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汉卿
- 格式:ppt
- 大小:767.00 KB
- 文档页数:60
【诗人大全】关汉卿简介_关汉卿的资料介绍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
号已斋(一作一斋)、己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关于他的籍贯,还有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县)伍仁村、大都(今北京市)人,大约生于金代末年(约公元1220年前后),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约公元1300年前后)。
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位于“元曲四大家”之首。
简介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朱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
他曾毫无惭色地自称:“我是个普天下的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
”在《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结尾一段,更狂傲倔强地表示:“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一粒铜豌豆”。
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
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
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
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
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
赏析元曲大师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与影响
简介
关汉卿(约1241年-1323年),中国元代戏曲作家和演员,被誉为“元曲四杰”之一,以其深情厚意、才情横溢的作品而广受赞誉。
本文将对关汉卿的艺术成就进行赏析,并探讨他对后世文化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1. 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背景
1.1 生平简介
(在此部分,可以简要介绍关汉卿的出身、故乡等基本背景信息)
1.2 创作背景与时代特点
(这部分可以了解元代时期戏曲表演的兴盛以及社会背景的变迁,以便读者能更好地理解关汉卿创作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
2. 关汉卿的主要作品欣赏
2.1《窦娥冤》
(在此部分可以详细分析该剧情节、人物形象塑造及其表达主题等方面进行欣赏和解读)
2.2《弟子规》
(同样,可以在这里详细介绍该剧,对人物形象、情节等进行赏析)
2.3 其他重要作品
(列举其他几个关汉卿的著名作品,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3. 关汉卿对戏曲艺术及文化的影响
3.1 戏曲艺术发展
(在此部分,可以深入探讨关汉卿对后世戏曲艺术形式、演出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并引用相关文献和学者观点来支持论述)
3.2 文化传承与弘扬
(考虑关汉卿作品的教育意义以及后世如何传承和弘扬关汉卿大师的艺术成就)结论
通过本文旨在赏析元曲大师关汉卿的艺术成就与影响,了解他对中国戏曲发展
和文化传承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关汉卿独特而充满情感的创作风格不仅影响了
当时的戏曲界,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无论是他创造出来的精彩剧目,
还是对戏曲艺术的推动和传承,都使关汉卿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忽视的重
要人物。
田汉《关汉卿》名词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田汉的《关汉卿》是一部中国传统京剧剧目,以它的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而受到广泛欢迎。
这个剧目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明代宫廷的故事,主要描述了一个忠诚的宫廷歌妓关汉卿的悲惨命运。
关汉卿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她以美丽动人的外貌和非凡的才华为宫廷所倾倒。
然而,由于嫉妒和阴谋,她最终被迫下嫁给一个下层官员。
这个剧目以虚构的方式展示了关汉卿的人生经历,其中充满了爱恨情仇、痴情忠诚和家国情怀。
田汉的《关汉卿》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它的创作风格独特,深受观众喜爱。
这个剧本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戏剧元素,成功地描绘了关汉卿这个角色的复杂内心世界,并通过各种表演形式传递了深刻的情感。
《关汉卿》也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部京剧剧目,更是一部探讨人性、伦理和社会问题的作品。
这个剧目通过关汉卿的悲惨命运,展示了宫廷斗争、人性的扭曲以及权力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
同时,它也强调了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呼吁人们探索自我价值、追求真正的幸福与自由。
总之,田汉的《关汉卿》是一部富有情感和人文关怀的戏剧作品。
它的故事情节虽然发生在古代宫廷中,但其中所揭示的普世价值观和社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剧中关汉卿这个形象的塑造,我们能够深入思考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困境,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通常介绍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阐述关于田汉《关汉卿》的名词解释: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包括关汉卿和田汉《关汉卿》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三部分为结论部分,主要总结全文,并探讨《关汉卿》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对田汉《关汉卿》进行概述,介绍该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并明确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关汉卿简介关汉卿(1245年—1323年),字明叔,号希文,山东汶上(今属曲阜市)人,是中国元代的一位著名戏剧作家和文学家。
他被誉为中国古代戏剧史上的“四大才子”之一,与郑光祖、郑光祖、贾仲明并称。
关汉卿的戏剧作品主要以晋剧、河北梆子和秦腔为代表。
关汉卿是元代初期重要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广泛的代表性。
他的戏剧作品大多以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通过对人物性格、情节安排和对话的精心刻画,展现出生动的场景和丰富的情感。
关汉卿尤其擅长表达人物的痛苦与坚韧,他的作品经常通过主人公的苦难经历和奋斗,传达出对人生意义和悲剧境界的深刻思考。
关汉卿最著名的作品是晋剧《窦娥冤》,这是一部描述窦氏母女在北魏末年因与宦官之间的纷争而遭受迫害的悲剧。
该剧以其悲情、激烈和激昂的表现手法,揭示了社会黑暗势力对人性的摧残和残酷。
关汉卿在《窦娥冤》中通过窦氏母女的道德高尚和正义感,展示了人的尊严和独立精神的力量。
此外,关汉卿还有其他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单刀会》、《贞观长春》和《吕洞宾三度凡间》等。
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细腻的情感刻画和深沉的思想内涵,成为元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关汉卿的戏剧才华不仅体现在他的作品上,还表现在他对戏剧表演艺术的改进和推动上。
他在剧本的创作中,注重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刻画,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丰满,故事更加曲折和动人。
在戏剧表演方面,他注重节奏和舞台流畅性的呈现,通过对音乐及舞蹈的运用,使剧目更具表演特色和戏剧感。
关汉卿的作品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并在中国传统戏剧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的作品情感真挚、思想深刻,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关汉卿诗词关汉卿的诗词作品,很多。
我们也许能记住几首,或者说背诵几句:如《不伏老》、《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等。
这些篇目,语言质朴、简洁,又富于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一枝花·不伏老关汉卿原文:不伏老,争教岁岁年年,朱颜绿鬓,常做伴?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管领春夏秋冬四季风光。
白酒酿成千钟,黄金散尽一身,只为图名利。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来与人无争,宴清都,灵驾返瑶池,仙姬战罢玉楼空。
寿酒满斟齐祝圣,愿保千年,天高地厚。
原来富贵也劳劳,苦把虚名高位熬;若不是枕席儿女哄,怎显的俺男儿大丈夫。
是甚么文章盖世,学富五车,词压四座,人比显官势要高。
比着那厮则强。
情中情多,恩中恩多,直似把可汗脐儿拖破。
醉来时闷往往,愁时闷多,闷来时抽,来时闷多,多时闷煞。
锦上珠,花下珠,闷杀也那堪宿。
锦儿上缺了玉,花儿上折了枝,烦恼着那其间低声厮唤,你可便会得伊么?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
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
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情中情多,恩中恩多,直似把可汗脐儿拖破。
天那,天也多咱!忘不了,忘不了!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老了姓叶的,少了姓花的,只有俺孤身,也想的梅子熟了,杏子肥了。
清明节过,黄花儿绿,白发儿稀,服侍着这些儿孙。
死的去了,走的去了,也有那咽气的,丧了天良的。
这早晚不是家中坐,早晚家中睡。
却待怎么?有一日春衫儿薄。
把一日愁来,两日病,三日四日消磨了。
那其间才把的身子疾与痊可。
到晚来思量我好一会家私破。
七八分,气的我咽咽的疼难呵,咳嗽声发似雷,气的我当厅扑地倒。
左手扶着我这东床上,右手指着我这纱厨下。
可便似杀人的场院,和那不要钱买的猪羊。
他每每只顾偷鸡盗狗,咬脐扯袖,抢到跟前,待干罢,打罢,骂罢,苦苦告,哭告,哀告。
关汉卿散曲
关汉卿是中国宋代的文学家、戏剧家,他的散曲是他创作的一部分作品。
关汉卿的散曲以抒发爱情、离别、乡愁等感情为主题,情感真挚,内容丰富多样,表达了当时社会中人们的喜怒哀乐。
关汉卿的散曲作品中,最著名的有《青门十曲》、《南柯一梦》等。
《青门十曲》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一个女子在青楼中的爱情故事,形象地展现了宋代社会风尚、情感纠葛等。
《南柯一梦》是关汉卿另一部重要的散曲作品,讲述了一个梦幻般的故事,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幻。
关汉卿的散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感人的情感表达,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作品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古代散曲的代表之一。
《关汉卿的小故事》同学们,今天我给你们讲讲关汉卿的小故事。
关汉卿呀,是个特别了不起的人。
据说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穷人被恶霸欺负,心里特别气愤。
他就把这个事儿写成了一个剧本,演给大家看,让大家都知道恶霸的恶行。
还有一回,关汉卿为了写一个关于农民的戏,亲自跑到农村去,和农民们一起干活,一起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
他看到农民们辛苦劳作,却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心里很难过。
回到家后,他就把这些感受都写进了剧本里。
关汉卿写的戏,老百姓都特别喜欢看。
因为他写的都是大家身边的事儿,大家能从戏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同学们,关汉卿是不是很厉害呀?《关汉卿的小故事》同学们,咱们接着讲关汉卿的故事。
有一次,关汉卿的一个戏要上演了。
可是演到一半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
大家都以为观众会走光,没想到,没有一个人离开,都在雨中坚持看完了戏。
关汉卿特别感动,他知道大家是真的喜欢他的戏。
还有呢,关汉卿为了写一个关于爱情的剧本,到处去打听那些美好的爱情故事。
有一对夫妻,他们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是一直相互陪伴,不离不弃。
关汉卿把他们的故事写进了戏里,感动了很多人。
关汉卿就是这样,用心去感受生活,才能写出那么多好的作品。
《关汉卿的小故事》同学们,咱们再来说说关汉卿。
关汉卿有个好朋友,是个唱戏的。
有一次,这个朋友在台上表演的时候出了点差错,台下的观众就开始起哄。
关汉卿马上站出来,向大家解释,说朋友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才会这样。
大家听了,也就不再责怪了。
还有一回,关汉卿看到一个小孩子特别喜欢唱戏,但是家里穷,没钱学。
关汉卿就免费教他,还给他写了适合他唱的戏。
关汉卿就是这样一个善良又有才华的人,他的故事是不是很有趣?。
关汉卿的诗词10篇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叟(一作一斋),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
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
下面本店铺就和大家分享关汉卿的诗词,来欣赏一下吧。
双调·大德歌朝代:元朝|作者:关汉卿春子规啼,不如归。
道是春归人未归。
几日添憔悴,虚飘飘柳絮飞。
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
夏俏冤家,在天涯。
偏那里绿杨堪系马。
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秋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睡不着。
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
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冬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
那里是清江江上村,香闺里冷落谁瞅问?好一个憔悴的凭栏人。
沉醉东风·送别朝代:元朝|作者: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前程万里。
忧则忧鸾孤凤单,愁则愁月缺花残,为则为俏冤家,害则害谁曾惯,瘦则瘦不似今番,恨则恨孤帏绣衾寒,怕则怕黄昏到晚。
双调·碧玉箫朝代:元朝|作者:关汉卿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
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
恨天涯锦字稀,梦才郎翠被知。
宽尽衣,一搦腰肢细;痴,暗暗添憔悴。
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
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
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
官品极,到底成何济?归,学取渊明醉。
仙吕·一半儿朝代:元朝|作者:关汉卿碧沙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心忙要亲。
骂了个负心回转身。
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大德歌·冬景朝代:元朝|作者:关汉卿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一枝花·杭州景朝代:元朝|作者:关汉卿普天下锦绣乡,环海内风流地。
大元朝新附国,亡宋家旧华夷。
水秀山奇,一到处堪游戏,这答儿忒富贵。
满城中绣幕风帘,一哄地人烟凑集。
关汉卿诗词名句1. 报仇雪恨语出元·关汉卿《鲁斋郎》三:“他将了俺的媳妇,不敢向鲁斋郎报仇雪恨。
”雪是指洗刷掉。
报冤仇指除怨恨。
2.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语出元朝关汉卿《窦娥冤》。
花朵凋落了,尚且还会有重新开的那一天,但是如果人老去了,便再也不会有青春年少的时候。
3. 船到江心补漏迟。
语出元·关汉卿《救风尘》一折。
船只已经到达了江心,才想要开始补漏洞,已然已经太迟了。
在生活之中我们切莫去做一些毫无帮助的事情。
4. 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语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该放手的时候便放手。
能宽容的地方就不要揪住不放,要留有余地。
5.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远忧。
语出元·关汉卿《蝴蝶梦》。
子女儿孙都会有着他们自身的福报,切莫为了他们的未来而太过忧劳。
6. 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语出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
用心的去栽种花,但是花却没有盛开。
无意间插下的柳枝,却长成参天大树,形成了一片柳荫。
7.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语出元·关汉卿《单刀会》二折。
先下手便会取得形势上的优势,而后动手,就会吃亏。
8.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语出关汉卿《温太真玉镜台》。
尽管只做了一天的师父,也要一辈子都拿他当做父亲来看待。
9. 一夜夫妻百夜恩。
语出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
一旦互相结为了夫妻,之间变回产生深厚的感情。
10.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语出元·关汉卿《单鞭夺槊》第二折。
只知道事情的一方面,而不知道事情的另一方面,不能够举一反三。
《关汉卿的故事》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讲讲关汉卿的故事。
关汉卿啊,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他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元朝。
关汉卿特别喜欢写戏,他写的戏可有意思啦。
比如说《窦娥冤》,这出戏讲了一个特别悲惨但又让人感动的故事。
窦娥被冤枉了,可她一直坚持自己的清白。
关汉卿通过这个故事,让大家看到了社会的不公,也让人们对正义有了更多的渴望。
他写的戏可不是随便编的,都是从生活里来的。
他经常在街头巷尾观察人们的生活,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
有一次,关汉卿看到一个穷苦的老人被欺负,心里特别难受。
他就把这个事情记下来,后来融入到了自己的戏里。
关汉卿写戏的时候特别认真,一个字一个字地琢磨,有时候为了想出一个好情节,饭都忘了吃。
他的戏在当时特别受欢迎,每次演出,台下都挤满了人。
大家都被他的戏感动着,笑着,哭着。
关汉卿不仅戏写得好,人也很有骨气。
当时的社会很黑暗,可他不怕,他用自己的笔,写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同学们,关汉卿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用心去做,就能做出了不起的成绩。
《关汉卿的故事》同学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关汉卿。
关汉卿是元朝的一位大才子。
他写了好多好多精彩的戏。
就像《救风尘》这出戏,讲的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女子帮助朋友脱离困境的故事。
关汉卿把里面的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让大家看了都忍不住叫好。
关汉卿为了写好戏,经常到处走,到处看。
有一回,他看到一个卖艺的小姑娘,被坏人欺负,却没有办法反抗。
这让关汉卿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就把这个情景记在心里,后来写进了自己的戏里。
他写戏的时候,那叫一个用心。
有时候晚上不睡觉,就想着怎么能把情节写得更精彩。
他的戏一上演,那场面可热闹了。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挤在一起看。
大家都被戏里的故事吸引住了,跟着戏里的人物一起高兴,一起伤心。
关汉卿不怕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他就想通过自己的戏,让大家知道老百姓的苦,为老百姓说话。
他的这种精神,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
《关汉卿的故事》同学们,下面我给你们讲讲关汉卿的事儿。
关汉卿经典诗词
关汉卿是中国元代著名的戏剧作家和词人,他的作品以戏曲剧本和词曲闻名于世。
以下是关汉卿的一些经典诗词:
1. 《汉宫秋》
汉宫秋月下长门,人去楼空凤独栖。
万户千门人不见,空留明月照儿时。
2. 《天净沙·秋思》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 《梦江南·庐山谣》
庐山真面目,只在此山中。
云里帝城古,日出江花红。
大江如青天,我独自悠悠。
身世浮沉事,寄君一笑忘。
4. 《虞美人·听雨》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些诗词展现了关汉卿深沉的思想和对人生、自然、情感的抒发。
他的作品充满了诗意和情感,对后世影响深远。
希望这些经典诗词能够给您带来一些美好的感受。
关汉卿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
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
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
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
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妻子万氏蒙古人是第一个在中国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它统治的一条措施就是把全国人分为四等,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被列在第三等汉人和第四等南人中,地位最低。
同时又按职业把全国人分为十等,知识分子的地位只比乞丐高,称“九儒十丐”。
元政府对知识分子的打击使一 大批知识分子不再去求功名,专于与市井艺术相结合,便有了元杂剧的兴起,而被称为“杂剧班头”的关汉卿,其成就的取得离不开他的妻子万贞儿。
作为我国古代戏剧的伟大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的关汉卿,所作杂剧共有六十多种,现存《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共计十五种,其中以《窦娥冤》的成就最高。
《窦娥冤》是以年轻的寡妇窦娥被流氓欺压,并且很冤枉地被地方官处死的故事展开 的,按照关汉卿原来的构思,以为窦娥太可怜了,剧情一路悲悲切切地发展下去,太过于凄枪,因想安插一些“先苦后甜”的情节,以喜剧结尾。
万贞儿从来是关汉卿戏曲作品的第一个读者,在看了《窦娥冤》的初稿后,说道:“自古戏曲都脱不了‘先离后合’,‘苦尽甘 来’的老套,《窦娥冤》何妨以悲剧结尾,不落前入窠臼,也许更能给人巨大的震撼力。
”关汉卿听取了这一意见。
便也赢得清代王国维的赞词:“关汉卿的《窦娥冤》与纪群祥的《赵氏孤儿》列入世界悲剧之中,亦无愧色。
”万贞儿当时告诫丈夫:“戏曲力求通俗易懂, 不可咬文嚼字而自炫才华,更要运用活的语言,扣紧观众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