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病人护理共20页
- 格式:ppt
- 大小:1.92 MB
- 文档页数:20
脑血管栓塞手术后的护理文章目录一、脑血管栓塞手术后的护理二、脑血栓常见后遗症三、脑血栓病人吃什么好脑血管栓塞手术后的护理1、脑血管栓塞手术后的护理脑血栓患者在接受了取栓术治疗以后,患者的监护人、家属或者是负责患者病情的医护人员要监督并辅助患者术后的坐、站、走等各方面的康复训练工作。
脑血栓患者在成功进行了取栓手术以后,脑血栓的疾病状况会逐渐的好转,病人的肌力也会慢慢的恢复过来。
但是脑血栓患者在刚接受了取栓手术以后,仍旧只能够平躺在床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脑血栓患者能够慢慢的接受半坐卧位。
在脑血栓患者能够适应半坐卧位以后,我们可以慢慢的将角度增高,等到脑血栓患者慢慢的适应了足够高的座位角度之后,我们可以鼓励并辅助患者慢慢的在床边坐起来。
脑血栓患者在取栓术后能够成功在床上坐稳之后,我们可以接着尝试鼓励并辅助患者在床边扶着床,慢慢的站立起来。
等到脑血栓患者接受了取栓手术以后可以在不依赖他人的情况下独自站立,而且身体不会摇晃,能够平稳的站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行走练习了。
2、脑血栓怎么形成的它主要是在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脑动脉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管壁内膜粗糙不平,血小板易于粘附及聚集,甚至发生凝血;或血液粘度增高,血流速度减慢等。
当狭窄的脑血管发生完全堵塞,便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软化、坏死等病理改变,从而产生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一系列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称为脑血栓。
另外,血压偏低、高血脂、血液高凝状态等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异常,都可促进脑血栓形成。
根据脑血栓形成的部位,临床分为颈内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如大脑中动脉血栓形成、大脑前动脉血栓形成等;以及锥-基底动脉系统血栓形成,如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等。
3、脑血栓的前兆哈欠不断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血压异常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脑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是指脑动脉的主干或其皮层支发生粥样硬化及血管壁炎症等病理改变,造成血管管腔狭窄或者闭塞,并进而发生血栓形成,导致脑局部供血区的血流中断,发生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1 护理评估1.1 病史了解患者有无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等病史;有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是否经过治疗及目前用药情况;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注意是否长期摄入高盐、高动物脂肪,有无烟酒嗜好;家族中是否有类似疾病。
1.2 身心状况1.2.1 症状及体征询问有无失语,有无肢体运动障碍及其部位,是否有复视、步态不稳、记忆障碍或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突然跌倒病史;评估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神志是否清楚,对人、物、地点、时间的定向判断能力如何。
注意有无四肢活动障碍和感觉障碍;有无步态不稳或不自主动作;四肢肌力、肌张力有无异常。
评估患者的语言功能,语言表达能力、吐词是否清楚,对语言和文字的理解力是否准确无误,判断患者有无失语和构音障碍。
1.2.2 心理、社会状况患者因偏瘫、失语等影响工作、生活而可能出现焦虑、自卑、依赖、悲观失望等心理反应。
因长期住院加重患者家庭经济负担。
或由于长期照顾患者而致家属身心疲惫。
2 护理措施2.1 一般护理2.1.1 环境病室环境应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流通,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声、光的刺激,保证患者休息。
2.1.2 休息与体位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清醒患者取平卧位以利脑部血液供应;对有意识障碍的患者应采取侧卧位,并将头部抬高。
头部禁用冰袋或冷敷,以免血管收缩,血流缓慢使脑血流量减少。
2.1.3 饮食鼓励能吞咽的患者进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避免粗糙、干硬、刺激性食物,少量多餐,细嚼慢咽,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进餐时间。
如患者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饮水呛咳不能进食时,给予鼻饲流质并给予相应护理。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脑梗死的临床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脑梗死占全部脑卒中的80%。
与其关系密切的疾病有:糖尿病、肥胖、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各种动脉炎、休克、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
护理措施:
1、急性期卧床休息,平卧,头部禁止使用冰枕。
2、密切观察神志、瞳孔、T、P、R、BP,肢体活动情况并按要求记录。
3、保持呼吸通畅,遵医嘱氧气吸入。
4、保持良好肢体位置,生命体征平稳后对瘫痪肢体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训练。
5、了解病人的心理,鼓励家属和朋友关心病人,避免病人急躁情绪。
6、给予低脂,低盐易消化的饮食,如有吞咽困难、呛咳者给予糊状流质或半流质小口慢食,必要时鼻饲流汁。
7、保持大小便通畅,做好会阴部护理。
(快速问护士)
住院宝()是患者住院康复助手必备的专业APP,用户可以添加课程ID或者扫面二维码关注自己的治疗课程,包含专业全面的治疗指南、康复知识及住院提醒,还可以和自己的主治医生、责任护士无缝沟通。
住院宝APP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多方位、个性化、持续性的康复护理服务,同时帮助护士、医生有效提高患者宣教和患者随访的工作效率,是患者住院康复的必备好帮手!
扫一扫下载住院宝APP
扫一扫关注住院宝微信公众号
(或者搜索zhuyuanbao120)。
脑血栓形成护理常规脑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
指颅内外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改变,血管腔变狭窄或在此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常出现偏瘫、失语。
【护理常规】1.休息与运动急性期卧床休息,保持病室安静,限制探视,在床上活动患侧肢体,保持功能位。
2.饮食护理给予低钠、低脂肪、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及纤维素饮食。
有糖尿病者,给予糖尿病饮食。
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食。
3.用药护理使用溶栓药物时,应密切观察意识和血压变化及有无出血情况发生;应用脱水药应注意观察尿量及电解质变化,注意有无肾功能损害;应用抗凝药应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随时检查出凝血时间;使用降血压药者,注意药物剂量及滴速,定时测量血压。
4.心理护理对患者焦虑、恐惧、悲观、失望及易激惹的情绪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病情观察与护理严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呼吸、血压、心率、心律的变化及肢体活动情况,警惕脑疝或进展性卒中的发生,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做好抢救工作。
6.基础护理对意识障碍、精神异常、抽搐、躁动的患者等采取有效安全防范措施,防止跌倒、坠床等意外发生;应用气垫床,定时翻身,骨隆突部位可给予减压贴保护,避免压疮的发生;长期卧床和昏迷患者应采用适当的体位,经常翻身叩背及防止误吸,预防肺部感染;留置尿管患者每日定时给予会阴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做肢体的被动运动,鼓励患者主动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7.去除和避免诱发因素护理遵医嘱正确应用降血压药,避免血压过高或过低,用药过程中要定时测量血压,根据医嘱调节剂量。
控制血糖和血脂,按时服药。
避免患者过度劳累和失眠,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阿普唑仑等催眠药。
患者剧烈呕吐时,应观察有无脱水倾向,遵医嘱给予补液等。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探视,保持病室安静,恢复期可适当活动,如慢跑、散步等,合理休息,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防止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