol/L FeCl2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 mol/L B.1.5 mol/L C.2mol/L D.3 mol/L【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专题】溶液浓度的计算.【分析】FeCl2溶液中的Cl﹣的物质的量浓度满足:c(Cl﹣)=2c(FeCl2),据此计算出溶液中氯离子的浓度.【解答】解:.25L 1mol/L FeCl2溶液中,结合氯化亚铁的化学式可知:c(Cl﹣)=2c(FeCl2)=1mol/L×2=2mol/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溶质浓度与所含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表达式,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化学计算能力.11.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32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A.16g B.32g C.64g/mol D.32g/mol【考点】摩尔质量.【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n=计算X气体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计算X气体的摩尔质量.【解答】解: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0.5mol,其质量为32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64g/mol,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有关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12.实验室需用49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CuSO4•5H2O)配成500mL溶液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专题】物质的量的计算.【分析】欲配制49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需要配制500ml 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5L×0.1mol•L﹣1=0.05mol,需称取硫酸铜的质量为:0.05mol×160g/mol=8g,若称取胆矾,则需要称量的质量为:0.05mol×250g/mol=12.5g,据此对各项进行判断.【解答】解:由于实验室中没有490mL容量瓶,只能选用500mL容量瓶,即需要配制500ml0.1mol•L﹣1的硫酸铜溶液,溶液中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为:0.5L×0.1mol•L﹣1=0.05mol,A、称取硫酸铜的质量为0.05mol×160g/mol=8g,称取7.68g硫酸铜,硫酸铜的质量不足,故A错误;B、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若称取胆矾,则质量为0.05mol×250g/mol=12.5g,硫酸铜的物质的量不足,故B错误;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 mL水,配制的溶液的体积大于500mL,所以配制的溶液的浓度小于0.1mol/L,故C错误;D、称取12.5 g胆矾,胆矾的物质的量为0.05mol,配成500mL溶液,配制的溶液浓度为0.1mol/L,满足题意,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难度不大,注意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注意硫酸铜和胆矾的区别.13.下列除杂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CaCl2:加入适量Na2CO3,过滤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加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D.除去K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分析】A.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B.二者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氧气与氧化铜不反应;D.生成氯化钠,引入新杂质.【解答】解:.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用于除杂,故A正确;B.二者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杂,故B错误;C.氧气与氧化铜不反应,应用灼热的铜除杂,故C错误;D.生成氯化钠,引入新杂质,应加入KOH除杂,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等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根据除杂是不能引入新的杂质、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质的性质和量,并且操作简单可行,除杂时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离.14.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O2和CO2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比为8:1 B.分子个数之比为11:12C.物质的量之比为8:11 D.原子个数之比为11:12【考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先设出二者的质量,再利用n=来计算O2和CO2的物质的量,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比等于分子数之比,最后利用构成来分析原子个数之比.【解答】解:设二者的质量都是mg,则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ol、mol,A、同温同压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mol:mol=11:8,故A错误;B、因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为mol:mol=11:8,故B错误;C、O2和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mol、mol,物质的量之比为mol:mol=11:8,故C 错误;D、1个氧分子站含有2个原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站含3个原子,则原子个数之比为为mol×2:mol×3=11:12,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关系来计算,明确同温同压下,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比等于分子数之比是解答的关键.15.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关于0.1mol/LK2SO4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000mL水中所含K+、SO42﹣总数为0.15N AB.500mL溶液中含有0.1N A个K+C.1L溶液中K+的浓度为0.1mol/LD.1L溶液中SO42﹣的浓度是0.2mol/L【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根据n=cV计算硫酸钾的物质的量,每摩尔硫酸钾含有3mol离子(2mol钾离子,1mol硫酸根离子),再根据N=nN A计算离子的数目;B.根据n=cV计算钾离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N=nN A计算钾离子的数目;C.每摩尔硫酸钾含有2mol钾离子,钾离子的浓度为硫酸钾的2倍;D.溶液是均一的,每摩尔硫酸钾含有1mol硫酸根,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等于硫酸钾的浓度.【解答】解:A.1L溶液中所含K+、SO42﹣总数为1L×0.1mol/L×3×N A mol﹣1=0.3N A,故A错误;B.500mL溶液中含有K+离子数为0.5L×0.2mol/L×N A mol﹣1=0.1N A,故B正确;C.0.1mol/L K2SO4溶液,每摩尔硫酸钾含有2mol钾离子,钾离子的浓度为硫酸钾的2倍,所以K+离子浓度是0.2mol/L,故C错误;D.溶液是均一的,每摩尔硫酸钾含有1mol硫酸根,硫酸根离子的浓度等于硫酸钾的浓度为0.1mol/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注意溶液是均一的,浓度与体积无关.16.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SO4═Na++H++SO42﹣B.NaHCO3═Na++H++CO32﹣C.MgCl2═Mg2++2Cl﹣D.Ba(OH)2═Ba2++2OH﹣【考点】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分析】先判断电解质的强弱,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多元弱酸以第一步电离为主,强电解质的电离利用“═”,原子团在电离方程式中不能拆分,注意强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应电离出氢离子,并遵循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硫酸氢钠为强电解质,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故A正确;B.碳酸氢根离子不能拆,碳酸氢钠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B错误;C.氯化镁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MgCl2═Mg2++2Cl﹣,故C正确;D.Ba(OH)2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电解质的强弱,多元弱酸根离子不能拆,选项B为易错选项.17.下列各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的是( )A.硝酸和氢氧化钠B.氢氧化铁和盐酸C.氢氧化钡和硫酸D.碳酸氢钠和盐酸【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强酸与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H++OH﹣=H2O表示,碱必须是可溶性的强碱,不能是氢氧化铁,反应生成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的,据此进行判断.【解答】解:A.硝酸和氢氧化钠的离子反应为H++OH﹣=H2O,满足条件,故A正确;B.氢氧化铁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则不能用H++OH﹣=H2O表示,故B错误;C.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Ba2++2OH﹣+2H++SO42﹣═BaSO4↓+2H2O,不能用H++OH﹣=H2O 表示,故C错误;D.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反应的离子反应为:HCO3﹣+OH﹣=H2O+CO32﹣,不能用H++OH﹣=H2O表示,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考常见题型,题目难度中等,侧重学生思维严密性的考查,注意把握反应实质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盐酸与碳酸钙反应 CO32﹣+2H+═CO2↑+H2O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Ba2++2OH﹣+Cu2++SO42﹣═BaSO4↓+Cu(OH)2↓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Ag++Cu═Cu2++Ag↓D.铁与稀盐酸反应 2Fe+6H+═2Fe3++3H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碳酸钙为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B.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铜沉淀;C.离子方程式两边总电荷不相等;D.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解答】解: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中,碳酸钙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故A错误;B.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Cu2++SO42﹣═BaSO4↓+Cu(OH)2↓,故B正确;C.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u═Cu2++2Ag↓,故C错误;D.Fe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试题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19.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H+、Cl﹣、OH﹣B.Na+、Ba2+、CO32﹣、NO3﹣C.Na+、H+、Cl﹣、CO32﹣D.K+、Cu2+、NO3﹣、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等,则离子能共存,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因Mg2+、OH﹣能结合生成沉淀,H+、OH﹣结合生成水,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B.因Ba2+、CO32﹣能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C.因CO32﹣、H+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则不能共存,故C错误;D.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则能共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离子之间的反应即可解答,难度不大.20.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能发生丁达尔现象B.向氯化铁溶液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备氢氧化铁胶体C.向热豆浆中加入石膏水可制成豆腐,胶体发生了聚沉D.溶液呈电中性,而胶体带电【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分析】A.根据溶液和胶体粒子半径大小不同,直径范围不一样;B.饱和氯化铁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氢氧化铁沉淀;C.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D.整个胶体分散系是电中性.【解答】解:A.胶体与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离子的直径大小,故A错误;B.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可得氢氧化铁沉淀,故B错误;C.豆浆是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故C正确;D.溶液、胶体都是呈电中性的分散系,胶体微粒吸附带电荷离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和实验步骤,注意反应的条件应用和试剂的选择,试剂的滴加顺序.二、填空题(共35分.)21.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液态SO3③液态的醋酸④汞⑤BaSO4固体⑥蔗糖(C12H22O11)⑦酒精(C2H5OH)⑧熔化KNO3⑨纯水.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1)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④⑧(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①③⑤⑧⑨(3)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⑥⑦(4)以上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③⑨.【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能导电的物质必须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完全电离的属于弱电解质,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①NaCl晶体是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②液态SO3是非电解质,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③液态的醋酸是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醋酸溶于水,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④汞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有自由电子,所以能导电;⑤BaSO4固体是电解质,但没有自由电子或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能导电;。
GJB438B-软件开发计划-模板技术文件标识:密级:xxxxxx软件开发计划册号:x/x 总页数:页xxxxXxxxx软件开发计划编写:审核:批准:x年x月x日修改文档历史记录:日期版本说明修改人x V1.0首次提交x1 范围1.1 标识本条应描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完整标识,适用时,包括其标识号、标题、缩略名、版本号和发行号。
1.2 系统概述本条应概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
它还应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特性;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需方、用户、开发方和保障机构等;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1.3 文档概述本条应概述本文档的用途和内容,并描述与它的使用有关的保密性方面的要求。
1.4 与其他计划之间的关系本条应描述本计划和其他项目管理计划的关系。
2 引用文档本章应列出引用文档的编号、标题、编写单位、修订版及日期,还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采购活动得到的文档的来源。
3 策划背景概述本章按需要可分为若干条,并应对后续章条描述的策划提供背景信息,主要包括如下方面的概述:a)所要开发系统、软件的需求和约束;b)项目文档的需求和约束;c)项目在系统寿命周期中的位置;d)所选用的工程项目/获取策略或其他方面对它的需求或约束;e)项目进度安排及资源的需求与约束;f)其他需求和约束,例如;项目的保密性、方法、标准、硬件和软件开发的相互依赖关系等。
4 软件开发活动的总体实施计划如果项目的不同构建版或不同软件要求不同的策划,就应在下述相应条中注明这些区别。
除下面规定的内容外,每条应标识适用的风险/不确定性和它们的处理计划。
4.1 软件开发过程本条应描述要采用的软件开发过程,软件生存周期模型的定义和选择。
计划的内容应覆盖合同(或软件研制任务书)中涉及该方面要求的所有条款,应包括已标识的计划的构建版,合适时,包括各构建版的目标以及每个构建版要执行的软件开发活动。
4.2 软件开发总体计划4.2.1 软件开发方法本条应描述或引用所使用的软件开发方法,包括为支持这些方法所使用的手工的和自动的工具以及规程的描述。
GJB438B《软件需求规格说明》1. 引言软件需求规格说明(Software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简称SRS,是描述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以及对用户界面、数据接口、系统约束等方面的详细描述的一份文档。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GJB438B软件的需求规格,并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2. 项目背景GJB438B软件是一款用于军事设备测试的软件,旨在支持军事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测试,并能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功能。
该软件将具备高度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并满足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
3. 功能需求3.1 军事设备测试•支持对军事设备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提供丰富的测试用例库,包括常用测试场景和边界条件。
•支持自定义测试用例,并能够对测试结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3.2 数据分析和报告•能够对测试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统计,包括数据可视化和报表生成。
•能够生成全面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概况、测试结果和问题汇总等。
3.3 用户权限管理•支持多层次的用户权限管理,包括管理员、测试员和普通用户等。
•不同权限的用户拥有不同的功能和操作权限。
4. 性能需求4.1 响应时间系统对用户请求的响应时间应在100毫秒以内,保证用户操作的实时性和流畅性。
4.2 容量和并发性能系统能够支持同时处理1000个用户的请求,并且能够有效地管理测试数据和报告。
4.3 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每月不应有超过1次的故障,故障恢复时间应在30分钟以内。
5. 用户界面设计系统的用户界面应简洁、直观、易于操作,符合用户使用习惯和界面设计规范。
同时,界面应具有良好的可定制性,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界面布局和功能配置。
6. 数据接口6.1 数据输入接口系统应支持各类军事设备的测试数据输入,包括传感器数据、信号数据和运行数据等。
6.2 数据输出接口系统应能够将测试结果和分析报告以多种格式进行输出,包括文本文件、Excel表格和PDF文档等。
文档标识及版本号: XX项目标识.IRS V1.0 密级:秘密*5年编制/修订日期:yyyy-mm-dd[规范性]文档名称: XX项目中文名称-接口需求规格说明接口需求规格说明《XX项目中文名称》接口需求规格说明Interface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ofXX项目英文名称编制单位:江苏科技大学新技术研究所编写:CNISILS项目组XXX审核:YYY批准:ZZZ编写记录修改记录目录1 范围 (1)1.1标识 (1)1.2系统概述 (1)1.3文档概述 (1)2 引用文档 (1)3 需求 (2)3.1接口标识和接口图 (2)3.2(接口的项目唯一标识符)【原标准中此处编号为3.X,为后续使用方便,故用自动编号】 (2)3.3需求的优先顺序和关键性【原标准中此处编号为3.Y,为后续使用方便,故用自动编号】 (4)4 合格性规定 (4)5 需求可追踪性 (4)6 注释 (5)文档模板使用和裁剪说明使用本文档模板时,首先另存为“<实际文档名>”,然后通过Word的“文档属性”来设置文档属性,包括:文档标识及版本号、密级及保密期限、文档名称、文档类别(中、英文)、项目名称(中、英文)、编制单位、编写人、审批人、批准人等。
具体操作方法:Word标题栏的Office按钮菜单→准备→属性→文档属性→高级属性→自定义→在“属性”列表中,选择属性的“名称”,在“取值”框输入要设定的值,然后按“更改”按钮。
文档属性设置完成后,选中全部文档内容,执行右键菜单“更新域”操作(文档中的所有文档属性参数引用均被替换为最新设定的取值)→双击任意内容页面的页眉区,选中全部页眉内容,执行右键菜单“更新域”操作(页眉中的所有参数引用均被替换为最新设定的取值)。
本文档模板依据《GJB 438B-2009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制定,模板中的文档编写说明均引自《GJB 438B-2009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并用方括号“【”和“】”括起来,以及使用蓝色文字区分,主要用于指导文档的编写,应在文档编写完成后或正式提交前予以删除(包括删除本说明)。
文档标识及版本号:乂乂项目标识.IDD V1.0密级:秘密*5年编制/修订日期:yyyy-mm-dd文档名称:XX项目中文名称-接口设计说明接口设计说明《XX项目》接口设计说明编制单位:编写:审核:批准:目录1范围 (1)1.1标识 (1)1.2系统概述 (1)1.3文档概述 (1)2引用文档 (2)3接口设计 (2)1.1接口标识和接口图 (2)3.X(接口的项目唯一的标识符) (3)4需求的可追踪性 (6)5注释 (7)ii1 范围1.1标识【本条应描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接口实体和接口的完整标识,适用时,包括其标识号、名称、缩略名、版本号和发布号。
】表1-1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接口实体和接口1.2系统概述【本条应概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还应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特性;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需方、用户、开发方和保障机构等;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由。
)1.3文档概述【本条应概述本文档的用途和内容,并描述与它的使用有关的保密性方面的要求。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由。
)2引用文档【本章应列出引用文档的编号、标题、编写单位、修订版及日期,还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采购活动得到的文档的来源。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由。
)3接口设计3.1接口标识和接口图【对于 1.1中所标识的每个接口,本条应描述赋予该接口的项目唯一的标识符,适当时应使用名称、编号、版本和文档引用等标识接口实体(系统、配置项、用户等)。
该标识应说明哪些实体具有固定的接口特性(要给出这些接口实体的接口需求),哪些实体正被开发或修改(这些实体已有各自的接口需求)。
适当时,可使用一个或多个接口图来描述这些接口。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由。
)3.X(接口的项目唯一的标识符)【本条(从 3.2开始编号)应通过项目唯一的标识符标识接口,应简要标识接口实体,并且应根据需要分条描述接口实体的单方或双方的接口特性。
GJB438B接口需求规格说明IRS模板键入文字]文档标识及版本号:XX项目标识.IRS V1.0密级:秘密★5年编制/修订日期:yyyy-mm-dd文档名称:XX项目-接口需求规格说明接口需求规格说明XX项目》接口需求规格说明编制单位:编写:审核:批准:修改记录序号修改时间yyyy-mm-dd修改说明(修改章节及内容概要)修改人目录iiiXX项目-接口设计说明IDD密级:秘密★5年1范围1.1标识本条应描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接话柄体和接口的完全标识,适用时,包孕其标识号、名称、缩略名、版本号和发布号。
】表1-1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接话柄体和接口序号名称缩略名标识号版本号发布号1.2系统概述本条应概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还应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特性;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需方、用户、开发方和保障机构等;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由。
)1.3文档概述本条应概述本文档的用途和内容,并描述与它的使用第1页,共9页XX项目-接口设计说明IDD密级:秘密★5年有关的保密性方面的要求。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由。
)2引用文档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来由。
)3需求3.1接口标识和接口图对于1.1中所标识的每个接口,本条应本条应包含其项目唯一的标识符,(若适用)应通过名称、编号、版本和文档引用来指明接口实体(系统、配置项、用户等)。
该标识应声明哪些实体具有固定的接口特性(要给出这些接口实体的接口需求),说明哪些实体正在开发或修改中(这些实体已有各自的接口需求)。
可通过一张或多张接口图来描述这些接口。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第2页,共9页XX项目-接口设计说明IDD密级:秘密★5年由。
)3.X(接口的项目唯一的标识符)本条(从3.2入手下手)应经由过程项目唯一的标识符标识接口,并简要地标识接话柄体.根据需求可分条描述为完成该接口而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接话柄体的需求。
文档标识及版本号: XX项目标识.IRS 密级:秘密*5年编制/修订日期:yyyy-mm-dd[规范性]文档名称: XX项目中文名称-接口需求规格说明接口需求规格说明《XX项目中文名称》接口需求规格说明Interface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 ofXX项目英文名称编制单位:江苏科技大学新技术研究所编写:CNISILS项目组XXX审核:YYY批准:ZZZ编写记录修改记录目录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标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文档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引用文档...............................................................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口标识和接口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接口的项目唯一标识符)【原标准中此处编号为,为后续利用方便,故用自动编号】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的优先顺序和关键性【原标准中此处编号为,为后续利用方便,故用自动编号】错误!未定义书签。
[键入文字]
文档标识及版本号:XX项目标识.IRS V1.0 密级:秘密★5年编制/修订日期:yyyy-mm-dd
文档名称:XX项目-接口需求规格说明
接口需求规格说明
《XX项目》接口需求规格说明
编制单位:
编写:
审核:
批准:
修改记录
目录
1 范围 (1)
1.1标识 (1)
1.2系统概述 (1)
1.3文档概述 (1)
2 引用文档 (2)
3 接口设计 (2)
3.1接口标识和接口图 (2)
3.X(接口的项目唯一的标识符) (3)
4 需求的可追踪性 (7)
5 注释 (8)
1 范围
1.1标识
【本条应描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接口实体和接口的完全标识,适用时,包括其标识号、名称、缩略名、版本号和发布号。
】
表1-1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接口实体和接口
1.2系统概述
【本条应概述本文档所适用的系统和软件的用途,还应描述系统与软件的一般特性;概述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的历史;标识项目的需方、用户、开发方和保障机构等;标识当前和计划的运行现场;列出其他有关文档。
】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由。
)
1.3文档概述
【本条应概述本文档的用途和内容,并描述与它的使用
有关的保密性方面的要求。
】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由。
)
2 引用文档
【本章应列出引用文档的编号、标题、编写单位、修订版及日期,还应标识不能通过正常采购活动得到的文档的来源。
】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由。
)
3 需求
3.1接口标识和接口图
【对于1.1中所标识的每个接口,本条应本条应包含其项目唯一的标识符,(若适用)应通过名称、编号、版本和文档引用来指明接口实体(系统、配置项、用户等)。
该标识应声明哪些实体具有固定的接口特性(要给出这些接口实体的接口需求),说明哪些实体正在开发或修改中(这些实体已有各自的接口需求)。
可通过一张或多张接口图来描述这些接口。
】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
由。
)
3.X(接口的项目唯一的标识符)
【本条(从3.2开始)应通过项目唯一的标识符标识接口,并简要地标识接口实体.根据需要可分条描述为实现该接口
而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接口实体的需求。
如果一个实体的接口特性未包含在本文档中,但是描述对该接口实体的需求时需要提到其接口特征,这些特征应作为假设予以陈述、或以“当[未涵盖的实体]这样做时,[所指定的实体]将……”的形式描述,而不作为本文档没有涵盖的实体的需求。
本条可引用其他文档(例如,数据字典、通信协议标准、用户接口标准)代替在此所描述的信息。
若适用,需求应包括以下内容,并以适合于需求的任何顺序给出,还应从接口实体角度,说明这些特性之间的区别(例如关于数据元素的大小、频率或其他特性的不同期望值)。
a)接口实体必须分配给接口的优先级别。
b)关于要实现的接口类型的要求(如:实时数据传送、
数据的存储和检索等)。
c)接口实体应提供、存储、发送、访问、接收的各个数
据元素的特征,如:
1)名称/标识符:
a.项目唯一的标识符;
c.数据元素名称;
d.技术名称(如代码或数据库中的变量名或字
段名);
e.缩写名或同义名。
2)数据类型(字母、数字、整数等)。
3)大小和格式(如:字符串的长度和标点符号)。
4)计量单位(如:m)。
5)可能值的范围或枚举(如:0-99)。
6)准确性(正确程度)和精度(有效数字位数)。
7)优先级别、时序、频率、容量、序列、其他的约束条件(如:数据元素是否可被更新、业务规则
是否适用)。
8)保密性约束。
9)来源(建立/发送的实体)和接收者(使用/接收的实体)。
d)接口实体必须提供、存储、发送、访问、接收的数据
元素组合体(记录、消息、文件、数组、显示、报表等)所要求的特征,如:
1)名称/标识符:
a.项目唯一的标识符;
c.技术名称(如代码或数据库中的记录名或数
据结构名);
d.缩略名或同义名。
2)包中的数据元素及其结构(编号、顺序和成组情况)。
3)介质(如磁盘)以及在介质上数据元素/包的结构。
4)显示和其他输出的视听特性(如:颜色、布局、字体、图标和其他显示元素、蜂鸣声、亮度等)。
5)包之间的关系,如排序/存取特性。
6)优先级、定时、频率、容量、定序及其他的约束条件,如:包是否可以被更新、业务规则是否适
用。
7)保密性约束。
8)来源(建立/发送的实体)和接收者(使用/接收的实体)。
e)接口实体必须使用的接口的通信方法所要求的特征。
如:
1)项目唯一的标识符;
2)通信链接/带宽/频率/介质及其特性;
3)消息格式化;
4)流控制(如:序列编号和缓冲区分配);
5)周期/非周期传送的数据传送速率,传输间隔;
6)路由、寻址、命名约定;
7)传输服务,包括优先级别和等级;
8)安全性/保密性方面的考虑,如:加密、用户鉴别、隔离、审核等。
f)接口实体必须使用的接口协议所要求的特征,如:
1)项目唯一的标识符;
2)协议的优先级别/层次;
3)打包,包括拆重新打包、路由和寻址;
4)合法性检查、错误控制和恢复过程;
5)同步,包括建立连接、保持和终止;
6)状态、标识及任何其他报告的特性。
g)其他所要求的特征,如:接口实体的物理兼容性(尺
寸、公差、负荷和接插件的兼容性等)、电压等】(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由。
)
3.Y 需求的优先顺序和关键性
【(若适用)本条应描述本文档中各需求的优先次序、关键性或所赋予的指示其相对重要性的权重。
例如标识对安全性
和保密性关键的需求,以便进行特殊处理。
如果所有需求具有相等的权重,本条应如实说明。
】
(本条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条无内容”,并说明理由。
)
4 合格性规定
【本条应定义一组合格性方法,并为第3章中的每个需求指定为确保需求得到满足所应使用的方法。
可用表格形式表述该信息,或为第3章中的每个需求注明所使用的方法。
合格性方法可以包括:
a)演示:依靠可见的功能操作,直接运行接口实体,
而不需要使用仪器、专用测试设备或进行事后分
析。
b)测试:使用仪器或专用测试设备,运行接口实体,
以便采集数据供事后分析使用。
c)分析:处理从其他合格性方法获得的积累数据。
例如,对测试结果进行简约、解释或推断。
d)审查:对接口实体、文档等进行目视检查。
e)特殊的合格性方法:任何针对接口实体的特殊合
格性方法,例如专用工具、技术、规程、设施、
验收限制。
】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
由。
)
5 需求可追踪性
【对系统级接口实体,本章不适用。
对每一个子系统级或更低级接口实体,本章应包含:
a)从本规格说明书中实体的每个需求,到该需求所涉及的系
统(或子系统)需求的可追踪性(也可以通过对第3章中的每一个需求进行注释来提供可追踪性)。
注:每个层次的系统细化都可能导致不能直接追踪到较高层次需求的需求。
例如:创建多个CSCI的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可能导出关于这些CSCI如何接口的需求,而这些接口需求在系统需求中并没有涵盖。
这样的需求可以被追踪到类似于“系统实现”这样的一般需求,或被追踪到导致它们产生的系统设计决策上。
b)从分配给本接口实体的和影响到这个规格说明中某个接
口的每个系统(或子系统)需求,到本规格说明中涉及到它的接口需求的可追踪性。
】
(本章若无内容,则标识为“本章无内容”,并说明理由。
)6 注释
【本章应包括有助于了解文档的所有信息(例如:背景、术语、缩略语或公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