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51单片机的基本输入输出和系统的扩展2
- 格式:ppt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77
第 4 章 51系列单片机的功能模块及其应用本章介绍51内部接口的应用。
51系列单片机内部集成了:●CPU──111条指令●ROM──0K~4K/8K(可扩为64KB)●内RAM──128/256 B(可扩外部64KB)●定时/计数器接口──2个/3个16位定时/计数器T0、T1、T2●全双工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并行接口──提供4个8位并行端口●中断控制器──可以管理5个/6个中断源接口电路(Interface)──简称“接口”,是连接CPU总线和外设的桥梁。
接口卡=适配器(Adapter)──复杂接口电路,仅仅一片IC还不够,需要以某种核心IC芯片搭配外围元器件构造成一个电路板。
比如:网卡、声卡、显卡、数据采集卡、图像采集卡等。
端口(Port)──简称“口”,是指接口电路中的寄存器,硬件连线决定了每个寄存器的I/O地址,对接口电路的编程实质是对接口寄存器的编程。
CPU控制外设的实质就是控制接口电路,控制接口电路的实质就是控制接口寄存器。
4.0 中断系统──(教材第2章第5节)4.0.1 中断概念中断是针对“条件I/O”的外设而设置的一种I/O工作方式(另一种方式是查询)。
与查询方式相比,中断方式减少了CPU的负担,是计算机系统中重要概念和必不可少的内容。
举例:把人看成CPU,手表和电话看成是外设,访问这两个外设就是两种I/O类型:手表──无条件I/O的典型,随时可以访问,自然也不涉及查询和中断方式的选择。
电话──条件I/O的典型,可以设计成查询方式,也可以设计成中断方式。
显然,查询方式用在这里很“愚蠢”!而采用中断方式就很自如。
实现中断工作方式的几个条件:●外设能够产生中断申请信号;●CPU支持中断工作方式──CPU能够接受外设的中断申请并做出响应;●有一个独立于CPU的中断控制电路──能够区分多路中断源,进行中断允许和优先权设置。
正确使用中断需要搞清:中断屏蔽、优先权、响应过程、激活方法、中服调用和返回等。
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51单片机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是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一种芯片。
它具有集成度高、易编程、可编程性强等特点,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包括家电、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智能仪器等领域。
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定时计数器和串口通信等部分。
1.CPU51单片机的CPU是其核心部分,负责执行指令、进行运算处理。
它通常采用哈佛结构,即指令和数据分开存储。
51单片机的CPU主要由ALU (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组、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等部分组成,能够完成基本的运算和控制功能。
2.存储器51单片机的存储器包括ROM(只读存储器)和RAM(随机存储器)。
ROM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常量数据,是只读的;RAM用于存储变量数据和临时结果,是可读写的。
在51单片机中,通常ROM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初始化数据,RAM用于存储运行时数据和临时结果。
3.输入输出端口51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接口与外部设备连接,比如并行口、串行口、通用输入输出口等。
通过输入输出端口,51单片机可以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和通信,实现各种功能。
4.定时计数器51单片机的定时计数器可以用于计时和计数,通常用于控制时序和频率。
在51单片机中,定时计数器可以生成各种定时中断,实现定时控制功能。
定时计数器可以根据需要设定不同的时钟源和计数模式,实现灵活的定时控制。
5.串口通信51单片机的串口通信功能可以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串行通信,比如与PC机、外围设备等进行数据传输。
串口通信包括串行口和UART(通用异步收发器),可以通过串行口进行双向数据传输。
串口通信在51单片机中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设备和控制系统中。
总的来说,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定时计数器和串口通信等部分,通过这些部分的组合和协作,可以实现各种功能和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这些部分进行配置和扩展,实现更丰富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MCS—51单片机学习开发系统设计-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姓名xx所在院(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专业班级电气学号指导教师xxx时间MCS—51单片机学习开发系统设计摘要:该MCS--51单片机学习开发系统集成多个资源模块,每个模块各自可以成为独立的单元,也可以相互组合,可完成MCS-51单片机学习过程中的大部分实验。
将MCS-51 设计为多功能可编程接口,该系统工具是初学单片机及单片机爱好者快速掌握51系列单片机不可多得的工具,可以为他们提供不同的开发学习环境。
集成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组成如下:+5V、-5V、+12V、-12V直流稳压电源模块、8位发光二极管、四位LED数码管、点阵式LCD 液晶显示器、4*4键盘、ISP下载线、并行口扩展控制线接口、A/D、D/A转换接口、串行口通信、PC标准键盘的PS/2接口、继电控制模块等。
关键字:MCS-51单片机系统设计功能模块程序设计目录第1章系统综述 (1)第2章硬件设计 (2)2.1 单片机最小系统 (2)2.2 电源电路 (4)2.3 程序下载口 (4)2.4 LED显示模块 (5)2.5 LCD液晶显示器及PC标准键盘接口 (6)2.6 键盘电路 (7)2.7 DAC0832D/A转换电路 (9)2.8 ADC0809A/D转换电路 (10)2.9 8255输入/输出(或数据总线)扩展 (11)2.10串行通信模块 (12)2.11 继电器控制模块 (14)2.12系统总图 (15)第3章软件设计 (18)3.1 8255并行扩展设计 (18)3.2 8255键盘及显示设计 (19)3.3 串行通信口设计 (20)3.4 A/D转换设计 (22)3.5 D/A转换设计 (24)第4章系统实验 (25)4.1 数码管循环计数显示实验 (25)4.2 串行口两单片机双机通信实验 (26)4.3 简单键盘控制显示实验 (27)4.4 键盘控制位循环显示实验 (27)第5章设计总结 (28)第6章参考文献 (29)附录系统模块程序设计清单 (31)1. 8255并行扩展程序设计 (31)2. 8255键盘及显示控制程序设计 (32)3. A/D转换实验程序设计 (36)4. D/A转换程序设计 (37)5. 双机通信实验程序设计 (40)6. 键盘控制位循环显示实验程序设计 (43)第1章系统综述目前,单片机已广泛应用到工业测控、智能仪表、数据采集、人工智能等领域。
《单片机应用技术》习题答案第一章概述1. 什么是总线?总线主要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总线是连接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一组公共的信号线。
一般情况下,可分为系统总线和外总线。
系统总线应包括:地址总线(AB)控制总线(CB)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CPU根据指令的功能需要访问某一存储器单元或外部设备时,其地址信息由地址总线输出,然后经地址译码单元处理。
地址总线为16位时,可寻址范围为216=64K,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了所寻址存储器容量或外设数量的范围。
在任一时刻,地址总线上的地址信息是惟一对应某一存储单元或外部设备。
控制总线(CB):由CPU产生的控制信号是通过控制总线向存储器或外部设备发出控制命令的,以使在传送信息时协调一致的工作。
CPU还可以接收由外部设备发来的中断请求信号和状态信号,所以控制总线可以是输入、输出或双向的。
数据总线(DB):CPU是通过数据总线与存储单元或外部设备交换数据信息的,故数据总线应为双向总线。
在CPU进行读操作时,存储单元或外设的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总线传送给CPU;在CPU进行写操作时,CPU把数据通过数据总线传送给存储单元或外设2.什么是接口电路? CPU与接口电路连接一般应具有哪些信号线?外部设备与接口电路连接一般应具有哪些信号线?CPU通过接口电路与外部输入、输出设备交换信息,一般情况下,外部设备种类、数量较多,而且各种参量(如运行速度、数据格式及物理量)也不尽相同。
CPU为了实现选取目标外部设备并与其交换信息,必须借助接口电路。
一般情况下,接口电路通过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与CPU连接;通过数据线(D)、控制线(C)和状态线(S)与外部设备连接。
3. 存储器的作用是什么?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有什么不同?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
计算机中的存储器主要有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两种。
随机存储器一般用来存放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中间数据,计算机掉电时数据不再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