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氮气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氮气管道安装规范及安装说明随着氮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装实施的工程量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氮气管道安装规范不全面,安装制度不规范,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事故,为应对这一现像,笔者特意总结了以下氮气管道安装规范,以供用户参考。
1.氮气管道安装规范1.1管道DN125L=5.5M设计压力PN=1.0MPa介质:氮气按装.1.2管道DN80L=103M设计压力PN=0.4MPa介质:氮气按装1.3管道DN50L=135M设计压力PN=0.6MPa介质:氮气按装2.氮气管道安装规范编制依据2.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2.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36-98)2.3.《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J3501-2002)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管道安装程序4.安装前的准备工作4.1、研悉施工图纸,确定待安装管道的管号、规格、材质、走向及起止。
4.2、确定管路附件,如三通、弯头、阀门,有无节流装置、在线检测与控制元件,是否在地面预制时焊接等应首先掌握。
4.3、确定该管段与其他管段及现场实际有无矛盾等(如有,则应即时通知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以便尽快落实更改方案)5.管道预制与加工5.1、管道预制可已确定管道空视图进行。
5.2、管道预制应遵从下列规定。
5.2.1.管道切断前应移植原有标志。
5.2.2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便于安装,应合理选定封闭管段与自由管段,且管段加工端面误差控制图应按标准执行。
5.2.3.自由管段应按管道单线图规定的长度加工,封闭管段应留有适当的裕量,按现场安装实测的长度加工,以保证现场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5.2.4.坡口加工与清理5.2.4.1.为了坡口成型更加规范,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加工法进行,例如,电动坡口机匀速切割;当采用氧气-乙炔焰切割时,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皮、铁屑等杂物。
氮气吸附法在测定材料比表面积和孑L径分布方面的应用原理1. 引言1.1 氮气吸附法的概述氮气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表面性质测试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该方法通过吸附氮气分子到材料表面,从而确定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
氮气吸附法的原理是基于氮气分子与材料表面发生吸附反应,通过测量吸附了氮气分子的体积和压力来推算出材料的表面性质。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测试速度快、结果准确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中。
通过氮气吸附法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为材料设计和改进提供重要参考。
在材料科学领域,氮气吸附法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之一,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指导。
1.2 应用原理氮气吸附法的应用原理主要基于氮气在材料表面的吸附和脱附过程。
氮气分子在低温下与材料表面发生物理吸附,通过测量氮气分子在不同压力下吸附量来确定材料的比表面积。
根据Brunauer-Emmett-Teller(BET)理论,可以通过构建等温吸附线和计算相应的比表面积来分析材料的吸附性能。
氮气吸附法还可以用于测定材料的孔径分布。
根据巴拉德方程,在不同相对压力下测量氮气吸附量,并结合Kelvin方程和BJH理论,可以得出材料的孔径大小和分布情况。
通过分析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的结果,可以深入了解材料的孔结构特征和表面性质,为材料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氮气吸附法的应用原理不仅在表面测量领域具有重要意义,还在材料科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2. 正文2.1 氮气吸附法测定材料比表面积的步骤氮气吸附法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分析技术,用于测定材料的比表面积。
其原理是通过让氮气在固体表面上吸附并脱附,从而测量表面的吸附量,进而计算出比表面积。
以下是氮气吸附法测定材料比表面积的步骤:1. 准备样品:首先需要将待测样品充分干燥,以去除表面的水分和其他杂质。
然后粉碎样品至适当粒度,并在真空中去除任何气体残留。
2. 测定参数设定:在实验仪器中设置合适的测定参数,包括温度、压力、吸附时间等。
燃气管道氮气置换作用1. 引言1.1 燃气管道氮气置换作用燃气管道氮气置换是一种常见的作用,可以有效地保护管道内壁材料不被空气中的氧气侵蚀,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
氮气置换的原理是通过将管道内部充满氮气,排除空气中的氧气,从而减少氧气对管道内壁的腐蚀作用。
氮气置换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管道内壁材料,防止腐蚀和氧化。
氮气置换的步骤包括清洁管道、排空管道内空气、注入氮气等。
在进行氮气置换时,需要注意确保氮气的纯度和充填压力,以及避免氮气泄漏等问题。
燃气管道氮气置换对于保护管道安全运行,延长管道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发展趋势可能会更加注重氮气置换技术的优化和自动化,提高置换效率和减少成本,同时也会在环保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2. 正文2.1 燃气管道介绍燃气管道是连接燃气生产、储存和使用的重要通道,承担着将燃气从生产地输送到使用地的职责。
燃气管道一般由钢管、阀门、管道支架等组成,其主要作用是输送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燃气资源。
燃气管道具有输送能力大、输送距离长、输送安全性高等优点,是现代燃气能源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燃气管道通常分为地下管道和地面管道两种形式,地下管道主要用于长距离输送天然气等资源,在野外或城市地下埋设,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减少占地面积。
地面管道主要用于市区内的燃气输送,通常沿街道埋设或架设在建筑物外墙等地方。
燃气管道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氧气与燃气混合的情况,容易引发火灾或爆炸等安全事故。
为了保障燃气管道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氮气置换,将管道内的空气置换为氮气,防止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过高而导致安全隐患。
氮气置换技术已成为燃气管道安全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2.2 氮气置换原理氮气置换原理是指利用氮气替代管道内的空气进行氮气置换,以实现管道内氧气含量的降低和精确控制。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对于大多数物质都是不活泼的,因此在气体置换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减少管道内的氧气含量,避免氧氧化反应对管道内设备和介质的腐蚀和污染。
湿电除尘维修技术标准一、适用范围1.1本技术标准适用于炼钢厂湿电除尘的维护和检修。
1.2本标准解释权归属炼钢厂点检站。
二、概述湿式电除尘器由湿电本体、氮气控制系统、冲洗系统和污水系统组成。
1.氮气系统控制设备:氮气进气阀、氮气加热器2只1.1氮气进气阀:确保湿电设备的安全运行。
1.2氮气加热器:控制氮气加热器出口温度在一定范围内。
1.3工艺管路:氮气进气管路分两路,分别向一、二电场提供氮气,管路各自独立。
1.4在氮气加热器出口有温度测量仪器,氮气加热器根据出口温度值和瓷瓶温度值的设定进行温度调节。
2.污水自滤系统控制设备:污水自滤泵2台,一用一备。
2.1污水自滤泵一用一备,24小时运行。
2.2污水自滤泵将污水管内的脏水经过过滤送往净水罐,并将脏水送往污水罐。
3.排污水系统控制设备:排污水泵2台,一用一备,水罐液位:连续液位变送器1只3.1排污水泵一用一备。
3.2变频器控制:将液位划分为高液位、低液位,在画面上进行设置,当污水实际水位高于设定的高液位的时候排污泵启动当实际液位低于设定液位的时候排污泵停止。
4.净环水系统控制设备:增压净水泵2台,一用一备,进水阀1台,净水灌液位计1只。
进水阀用来控制补水,当净水灌实际液位低于设定值的时候进水阀自动打开,当实际液位高于设定值的时候进水阀自动关掉。
增压泵:一用一备运行。
5.冲洗水系统设备:冲洗水泵3台,二用一备,阀门若干。
每个电场使用一个水泵进行冲洗。
从净水罐内取水,冲洗泵将水送上顶部平台,用于湿电内部冲洗喷嘴供水。
切断阀门根据控制系统要求和炼钢冶炼过程的需要进行动作。
冲洗系统主要分成顶部冲洗和侧部冲洗。
收到出钢信号后,首先进行顶部冲洗,然后进行侧部冲洗。
三、使用范围、工作原理和工艺过程1.使用范围a. 烟气来源:炼钢转炉一次烟气b. 烟气温度:50-65℃c. 烟尘初始浓度:100 (Max: 160) mg/Nm³d. 转炉一次烟气超低排放专用设计2.工作原理湿式电除尘器除尘原理是:电除尘器内部核心装置为极线和极板。
常温常压下一摩尔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摘要】在常温常压下,一摩尔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氮气的化学式是N2,摩尔及摩尔质量的概念是什么,氮气的摩尔质量是多少?通过计算得知,一摩尔氮气的摩尔质量为28克。
接着我们可以推导出一摩尔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6.022 x 10^23个。
我们可以了解摩尔计算中如何应用这一结果。
在常温常压下,一摩尔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为6.022 x 10^23个,这一数据对于化学计算和实验非常重要。
【关键词】氮气,常温常压,摩尔,原子数,化学式,摩尔质量,摩尔计算,应用1. 引言1.1 常温常压下一摩尔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引言:在常温常压下一摩尔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化学概念。
氮气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气体,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
了解一摩尔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氮气的性质以及进行相关的摩尔计算。
正文:氮气的化学式:氮气的化学式是N2,表示氮气由两个氮原子组成。
氮气是大气中最主要的组成气体之一,占据大气的78%左右,具有很高的化学稳定性。
摩尔及摩尔质量的概念:摩尔是化学中常用的表示物质量的单位,符号为mol。
一个摩尔的物质包含的粒子数与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恰好相等。
摩尔质量是指一个摩尔物质的质量,通常以克/摩尔为单位表示。
氮气的摩尔质量:氮气的摩尔质量是由氮气分子的摩尔质量计算得出的,即两个氮原子的质量之和。
氮气的摩尔质量约为28克/摩尔。
由于氮气的化学式是N2,表示一个氮气分子中包含两个氮原子。
一摩尔氮气中含有2个氮原子。
摩尔计算中的应用:在化学计算中,摩尔的概念非常重要。
通过摩尔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质量以及相关的比例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结论:2. 正文2.1 氮气的化学式氮气的化学式是N2,即由两个氮原子组成的分子。
氮气是宇宙中最常见的气体之一,在自然界中以分子形式存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惰性气体,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氮气泡沫流体冲沙洗井技术氮气泡沫流体是一种可压缩的非牛顿流体,其独特的结构决定了其具有许多优点,如密度低且方便调节、粘度高、摩阻低、携砂能力强以及在地下与天然气混合不易发生爆炸等性能,作为入井液便于控制井底压力,减少漏失和对地层污染。
广泛应用于低压、漏失及水敏性地层冲砂、洗井、排液、修井等井下作业中。
氮气泡沫流体是由含起泡剂和稳泡剂的水溶液和氮气组成,其中氮气是分散相,液体是连续相。
气泡充分分散在水中,降低了流体密度。
由于氮气泡沫流体密度小、粘度大、携砂能力强、遇水敏性地层不会产生粘土膨胀等问题,用它做入井液可有效减少漏失,因此氮气泡沫流体可以解决其它方法无法解决的难题,如低压井、严重漏失井的洗井或冲砂。
在用常规流体冲砂、洗井作业中,由于入井液的漏失及滤失,往往会对油气产层造成一定的污染,影响作业后的产能,对于一些漏失严重井,甚至不能建立正常的洗井循环。
使用氮气泡沫流体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氮气泡沫流体冲砂洗井就是利用泡沫流体粘度高、密度小、携带性能好的特点,将泡沫流体作为携带液或压井液,在油管和环空中循环,使井底建立相对于油层的负压,在此负压差的作用下,依靠泡沫流体冲散井内积砂或结蜡,以达到洗井、冲砂的目的。
泡沫流体冲砂洗井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油气井。
1氮气泡沫流体冲砂、洗井主要优点:1.1氮气泡沫密度低,可实现低压或负压循环,以免漏失;1.2氮气泡沫粘度高、滤失量少、液相成分低,可大大减少对产层的伤害;1.3氮气泡沫的悬浮能力强,可以把井底和油、套管壁上的固体颗粒或其它赃物带出;1.4可以诱导近井地带赃物外排,以解除产层堵塞,同时还可以诱导油流。
2氮气泡沫流体的特性和配置2.1在清水(或现场污水)中加入化学起泡剂,在注入适当气体(氮气)的条件下充分搅拌,使气泡的直径变小,气泡充分分散在液体中,就形成氮气泡沫流体。
泡沫的稳定程度与气泡的直径有关,气泡直径越小,越稳定。
根据加入的气体量的多少,泡沫流体的密度非常方便在0.1~0.9g/cm3之间调整,如果需要泡沫流体的密度还可更低。
2017年11月LNG 接收站接卸作业氮气用量分析刘昆仑(中石油京唐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200)摘要:LNG 接收站供氮系统为生产操作,工艺切换,系统检维修提供保障,通过对接收站氮气系统运行用量分析,同时联系接收站日常发生的实际工艺工况提出自身理解和建议,综上对氮气系统平稳运行及维护提出建议。
关键词:接船作业;LNG 接收站;供氮系统1氮气系统工艺描述1.1氮气在接收站的用途氮气在接收站中有两种使用类型:连续使用和间歇使用。
正常工况下(在没有卸船作业、没有设备吹扫),氮气在0.6MPaG 下平均使用量约为152.3Nm3/h ,氮气在0.6MPaG 下的最大用气量为998Nm3/h 。
氮气的连续使用包括对火炬总管的吹扫,使之保持微正压用来阻止火焰回烧和空气进入火炬总管;BOG 压缩机的密封用气;对卸料臂和气相臂旋转接头的连续吹扫,防止在卸料时结冰。
氮气的间歇使用包括公用工程站用气,用于设备和管道维修前后的隔离吹扫,高低压输送泵仪表和电源电缆穿线管的密封气,码头排净罐、低压排净罐、火炬分液罐、槽车区入口分液罐的加压排净;槽车区装车臂的吹扫;卸船前卸料臂和气相臂的气密性测试;卸船结束后卸料臂的排净吹扫。
1.2液氮气化系统1.2.1系统构成液氮储存及气化系统设有2座立式液氮储罐,3台空气加热气化器和2台电加热器及其相应控制系统,用于满足正常和高峰用氮。
液氮储罐有效容积20m3,氮气缓冲罐的有效容积50m3,空温气化器A/B 的气化能力为1000Nm3/h ,气化器C 的气化能力为2000Nm3/h ,电加热器处理能力1000Nm3/h 。
系统构成图如图1所示。
液氮流程图图1液氮气化系统构成工艺流程图1.2.2氮气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1)氮气管网压力低于0.6Mpa 时,开启增压阀位为液氮罐冲压;当氮气管网压力高于0.7Mpa 时则关闭增压阀停止加压。
(2)当液氮罐压力高于0.75Mpa 时应手动打开液氮罐的泄放阀,对液氮罐泄压,使液氮罐压力处于正常范围;当液氮罐压力高于0.85Mpa 时,达到高高报警,安全阀自动起跳,压力高于0.88Mpa 时爆破片动作。
氮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氮气是地球大气中占比最大的气体之一,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氮气不仅是生物体生存和生长所必需的成分,还在工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氮气的燃烧,作为一种常见的燃烧反应,具有重要的热化学特性。
本文将重点探讨氮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析氮气燃烧释放的热量以及其在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了解氮气燃烧的热化学特性,有助于更好地掌握该燃烧过程的规律,并且对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氮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将涵盖氮气的性质、氮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第三部分是结论,将总结所述内容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最后以结束语结束全文。
通过这样的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便于阅读和理解。
1.3 目的目的部分内容: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氮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加深读者对氮气性质和热化学方程式的了解。
同时,本文还将重点介绍热化学方程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热化学方程式。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对氮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能够将相关知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正文2.1 氮气的性质氮气是地球大气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占据了大气中的78。
它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子,由两个氮原子组成。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因此常被用作惰性气体。
在工业上,氮气主要用来制备氨、制冷剂、氮化合物等。
在食品工业中,氮气也常用来包装食品,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此外,氮气还被广泛用于光缆、半导体、医疗等行业。
在生物学上,氮气是所有蛋白质和核酸的组成部分,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之一。
然而,对于动物和人类来说,纯氮气是有毒的,因为它会抑制氧气的吸收,导致窒息。
氮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一、引言氮是地球大气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氮及其化合物在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教学设计将以氮及其化合物为主题,通过探索氮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氮及其化合物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氮的基本性质,包括原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 掌握氮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3. 了解氨、硝酸和氮肥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5.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 氮的基本性质1.1 氮的原子结构:氮的原子序数为7,原子核中含有7个质子和中子,电子层结构为2, 5。
1.2 氮的物理性质: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密度较大,不溶于水,不能直接支持燃烧。
1.3 氮的化学性质:氮在常温常压下是稳定的,不与大部分元素反应,但在高温高压下能与氢、氧等元素发生反应。
2. 氮气的制备方法和应用2.1 制备方法:2.1.1 空气分离法:利用空分设备将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分离。
2.1.2 液化法:将空气冷却至低温,使氮气液化。
2.2 应用:2.2.1 工业应用:氮气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金属加工等行业,用作惰性气体、保护气体、冷却剂等。
2.2.2 医疗应用:氮气可用于医疗气体制备和药品生产等领域。
2.2.3 实验室应用:氮气可用于实验室中的反应保护、溶剂蒸发等实验操作。
3. 氨的制备方法和应用3.1 制备方法:3.1.1 氨气法:利用氮气和氢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催化反应制备氨。
3.1.2 氨化法:将氮气和金属等反应制备氨。
3.2 应用:3.2.1 化肥制备:氨是制备氮肥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3.2.2 合成氨纤维:氨可用于合成尼龙等合成纤维的原料。
4. 硝酸的制备方法和应用4.1 制备方法:4.1.1 质子化法:将氮气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制备硝酸。
4.1.2 硝化法:将氨气和氧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备硝酸。
氮气管道安装规范及安装说明随着氮气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安装实施的工程量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氮气管道安装规范不全面,安装制度不规范,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事故,为应对这一现像,笔者特意总结了以下氮气管道安装规范,以供用户参考。
1.氮气管道安装规范1.1 管道 DN125L=5.5M设计压力 PN=1.0MPa介质:氮气按装.1.2 管道 DN80 L=103M设计压力 PN=0.4MPa介质:氮气按装1.3 管道 DN50 L=135M设计压力 PN=0.6MPa介质:氮气按装2.氮气管道安装规范编制依据2.1《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5-97)2.2《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0236-98)2.3.《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J3501-2002)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3 管道安装程序4.安装前的准备工作4.1、研悉施工图纸,确定待安装管道的管号、规格、材质、走向及起止。
4.2、确定管路附件,如三通、弯头、阀门,有无节流装置、在线检测与控制元件,是否在地面预制时焊接等应首先掌握。
4.3、确定该管段与其他管段及现场实际有无矛盾等(如有,则应即时通知建设单位现场工程师,以便尽快落实更改方案)5.管道预制与加工5.1、管道预制可已确定管道空视图进行。
5.2、管道预制应遵从下列规定。
5.2.1.管道切断前应移植原有标志。
5.2.2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便于安装,应合理选定封闭管段与自由管段,且管段加工端面误差控制图应按标准执行。
5.2.3.自由管段应按管道单线图规定的长度加工,封闭管段应留有适当的裕量,按现场安装实测的长度加工,以保证现场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5.2.4.坡口加工与清理5.2.4.1.为了坡口成型更加规范,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加工法进行,例如,电动坡口机匀速切割;当采用氧气-乙炔焰切割时,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皮、铁屑等杂物。
氮气管道施工说明1总则1.1本说明适用于钢铁氧气站及用户车间内部、外部的氮气管道施工。
1.2本说明不适用于设备本体所属的例如空分设备分馏塔内部,氮压机各级之间的氮气管道,也不适用于高纯氮气管道及引进工程中卖方设计及供货范围所含氮气管道。
1.3本工程除应遵循“GB50235-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及“GB50030-91氧气站设计规范”外,结合氮气管道施工的特点补充如下,如有抗震设防要求则需另行说明。
1.4管道施工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修改设计或材料代用,应经设计部门同意。
2管子、管道附件、阀门的选用与检验2.1管子、管道附件、阀门必须具有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否则补所缺项目的检验,其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部颁标准。
2.2管子、管件、阀门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要求其表面无裂纹、缩孔、夹渣、折叠、重皮等缺陷。
接触氮气的表面必须彻底去除毛刺、焊瘤、焊渣、粘砂、铁锈和污垢等,保持内壁光滑清洁。
管道的除锈应进行到出现本色为止,并测量(包括凹陷),不得超过壁厚负偏差。
螺纹表面良好。
2.3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用洁净的水进行。
阀门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试验时间不少于5分钟,壳体填料无渗漏为合格。
阀门严密性试验一般按公称压力进行,以阀瓣密封面不漏为合格。
2.4强度试验在系统试压时,按管道的试验压力进行。
严密性试验,可用色印等方法对阀板或阀瓣密封面检查,接合面应连续。
2.5安全阀在安装前应按设计规定进行试验,当设计无规定时,其开启压力为系统工作压力的1.1倍。
每个安全阀试验不应少于3次。
调试介质宜采用干燥空气或氮气。
2.6法兰、法兰盖的密封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毛刺或径向沟槽,凸面法兰应能自然嵌合,凸面的高度不得低于凹槽的深度。
2.7石棉像胶等非金属垫片应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表面应无折损、皱纹等缺陷。
金属垫片加工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无裂纹、毛刺、凹槽及划痕。
XXX有限公司氮气使用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1.1目的为做好生产装置和系统的氮气使用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氮气窒息事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1.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生产装置和系统的氮气安全管理。
1.3编制依据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2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1.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1.3.3 GB 50160-2008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4术语和定义1.4.1氮气窒息:氮气为无色、无味、无嗅的惰性气体,在空气中的含量为78.12%,空气中氮气含量增高时,减少了其中的氧含量,使人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因缺氧而窒息甚至死亡。
1.4.2非常规状态:特指在正常生产和检维修过程中明确规定不能使用氮气的操作或过程,由于某种客观存在而只能使用氮气的操纵或过程。
1.5作职责1.5.1 HSSE部1.5.1.1负责监督检查氮气使用过程的安全管理。
1.5.1.2负责氮气防护用品的配备、检验检测和报废、更换等的管理。
1.5.1.3负责审批非常规状态下使用氮气的风险评价报告,并监督防护措施的落实。
1.5.2生产运行部1.5.2.1负责全厂氮气管网的运营管理。
1.5.2.2负责组织协调全厂氮气的生产和使用。
1.5.2.3负责审批非常规状态下使用氮气的申请报告和使用方案。
1.5.3生产厂(中心)1.5.3.1负责编制氮气使用计划,并报生产运行部审批。
1.5.3.2负责编制非常规状态下使用氮气的风险评价并报HSSE部审批。
1.5.3.3负责编制并执行非常规状态下使用氮气方案,并向生产运行部提出申请。
1.5.3.4负责本单位氮气的投用、使用和停用过程的安全管理。
1.5.4消防气防中心(消保队)1.5.4.1负责空气呼吸器气瓶的充装。
1.5.5分析化验中心(化验室)1.5.5.1负责分析受限空间内的氧含量,并出具报告。
二、工作规定2.1安全警示标识2.1.1所有氮气管线均应全部涂成黄色。
氮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数值1. 引言1.1 概述在原子和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称为范德华力的相互作用力。
范德华力是由于电子云的运动而产生的瞬时偶极矩引起的吸引力。
这种力的作用范围非常短距离,只有当两个分子非常接近时才会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氮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并通过数值计算来得出其具体数值。
氮气是一种常见的气体,由两个氮原子组成,其分子式为N2。
了解氮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对于理解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将首先介绍范德华力的定义,解释其原理和作用机制。
接着,将详细研究氮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并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得出其具体数值。
这些数值将有助于我们对氮气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最后,文章将总结氮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数值,并讨论其研究意义和展望。
通过深入研究氮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并为相关领域的应用开发和技术创新提供有益的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将对氮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有更全面的认识,为理解氮气的性质和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希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推动科学知识的深入发展和应用。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例子: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在引言中,我们将概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并介绍本文的结构。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范德华力的定义和作用,以便为读者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接下来,我们将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即探究氮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及其数值。
最后,我们将展示本文的整体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正文部分(Main Body)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章节。
首先,我们将在第2.1节中定义范德华力,包括其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我们将介绍范德华力的来源和本质,并讨论在氮气分子间产生范德华力的原因。
文章题目:深度探讨碳(c)、氢(h)、氧(o)、氮(n)的分子结构1. 碳(c)、氢(h)、氧(o)、氮(n)的分子结构1.1 碳(c)的分子结构1.2 氢(h)的分子结构1.3 氧(o)的分子结构1.4 氮(n)的分子结构在自然界中,碳(c)、氢(h)、氧(o)、氮(n)是四种最常见的元素,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四种元素的分子结构,以期对它们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2. 碳(c)的分子结构碳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6,化学符号为C。
碳原子的外层电子排布为2,4,因此可以形成四根共价键。
由于碳原子可以与其他碳原子形成共价键,因此在自然界中可以形成庞大的碳链结构。
这种特性使得碳成为生命的基础,构成了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结构。
3. 氢(h)的分子结构氢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编号为1的元素,化学符号为H。
氢原子的最简单的形式是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不含中子。
在常温常压下,氢以双原子分子(H2)存在,通过共价键将两个氢原子结合在一起。
4. 氧(o)的分子结构氧是一种具有两种同位素的元素,最常见的同位素是^16O、^17O 和^18O。
氧气分子由两个氧原子通过双键结合而成,化学式为O2。
氧气是生物体呼吸和许多燃烧过程的必需品。
5. 氮(n)的分子结构氮是一种气体元素,化学符号为N,原子序数为7。
氮气分子由两个氮原子通过三键结合而成,化学式为N2。
氮气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且是生物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6. 总结回顾通过对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的分子结构的深入探讨,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它们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碳的多种共价键形成能力使其成为有机化合物的基础,而氢、氧、氮则分别构成了水和空气等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这些元素的分子结构不仅对生命起着重要作用,也在能源、工业和环境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7.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文章写手,我深切体会到了碳、氢、氧、氮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1 §1.1氮气
1
气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因是
A .N 2是非极性分子
B .N 2的分子量较小
C .N 2分子由N≡N 键结合而成,键能大
D .氮的非金属性比氧弱
2.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 .氨经催化氧化生成NO
B .NO 与O 2反应生成NO 2
C .N 2在一定条件下与Mg 反应生成Mg 3N 2
D .NH 3与硝酸反应生成NH 4NO 3
3.下列反应中,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A .N 2和H 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氨
B .由氨制成碳酸氢铵或硫酸铵
C .NO 和O 2反应生成NO 2
D .NO 2与H 2O 反应生成HNO 3
4.在NO 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比为
A .3︰1
B .1︰3
C .1︰2
D .2︰1
5.标准状况下,将NO 2和O 2按4︰1体积比充满一烧瓶,烧瓶倒置于水中待液面稳定(假设溶质不向外扩散),则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 ol/L )
A .1
B .0.8
C . 4221
. D . 281
6.下列有关氮气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氮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因此N 2的化学性质也很活泼.
C.雷雨时,发生氮的固定变化可增加土壤中硝酸盐类氮肥的含量.
D.氮气可做古代书籍、文档、纸张的保护气.
7.氮气能大量存在于空气中的根本原因是
( )
A .氮气性质稳定,即使在高温下也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B .氮气比空气轻,且不溶于水
C .氮分子中存在三个共价键,它的键能很大,分子结构稳定
D .氮气无氧化性,也无还原性,不跟其他物质反应
8.N 2中混有少量CO 2气体和水蒸气,除去的正确操作是 A .通过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B .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
C .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再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
D.先通过浓硫酸的洗气瓶,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9.Bi是原子序数最大的氮族元素,推测Bi的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BiH3很稳定B.铋具有比铅更明显的非金属性
C.Bi(OH)3具有两性,但偏碱性D.铋酸酸性比锑酸强
10.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同一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是
A.2NO+O2=2NO2B.N2+O2=2NO
C.N2+3H2=2NH3D.3NO2+H2O=2HNO3+NO
11.下列气体中,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
A.CO2B.NO C.NO2D.H2
12.下列用途中,应用了氮气性质的不活泼性的是
A. 金属焊接时用作保护气
B. 工业合成氨气的原料气
C. 工业制硝酸的原料之一
D. 医疗上用液氮做冷冻剂
13.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出。
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场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
A.高温下N2遇空气生成NO2B.NO遇空气生成NO2
C.CO2与NO反应生成CO和NO2D.NO与H2O反应生成H2和NO2 14.下列有关氮族元素物质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
...的是
A.熔、沸点:Bi>Sb B.稳定性:NH3>PH3
C.活泼性:P>N2D.酸性:H3PO4>H3AsO4
15.将容积为50mL的量筒充满NO2和O2的混合气体(不考虑NO2的二聚)后倒置在盛有足量水的水槽里,一段时间后,量筒里剩余气体体积为5mL。
则原混合气体中NO2与O2的体积比可能是
A.41:9 B.18:7 C.33:7 D.43:7
16.俗语说“天公多雷,地下多肥”,其所包含的化学过程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