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火成岩的产状和相
- 格式:ppt
- 大小:13.88 MB
- 文档页数:2
流纹岩Phyolite斑状结构流纹岩是一种火成岩,是火山的酸性喷出岩石,其化学成分与花岗岩相同(为同种岩浆形成的侵入岩和喷出岩)。
灰白色或浅粉红色。
常见有流纹构造和斑状结构、玻璃质结构、球粒结构、霏细结构等。
斑晶常为石英、碱性长石,有时有少量斜长石;基质一般为致密的隐晶质或玻璃质。
产状多为岩丘。
流纹岩在中国东南沿海各省有广泛分布,北方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吉林、黑龙江也都有分布。
与之有关的矿产有高岭石、蒙脱石、叶蜡石、明矾和黄铁矿等。
成因:喷出粒度:细粒分类:酸性颜色:浅色产状:火山玄武岩Basalt似间粒结构玄武岩是一种基性喷出岩,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还有少量的氧化钾、氧化钠),其中二氧化硅含量最多,约占百分之四十五至五十左右。
矿物成份主要由基性长石和辉石组成,次要矿物有橄榄石,角闪石及黑云母等,岩石均为暗色,一般为黑色,有时呈灰绿以及暗紫色等。
呈斑状结构,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普遍。
玄武岩是地球洋壳和月球月海的最主要组成物质,也是地球陆壳和月球月陆的重要组成物质。
1546年,G.阿格里科拉首次在地质文献中,用basalt这个词描述德国萨克森的黑色岩石。
汉语玄武岩一词,引自日文。
日本在兵库县玄武洞发现黑色橄榄玄武岩,故得名。
成因:喷出粒度:细粒分类:基性颜色:暗色产状:火山浮岩Pumice斑状结构-基质似填间结构、气孔状构造浮岩是一种多孔状的喷出岩。
由火山玻璃、矿物和气泡所组成,是一种轻的、多气泡的、类似海棉状的火山岩。
孔隙率达40%~70%,质轻可浮于水,俗称浮石,蜂窝石、水浮石等。
浮岩的矿物多为半玻璃质或全玻璃质岩石。
化学成分变化较大,含二氧化硅53%~75%以上、三氧化二铝9%~20%。
常呈灰、灰白、白、黄白、肉红等色。
化学工业中用作过滤剂、干燥剂、催化剂、填充剂以及农用杀虫剂的载体和肥料的控制剂。
用作水泥的混合料或配制无熟料水泥,也可直接用作建筑材料。
第三章火成岩岩石是在各种地质作用下,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及地幔的主要物质。
有些岩石主要由一种矿物组成,称单矿岩。
如天安门前金水桥的大理石,古代称汉白玉,由单一的方解石组成的。
多矿物构成的岩石称多矿岩,自然界绝大多数岩石是由两种以上矿物组成的。
岩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其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产状都与地质作用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同时岩石又是地质作用的对象,地球的内、外营力共同对岩石外表形态等进行塑造。
概况地说,岩石是地球发展的产物,其记录了地球发展的历史和规律。
按成因,岩石可以分火成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 火成岩(岩浆岩)(Magmatic rocks, Igneous rocks):它主要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在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简单地说: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2)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s):它是由地壳风化产物、生物有关物质、火山碎屑物等,在外营力作用下搬运、沉积、固结而成。
如砂岩、灰岩。
(3) 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s):由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转化而成的岩石。
如大理岩、片麻岩等。
就面积而言,沉积岩占75%,火成岩和变质岩共占25%。
就重量而言,火成岩占89%,沉积岩和变质岩分别为5%和6%。
岩浆岩和变质岩又可统称为结晶岩。
三大岩类可以相互转化。
一、基本概念1.火成岩简单地说,火成岩就是由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中形成的高温熔融的岩浆冷却后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里面的岩石。
火成岩包括两类岩石:一类是由岩浆冷凝结晶作用形成的岩浆岩;另一类是由非岩浆作用形成的(如花岗岩化作用)。
其中,以岩浆岩为主,占地壳总体积的65%。
2.岩浆的概念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论火成岩的形成与构造论文提要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圈层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
在地质学的服务领域,一个重要方面是开发地球资源,其中有关矿产资源和新能源的研究,仍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同时,由于区域成矿研究的需要,将进一步加强区域地质的综合研究,并促进地层学、古生物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质年代学,以及区域岩浆活动研究、变质地质研究等向新的水平发展。
在现阶段,由于观察、研究条件的限制,主要以岩石圈为研究对象,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
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在这里我所要探讨的是火成岩。
正文一、火成岩地球上所见到的虽然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但根据它们自身的特点、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中以火成岩最多,它主要构成了深部地壳和上地幔,约占整个地壳的65%。
通过对火成岩的研究,可探讨地球的形成、演化、地壳运动等一些重要作用。
(一)、岩浆与火成岩岩浆是指地球深部产生的一种炽热的、粘度较大的硅酸盐熔融体。
岩浆可以在上地幔或地壳深处运移,或喷出地表,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还含有大量的挥发组分及成矿金属。
岩浆温度范围为700-1200℃之间。
火成岩英文名称来源于拉丁文,意为火焰,一般指由地下深处炽热的岩浆(熔融或部分熔融物质)在地下或在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火成岩和岩浆成分不完全相同,它是失去了大量挥发份的岩浆冷凝物。
火成岩通常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两类。
(二)、矿物成分岩石是有由矿物组成的,矿物成分可以反映岩石的特征和成因。
组成火成岩的矿物,常见的约二十多种,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和橄榄石等硅酸盐矿物,及少量的磁铁矿、钛铁矿、锆石、磷灰石和榍石等副矿物组成。
这些构成岩石的矿物被称为造岩矿物。
按化学成分的特点和颜色,造岩矿物可分为两类:硅铝矿物SiO2与Al2O3的含量较高,不含铁、镁的铝硅酸盐矿物。
第二章火成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一、 火成岩的物质成分●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与矿物共生组合的关系●火成岩形成条件对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一、火成岩的物质成分火成岩物质成分研究的意义:●是火成岩分类命名的基本依据●为研究岩浆起源、演化和岩浆物理性质提供重要依据●为岩浆岩浆形成时的大地构造背景和岩石圈层的演化提高重要信息1. 主要元素(Major elements ) :O, Si, Al, Fe, Mg, Ca, Na, K, Ti, P, H, Mn, C 等,其中氧的含量最高。
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火成岩的成分,即:SiO 2、TiO 2 、Al 2O 3、Fe 2O 3、FeO 、MnO 、MgO 、CaO 、K 2O 、Na 2O 、 P 2O 5 、H 2O 和CO 2等13 种,每种氧化物含量一般>0.1%,占火成岩平均化学成分的98%左右。
(一)火成岩的化学成分类型:主要元素、痕量元素和同位素1. 主要元素:※火成岩主要造岩氧化物含量的大致范围是:SiO2 34~75% 少数可达 80%Al2O3 10~20% 在纯橄榄岩中较低MgO 1~25%CaO 0~15% 但某些辉长岩中达23%Fe2O3+FeO 1~15% 一般FeO>Fe2O3Na2O 0~15% 霞石岩中可达19.48%K2O 一般<10% 白榴石岩中可达17.94%H2O+( 结晶水) 和H2O- ( 吸附水) 一般<2% ,个别达10% TiO2 0~2% 很少超过 5%P2O5 0~0.5% 很少超过 3%MnO 0~0.3% 很少超过 2%(一)火成岩的化学成分几种主要造岩氧化物:是最重要的成分,含量高,是岩石酸性程度(基(1)SiO2含量的变化,其它氧化物呈现规律性程度)的标志。
随着SiO2性的增加或减少。
超基性岩 SiO2<45%基性岩 SiO2=45~52%中性岩 SiO2=52~63%酸性岩 SiO2>63%几种主要造岩氧化物O3:在火成岩中含量仅次于SiO2,SiO2、Al2O3与(2)Al2CaO、Na2O、 K2O一起组成长石和副长石类矿物;与FeO*、MgO、CaO等结合形成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矿物。
《火成岩石学》练习题一、填空1、火成岩石学是研究物质成分、结构、构造、成因、共生组合、分布规律及其与成矿关系的一门独立学科。
2、岩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高温、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侵入岩按形成深度可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4、岩浆作用按侵入位置可分为岩浆侵入作用和火山作用。
5、研究火成岩的基本特征时,不外乎从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等三方面进行,其中物质组成又可分为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
6、火成岩的主要氧化物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三氧化二铁、氧化铁、水等九种。
7、根据SiO2的含量,可把火成岩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盐四类。
8、根据矿物在岩石中的含量,把火成岩的矿物分为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等三类。
9、根据造岩矿物的化学组成和颜色,把常见的火成岩矿物分为深色矿物和浅色矿物两类。
10、火成岩中常见的深色矿物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黑云母,浅色矿物有石英、长石、似长石和白云母。
11、SiO2与六种氧化物(FeO、MgO、CaO、Al2O3、、K2O、Na2O)关系密切,通常随着SiO2含量的增高,火成岩中的K2O、Na2O的含量将随之一直增加,CaO、Al2O3的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FeO、MgO的含量则一直减少。
12、火成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态以及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所反映出的特征。
13、火成岩的结构按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分为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结构、三类。
根据全晶质岩石中的矿物的自形程度可以分为自形晶、半自形晶、他形晶三种结构。
14、侵入岩常见的构造有块状构造、带状构造。
喷出岩常见的构造有气孔构造、杏仁状构造、流纹构造。
15、斑岩和玢岩仅用于浅成岩中斑状结构的岩石。
斑岩的斑晶以石英、碱性长石和似长石为主,玢岩的斑晶以斜长石和暗色矿物为主。
16、常见的喷发类型可划分为中心式喷发、裂缝式喷发、熔透式喷发。
17、火山岩相主要有喷出相、火山通道相、次火山岩相和火山沉积相。
三、火成岩的产状和相火成岩的产状:主要是指火成岩地质体的形态、大小,和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构造环境,以及上升及活动方式等等。
火成岩的相:是指因火成岩地质体生成条件不同而产生的不同的岩石和岩体总特征。
1、火山岩的产状火山岩的产状主要受火山喷发方式的影响(1)火山喷发方式a. 裂隙式喷发:岩浆沿构造裂隙或断裂喷出地表,沿地面泛流,形成熔岩被和熔岩流。
面积大,常形成熔岩高原。
b. 中心式喷发:岩浆沿管状通道喷发至地表,其最多最大特点是形成火山锥,并可有熔岩流和火口充填物,如岩钟、岩针。
1、火山岩的产状(2)常见的火山岩产状类型a. 火山锥:中心式火山喷发时围绕火山口由火山物质形成的下缓上陡的锥状体。
碎屑锥:以爆发产物为主,火山碎屑物质常>95%。
熔岩锥:以溢流产物为主,火山碎屑物质常<10%。
混合锥:火山碎屑物与熔岩互层组成的火山锥,为喷发和溢流交替出现的火山活动产物。
1、火山岩的产状(2)常见的火山岩产状类型●火山锥 ●熔岩流●熔岩被●熔岩瀑布●岩钟●岩针●熔岩丘●熔岩高原●熔岩台地●次火山岩●火山颈●火山-沉积岩熔岩表面形态常有绳状、块状和枕状三种。
火山锥-富士山火山锥-富士山碎屑锥熔岩锥群混合锥复合锥示意图火山喷发与火山锥火山喷发灰云(3)破火山口:是指经过破坏的火山口及其周围的洼陷,其成因有三:a. 侵蚀破火山口:是火山口被流水侵蚀加大的结果。
b. 爆发破火山口:是火山强烈爆发、崩毁了火山口上部大量岩石和火山口周围的火山锥,形成比原来火山口大的凹坑,大者称爆发洼地。
c. 崩塌破火山口:是由于岩浆物质大量喷发后,岩浆房空虚,而火山口附近上覆物质增多,因支撑不住而崩塌沉陷形成的火山构造。
塌陷破火山口塌陷破火山口a.玛珥湖b .火山凝灰环c. 火山锥a塌陷破火山口侵蚀(塌陷?)破火山口侵蚀破火山口熔岩流和熔岩湖熔岩湖熔岩湖熔岩流熔岩流熔岩流熔岩流及熔岩的表面形态熔岩锥熔岩丘熔岩丘熔岩被及其表面形态特殊的熔岩产状熔岩的表面形态熔岩的表面形态火山弹熔岩被熔岩流熔岩流熔岩被熔岩被冷却后的熔岩被熔岩被熔岩被(流)熔岩丘熔岩锥熔岩流入海熔岩流入海熔岩流入海熔岩流入海。
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岩石有三大类型,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具体类型和它们的形成过程的具体总结,全都在这里!不懂得同学看这里,懂得同学复习一下!一、沉积岩(1) 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球表面及其以下深度有限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部分火山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一系列作用( 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 而形成的岩石。
在陆地约四分之三的表面是沉积岩,它占地壳总重量的8%。
这些紧密的岩石比火成岩更易弯曲。
像沙,盐,粘土,砂岩,炭和石灰石都是例子。
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 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 毫米到0.05 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2) 沉积岩的主要特征: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3) 沉积岩的分类:以物质来源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分类,沉积岩被分成三类,即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体形成的不同沉积岩。
二、火成岩(1) 什么是火成岩?火成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又称岩浆岩。
大部分火成岩是结晶质,小部分是玻璃质。
火成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介于700-1500C之间。
火成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在地壳中具有一定的产状、形态。
根据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份,火成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2) 岩浆岩的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根据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可把岩浆岩的结构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
(1) 显晶质结构凭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能分辨出矿物颗粒者称显晶质。
根据主要矿物颗粒的平均直径大小又分为:粗粒结构颗粒直径>5mm;中粒结构颗粒直径5-2mm;细粒结构颗粒直径2-0.2mm;微粒结构颗粒直径若颗粒平均直径大于1cm者称为巨晶、伟晶。
火成岩野外鉴定(from 小木虫)学会用肉眼或借助于放大镜来鉴定火成岩,是野外地质旅行的基本功之一。
特别在填绘地质图、测制剖面图、研究侵入体及其相互穿插关系,观察侵入体与其围岩的关系,以及各种火成岩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学会野外鉴定火成岩,大体上应从以下几项步骤入手。
首先观察岩石的颜色、含石英的分量、含铁镁矿物的分量这三项指标,估计遇到的火成岩应归属于哪一个大类。
比如淡红色、浅灰色,含石英晶体的颗粒较多,而含铁镁矿物的分量较少的,大体上是属于酸性火成岩。
如果岩石呈灰色、灰绿色,铁镁矿物的含量相当明显,而石英晶体的颗粒大为减少,或偶尔可见者,大体应属于中性火成岩。
如果岩石的颜色黝黑,并略带橄榄绿,完全看不到石英颗粒,铁镁矿物几乎成为岩石的全部组分,则应属于基性岩类。
基本上分辨出酸性、中性和基性三大类岩石以后,接着就应该鉴定其具体的名称了。
这时候,认识岩石中所含的矿物名称是鉴定的关键,因此,熟悉一下最基本的几种造岩矿物很有必要。
石英:晶体多为六方柱体及菱面体的聚形,晶面有横纹。
颜色多种多样,纯净者无色透明,称之为水晶。
常见者有白色、灰色乃至暗灰色。
如含锰质,呈紫色;含有机质,呈烟黄色、烟褐色、墨色。
玻璃光泽。
断口不平,有如贝壳状。
硬度7,超过铁器,故刀口针尖均难以刻画。
正长石:晶体短柱状,常呈粒状或块状。
表面可见解理裂缝。
颜色多呈肉红色、浅黄色。
玻璃光泽。
硬度6,与铁器相近。
斜长石:板状、板柱状晶体,多为白色、浅灰色,有时为浅绿色、浅红色。
常为不规则的粒状。
玻璃光泽。
硬度6~6.5。
黑云母:晶体常呈板状、柱状。
片状解理发育,极易剥落成薄片,故可用小刀、指甲拨开。
具玻璃-珍珠光泽。
硬度低,2~3。
薄片富有弹性。
颜色呈黑、褐色。
易风化,成为绿泥石。
白云母:晶体形状与黑云母相同。
片状解理亦发育,极易剥成薄片。
玻璃-珍珠光泽。
硬度2~3,颜色白、浅黄,浅灰、浅绿。
不易风化。
普通角闪石:晶体常呈柱状,横断面为假六边形,颜色为黑色。
火成岩鉴定手册
火成岩是指在地壳深部或地下岩浆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岩石,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矿物及少量的非硅酸盐矿物。
火成岩
鉴定手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岩石分类:根据岩石的组成、结构和成因特征,将火成
岩分为火山岩和侵入岩两大类。
火山岩主要分为玄武岩、
安山岩、流纹岩、火山碎屑岩等;侵入岩主要分为花岗岩、二长岩、变异岩、超基性岩等。
2. 岩石成分:通过对岩石中矿物组成的鉴定,确定岩石的
主要成分。
火成岩的主要矿物有石英、长石、斜长石、黑
云母、角闪石等。
3. 岩石结构:包括岩石的晶粒大小、晶粒排列方式和岩石
的结构特征。
火成岩的结构主要有等粒结构、透镜状结构、流动构造等。
4. 岩石颜色:火成岩的颜色一般与其中的矿物成分有关,可以通过颜色来初步判断岩石的类型。
5. 岩石纹理:岩石的纹理是指岩石中矿物的排列方式和岩石的结晶程度。
例如玻璃质纹理、斑状纹理、片麻岩纹理等。
6. 岩石产状:通过对岩石的产地、地质环境和岩石的形态特征等进行分析,进一步确定岩石的成因和地质背景。
7. 辅助鉴定方法:还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岩石的薄片进行矿物鉴定,通过岩石的硬度、比重、磁性、酸碱反应等物理性质进行鉴定。
需要注意的是,火成岩的鉴定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初学者在进行鉴定时建议参考专业的火成岩鉴定手册,并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火成岩介绍及图片火成岩:火成岩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经熔融或部分熔融(partial melting)的物质如岩浆冷却固结形成的。
岩浆可以是由全部为液相的熔融物质组成,称为熔体(melt);也可以含有挥发分及部分固体物质,如晶体及岩石碎块。
火成岩的分类:岩浆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此外,还常含微量磁铁矿等副矿物。
根据岩石SiO2含量,岩浆岩可分为四大类: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45~52%;中性、碱性岩:SiO2=52~65%;酸性岩:SiO2>65%。
岩石的碱度即指岩石中碱的饱和程度,岩石的碱度与碱含量多少有一定关系。
通常把Na2O+K2O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称为全碱含量。
Na2O+K2O含量越高,岩石的碱度越大。
A.Rittmann 1957年考虑SiO2和Na2O+K2O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确定岩石碱度比较常用的组合指数(σ)。
σ值越大,岩石的碱性程度越强。
每一大类岩石都可以根据碱度大小划分出钙碱性、碱性和过碱性岩三种类型。
σ< 3.3时,为钙碱性岩;σ= 3.3-9.0时,为碱性岩;σ> 9时,为过碱性岩。
除了岩石化学成分之外,矿物成分也是岩浆岩分类的依据之一。
在岩浆岩中常见的一些矿物,它们的成分和含量由于岩石类型不同而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如石英、长石呈白色或肉色,被称为浅色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和云母呈暗绿色、暗褐色,被称为暗色矿物。
通常,超基性岩中没有石英,长石也很少,主要由暗色矿物组成;而酸性岩中暗色矿物很少,主要由浅色矿物组成;基性岩和中性岩的矿物组成位于两者之间,浅色矿物和暗色矿物各占有一定的比例。
根据产状,也就是根据岩石侵入到地下还是喷出到地表,岩浆岩又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
侵入岩根据形成深度的不同,又细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
每个大类的侵入岩和喷出岩在化学成分上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岩浆成分是相似的,但是由于形成环境不同,造成它们的结构和构造有明显的差别。
【高中地理】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高中地理】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介绍了三种岩石类型:沉积岩、火成岩和变质岩一、沉积岩(1)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球表面及其以下深度有限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部分火山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一系列作用(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而形成的岩石。
在陆地约四分之三的表面是沉积岩,它占地壳总重量的8%。
这些紧密的岩石比火成岩更易弯曲。
像沙,盐,粘土,砂岩,炭和石灰石都是例子。
常见的沉积岩包括直径大于3mm的砾石、由其他材料胶结的圆形卵石和砾岩、由直径为2mm至0.05mm的砂粒胶结的砂岩、由细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硬度低的灰岩等。
(2)沉积岩的主要特征:① 层理结构明显;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 有些有干裂纹、气孔、结节等。
(3)沉积岩的分类根据以物质来源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分类,沉积岩可分为三类: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迹形成的不同沉积岩。
二、火成岩(1)什么是火成岩?火成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又称岩浆岩。
大部分火成岩是结晶质,小部分是玻璃质。
火成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介于700-1500℃之间。
火成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它们在地壳中有一定的产状和形状。
根据岩石的矿物和化学成分,火成岩可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2)岩浆岩的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根据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岩浆岩的构造可分为隐晶质构造和隐晶质构造。
(1)显晶质结构通过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可以区分矿物颗粒的人被称为水晶。
根据主要矿物颗粒的平均直径,可分为:粗粒结构颗粒直径>5mm;中等粒度结构,粒径5-2mm;细粒结构颗粒直径2-0.2mm;颗粒结构颗粒直径<0.2mm;若颗粒平均直径大于1cm者称为巨晶、伟晶。
(2)岩浆岩的斑岩构造和类斑岩构造根据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颗粒的相对大小,可把岩浆岩的结构分为以下四种结构:1.同一种矿物在同构岩石中的粒度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