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评审时间安排表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5
《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_华东理工大学学士学位》摘要:(2)评审结果存在“异议”的学位论文,论文作者应依据专家评审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并在至少半年后方可申请复审,学位办公室对论文匿名评审结果进行登记,并隐去评审专家信息后返回至各学院学位管理人员,学院学位管理人员将评审意见交论文作者和导师供修改论文时参考,(3)在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授予学位后,返回的盲审结果如对学位论文存有异议,学院应通知论文作者和导师对论文进行修改,修改后的论文交导师组组长审阅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学校和学科水平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证论文评阅结果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提高学位论文的水平,现将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申请学位学术成果要求等规定如下:一、研究生学位论文重合率检测(一)所有学位申请者的学位论文(不含军工保密论文及外国留学生论文)在按正常程序送审、答辩前,必须在本校进行首次重合率检测。
所有申请者不能提前通过其他非本校授权账户自行检测。
(二)如论文作者被检测系统识别出已在校外通过其他途径自行检测的,则被视为第一次检测不合格。
检测不合格的学位申请者,至少半年后方可重新申请检测。
(三)对文字重合率(四)对文字重合率≥30%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须参考检测报告并全面审查学位论文后,根据以下具体情况作出处理:1. 指导教师应指导研究生认真修改学位论文,对修改后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须对文字出现重合率较高的部分及其修改情况作出说明,并向所属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交书面报告,报告须由指导教师本人签名。
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确认后,应当再次进行检测,复检通过后方可申请学位论文送审。
对复检重合率仍≥30%的学位论文,学位评定分委员会须组织至少两位专家进行复核认定,并提出明确处理意见,将复核结果及处理意见报研究生院。
2. 复核专家确认学位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应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提出建议,由学院或学校相关部门对相关事实进行复核。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处研学位[2012] 1 号关于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学位论文评审、答辩及学位评定等工作安排的通知各研究生培养学院:为确保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各类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答辩及学位评定等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工作安排通知如下,请各单位严格落实。
一、申请学位人员信息注册各研究生培养学院通知拟在本学期申请学位的学生,务必于4月5日前通过“学位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以下简称“学位系统”)完成网上注册工作。
学位系统网址:http://218.196.240.37:200/index.aspx拟本学期申请博硕士学位人员必须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修满个人培养计划规定的学分;已通过包括学位论文开题、博士论文中期进展(工程硕士中期报告)在内的所有相关培养环节并达到相应要求。
所在学院要于4月8日前在“学位系统”内完成资格初审工作。
二、论文预审(预答辩)与学术不端检测按照《河南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规定》要求,各学院严格履行分级审核制度,学位论文在正式送审前,各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应组织相关人员对学位论文进行预审(硕士)、预答辩(博士)。
学位论文预审(预答辩)工作务必于4月10日前完成,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预审(预答辩)形式,充分发挥该环节对于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作用,各学院务必在学位论文预审(预答辩)工作启动时,提前三天将制定好的工作安排与计划报送研究生处学位办备案,学位办将适情况组织相关人员参加(预审/预答辩相关表格一般须采用研究生处统一格式)。
对预审或预答辩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研究生要认真进行分析、总结和修改,经导师审查同意后,方可进入论文送审环节。
对问题较多的学位论文,修改后应重新组织预审(预答辩)。
预审(预答辩)未通过者,不得进行论文外审。
为确保外审学位论文质量,本学期继续使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测,申请学位人员的电子论文必须于4月13日前通过“学位系统”上传完毕,供学术不端检测使用。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工作程序硕士学位申请人在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任务,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取得的学术成果达到规定的要求,在提交学位申请预登记前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排版、印刷应符合《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以下简称《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学位申请人的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工作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学位申请预登记申请人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在“研究生系统”进行学位申请预登记。
学院按时对学位申请预登记的申请人进行资格审核。
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学位申请预登记的申请人不能进行论文送审和答辩。
二、预答辩预答辩由学院组织。
预答辩至少应有3位副高及以上职称或以中级职称担任硕导的人员参加。
导师可担任预答辩专家。
预答辩通过后,专家填写《预答辩意见书》,申请人按预答辩会上专家所提的意见对学位论文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三、论文检测预答辩通过后,申请人持以下材料至图书馆进行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1.《学位论文检测申请表》;2.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绪论、正文、结论)的电子版(Word版本),内容须与拟送审的学位论文相同。
图书馆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学位论文进行检测,并出具论文检测报告单,每篇学位论文只可检测一次。
论文检测报告单须经导师、学院审核,确认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并在《论文送审申请表》中签署意见。
具体实施办法见《关于采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检测的管理办法》。
四、论文送审申请人的送审申请经导师同意后,将以下材料提交学院:1.培养计划规定的各培养环节材料:①开题报告;②阶段考核表;③实践报告书;④学术讲座(报告)表;⑤学术成果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学院留存复印件);2.预答辩意见书:3.论文送审申请表;4.论文检测报告单;5.学位论文及评阅书(电子版或纸版由学院自行确定);6.论文评审费缴费凭证(仅指评审费未统一拨付学院的申请人)。
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流程图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工作程序硕士学位申请人在申请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前,必须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任务,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成绩合格,并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
硕士学位申请人至少在答辩前1个月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
学位论文的撰写、排版、印刷应符合《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学位申请人申请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应按以下的程序进行:一、申请人进行学位论文答辩预登记申请人登录“研究生院综合管理系统”(http://202.38.194.238/)进行学位论文答辩预登记,各学院教务员在“研究生院综合管理系统”内进行毕业资格审核、汇总后,将本学院答辩预登记的申请人名单报送至学位办公室。
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答辩预登记的申请人不能举行学位论文答辩。
二、下载“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举行预答辩会,并对学位论文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学位论文撰写完成后,经导师审定,举行预答辩会。
预答辩会由导师主持,至少应有3位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参加(含指导教师)。
预答辩通过后,申请人应按预答辩会上专家所提的意见对学位论文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
论文定稿后印刷,由导师填写表格“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三、将以下材料提交学院研究生教务员审核,审核通过后教务员发放学位档案袋和成绩单(已盖研究生成绩专用章)1. 培养计划规定的各培养环节材料(a、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b、硕士研究生阶段考核表;c、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报告书;d、十次学术讲座(报告)表;e、公开发表论文(留复印件))2.学位论文预答辩意见书(是否通过预答辩);3.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导师是否同意论文送审);4. 审核学位论文的撰写、印刷格式是否符合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
四、提交学位论文,进行学位论文通讯评审1. 学位论文抽查评审由学位办公室负责学位办公室将按一定比例进行随机抽查,将被抽查的硕士学位论文送校外专家评审。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3年天津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10.08•【字号】津学位办[2012]11号•【施行日期】2012.10.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3年天津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的通知(津学位办〔2012〕11号)各学位授予单位:我市自2002年开展市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以来,对培养和激励博士生的创新精神,提高我市博士生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工作,不断提高我市研究生培养质量。
经研究决定,自2013年开始,扩大天津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审表彰数量,开展天津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评选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评选范围2010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31日在我市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博士、硕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不含专业学位论文),但不包括论文答辩前已获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含副高级)的作者所撰写的学位论文。
2006年9月1日至2010年8月31日获得学位者的博士学位论文,如确属优秀且经三名校外同行专家联名推荐后也可以参评。
二、评选程序(一)各学位授予单位根据市学位办下达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推荐名额(见附件1)和有关要求,自评后将推荐名单报市学位办。
(二)市学位办委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进行同行专家通讯评议。
(三)市学位办召开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专家评审会进行评审,确定优秀学位论文名单。
(四)专家评审会议通过的优秀学位论文名单公示10日,若无异议,市学位办公布2013年市级获得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名单。
三、时间安排(一)10月20日之前,各学位授予单位完成自评和推荐工作,并将天津市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推荐材料报送市学位办。
(二)2012年12月中旬教育部学位中心完成论文通讯评审工作。
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手册华南理工大学学位办公室二○一八年九月目录一、关于2018下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安排的通知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工作程序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流程图二、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的基本程序关于2018年下半年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安排的通知各有关学院:2018年下半年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安排如下:一、博士1. 请各学院教务员统计将在2018年12月和2019年4月批次申请答辩的博士研究生数量,并于9月18日到学位办公室领取《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手册》发放给博士学位申请人。
2. 博士学位申请人在“研究生系统”上传电子材料及至所在学院办理送审资格审核手续的截止时间为:10月17日(拟在2018年12月申请学位者)、12月27日(拟在2019年4月申请学位者)。
逾期提交论文送审的申请人学位授予工作顺延至下一批次进行(具体时间安排见附件1)。
3.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相关流程详见《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学位申请工作程序》(见附件2)。
4. 自2018年9月20日起,博士学位申请人将培养计划完成情况的证明材料、学位论文送审相关材料提交所在学院,由学院审查是否已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学位论文送审相关材料是否符合规范。
学院审核通过后,由学位办公室将电子材料上传至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网上评议开放平台”选聘专家进行评审。
学院将审核通过者的培养计划完成情况的证明材料报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复审。
5. 评阅结果全部返回且符合申请答辩条件的博士学位申请人,填写学位论文答辩材料,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前到所在学院办理答辩手续,领取答辩委员聘书及表决票。
二、硕士1. 请各学院教务员统计将在2018年12月和2019年4月批次申请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数量,并于9月18日到学位办公室领取《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工作手册》发放给硕士学位申请人。
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2020年春季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通知各硕士生导师及硕士研究生:为做好2020年春季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确保学位论文质量,根据学校《关于2020年春季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通知》精神,现将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工作的有关安排通知如下:一、资格范围(1)2017级及以前满足答辩条件的学历硕士研究生;(2)满足答辩条件的在职硕士研究生;(3)符合华北电力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并通过了外语统考和综合课考试的同等学力人员。
拟申请答辩的研究生自行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和培养计划检查课程学习、必修环节、论文发表、科研工作、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
为确保学位授予质量,我院将成立专门的答辩资格审核小组,专门负责研究生的答辩资格审查工作。
二、资格审核1. 下放学位信息录入权限学院会对大家前期提交的必修环节记录本/专业实践记录本、专业实践日记、中期考核等资料再次进行核对,并审查学生的学分获得情况,对于审核合格的研究生,学院于11月20日左右在“研究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中下放学位信息录入权限。
2. 录入学位信息拟申请答辩的硕士研究生登录信息系统,录入学位信息基本资料、学分信息、科技成果、专利成果、发表论文、答辩日期等各项信息。
信息系统登录地址:http://202.204.74.228/gsmis/main.do3. 信息系统操作说明请从研究生院网站-下载专区-学位工作相关中下载。
网站地址:/xzzq/xwgzxg/index.htm4. 审核答辩资格拟申请2020年3月答辩的各类硕士研究生,请于2019年12月6日前将申请答辩材料提交学院(教务科E513)进行答辩资格审核,材料包括:答辩资格审核表、发表论文情况证明材料。
发表论文情况证明材料有下面几类:(1)已发表论文同学查验论文原件,并提交论文发表刊物的封面、目录、论文本身等部分的复印件,封面写上姓名和学号;(2)已录用未发表的同学需查验录用通知的原件(若是网上打印版本必须请导师签字),提交录用通知的复印件和拟发表论文本身;(3)参加学术交流年会的同学在提交有公章的入围或获奖名单基础上(若是复印件,请以班为单位找辅导员签字),附参会论文原件。
关于做好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根据我校《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校字[2007]20号)、《关于加强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校字[2008] 38号)和《关于TMLC系统检测结果处理暂行规定》(校学位字[2009]4号)的有关规定,为做好本学期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阅、答辩等相关工作,保证学位授予质量,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请提交学位论文的人员范围
1、2011届博士毕业生;
2、2011届国家计划硕士毕业生;
3、符合申请学位条件的省计划、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毕业生;
4、2007-2008级教育硕士、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和200 7-2008级高校教师、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人员;
5、根据有关规定需重新评阅论文的人员。
二、申请学位资格审查
请各学院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根据我校《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有关规定,对有关学位申请人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与考核成绩、论文完成情况、取得的科研成果等进行全面审核,确认其是否具备申请学位资格。
研修班学员及省计划硕士毕业生还需审核其相关证件(具体要求见后)。
三、学位论文评阅
经审核符合申请学位资格的人员须按学校有关规定提交学位论文进行评阅。
根据我校《关于加强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的若干规定》和《关于TMLC系统检测结果处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要求,论文评阅分为导师推荐、分委员会审核、TMLC系统检测、校外评阅四个阶段。
1、导师推荐:导师应确认学位申请人的学位论文是在本人指导下所取得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并对论文是否达到相应学位水平要求做出明确评价。
未经导师审核推荐的论文不得提交分委员会审核。
2、分委员会审核:各分委员会对全部学位论文进行逐一审核,并就论文是否达到相应学位水平和要求给出评价意见。
未经分委员会审核通过的论文不得提交TMLC系统检测和参加评阅。
3、TMLC系统检测:学校利用“TMLC系统”对分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学位论文的正文部分统一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将通过“学位信息管理系统”予以公示,检测结果符合要求的方可参加校外评阅。
4、校外评阅:学校根据检测结果确定论文抽查名单,抽查到的论文由学校统一组织校外评阅,其余学位论文由学院组织校外评阅。
①外审单位及评阅人条件:原则上应将学位论文寄送到省外具有相同学科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或科研机构评阅。
学位论文评阅人须具有相应学科专业研究生导师资格,博士学位论文须送交博士生导师评阅。
②论文评阅数量:每篇博士学位论文须送5名评阅人评阅;每篇硕士学位论文须送3名评阅人评阅。
③评阅费用:由学院组织校外评阅的论文中,教育硕士、体育硕士、高校教师、中职教师及非省计划同等学力人员的论文评阅费(每份150元)由学位办统一划拔至各学院账户,其他人员的论文评阅费由各学院支付。
四、评阅结果汇总公布
1、论文评阅结果将通过“学位信息管理系统”公布,各学院和学位申请人可通过该系统查询论文评阅结果。
2、由学院组织外审的论文,请在论文评议书返回后及时将评阅结果录入到“学位信息管理系统”中,以便学校及时汇总公布。
五、学位论文答辩
1、学位论文评阅意见中,同意答辩的意见达到三分之二及以上的,方可组织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不符合答辩条件的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2、外聘答辩委员会委员必须具有相应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导师资格,一般应从具有相同学科专业博士或硕士点的高校或科研机构聘请。
3、学位论文答辩应严格按照我校《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第八章的规定组织进行。
答辩前一周,各学院应将学位论文答辩会的时间、地点报学位办,同时在本学院网站上公布。
4、各学院及各分委员会应对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和答辩程序进行监督和检查,杜绝学位论文答辩走过场、形式化。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将以适当方式予以监督。
六、各项工作时间安排
七、报送材料清单
以下材料均以学院为单位集中报送,不接收个人送交。
(一)用于论文外审和申请学位资格审查的相关材料
1、学校抽查的硕士学位论文各一式三份。
2、同等学力人员需同时提交以下证件材料:
(1)学士学位证书和本科毕业证书原件。
(2)2005年全国外语和学科综合考试合格证书或2006-20 10年考试成绩网上查询结果打印件。
(3)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或省计划研究生毕业证书。
(4)学位申请和论文答辩费发票复印件。
(二)用于学位评定和存档材料:
1、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和TMLC系统二次检测者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评定书各一式两份;
2、存档学位论文(一式五份)
八、其他事宜
未尽事宜请电询学位管理科,电话:86268847、86269143,联系人:李军、翟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