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完美版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4
古诗赏析――走进李白教案古诗赏析――走进李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李白的文学常识及其人格魅力。
2、体会李白作品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3、巩固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围绕“夸张想象”这一核心去通读三首诗,寻出“夸张想象”的情感内涵、找出“夸张想象”的意象设置、悟出“夸张想象”的手法运用,对世俗的看破与俯视。
2、反复诵读三首诗,理清李白诗歌中的情感脉络,体悟诗人的思想感情及其艺术魅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想象奇特和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重难点:体味李白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安排1课时一、谈话导入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堂诗歌赏析课。
我们中国是诗的国度,在诗歌王国的灿烂天空里,出现了许多伟大杰出的诗人,你知道谁?能诵诵他的诗吗? 生背诵古诗。
教师评价:2、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今天,让我们走近诗歌王国中最亮的那颗星――李白。
出示题目。
二、了解李白。
1、你了解李白吗?学生汇报。
师:他一身的才学,称为诗仙,除了诗仙,还称他是什么仙?他又是酒仙,集诗仙和酒仙于一体,简称李白是仙。
板书:李白是仙2、让我们看看杜甫的诗歌,(出示《饮中八仙》前四句)就是赞美李白的,师诵读,学生齐读。
3、教师讲述故事诗仙李白的诗,跟常人有什么不同呢?现在,我们就走进李白的诗篇。
三、走近李白。
(一)《望庐山瀑布》2、齐诵。
3、老师只看到过白色的云烟,从没有看到过紫色的云雾?但在李白的眼里为什么是紫色的呢?学生交流:喝醉了;光线的折射;紫色是华贵的;朝霞的折射等等。
4、师:这紫色的云烟升啊升啊,升到了哪里?师:这种景象你见过吗?这样的景象只有诗仙看到,这是仙境那。
板书:宛如仙境指导朗读:要读出虚无飘渺的感觉5、虚无缥缈的、如梦如幻的浪漫仙景,这就是李白的风格,再看下名几句,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出李白诗篇的与众不同呢?你认为哪里写的好呢?6、“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什么呢?他把庐山的瀑布比作银河,一般的人是做不到的。
《走近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李白生平及其饮酒诗的特点。
2. 通过分析李白的饮酒诗,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李白诗歌的兴趣,提高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李白的饮酒诗及其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李白饮酒诗的思想内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李白生平及其饮酒诗的背景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李白的饮酒诗,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美感。
3.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李白饮酒诗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李白饮酒诗的相关资料,制作PPT。
2. 学生准备:预习李白的饮酒诗,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简要介绍李白生平及其诗歌成就。
1.2 引导学生关注李白的饮酒诗。
2. 讲授知识2.1 讲解李白的饮酒诗产生的背景。
2.2 分析李白的饮酒诗的艺术特色。
3. 案例分析3.1 选取几首李白的饮酒诗进行详细分析。
3.2 引导学生体验诗歌的美感。
4. 分组讨论4.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首李白的饮酒诗进行讨论。
4.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拓展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2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李白饮酒诗的内涵,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6. 布置作业6.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李白的诗作,加深对诗人风格的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对李白饮酒诗的鉴赏essay 的写作水平,包括内容、结构和表达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的适当性和挑战性,确保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第一章:李白生平简介1.1 李白的生平背景介绍李白出生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他的出生地点。
让学生了解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诗歌发展达到了巅峰,李白就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代表。
1.2 李白的文化成就讲解李白在诗歌方面的天赋和才华,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让学生了解李白被誉为“诗仙”的原因,他的诗歌风格和特点。
第二章:李白的诗歌创作2.1 李白的诗歌主题分析李白诗歌的主题,包括山水田园、友情、壮志凌云等。
让学生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哲理思考。
2.2 李白的诗歌形式介绍李白在诗歌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包括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
让学生了解李白在诗歌结构、韵律和用词上的独特之处。
第三章:李白的诗歌艺术特色3.1 李白的诗歌意境讲解李白诗歌中的意境美,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出宽广的胸怀和超凡脱俗的境界。
让学生感受李白诗歌中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3.2 李白的诗歌语言分析李白诗歌中的语言特点,如豪放、奔放、清新、典雅等。
让学生学习李白诗歌中的优美词句,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章:李白的诗歌影响4.1 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的影响讲解李白诗歌对后世文学和艺术的影响,包括其他诗人的受启、画家、音乐家的创作等。
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的价值和意义,认识到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4.2 李白的诗歌在现代的价值探讨李白诗歌对现代人的启示和价值,如何从他的诗歌中汲取营养,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李白诗歌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成为更有思想深度的人。
第五章:欣赏李白的名篇5.1 《将进酒》分析《将进酒》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讲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感受李白豪放奔放的诗风,领略他的诗歌魅力。
5.2 《庐山谣》分析《庐山谣》的诗歌背景、主题和意境,讲解其中的经典词句和韵律特点。
让学生感受李白清新典雅的诗风,领略他的诗歌魅力。
第六章: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精神6.1 浪漫主义诗歌的特点讲解浪漫主义诗歌强调个人情感、追求自由、描绘理想的特点。
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白《将进酒》优秀教学设计(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白《将进酒》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李白,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诗人。
那么,李白在我们的心目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用李白的诗说一说,你对李白的看法和认识。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我心目中李白是一个浪漫,而且很有志向的诗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豁达、自信的诗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我的心目中的李白是一个不慕权贵、豁达的诗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一个豪迈豁达的诗人,他的诗气势磅礴,浪漫主义想象力非常丰富。
今天,我们就再次通过一首诗来认识一下我们心中的李白和诗中的李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吟咏诗文1、诵读本诗,提出两个要求:①读准字音。
②读清句读。
请大家尝试自由读一读。
同时在读的时候,将发现的问题批注在书的旁边。
2、找同学来吟咏一下。
适时的进行吟诵指导。
三、情感分析1、刚才大家在吟咏的时候大多注意了感情,“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这首诗李白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它是一首抒情诗。
那么,李白的抒情诗有什么特点呢?明确:李白的抒情诗是很豪放飘逸的、想象丰富、豪迈瑰丽。
2、在这篇诗文中,你是如何把握这些特点和诗人的情感的?(找出文中表达是人情感的字眼)明确:悲、欢、愁3、从哪你读出诗人的“悲”?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暮成雪”。
《走近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教学目标:1. 了解李白及其饮酒诗的创作背景。
2. 分析李白饮酒诗的艺术特色。
3. 欣赏李白饮酒诗的优美诗句,提高文学素养。
4. 培养学生的朗诵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李白饮酒诗的创作背景及艺术特色。
2. 欣赏李白饮酒诗的优美诗句。
教学难点:1. 理解李白饮酒诗中的意境。
2.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1. 李白的饮酒诗文本。
2. 相关资料:李白生平介绍、饮酒诗背景资料。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李白生平及其饮酒诗的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李白饮酒诗的特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李白的饮酒诗,理解诗文内容。
2. 学生结合资料,分析李白饮酒诗的创作背景。
三、课堂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享自主学习心得,讨论李白饮酒诗的特点。
2. 教师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分析李白饮酒诗的优美诗句。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李白饮酒诗的优美诗句,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和艺术特色。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进行诗歌朗诵,展示对李白饮酒诗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李白饮酒诗的理解程度。
2. 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六、课堂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李白的其他饮酒诗作品,进行拓展学习。
2. 学生分享拓展学习的心得,讨论李白饮酒诗的多样性。
七、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李白的饮酒诗进行深入分析。
2. 各组分享分析结果,其他组学生提问,进行互动讨论。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
九、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首李白的饮酒诗,进行赏析,写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十、板书设计(5分钟)1. 教师设计板书,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
2. 学生观察板书,加深对李白饮酒诗的理解。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走近李白》教案设计课前三分钟:被《诗韵悠悠》中的古诗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刚才背的古诗全部来自于咱们的《诗韵悠悠》,那现在请同学们打开目录,数一数李白的诗共有几首?生:8首。
师:是啊,一共有八首,这说明李白的诗在诗韵悠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的,李白不仅在诗韵悠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唐朝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中国诗坛上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
那大家对李白了解多少呢?学生说出通过查阅资料对李白的了解。
(幻灯片出示相应的李白的图片)师:那今天咱们就通过学习《诗韵悠悠》中的古诗去近距离的了解一下李白,走近李白,去了解一下李白这个个人,去读读李白的诗。
二、通过古诗了解李白(一)学习《静夜思》出示《静夜思》的古诗配图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
(指名有感情地读古诗)请同学们思考从这首古诗里能看出李白是个怎样的人?生:思念家乡的人、喜欢看月亮的人……分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两句诗,知道李白思念家乡。
结合教师意境的语言渲染“寂静的夜晚,望着那一轮皓月,李白非常想念自己的家乡”让学生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心情,从而得出李白常年漂泊在外,是一位行者。
(二)学习《赠汪伦》师:请同学们读这首古诗,思考通过这首古诗你又能读出一个怎样的李白呢?生:能读出他和汪伦的感情非常深,是好朋友。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通过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看出来的。
师:是啊,桃花潭的水很深也不及汪伦对李白的感情深,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两岸十里桃花,一叶孤舟,正当李白独自踏上离别的路时,岸上传来汪伦的歌声,此时李白非诚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小结:李白喜交友(三)学习《月下独酌》请同学们结合图片读诗《月下独酌》,看看李白还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自由读古诗)生:李白是一个爱喝酒的人,是一个孤独的人……生:通过独酌两字看出李白是独自一人在喝酒,比较孤独师:那请同学们再读“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理解李白态度的转变。
《走进李白》教学设计南安六中谢盈【教学设想】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原有知识,通过“李白名句知多少”、“李白生平”等环节,学生充分体会其自我成就感。
同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李白名作赏析”、“我手写我心”、“我口抒我怀”等环节,学生用笔写下自己对李白的喜爱,并有感情的朗诵《将进酒》,充分表达对李白的真爱。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语言建构与运用有感情的朗诵《将进酒》,体会汉字的音乐美。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了解李白名句、名篇、生平的基础上,学生课堂上写一段关于李白的短评,做思维的深入训练。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作业设置为:写一篇以“李白”为话题的赏析性作文,通过欣赏李白获得创造性的成就。
4、文化传承与理解李白身上渗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取理想,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无法实现,怀才不遇的愤懑和不畏强权的傲骨只能通过酒的浪漫形式表达出来。
中国的文人精神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教学重难点】重点:重温李白生平、名篇难点:将对李白的情感写下来、读出来【教学法】朗诵法、写作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具】班班通【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胡怀琛在《中国八大诗人》中提到了哪八位诗人?2、你最喜欢哪一个?二、李白诗句知多少请同学起来说出所知的李白诗句三、李白其人阅读一段有关李白的材料,概述材料中的李白形象。
李白,字太白。
先世在隋末谪居西域,后来选还巴西,便为蜀人。
少年倜傥不群,喜纵横之术;击剑任侠,尝手刃数人。
又好神仙;五六岁时,能诵《六甲》。
二十后出游湘、楚,至长安;为贺知章所赏识,称他天上谪仙人,从此名满京师。
官翰林。
玄宗召他在宫中赋诗,饮酒沉醉,举足令高力士脱靴。
高力士深恨了他,在杨贵妃前说他坏话,便被玄宗疏远了。
这时太白是四十四岁。
第二年,赐金放归,乃浪迹河洛、梁园,而至广陵。
玄宗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乱事纷起;太白由广陵渡江南奔。
走近李白一、导入谈话:同学们,我们中国是诗歌的王国。
在诗歌王国的灿烂星空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杰出的伟大诗人。
你们都知道哪些诗人?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是呀!这许许多多的诗人,就像星空灿烂的星星。
作为诗歌王国的后人,我们要了解我们的先人,了解我们着名的诗人。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诗歌王国中那最璀璨的一颗星星(播放课件:课题古诗欣赏:走近李白)师:今天,我们上一堂古诗欣赏课。
课题是(抬手示意)生:(齐读)走近李白。
师:你了解李白吗?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你说。
生:李白,他是诗仙。
他一生作诗很多,他是701年出生。
师:李白是诗仙,作诗很多,给我们后人留下多少诗歌呢?九百多首。
李白不仅是诗仙,他还有一个仙呢!是什么仙?生:(异口同声)酒仙。
师:还有一个仙,是酒仙。
李白既是诗仙,又是酒仙,(板书:李白是仙)王老师简称(抬手示意板书)是什么?生:李白是仙。
师:李白是仙,此话怎讲呢?(出示灯片)二、故事引题:师:我们来看看他同代的一位诗人诗圣杜甫是怎么评价李白的。
(出示杜甫《饮中八仙》)师:杜甫在他《饮中八仙》中是这样写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首诗写的是这么一个故事想听故事吗?师:话说唐玄宗李隆基携他的爱妃杨贵妃到沉香亭畔去赏牡丹花。
到了沉香亭畔,亭子下面坐着一排、两排、三排好几排的乐工,也就是现在的演奏家、歌唱家。
李隆基和他的爱妃刚刚落座,下面的演奏家、歌唱家就演奏起优美的曲子。
这曲子刚刚响起,李隆基就摆摆手说:停!停!停!老的曲子我不想听了,今天朕高兴!李龟年(李龟年是当时着名的乐师),去翰林院把李太白给我请来,叫李太白给我的爱妃作几首新诗。
李龟年得了皇帝的令,那叫圣旨,是不是啊?师:李龟年急急忙忙赶到翰林院,问李白的同事。
同事说:李太白到街上喝酒去了。
李龟年只得又赶到街上,经过一家酒店。
只听到酒店楼上有人高声吟唱。
李龟年一听,李白在上面。
跑到上面一看,李白已经喝得酩酊大醉。
走进李白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背景分析。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豪情万丈而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
李白课程的开设,旨在通过深入学习李白的诗歌作品,了解其诗歌创作背后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
二、课程目标设定。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李白的生平、诗歌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了解唐代文化背景和诗歌发展历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学素养,提升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体验能力。
三、课程内容安排。
1. 第一阶段,李白诗歌作品导读。
通过讲解李白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第二阶段,李白诗歌创作背景解读。
深入解读李白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文学发展的特点和李白诗歌的时代价值。
3. 第三阶段,李白诗歌赏析与创作。
通过学习李白诗歌的赏析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李白诗歌作品及其相关文化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讨论和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3. 诗歌创作实践,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文学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课程评价与考核。
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讨论表现、诗歌创作等方面的评价。
2. 作业考核,布置相关阅读、写作、研究等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
3.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李白诗歌的论文,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能力进行考核。
六、课程实施效果评估。
通过课程学习效果评估,了解学生对李白诗歌的认知水平、文学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情况,为课程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走近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其人及其饮酒诗的创作背景。
2.分析并欣赏李白饮酒诗中的意象、情感和审美特点。
3.通过诗词创作,引导学生体验李白饮酒诗的意境,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李白生平介绍2.李白饮酒诗的代表作品3.李白饮酒诗的艺术特色分析4.诗词创作实践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李白生平及其饮酒诗的创作背景。
2.案例分析法:分析李白饮酒诗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其艺术特色。
3.实践创作法:让学生通过诗词创作,体验李白饮酒诗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教学PPT2.李白的饮酒诗文本3.诗词创作纸张和文具五、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李白生平,激发学生对李白饮酒诗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李白饮酒诗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李白饮酒诗的特点。
3.案例分析:分析李白饮酒诗的代表作品,让学生欣赏其艺术魅力。
4.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李白饮酒诗的理解和感悟。
5.诗词创作:让学生根据李白饮酒诗的意境,进行诗词创作。
6.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互相欣赏、学习和交流。
7.总结: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李白饮酒诗的艺术特色和鉴赏方法。
8.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继续欣赏李白的饮酒诗,并尝试进行诗词创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互动中的积极性,评估学生对李白饮酒诗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诗词鉴赏能力:通过学生对李白饮酒诗的分析和欣赏,评估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 创作能力:评估学生在诗词创作中的表现,包括意象运用、情感表达和审美品味。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覆盖了李白的饮酒诗及其创作背景,是否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策略。
走进李白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了古典诗歌这块文化瑰宝。
无数文学俊杰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绚丽多彩的篇章。
中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被称为诗仙,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对,李白!李白的诗人人喜爱。
不管老人还是孩子,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能随口吟诵几句。
诗人贺之章称李白为谪仙人,说他是从天上下凡来到人间的仙人。
唐朝另一伟大诗人杜甫,这样评价李白的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古人讲“知其人,读其书,识其事”,意思是说要了解一个人,就要了解他的诗,了解他所经历的事情。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李白,去诵李白诗歌,品太白神韵。
(板书课题)二、走近李白(酒仙)1、你了解李白吗?谁来说说你了解的李白?2、李白的诗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心中的自然流露。
板书:李白是仙我们来看看李白的好友杜甫是怎样评价李白的。
出示: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一生嗜酒,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饮中八仙歌》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酒仙的形象。
关于这首诗,还有一个故事。
师讲故事:李白爱酒,爱到长安市上酒家眠啊!这天天子李隆基带着他的爱妃杨贵妃乘船游玩,皇帝来了兴致,他说:“来来来,去把李太白叫来,来给我的爱妃吟上几首。
”君命难违,大臣赶忙下船,去找李白。
找到李白,李白已是大醉。
这时,李白却大呼一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皇帝的卫士们就动起怒来,杜甫看到慌乱的人群,怕李白惹上罪名,急急忙忙拉住他,并对士兵说:“众位,他真的醉了,不如我作首诗向你们解释吧。
”说完杜甫看了看四周脱口而出。
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读一读。
李白一生写下了大量以酒为题材的诗作。
李白一生写饮酒的诗就有一百七十首,酒在李白的诗歌中出现的频率,也是一个世界纪录。
你都知道李白的哪些饮酒诗?《将进酒》、《山中与幽人对酌》、《月下独酌》等最为大家熟悉。
其中《将进酒》可谓是酒文化的宣言出示《将进酒》。
《走近李白》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李白的诗歌;(2)能够分析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能够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李白的诗歌;(2)通过比较、联想等方法,感受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敬畏之心;(2)培养学生对李白的景仰之情,激发学生对文学创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2.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 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李白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的深入理解;2. 培养学生对李白诗歌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的相关资料;2. 学生准备李白的诗歌作品,提前阅读并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2)引导学生对李白产生兴趣和景仰之情。
2. 诗歌阅读与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李白的诗歌作品,理解诗歌内容;(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4)学生通过比较、联想等方式感受李白诗歌的艺术魅力。
3. 诗歌欣赏与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李白的诗歌,理解其创作风格和艺术特色;(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欣赏和评价;(3)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价李白的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李白诗歌的特点和价值;(2)学生展示对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如背诵诗歌、分享感悟等;(3)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李白诗歌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分析和欣赏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 诗歌背诵:检查学生对李白诗歌的背诵情况,评估他们对诗歌的记忆和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李白诗歌的短文,了解他们对李白诗歌的理解和评价能力。
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优秀6篇李白《将进酒》教案设计篇一1.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翻译诗文。
了解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素有“诗仙”之称的诗人是谁吗?(李白)我们以前已经学过很多李白的诗了,那你们知道李白的诗有什么特点吗?(浪漫,飘逸,豪放)李白的一生是在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中度过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一首《将进酒》。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
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
白于武后长安元年(701)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加盟共和国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父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白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十分广泛。
十五岁左右就写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
二十岁以后,在蜀中漫游,饱览了四川的壮丽景色,接触了社会生活,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爱自由的性格,也种下了游仙出世的消极思想的根苗。
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开始了以安陆(今属湖北)为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游,历两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区,足迹踏遍近半个中国。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天宝十一载,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达八年之久。
诗人虽未涉及朝廷的黑暗以及自身傲岸不屈的性格和现实的矛盾。
但可以一看出对时政治现实的彻底失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怀疑。
从表面上看,歌咏的是饮酒作乐和人生如梦的主题,但却在实质上对摧残人才的社会给以有力的控诉,不能以消极情调来简单否定。
分析:第一句内容:时间飞逝——感叹人生的短促,生命的短暂------空间:句式工整表现手法:夸张{------时间兴:先言黄河再言人对比:“朝如青丝暮成雪”文章主旨:“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说明诗人对现实不满注意:“沽”通“酤”,买的意思。
《走近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李白及其饮酒诗的相关背景,掌握李白饮酒诗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风格。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李白饮酒诗的主题思想,提高学生鉴赏古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李白及其诗歌的兴趣和欣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李白饮酒诗的基本特点、艺术风格和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李白饮酒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李白及其饮酒诗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掌握相关概念。
2.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李白饮酒诗的理解和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李白饮酒诗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收集李白饮酒诗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准备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预习李白饮酒诗,了解诗歌背景,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李白及其饮酒诗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李白饮酒诗的基本特点、艺术风格和主题思想。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对李白饮酒诗的理解和感悟。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李白饮酒诗进行深入剖析,使学生感受其艺术魅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己的教学方法。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反馈,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师也会鼓励学生提供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困难,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的理解深度和表达的准确性。
4. 期终考试:设计相关的考试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以全面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走进李白教学设计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走进李白教学设计以供大家学习。
走进李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李白部分诗的欣赏,进一步了解李白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作为炎黄子孙如何能不了解李白?因此特上一课“走进李白”。
2.走进李白的诗中去,解读“集儒家、道家、侠士、书生、诗人于一生”的李白作为诗仙酒仙的风骨和李白作为常人凡人的情思。
教学方法:教师以故事串连,用诗歌作有详有略的品读、吟诵、赏读;以主题为单元教学,第一课主题是“李白是仙”,第二主题是“李白是人”。
一、由“仙”字引入1.板书:仙。
问:你们羡慕仙人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一位仙人——李白(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课题)大幕出示:走进李白二、由杜甫《饮中八仙》激起学生兴趣1.大幕出示《饮中八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2.教师简要讲述诗中故事3.诵诗4.过渡:李白仅仅是酒仙吗?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白的诗歌。
三、学习《望庐山瀑布》1.激趣:望庐山瀑布,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这壮丽的美景吸引多少文人墨客。
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之后,很多诗人自叹不如,再也不敢写庐山瀑布了。
可唐朝还有一位诗人叫徐凝,他偏不服气,也写了一首《望庐山瀑布》。
两人同写一处景色,谁写的更好呢?我们先看李白的《望庐山瀑布》2.大幕出示:《望庐山瀑布》学习《望庐山瀑布》1.读诗2.质疑3.解句4.欣赏引导学生把握“想象奇特”、“神来之笔”两词。
3.大幕出示徐凝的《望庐山瀑布》出示徐凝《望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引导粗略解读,并引导学生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进行比较。
4.大幕出示苏东坡的《戏徐凝瀑布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
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
引导粗略解读,并引导学生看苏东坡是如何评价徐凝的诗的。
四、补充学习李白的其它几首诗大幕相继出示《秋浦歌》、《夜宿山寺》,导读。
走进李白课件教案设计及反思教案标题:走进李白课件教案设计及反思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通过使用课件,了解李白这位杰出的文学巨匠,理解他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并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素养。
教学目标:1. 了解李白的生平事迹和诗歌作品;2.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李白的生平事迹;2. 分析李白的代表作品。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 李白的相关诗歌、图片和视频资料。
教学流程:Step 1:导入(5分钟)利用一幅李白的画像或一首李白的诗歌引入课堂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Step 2:李白生平事迹介绍(15分钟)通过使用课件,向学生介绍李白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出生背景、求学经历、文学成就和晚年生活等。
辅以图文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Step 3:李白诗歌选读(20分钟)选择几首李白的代表作品,通过课件展示诗歌内容和相关背景知识。
教师可逐行解读,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和主题思想。
Step 4:阅读理解练习(15分钟)在课件中设置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根据诗歌内容回答问题,检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
Step 5:文学欣赏活动(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李白的诗歌创作背景和影响,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Step 6:反思与总结(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分享他们的体会和收获,教师进行适度点评,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使用课件,结合图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使学生更加亲近李白这位文学大师,增强对他的兴趣和了解。
通过阅读和分析李白的诗歌作品,学生不仅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还培养了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交流,以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创造力。
《走进李白的饮酒诗》教学设计福鼎市茂华学校唐炯武教学设想:唐代大诗人王维在《书吴道子画后》诗中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亦应该于一定的教学原则规范之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充分体现自己的主导作用,选择新颖的角度,采用适当的教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分析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课本中编选了许多李白的诗歌,引导学生从具体篇目入手,赏析李白的部分诗篇,但这样给学生的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印象,并不能对李白有整体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和感受。
所以我就想到应该设计一堂“走进李白”的学生自主研究课。
通过对李白的个性解读赏析太白风采。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人是李白淡于富贵,傲视圣贤的积极思想,了解其怀才不遇的苦闷和豪放不羁的情怀。
理解貌似消极行乐实则渴望勇士的复杂情感。
2 欣赏李白诗气势磅礴,语言豪放,意象阔大的艺术特色3 学会应用网络,文献进行研究,培养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过程与方法:应用文献研究法,历史溯因法,纵横比较法,解读李白的豪放个性,通过听读、诵读、感知提高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感受诗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宇宙观,并认识李白的思想局限。
教学重点:1 李白的饮酒情结。
2 从饮酒诗及温度李白的性格。
3 李白饮酒诗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李白消极行乐实则渴望用世的复杂情感。
教法与学法:诵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研究性学习法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有人说,好饮两杯的人,都不是俗客,所以,善饮者大都是诗人或是豪侠之士。
李白就是这样一位将酒喝至极致,将诗作至巍峨的侠客。
今天我们就走近李白的饮酒诗,去品味李白的独特的性格魅力和诗歌艺术特色。
二、好诗诵读热身赛:进入“酒醇诗浓1+1”栏目,主持人介绍比赛规则,进行李白饮酒诗联句背诵。
目的在激发学生兴趣,在背诵中感受诗情,进入李白诗的豪迈意境。
三、诗人与酒何相亲:以新闻发布会的方式,探讨解读李白喜欢酒的原因。
要解读李白的饮酒诗,首先要弄明白李白为什么喜欢酒。
这要在酒字上做文章。
酒可以渲染气氛,调剂情绪,有助于谈兴,故浪漫倜傥的诗人无不喜欢酒。
酒可以刺激神经,产生灵感,唤起联想。
李白饮酒诗中酒与愁总是分不开的,这是其功名追求与个体人格的矛盾冲突的及时现实的悲观和无法解决的内心矛盾的反映,其中对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的歌咏不仅表现为激情奔涌,狂傲放旷,也表现为飘逸和对生命的冷静思考。
李白能受人喜爱,关键是其醉饮时所获得的对人生大悲大苦的超越。
它体现了一种审美化的生命价值取向,其中对人生若梦,及时行乐的歌咏并没有引导到对个体生命的否定,而恰恰是通过对永恒的短暂把握而实现对个体生命的充分肯定。
四、品酒味人生:第一研究小组汇报研究成果,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审美的角度探讨了李白饮酒诗中所表现的独特个性及其生命价值取向。
1 、率真:以《山中与幽人对酌》为例,解说李白真诚直率,随心所欲、恣情纵饮的高度个性化的艺术形象。
2 、狂放:习题导入:猜猜李白选择的是哪一个词(1)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
A 饮 B 挥 C樽 D 酌(2)人生达命岂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A 堪 B 暇 C伤李白自诩: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狂,是自信的外现,是对人格尊严的充分肯定,是对束缚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蔑视,他大声疾呼:\\\'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君远参军》),昂首天外,根本不屑以世俗的价值为标准,\\\'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长流夜郎赠辛判官》),他是那样不可一世,最可贵的,是他用时代的最强音,惊天地泣鬼神的吼出了一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3、豪爽:结合李白所在的盛唐特征,解读李白的豪爽个性的生成理由。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英雄主义的艺术主题。
生在盛世的李白而对乱世英雄致以礼赞,当然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
因为通过这类人物,诗人更能够抒发自己“心雄万夫”的气概和热情,表现在历史中建立辉煌功业、积极创造自我价值的人生愿望。
同时,这也成为时代理想的人格化写照。
他一生不以功名显,却高自期许,以布衣之身而藐视权贵,正如他在诗中所说:“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揄扬九重万乘主,谑浪赤墀青琐贤。
”(《玉壶吟》)他有时也发出轻蔑权贵的豪语,如“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等,但主要还是表现内心的高傲。
而随着对高层权力集团实际情况的了解,他进一步揭示了布衣和权贵的对立:“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
”(《古风》。
他肆无忌惮地嘲笑以政治权力为中心的等级秩序,批判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
4 以辩论形式,认识李白个性中的孤独:我们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中,从“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中,可以看到李白孤独的身影。
李白孤独,不仅是由于他的好友相继离去,更多的是由于他的思想在众人之上,无人可以与他比肩。
他的孤独,不仅仅是生活上的孤独,更多的是灵魂上的孤独。
五、诗意的微醺:从余光中的《戏李白》切入,赏析李白饮酒诗的艺术特色。
1、意象的阔大: 1 意象的阔大:用品味意象的手法,以《将进酒》为例,讲解李白常选用如黄河,长江,长风,高山,大川等形体阔大的意象,来构建诗歌阔大的意境。
2 、想象丰富奇特:以诗句为例,结合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赏析意象的丰富性,浪漫性、夸张性。
六、我思故我在:交流研究经验,总结研究方法,以期在以后的研究性学习中收获更多。
七、播放《将进酒》课件,让那种强烈的节奏感,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强烈作用与学生的口、目、耳、心,实现学生心灵与诗人之心的直接对接。
八、拓展训练,请学生将饮酒诗的诗句与作者连起来,以识记更多的饮酒诗,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李白走开去,探寻更多的饮酒诗。
酒个性魅力狂放豪爽孤独诗味意人艺术特色意象阔大微生想象丰富醺板书设计:多用夸张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历史溯源法纵横比较法课后反思:教学中总有一些遗憾,记录下来会鞭策我更顺利的前行。
研究性学习一定要广泛开掘学生的研究力量,既要发挥部分学生的领导作用,又要关注那些不热心研究的同学,以达到真正的“教育是为了一切学生”的目的。
这就要教师一定要认真选题,课题既要有学术性、研究性,又要有趣味性、挑战性、可操作性。
比如在《走进李白的饮酒诗》这节研究性学习课上,我最初的想法是:高中语文课本中编选了许多李白的诗歌,引导学生从具体篇目入手,赏析李白的部分诗篇,但这样给学生的往往是支离破碎的印象,并不能对李白有整体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和感受。
所以我就想到应该设计一个“走进李白”的研究课题。
但翻开李白全集,浩浩诗篇让学生如何下手?我就决定缩小研究范围,将课题定位李白的饮酒诗,因为在与学生的交谈中,许多学生都想到“李白斗酒诗百篇”这句诗,于是我将课题定位李白的饮酒诗。
在研究中,既要大胆放手,又不能撒手不管。
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的选择。
在布置研究任务时,我就问大家,李白斗酒诗百篇说明了什么?学生不假思索的说,说明他喜欢酒,说明他豪饮。
豪饮的背后是他怎样的性格写照?豪爽。
诗歌中也表现他的豪爽。
李白的性格中除了豪爽还有什么?学生陷入到沉思,我说,知其书才能信其道。
还是先读一读李白的诗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学生开始热情很高,利用网络,文献资料,搜寻到许多资料,研究李白的个性,李白与酒的关系,研究饮酒诗中的月的意象特征及感情内涵。
但是这还都是别人的“思想”,我想到不能只是让学生成为“四角书橱”,或是文献资料的收藏夹,于是我要求大家一定要问自己,你对李白其人怎么看,你对李白的饮酒诗中的诗歌艺术怎么看,你有什么证据,对反面观点你如何反驳。
这样的指导使研究落到实处深处,不至于流于肤浅,,学生不再只是搜集材料员,而是真正的研究者。
资源共享,资料公用会加快学生的研究速度。
教师可以在各个研究小组中穿梭观察,边关注研究进度,边传递研究信息,第一小组有一篇文章会对你们小组有帮助,第四小组的论文形式值得推广,第三小组的逆向求证可以让第二小组借鉴……点拨中略加指导,拨正方向,推波助澜。
研究性学习是个很费时费力的过程,但学生却受益匪浅。
因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他们充分体会到合作的愉快,研究的乐趣,真正锻炼了判断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
他们面对的不再仅仅是一本书,一篇课文,一首诗词,而是许多首诗,许多文章,比如学生不仅将《唐诗鉴赏辞典》翻了又翻,还上网查阅了许多相关文章,还翻出了父母的《古代文学史》,还找到了台湾现代作家的诗选。
占有材料之丰富,品读诗文之细致,是以往的传统课堂所不能达到的。
在研究过程中,方法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我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研究中做到知人论世,追根溯源,将李白的个人性格与盛唐的政治特征与盛唐的文化特征相联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比较法将唐朝的李白与晋代陶渊明、竹林七贤等相比较,来引领学生从人性、理想、社会等方面解读李白其人其诗,由古及今思索人生。
教育是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辩明方向。
教育是一种激励,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教育又何尝不是对我们教师本人的激励与鞭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