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知识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5.00 KB
- 文档页数:2
丘疹诊断详述*导读:丘疹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一、诊断:很多皮肤病在发病过程中均可表现为丘疹,但其丘疹有一定的特征性。
有的丘疹为疾病的主要症状;有的丘疹则演变成水疤脓疤。
结节或斑块;有的丘疹可单独存在;有的丘疹可伴有其他皮肤损害;有的丘疹据其特点不难做出诊断;有的则须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等综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1、病史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等资料外,应根据丘疹发生的特点、部位,先后顺序、演变过程。
病期长短、流行病学、有无全身症状及治疗经过等综合分析。
如年龄因素,幼儿或儿童易患病毒感染的丘疹,如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等。
异位性湿疹、丘疹性等麻疹也易患于儿童。
痤疮见于青春期男女,神经性皮炎以青壮年多见,脂溢性角化则多见于老年人。
1)个人史与某些丘疹的发生有关。
如梅毒性丘疹,常有不洁性接触史。
2)既往史以前有无类似丘疹发生或有无药物过敏史。
如银屑病常反复发生;药疹在发疹前常有用药过敏史。
家族史:有无同样患病者,如银屑病家族患病率较一般人群为高,毛囊角化病、毛发红糠疹均有家族发病史。
2、体格检查丘疹可以是某种皮肤病的主要症状,也可以是全身性疾病的一种反映,必要时要做全身体格检查。
丘疹的分布是局限性或全身泛发性,是对称还是单侧性,是沿神经分布还是血管淋巴管分布。
如全身性丘疹见于系统性因素如麻疹样药疹,局限性丘疹则见于局部因素如毛囊炎、手癣;对称性丘疹见于湿疹,孤立的丘疹如寻常疣,群集的丘疹如汗管瘤,沿神经分布的见于带状癌疹早期的丘疹。
丘疹的大小、数目、颜色、形状与诊断有关,如针尖大见于风疹、幼儿急诊,针头大见于痱子、汗疱疹,粟粒大见于扁平疣、毛囊炎、豆粒大见于寻常疣、银屑病。
丘疹的数目如寻常疣仅有1个或数个丘疹,麻疹样药疹则泛发全身。
路颜色各异,如红色为银屑病,黄色为黄色瘤。
形态呈锥形见于毛囊炎、痤疮,扁平见于扁平疣、扁平苔舞、中央凹陷为传染性软疣,中心坏死见于丘疹坏死性结核疹,丘疤疹见于带状疤疹,表面乳头状见于寻常疣,表面有银白色鳞屑见于银屑病。
卫生保健疾病预防《儿童手脱皮原因及防治》我是一名保健医,在幼儿园晨检和平时的健康检查中,经常发现孩子有手脱皮的现象,有的孩子有痒感,有的孩子有粗糙感,有的孩子则没有体会到什么不适。
家长不用过于担心,孩子手脱皮原因有多种,针对孩子手脱皮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病因,可以简单地分为以下几类。
剥脱性皮炎脱皮有一定的季节性,主要出现在夏末秋初,也是绝大部分孩子容易出现的脱皮类型。
与夏秋季天气干燥、人体水分流失较多有关,并非与外界摩擦引起。
临床表现较轻微,只限于较表浅的皮肤脱落,而没有红疹、瘙痒等表现。
只要避免接触碱性物质,很容易痊愈。
接触性脱皮孩子到处摸、抓,接触到有一定腐蚀作用的化学物质导致,这也是引起孩子手脱皮的较普遍因素。
只要家长防护得当,是可以避免的。
干燥性脱皮如果经常用含碱性较强的香皂、洗手液等给孩子洗手,很容易使孩子出现干燥性脱皮现象,常同时伴有皮肤干裂。
因此,建议使用偏中性、较温和的洗手液给孩子洗手。
汗疱疹性脱皮与孩子出汗较多有关,不但热天常见,如果冬天给孩子穿戴太多、衣物透气性差,孩子也很容易出现汗疱疹性脱皮。
主要表现为手脚长红色水泡,常伴有剧烈瘙痒。
预防措施很简单,注意保持孩子手脚干燥就行。
真菌感染和皮肤过敏真菌感染、皮肤过敏引起的手脚脱皮多伴有手脚瘙痒,手指、脚趾缝有水泡,有明显的挠抓痕印。
营养缺乏如果幼儿体内尼克酸缺乏,也会有皮肤脱皮的现象。
皮屑多,皮肤干燥,伴有轻度瘙痒,可以多食富含尼克酸的食物来补充,比如食用动物肝脏,菌类,坚果等,都可以补充尼克酸的不足。
生理性脱屑大多数孩子可能仅仅是手脚处的轻度脱皮,并没有合并出现炎症,这种情况可以说是正常的,称为"生理性脱屑"。
生理性脱屑是孩子新陈代谢过快造成的,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
这种脱皮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好发生于春秋季,多数孩子过一段时间就会停止,有的孩子可能持续时间相对长一些,达到几周至一两个月左右。
当孩子的症状是"生理性脱屑"时,父母可以选用维甲酸类外用药物或是温和的激素类药物涂抹。
儿童常见皮疹的病理机制和治疗原理皮疹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许多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类型的皮疹。
了解儿童常见皮疹的病理机制和治疗原理对于家长和医生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皮疹的病理机制和相应的治疗原理。
一、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糜烂和渗液。
湿疹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免疫和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湿疹与特定基因的变异有关,同时也与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有关。
对于湿疹的治疗,常见的方法包括外用激素药膏、激素口服、抗组织胺药物等。
此外,保持皮肤的清洁和保湿也是湿疹治疗的重要措施。
二、荨麻疹荨麻疹是皮肤常见的过敏反应性疾病,其典型表现为瘙痒、红肿的皮肤疹子。
荨麻疹的病理机制与机体对某些物质的过敏反应有关,如食物、药物、环境等因素。
对于荨麻疹的治疗,首先需要找到并避免诱发因素,同时可以采取口服抗组织胺药物、外用激素药膏等进行症状缓解。
三、痤疮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和背部的油脂腺分泌过多,导致毛孔堵塞,形成丘疹、脓疱等症状。
痤疮的病理机制涉及多种因素,包括油脂过多分泌、细菌感染、激素变化等。
治疗痤疮可以采用外用药物,如含有苯酚或水杨酸成分的洗面奶、激素药膏等。
此外,保持面部清洁、避免摩擦和挤压痘痘也是重要的治疗原则。
四、疱疹疱疹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和带状疱疹。
疱疹的病理机制主要涉及病毒感染和免疫系统的反应。
治疗疱疹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口服或外用药物。
针对疼痛和瘙痒症状,还可以使用止痛药物和抗组织胺药物进行缓解。
五、风疹风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皮疹、发热和淋巴结肿大。
风疹的病理机制与病毒感染和免疫系统的反应有关。
目前,预防风疹最常见的方法是接种风疹疫苗。
对于已经感染的患者,一般采用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
综上所述,儿童常见皮疹的病理机制和治疗原理涉及多种因素,包括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遗传因素、细菌或病毒感染等。
小儿常见皮疹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儿科王新良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
从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到皮肤表面隆起或发生水疱等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儿科临床上有很多疾病伴发各种各样的皮疹,有时候诊断和鉴别诊断比较复杂,我们把这些疾病罗列在一起进行讨论,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一、皮疹的分类从皮疹的形状可以分为斑疹、丘疹、玫瑰疹、斑丘疹、荨麻疹等。
参见图示斑疹丘疹斑丘疹玫瑰疹荨麻疹紫癜出血性皮疹充血性皮疹斑疹是局部皮肤发红,一般不高出皮肤;见于麻疹初起、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
玫瑰疹是一种鲜红色的圆形斑疹,直径2~3mm,压之退色,松开时又复现,多出现于胸腹部;对伤寒或副伤寒具有诊断意义。
丘疹直径小于1cm,除局部颜色改变外还隆起皮面,为局限、充实的浅表损害;见于药物疹、麻疹、猩红热及湿疹等。
斑丘疹在丘疹周围合并皮肤发红的底盘;见于风疹、猩红热、湿疹及药物疹等。
荨麻疹又称风团块,是由于皮肤、黏膜的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暂时性水肿;主要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性皮肤损害,出现得快,消退也快,消退后不留痕迹;见于各种异性蛋白性食物或药物过敏。
皮疹也可以分为出血性皮疹和充血性皮疹;充血性皮疹是指小血管充血,没有血管内成分外漏出来,所以按压后皮疹颜色就会变淡或消失;出血性皮疹就是指有血液成分外漏到血管外,按压后皮疹的颜色、大小都不会明显改变。
从儿科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把皮疹分为感染性皮疹、过敏性皮疹、免疫风湿性疾病相关性皮疹,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皮疹。
我们将从这个分类详细描述。
二、儿科常见出诊性疾病(一)感染性皮疹幼儿急疹幼儿急疹,又称奶疹、假麻疹、婴儿玫瑰疹,是一种较轻的由病毒引起传染性疾病,传染性较弱,常见于6个月到1.5岁之间;一人一生只得一次,成年人不患本病,甚至1.5岁以上的小儿也不会患病;冬春季节最常见。
本病的特点是“热退疹出”。
患儿突然高烧,体温可升至39--41度。
儿童皮肤病学知识点一、简介儿童皮肤病学是关于儿童皮肤疾病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婴儿、儿童和青少年的各种皮肤病。
这些疾病可能是先天性的,也可能是后天获得的,对儿童的生长和发育以及心理健康都有一定影响。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儿童皮肤病学知识点。
二、儿童皮肤病的分类在儿童皮肤病学中,可以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对儿童皮肤病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先天性皮肤病先天性皮肤病是指儿童在出生时就具备的皮肤疾病。
例如,白癜风、血管性痣等。
这些病症大多数与遗传因素有关。
2. 感染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是指儿童皮肤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引起的疾病。
常见的有水痘、麻疹、风疹等。
3. 过敏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是指由于儿童对某种外界刺激物过敏而导致的皮肤病。
例如,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等。
4. 炎症性皮肤病炎症性皮肤病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
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有湿疹、银屑病等。
5. 免疫介导性皮肤病免疫介导性皮肤病是指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相关的皮肤疾病,如白癜风、天疱疮等。
三、常见儿童皮肤病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儿童皮肤病,对于每种疾病将进行简要介绍。
1. 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以局限或弥漫的红斑和鳞屑为主要特征。
该病通常在儿童期开始出现,可能对儿童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 湿疹湿疹,又称为特应性皮炎,是一种非传染性皮肤病,常见于婴儿和儿童。
特征包括皮肤红肿、瘙痒、起泡等。
3. 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指的是由于神经系统异常引起的皮肤病变。
儿童神经性皮炎常见表现为搔抓性皮炎,瘙痒一般较重。
4. 痤疮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通常青春期时发生。
病变主要出现在面部、胸部和背部,特征为毛囊性丘疹、脓疱和囊肿。
5. 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病症主要表现为发热、斑丘疹和水疱。
患病后的儿童可通过隔离和合理治疗恢复健康。
四、诊断和治疗儿童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通过医生的专业观察和判断来完成。
小儿常见皮疹的常见病因和病理特点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内源性因素影响的器官。
小儿常见皮疹是指儿童期间常见的一些皮肤病变,其病因和病理特点各有不同。
本文将介绍小儿常见皮疹的常见病因和病理特点,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判断儿童皮肤病。
1. 湿疹湿疹是小儿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与遗传、免疫系统异常和环境因素有关。
湿疹的病理特点是皮肤表面干燥粗糙,出现红斑、丘疹和鳞屑,伴有瘙痒和结痂。
2. 痤疮痤疮是一种常见的青少年皮肤疾病,其病因主要是与雄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痤疮的病理特点是毛囊皮脂腺过度分泌导致毛囊口堵塞,形成闭合性或开放性粉刺,进而引起炎症和脓包。
3. 白癜风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异常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白癜风的病理特点是皮肤出现局限性或散发性色素脱失斑块,常伴有毛发白化。
4. 荨麻疹荨麻疹是一种以丘疹、风团和瘙痒为主要特征的皮肤病,其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过敏反应、感染和免疫异常等。
荨麻疹的病理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红肿、丘疹和风团,伴有剧烈的瘙痒,并可自行消退或反复发作。
5. 水疱疹水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
水疱疹的病理特点是皮肤出现疱疹,初为红斑,随后发展为含有清亮液体的水疱,最终结痂。
6. 神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皮肤病,大多数患者有精神和情绪方面的问题。
神经性皮炎的病理特点是皮肤出现瘙痒、红斑、丘疹和过度的疼痛感,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7. 真菌感染真菌感染是儿童常见的皮肤病,常由白色念珠菌、手足癣菌等引起。
真菌感染的病理特点是皮肤出现红斑、湿疹、糜烂和有时出现结痂,常伴有瘙痒和疼痛。
8. 虫咬症虫咬症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常由蚊虫、跳蚤和螨虫等引起。
虫咬症的病理特点是皮肤上出现红肿、瘙痒和红点,有时伴有水疱和糜烂。
总结起来,小儿常见皮疹的病因和病理特点各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小儿皮疹类型、治疗和预防方法夏季来临,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水痘、麻疹这些比较常见的小儿皮肤病也逐渐多了起来,了解一下简单的辨别方法和护理知识,家长们就不用那么慌乱了。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儿童常见的一些皮疹知识,主要包含小儿皮疹的症状、常见类型、治疗方法、预防方法等。
什么是小儿皮疹皮疹是儿童疾病中的常见病症,皮疹常见于皮肤疾病、传染病和过敏性疾病,常见的皮疹包含斑疹、荨麻疹、斑丘疹、紫癜、丘疹、疱疹等,以皮疹出现的时间、顺序、形态、部位、消失时间和奇特特征可以给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小儿皮疹的类型、治疗和预防方法(1)风疹。
是风疹病毒感染、儿童常见的、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风疹通常来得快去得也快,传染源一般是已经感染的病人,没有发病但带病毒者也可能,一般会在冬春季节发病,会集体流行。
通常潜伏时间为10-21天。
症状包含中度发热,很少会出现高热,一般会持续1-2天,很少会发热3天。
患儿还会伴有头痛、咳嗽、咽痛、流涕、结膜炎、呕吐;一般发热1-2天会发生皮疹,然后出疹很快,并且会遍布全身;皮疹颜色比较淡,通常早的话会在出疹后2-3天消退,多的话4-5天。
在患儿发热的时候应该让其多喝水,使用抗病毒的药物。
若体温超过38.5℃可以使用退热药。
并且,也要休息好、食用好消化的食物。
现在我国的儿童已经接种风疹疫苗,保护率超过95%,在接种7周左右保护抗体达到高峰;该病隔离从发疹到出疹5天后,患儿不能接触孕早期妇女,会导致胎儿畸型、先天型心脏病、白内障。
(2)麻疹。
是婴幼儿常出现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传染能力比较强,病原体是麻疹病毒,患过麻疹的患儿会终身免疫,传染源使麻疹患儿,常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四季都可以发病,常见于晚春。
潜伏时间是6-18天。
主要症状是发疹前3-4天会出现流泪、高热、流涕、轻咳、结膜炎,口腔中会见到麻疹黏膜斑;一般会在发热第4天出疹,耳后比较多见,然后会出现在发际、脸、四肢、全身,会根据出疹顺序慢慢消退。
皮肤皮疹医学专业描述
皮肤皮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表现,其特点是皮肤表面出现异常的皮疹或红斑。
这些皮疹可以有不同的形态、颜色和分布,并且可能伴随着瘙痒、疼痛、灼热感或其他不适症状。
皮疹的形态多种多样,包括丘疹、水疱、脓疱、斑块、风团等。
丘疹是局限性、实质性的突起,通常较小而坚实;水疱是含有浆液的局限性、隆起性皮损;脓疱则是含有脓液的水疱;斑块是较大的、扁平的、界限清楚的皮损;风团是暂时性、水肿性的红斑,通常会迅速出现和消失。
皮疹的颜色也可以有所不同,如红色、紫色、棕色、黄色等。
红色皮疹通常表示炎症或充血,而紫色或棕色皮疹可能与色素沉着或紫癜有关。
皮疹的分布可以是局限性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
局限性皮疹常出现在特定的部位,如面部、躯干、四肢等;而全身性皮疹则涉及到较大的体表区域。
皮肤皮疹的原因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包括感染、过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反应、物理刺激等。
不同原因导致的皮疹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和伴随症状。
在医学专业中,对皮肤皮疹的详细描述和分类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医生通常会结合皮疹的形态、颜色、分布、症状以及患者的病史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病因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简要的描述,皮肤皮疹的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化,具体的描述和诊断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
如果您有皮肤皮疹的问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或皮肤科专家以获得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儿童常见皮疹的中医辨证治疗案例分析皮肤疾病在儿童中十分常见,其中包括了很多不同类型的皮疹。
中医认为,皮疹多与体内湿热、风热、风寒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治疗皮疹时,中医常常会通过辨证施治的方法来寻找根源,以达到治疗效果。
一、湿热型皮疹湿热型皮疹多见于婴幼儿,包括痱子、湿疹等。
常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糜烂、出汗等症状。
中医认为,湿热是由湿气与热邪相结合而引起的,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来缓解皮疹。
例:小明,男,3个月大,面部红疹,并伴有瘙痒。
舌苔黄腻,舌体稍红。
根据患儿的症状,中医辨证为湿热内蕴。
治疗方法为清热利湿,可使用黄连、黄柏等清热药物。
二、风热型皮疹风热型皮疹多见于儿童,包括痱子、风疹等。
常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症状。
中医认为,风热是由外界风邪与内部热邪相结合而引起的,治疗时可选用解表清热的方法。
例:小玲,女,5岁,全身出现红疹,并伴有发热。
舌苔黄,舌质红。
根据患儿的症状,中医辨证为风热外袭。
治疗方法为解表清热,可使用银翘散等药物。
三、风寒型皮疹风寒型皮疹多见于冬季或寒冷环境中,包括冻疮、风疹等。
常表现为皮肤红肿、疼痛、瘙痒等症状。
中医认为,风寒是由风邪与寒邪相结合而引起的,治疗时以祛风散寒为主要方法。
例:小刚,男,8岁,手部出现红肿疼痛,并伴有寒冷感。
舌苔白,舌体淡红。
根据患儿的症状,中医辨证为风寒外袭。
治疗方法为祛风散寒,可使用羌活、艾叶等药物。
四、血热型皮疹血热型皮疹多见于过敏性皮炎、湿疹等疾病,常表现为红斑、糜烂、渗液等症状。
中医认为,血热是由体内燥热积聚而引起的,治疗时可以清热凉血、清热解毒为主要方法。
例:小芳,女,6岁,患有湿疹多年,皮肤出现红斑、糜烂,并伴有瘙痒。
舌苔黄腻,舌体稍红。
根据患儿的症状,中医辨证为血热外溢。
治疗方法为清热凉血,可使用生地、黄连等药物。
总结:儿童常见皮疹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的症状和辨证施治原则进行。
湿热、风热、风寒、血热等不同类型的皮疹,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中医辨证施治注重治疗病因,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皮疹的效果。
儿童常见皮疹的鉴别诊断方法与治疗原则儿童皮疹是儿科常见病之一,其特点是发病率高、种类多、病因复杂。
正确鉴别儿童常见皮疹的病因是诊治过程中的基础,而恰当的治疗原则也能提高疗效,并有效缓解患儿的症状。
本文将介绍儿童常见皮疹的鉴别诊断方法及治疗原则。
一、皮疹的分类及鉴别诊断方法1. 感染性皮疹感染性皮疹常见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情况下。
鉴别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皮损病理学检查。
a. 病史询问:了解患儿的发热史、接触史、疫苗接种史等,以排除病毒感染、传染性疾病等可能。
b. 体格检查:观察皮疹的特点,如出现红色丘疹、麻疹样皮疹、荨麻疹等,有助于对感染性疾病的鉴别。
c. 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测患儿的血液、尿液、咽拭子等样本,进行病原体的检测或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查。
d. 皮损病理学检查:对于疑难病例,可通过皮肤活检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病因和进行确诊。
2. 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皮疹是一种由过敏原引起的炎症反应所致的皮肤病,如接触性皮炎、药物过敏性皮炎等。
鉴别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皮肤过敏试验、排除法等。
a. 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儿的过敏史,包括食物、药物、接触物等过敏源,以及过敏反应的表现和发作情况。
b. 体格检查:观察皮疹的部位、分布、形态等特点,辅助对过敏性皮炎进行鉴别。
c. 皮肤过敏试验:通过皮肤刺激试验,测试患儿对特定过敏源的过敏反应程度,以明确过敏原。
d. 排除法:根据过敏性皮疹的临床特点和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病因所致的皮疹。
3. 免疫性皮疹免疫性皮疹是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导致的皮肤病,如湿疹、银屑病等。
鉴别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学检查等。
a. 病史询问:了解患儿的发病过程、病程长短、家族史等,为免疫性皮疹的鉴别提供线索。
b. 体格检查:观察皮疹的特点,如红斑、鳞屑、瘙痒等,对免疫性皮疹的诊断和分类有一定指导意义。
c. 实验室检查:通过血液检查、免疫学指标检测等,以确定患儿的免疫功能状态。
⼉科常见的⽪疹疾病及鉴别诊断⼉科常见⽪疹疾病⽪疹疾病⼤致可分为两⼤类:感染性和⾮感染性。
其中常见感染性⽪疹包括以下1.幼⼉急疹2.⽔痘3.风疹4.猩红热5.⿇疹6.伤寒7.⼿⾜⼝病8.葡萄球菌性烫伤样⽪肤综合症常见⾮感染性⽪疹包括1.荨⿇疹2.川崎病3.幼年类风湿关节炎4.过敏性紫癜5.湿疹⼩⼉感染性疾病⽪疹的鉴别诊断幼⼉急疹风疹⽔痘⿇疹猩红热伤寒SSSS⼿⾜⼝病⼏种⾮感染性⽪疹疾病的临床特点川崎病:⼜称⽪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临床表现1、发热2、球结合膜充⾎3、唇及⼝腔表现4、⼿⾜症状5、⽪肤表现:多形性红斑和猩红热⽪疹,常在第⼀周出现。
肛周⽪肤发红、脱⽪。
6、颈部淋巴结肿⼤7、⼼脏表现:疾病1-6周可出现⼼包炎、⼼肌炎、⼼内膜炎、⼼律失常。
发⽣冠状动脉损坏多在病程2-4周。
也可以在疾病恢复期。
辅助检查:1.⾎象、CRP、ESR2.IgG、IgA、IgM和IgE和⾎循环免疫复合物升⾼3.⼼脏B超:冠状动脉改变,﹥3mm为扩张,动脉瘤≧8mm。
诊断标准:发热五天以上,伴有下列5项中4项者,除外其他疾病后,可诊断川崎病。
四肢变化2.多形性红斑3.眼结合膜充⾎4.唇充⾎皲裂.5.颈部淋巴结肿⼤治疗:???过敏性紫癜是以⼩⾎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管炎。
病理:为⼴泛的⽩细胞粹裂性⼩⾎管炎,以⽑细⾎管为主,亦可波及⼩静脉和⼩动脉。
临床表现:⽪肤紫癜:多分布在四肢和臀部,对称分布,分批出现,⾯部躯⼲较少。
⽪疹初期为紫红⾊斑丘疹,⾼出⽪⾯,压之不退⾊,数⽇转为暗紫⾊,最终呈棕褐⾊⽽消退。
部分可伴有荨⿇疹和⾎管神经性⽔肿。
⽪疹紫癜⼀般在4-6周后消退。
胃肠道症状:腹痛,可有⿊便或者⾎便。
关节症状:约1/3病例可出现⼤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关节腔有浆液性积液,但⼀般⽆出⾎,可在数⽇内消失,不留后遗症。
肾脏症状:部分出现⾎尿、蛋⽩尿和管形,伴有⾎压增⾼及浮肿,成为紫癜形肾炎,少数呈肾病综合症表现。
辅助检查:⾎象、CRP、IgE、⼤⼩便常规胃镜(提⾼早期诊断率)治疗:???谢谢⼤家⾼热3-5天,热退出诊。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知识介绍
导语:说到小儿皮疹性肢端皮炎我们基本上所有的人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对于其发病的相关症状以及治疗的方法更是了解甚少。
但是这是多发于孩子的一种
说到小儿皮疹性肢端皮炎我们基本上所有的人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对于其发病的相关症状以及治疗的方法更是了解甚少。
但是这是多发于孩子的一种疾病,我们大家还是很有必要了解清楚。
现在我们就请专家给我们介绍下与小儿皮疹性肢端皮炎相关的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认识这一疾病。
发病年龄自6个月至15岁,但主要发生于2~6岁的儿童。
患儿可无任何前驱症状,但常先有腹泻或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
皮疹比较对称地起于四肢远端伸侧,3~4天内迅速扩展到面、臂等处,但躯干少见,不侵犯口腔黏膜。
无自觉症状,基本损害为暗红或葡萄酒样红色扁平丘疹,边界清楚,孤立散在而不融合。
下肢损害可以发展为紫斑样。
在肘、膝和手、足背处因易受机械性刺激而呈同型反应,出现线状排列。
单个皮疹的大小随年龄而异,一般年龄越大皮疹越大,直径可达5~10mm,年龄大者皮疹直径为1~2mm。
但在同一患儿,皮疹大小较一致。
皮损一般经3~4周后逐渐消退,留有暂时性褐色色素和糠皮样鳞屑。
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以腋窝、腹股沟处明显,可持续2~3个月。
淋巴结无疼痛。
一般在发疹同时或发疹后1~2周发生肝炎。
表现为肝大,肝功能异常,但无压痛或自觉症状。
95%以上为无黄疸型肝炎。
只有5%病例,年龄在6岁以上者,多在皮疹出现后3周出现黄疸。
患者可有轻度发热,但全身情况良好。
用药治疗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