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岩浆岩的产状及分类命名
- 格式:ppt
- 大小:15.61 MB
- 文档页数:117
一、分类命名1、火成岩分类命名按GB/T17412.1-1998方案(1)侵入岩类A PQ深成岩Q—A—P分类命名图解(after Streckeisen,1973,Maitre,1989)Q(石英),A(碱性长石),P(斜长石)。
1a—硅英岩, 1b—富石英花岗岩类, 2─ 碱长花岗岩,3a—花岗岩(钾长花岗岩), 3b—花岗岩(二长花岗岩),4─ 花岗闪长岩,5─ 英云闪长岩,6*─石英碱长正长岩,6— 碱长正长岩,7*─石英正长岩,7─ 正长岩,8*─石英二长岩,8─ 二长岩,9*─石英二长闪长岩、石英二长辉长岩,9─ 二长闪长岩、二长辉岩10*─石英闪长岩、石英辉 长岩、石英斜长岩,10─ 闪长岩、辉长岩、斜长岩。
52060909060205103565901a1b23a 3b 456*7*8*9*10*678910①野外描述在野外地质调查中,首先识别侵入岩中的矿物成分,目估QAP 矿物的实际含量,按照三角图的分类进行命名。
深成岩的野外分类只作为一种临时性的方法使用。
当根据岩矿鉴定得到了岩石的实际矿物含量时,则应采用深成岩双三角图解进行分类和命名。
值得注意的是,在野外描述仅对可以识别出粒度的矿物进行描述(如中粒或粗粒)岩石时,应估计每种矿物的百分含量,不认识的矿物也要估计含量,但对于微利及部分细粒岩石可不进行矿物学描述,仅笼统表述。
②岩浆岩综合命名:颜色+结构+暗色矿物+基本岩石名称一般岩浆岩的粒度划分标准:隐晶质:小于0.02mm ;微粒0.2-0.02;细粒:0.2-2mm;中粒:2-5mm 粗粒:5-10mm 伟晶:>10mm(2)火山岩类①火山熔岩类它是熔浆喷溢至地表经冷凝而成的岩石。
这类岩石矿物颗粒细,其大部分单个晶体不能用肉眼识别,常含玻璃质,通常为基质具隐晶质结构的斑状结构,常见流纹构造、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火山熔岩的分类火山熔岩的分类可分以下三种情况:能测定岩石的实际矿物含量的,用火山熔岩的QAPF图解进行分类和命名;不能测定岩石的实际矿物含量,但知道其化学分析结果时,用TAS图解进行分类和命名;实际矿物含量和岩石化学分析结果暂时都不能得到,则可采用供野外使用的火山岩的初步分类(参照分类命名标准)。
岩浆岩石学期末复习题第一章:绪论1.岩石的概念?在地球发展演化过程中由各种地质作用自然形成的、主要由矿物组成的固态集合体(包括生物残骸、胶体物质、火山玻璃和部分宇宙物质等)。
含义:①是地球发展过程中地质作用的产物②主要是天然的矿物集合体(按一定方式构成)③具有一定形态的固体2.岩石学的概念?是研究地壳和上地幔上部产出的各种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结构、构造、分类命名及其成因演化与成矿的关系等方面的一门独立科学。
第二章:岩浆及岩浆岩的特征1.岩浆的概念及特征?岩浆就是产于地壳深处或上地幔的富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融体。
2.岩浆作用的概念?地下深部形成的岩浆在上部地壳出现破裂时,压力降低,就沿一些断裂带向上运移,或侵入于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并随物化条件的改变,不断改变自己的成分直至冷凝为岩石的全过程。
亦称为岩浆活动。
岩浆作用分为:火山作用(或喷出作用)、侵入作用;相应形成的岩石为火山岩(或喷出岩)、侵入岩。
据形成深度,侵入岩又分为:深成岩(>10km)、中深成岩(3~10km)、浅成岩(<3km ) 。
3.岩浆岩的概念?岩浆岩是指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下或地表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故又称为火成岩。
注意:岩浆岩与岩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岩浆岩和岩浆成分不完全相同,岩浆中挥发份的含量要比岩浆岩多。
岩浆的成分具有以下特点:①主要成分为硅酸盐;②含少量金属硫化物和铁的氧化物;③极少量的碳酸盐;④另外含有一部分挥发组分。
4.岩浆中挥发分的作用?①可以降低岩浆粘度,增强岩浆的流动性;②降低岩浆中矿物的熔点,延长岩浆结晶时间;③促进有用微量元素的迁移和富集成矿,故又称为矿化剂。
5.注意:同成分的岩浆,在喷出地表后的温度要比在深部时高,原因是……6.影响岩浆粘度的因素?岩浆的成分、挥发成分、温度、压力第三章:岩浆岩的产状和相1.产状的概念?产状指岩浆岩地质体的形态、大小、与围岩的接触关系以及它形成时所处的地质环境等。
第一章岩浆、岩浆的结晶作用与岩浆岩一、岩浆的概念岩浆是一种由上地幔或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并含一定挥发组分和少量固体物质的,高温粘稠的熔融体。
直接由地壳源区和地幔源区生成的,成分未发生变化的,最初的岩浆称原生岩浆。
原生岩浆在运移过程中通过各种作用(分异、同化、混合)演化派生出来的,成分发生了变化的岩浆称次(派)生岩浆。
经过分异作用产生的派生岩浆又可称为进化岩浆。
二、岩浆的性质1.岩浆的成分岩浆的主要成分是:O、Si、Al、Fe、Mg、Ca、K、Na、Ti、Mn、P、H等元素,其中以氧的含量最高,所以岩浆的成分一般以氧化物表示,氧化物以SiO2含量最高,可达40—75%,其它氧化物常随SiO2的增减发生变化。
因此,SiO2的含量就成为岩浆岩化学成分变化和岩浆岩化学成分分类的主导因素。
挥发组分:挥发组分在岩浆岩中的平均含量一般>6%,主要为水蒸气H2O,其次为:CO2、CO、N2、SO2、SO3、H2S、HCl、H2、HF等。
据对现代火山的调查,水蒸气可占火山喷气成分的75~90%。
挥发组分对岩浆的粘度、岩浆的结晶作用以及对岩浆期后矿物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2.岩浆的密度岩浆的密度可通过实验测定或利用实验结果拟合的公式进行计算。
岩浆的密度不仅与其成分有关,也随温度、压力的变化改变。
岩浆的分异作用和喷发能力与岩浆的密度有关。
3.岩浆的粘度岩浆的粘度与岩浆的成分、温度、压力及挥发分含量等因素有关,在岩浆的化学成分中,SiO2含量的多少,对岩浆粘度的影响最大,岩浆的温度升高可以使岩浆的粘度降低压力增大,水在岩浆中的溶解度也增大,岩浆的粘度随之很快降低。
当岩浆中富含挥发分时,粘度可以降低。
4.岩浆的温度岩浆的温度可以通过火山喷发直接和间接(通过遥测装置)测量熔岩流的温度,也可利用地质温度计推测地下岩浆的温度。
据测试地表熔岩流的温度一般为700—1200℃,其中基性1000—1200℃,中性90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