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水肿的护理 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49.00 KB
- 文档页数:11
肺水肿的护理措施
一、肺水肿的护理措施二、肺水肿的治疗三、肺水肿的预防
肺水肿的护理措施1、肺水肿的护理措施
1.1、用药护理。
对不伴有休克、昏迷、痰液过多者皮下注射吗啡10mg,同时实施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吗啡不但有镇静作用,还可以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1.2、心理护理。
由于急性肺水肿发病急,患者无心理准备,均表现极度烦躁、紧张和恐惧,对自己病情的担忧和家庭的担忧,是造成患者情绪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因此,应给予精神安慰,耐心解释病情,稳定情绪,解除思想负担,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避免因患者紧张、烦躁而加重病情。
1.3、饮食护理。
应给予少盐饮食,并保持高热量供给(每日维持在1500~1700kcal)和丰富维生素饮食,鼓励患者多进碳水化合物和易消化食物,宜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1.4、基础护理。
症状缓解后,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恢复期时,制定了康复计划,逐步增加活动量,以不出现心悸、气短为原则,避免过度劳累。
适当控制钠盐摄入,避免呼吸道感染,继续按时服药。
2、肺水肿的原因
2.1、血容量过多:如输血、输液过多、过快,尤其是原有心肺功能不全或严重贫血患儿,以及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如重症肺炎及哮喘等)及药物作用结果。
2.2、左室功能不全:排血不足,致左房舒张压增高,见于任何型的左心衰竭,包括心律不齐、心肌病、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病变、急性肾小。
急性肺水肿病人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内容】
1专科护理急救原则;减轻心脏负担,增加心肌收缩力,解除支气管痉挛,去除诱因,治疗病因。
(1)立即协助病人取坐位。
双腿下垂,减少回心血量。
(2)给予高流量的氧气吸人,并通过20%~30%的酒精湿化,使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以利于改善肺泡通气。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正确应用药物。
2.饮食急性期禁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缓解期进低盐、
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防止加重心脏负担。
忌烟酒、饱餐,多食
新鲜水果及蔬菜,保持排便通畅。
3.休息与睡眠绝对卧床休息,必要时给镇静剂,及时缓解
病人的痛苦,促进安静睡眠,保证休息。
4.药物正确使用药物,观察药物的副作用。
使用吗啡时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使用扩血管药物,要严格控制滴数,注
意监测血压,防止发生低血压,使用硝普钠时应注意避光输注;使
用洋地黄制剂应稀释,推注速度应缓慢。
5.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在抢救时动作熟练,忙而不乱,指导病人深呼吸,放松身心,遵医嘱应用吗啡镇静,缓解病人的痛苦,使
病人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抢救。
6.吸烟与饮酒急性期禁烟、酒。
7.卫生宣教
(1)积极治疗原发病因,防止再次发生急性肺水肿。
(2)住院治疗期间,指导病人和家属不得随意凋节输液速度。
8.出院指导积极坚持病因治疗,定期复诊,在静脉输液时主动告诉护士自已有急性肺水肿病史,便于护士在调节滴数时参考。
急性肺水肿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面色、神志情况。
2、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尿量。
二、护理措施
1、立即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
对端坐呼吸者,可使用床上小桌,让患者扶桌休息。
2、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必要时给予面罩给氧。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予以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
4、必要时四肢轮流扎止血带。
5、呼吸困难患者心情烦躁、痛苦、焦虑,为患者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和家属一起安慰鼓励患者,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患者情绪,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减轻呼吸困难。
三、健康指导要点
1、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身心。
2、指导患者和家属不得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四、注意事项
1、禁食、禁烟、禁酒。
2、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
3、使用硝普钠应避光,现配现用,经输液泵泵入控制滴速。
急性肺水肿的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面色、神志情况。
2、观察患者呼吸、心率、血压、尿量。
二、护理措施1、立即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双下肢下垂,减少回心血量。
对端坐呼吸者,可使用床上小桌,让患者扶桌休息。
2、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必要时给予面罩给氧。
3、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予以镇静、强心、利尿、血管扩张药。
4、必要时四肢轮流扎止血带。
5、呼吸困难患者心情烦躁、痛苦、焦虑,为患者创造安静、无刺激的环境,和家属一起安慰鼓励患者,帮助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稳定患者情绪,以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减轻呼吸困难。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身心。
2、指导患者和家属不得随意调节输液速度。
四、注意事项1、禁食、禁烟、禁酒。
2、保证充足睡眠和休息。
3、使用硝普钠应避光,现配现用,经输液泵泵入控制滴速。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②手术患者要有术后护理情况的记录,包括患者麻醉方式、手术名称、返回病区时间,伤口出血情况、各种管路情况及引流液的性质量等。
手术当天及术后按要求书写交接记录,病情变化时随时记录。
③已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应记录损伤部位、分期及大小(长×宽×深)、渗出液情况、处理措施及转归。
④执行输血医嘱后记录输血过程、输血种类、数量以及有无输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