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前消毒铺巾
- 格式:pptx
- 大小:678.69 KB
- 文档页数:6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外科实验铺巾实验报告篇一:外科实验指导外科实验指导第一章外科手术的无菌操作[预习内容]1、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技术。
2、手术进行中必须遵循的无菌操作原则。
[目的要求]1、重点掌握手术人员的手臂刷洗及消毒方法。
2、重点掌握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方法。
3、了解病人手术区皮肤(粘膜)消毒方法,掌握其消毒后的铺无菌巾方法。
4、掌握手术人员在手术进行中的无菌操作原则,增强无菌观念。
[教学内容]“讲”——“看”——“练”三结合方式教学,内容是:1、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1)介绍手术人员一般性准备内容及方法。
(2)介绍几种常用手臂刷洗与消毒(又称外科洗手)方法。
重点讲解、示教和训练肥皂刷洗手臂和碘伏涂擦消毒法。
(每个同学必须严格训练1次,必要时当场抽查同学进行洗手后的细菌培养。
)(3)重点示教和训练穿无菌手术衣和戴干无菌手套方法。
(4)示教后训练病人手术区铺无菌巾法。
(5)重点示教、讲解手术进行中必须遵循的无菌操作原则。
第二章打结与常用手术器械使用[预习内容]1、线结的组成。
2、线结的种类。
[目的要求]1、介绍几种用手打结和用器械打结的方法,重点讲解、示教和训练掌握单手打方标准结的方法。
首先强调打结的正确性,然后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强调打结的速度,要求正确打方结达到25个/分钟为标准。
2、学会并一般熟悉双手打结法、深部打结法和使用器械打结法。
3、了解结的种类,了解方结、三重结以及外科结的应用,防止打假结、滑结。
4、了解手术包内手术器械的名称及其结构特点、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
5、掌握手术刀片的正确上、下法;正确握持血管钳法;左、右手松钳法;正确持剪法和正确(术中)剪线法;正确持针钳夹针法、穿针引线法。
[教学内容]示范、讲解、训练三结合方式教学,教师分组带教内容是:1、外科打结方法:(1)介绍线结的种类(形态)及应用。
(2)示教打结方法:A、打结递线与打结关系。
b、用手打结,尤其重点详细示教、讲解训练单手打方结方法。
消毒铺单的实验报告手术区消毒铺巾操作流程【目的】手术区消毒旨在消灭拟作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的微生物,使其达到无菌的要求;手术区铺巾目的是保证将手术区域和周围隔离。
【消毒方法】(以0.5%碘伏消毒为例)1.消毒者从器械护士手中接过盛有浸蘸0.5%碘伏的棉球或纱布的消毒弯盘与敷料钳。
2.第一遍消毒通常由手术区中心开始,向周围皮肤无遗漏地均匀涂布碘伏,注意碘伏不能浸蘸过多,以免碘伏从消毒区流至其他部位。
3.同法消毒第二遍。
4.同法消毒第三遍,但消毒范围小于前两遍,完成消毒过程。
5.如为污染或感染伤口以及肛门等处皮肤的消毒,涂布消毒液的方向为由手术区周围向中心;9.皮肤消毒完毕,铺无菌单。
【铺无菌巾、单的方法】以清洁腹正中切口,行外科手消毒但未穿手术衣铺单为例手术区皮肤消毒后,由执行消毒的医师及器械护士协同做手术区无菌巾单的铺放,顺序是先铺无菌巾,再铺盖无菌单。
无菌巾单的铺盖方法因手术部位而异,总的原则是要求将病人的全身遮盖,准确地显露出手术野。
手术铺巾的顺序是先下后上、先对侧后本侧。
以腹正中切口手术为例,手术铺巾的铺盖步骤如下:1.刷手护士将第1 块消毒巾折边向着助手,助手接第1 块消毒巾,盖住切口的下方;2.第2 块消毒巾盖住切口的对侧;3.第3 块消毒巾盖住切口的上方;4.第4 块消毒巾盖住切口的铺巾者的贴身侧;5.如选用手术贴膜,则将薄膜手术巾放于切口的一侧,撕开一头的防粘纸并向对侧拉开,将薄膜手术巾敷盖于手术切口部位;6.之后铺中单两块,先铺下方,后铺上方。
7.之后,铺大单。
带有开口的,开口正对切口部位,先向上展开,盖住麻醉架,再向下展开,盖住手术托盘及床尾。
如上下各一条,则先铺上方盖住麻醉架,再铺下方盖住手术托盘及床尾,之后两侧各铺中单一条。
【消毒注意事项】1. 注意碘伏不能浸蘸过多,以免碘伏从消毒区流至其他部位。
2.皮肤消毒液通常联合采用2%碘酊加75%酒精或单独采用0.5%碘伏等。
3.消毒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医学院教案首页2.消毒范围上至乳头、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
3. 先将消毒液倒入肚脐少许,用卵圆钳夹持浸有消毒剂的棉球或小纱布块,由腹部中心区开始涂擦,绕过肚脐;4. 第二、三遍都不能超出上一遍的范围。
第三遍消毒完毕,翻过卵圆钳用棉球或小纱布块的另一侧将肚脐内的消毒液沾干。
几种常见的手术区消毒范围(1)颅脑手术(2)颈部手术(3)胸部手术(4)腹部手术(5)腹股沟和阴囊手术(6)肾脏手术(7)会阴部手术(8)四肢手术注意事项1.消毒皮肤应由手术区中心向四周涂擦,注意涂擦时不留空隙。
如为感染伤口、或为肛门区手术,则应从手术区的外周涂向中央处。
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回涂擦清洁处。
2.消毒范围至少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
如手术有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
(1)护士传递第一块消毒巾(2)第一块消毒巾盖住切口的下方(3)第二块消毒巾盖住切口的对侧(4)第三块消毒巾盖住切口的上方(5)第四块消毒巾盖住切口的助手贴身侧(6)薄膜手术巾覆盖切口(7)切口下、上各铺中单一条8.铺剖腹单医学院教案首页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教学内容备注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实训目标】1.掌握手术人员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等无菌准备的要求及基本方法。
2.能熟练进行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3.树立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实验内容】1.术前手术人员洗手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2. 术前手术人员穿手术衣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3. 术前手术人员戴无菌手套的基本方法及注意事项。
【物品准备】手术专用洗手衣裤、拖鞋,口罩、帽子,刷手液、无菌毛刷、无菌小方巾、消毒液(碘而康或灭菌王或洁肤柔消毒凝胶)、无菌手术衣和无菌手套包。
【实训内容及操作要求】一、操作前准备:1.手术人员(器械护士)准备:取下手表、戒指等首饰,修剪指甲;清除甲垢,换手术室专用的洗手衣、裤和拖鞋(上衣扎入裤内);戴手术帽和口罩。
如下图所示。
注意:1.上衣扎入裤内2. 戴帽子必须盖住全部头发,口罩须遮住鼻孔。
外科消毒铺巾实验报告外科消毒铺巾实验报告一、引言外科手术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医疗过程,而消毒铺巾在手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消毒铺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
本实验旨在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对铺巾的消毒效果,并为外科手术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三种常见的消毒方法,分别是高压蒸汽消毒、紫外线消毒和化学消毒。
实验中选取了一批新鲜的外科铺巾,分为四组,每组10块。
第一组作为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消毒处理;第二组采用高压蒸汽消毒;第三组采用紫外线消毒;第四组采用化学消毒。
每种消毒方法均按照常规操作进行,消毒时间和温度均符合标准要求。
三、实验结果经过消毒处理后,我们对每组铺巾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菌落计数最高,达到了10^6 CFU/ml。
高压蒸汽消毒组的菌落计数最低,仅为10 CFU/ml。
紫外线消毒组次之,菌落计数为10^2 CFU/ml。
化学消毒组的菌落计数为10^3 CFU/ml。
四、讨论通过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高压蒸汽消毒是最有效的消毒方法。
高压蒸汽能够快速杀灭细菌,有效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紫外线消毒也具有一定的消毒效果,但相对于高压蒸汽消毒来说,其杀菌能力较弱。
化学消毒方法在消毒效果上稍逊一筹,但仍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不同消毒方法对铺巾质地的影响。
高压蒸汽消毒后的铺巾质地保持较好,没有明显的变形和损坏。
紫外线消毒对铺巾的影响较小,但长时间的紫外线照射可能会导致铺巾变硬。
化学消毒方法对铺巾的影响最大,可能导致铺巾变色、变形甚至损坏。
五、结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高压蒸汽消毒是最有效的消毒方法,能够快速杀灭细菌,保持铺巾的质地完好。
2. 紫外线消毒具有一定的杀菌能力,但相对于高压蒸汽消毒来说,其效果较弱。
3. 化学消毒方法对细菌的杀灭效果稍逊一筹,且可能对铺巾质地产生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外科手术中的消毒铺巾应选择高压蒸汽消毒方法,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外科腹部手术消毒流程(总1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腹部手术区消毒和铺巾1.适用手术类型:上腹部(如胃大切术)、下腹部(阑尾炎手术)、腹股沟区手术(疝气)2.目的:消灭拟作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
3.需要物品:卵园钳、消毒剂、棉球或纱布、弯盘、小铺巾四张、巾钳4把、中铺巾两张、大孔巾一张。
4.消毒范围:上腹部手术:上至两乳头连线、下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
下腹部手术:上至剑突、下至下肢上1/3,两侧至腋中线。
腹股沟区手术:上至肚脐线,下至下肢上1/3,两侧至腋中线。
5.消毒铺巾前准备:5.1术区皮肤于手术前一天,剃除体毛,擦拭污物,如油污、胶布痕迹等用松节油擦去,初步洗净消毒。
5.2换好手术用鞋,穿好洗手衣,戴好口包帽子,外科洗手消毒。
6.操作方法:6.1消毒:器械护士递卵圆钳,将消毒弯盘一起托起,悬于半空,巡回护士协助倒消毒液。
卵圆钳朝下45°角夹取纱布,蘸取适量消毒液,先挤少许消毒液于肚脐。
消毒顺序:从上到下,由内而外,绕开脐部。
消毒要点:不要遗漏,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皮肤,第二次消毒范围不超过第一次。
消毒完毕,消毒杯与软圆钳不能放回无菌器械台。
6.2铺巾:①接铺巾时不可触碰递巾者双手,铺巾时每块手术巾的反折部靠近切口。
铺巾的顺序是:先铺会阴侧,再铺铺巾者对面一侧,再铺头侧,最后铺靠近铺巾者一侧。
若铺巾完毕后要修正某一铺巾只能由手术区向外移。
②器械护士递巾钳,巾钳夹住无菌巾之交叉处固定。
③手部擦拭消毒凝胶,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铺中单,先铺脚,再铺头,保护手背,与助手抬高后同时放手。
④铺带孔的剖腹大单,将开口对准切口部位,短端向头部、长端向下肢,并将其展开。
铺盖时和其它助手一起,寻找到上、下两角,先展开铺上端,盖住患者头部和麻醉架,按住上部,再展开铺下端,盖住器械托盘和患者足端,两侧及足端应下垂过手术床缘30cm以下。
手术人员的无菌准备实验报告
外科实验一:无菌术(洗手、消毒铺巾技术)
实验要求:实验操作流程:1、2组进入401示教室讲解,3、4组进入402示教室讲解→更换拖鞋→进入男女更衣室更换洗手衣裤→戴好口罩帽子→按1、2、3、4组进入实验室进行授课,1组:东面洗手间,2组:外一实验室,3组:西面洗手间,4组:
外二实验室实验要求:
1、实验课前认真预习外科学总论指导书无菌术内容,本学期外科学技能操作实验课临床、全科、口腔专科:10节,全科:9节,临本:23节,不可迟到和早退、旷课,实验课程结束进行操作技能考核。
2、学生进入进入洗手间、和实验室需要戴好口罩和帽子,不用穿工作服,按照课表安排到一教四楼外总实验室上课。
3、学习委员需要将本班分好四组,各组设组长一名,按照学号尾数的单双号合理安排好,学号单号为1、2组男女搭配好,学号双号为3、4组男女搭配好,各组男女比例相符。
4、实验室提供:洗手衣裤和公用干净拖鞋,同学们可自备一双干净拖鞋以免交叉感染进入实验室,不更鞋子不能进入实验室。
5、各班需要自备物品时:外科学总论指导书、口罩、帽子、拖鞋可自备。
6、各位同学做好自身的准备,指甲修剪好,女同学头发盘好,不可披发上课。
7、各组长实验课结束后安排好值日生打扫卫生,打扫各组卫生区域,以及实验所用的擦手毛巾和毛刷,保证地面干净。
消毒铺巾综合知识讲座一、目的:消灭拟作切口处及其周围皮肤上的细菌,防止细菌进入创口内。
二、消毒前皮肤准备择期手术病人,手术前应对手术区进行清洗、剃毛和酒精消毒,并加以保护。
范围较广的剃毛原是皮肤准备的常规,例如任何腹部手术须剃去从乳头水平至耻骨联合水平、双侧腋中线之间的全部体毛。
现在通过临床研究证明,毛发经过洗涤剂清洗后并不带有多量细菌;只要将切口部位的粗毛剃去,使皮肤消毒剂能充分发挥作用,不剃去一般的细汗毛,并不增加手术切口感染率。
剃毛时间以接近手术为佳(但不应在手术室内进行)。
剃毛时勿损伤皮肤,应用安全剃刀,也可用除毛剂。
1.择期手术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术前一天要沐浴更衣,用肥皂温水洗净皮肤,尤其手术区域必须洗净。
注意清除脐或会阴等处的积垢,以免影响手术台上的皮肤消毒,如皮肤上留有膏药或胶布粘贴痕迹,需用乙醚或松节油擦净。
2.如为腹部手术应剃除阴毛;胸部和上肢手术应剃除同侧腋毛;头颅部应剃除一部分或全部头发,并用70%酒精涂擦,最后用无菌巾包裹。
3.心血管手术、器官移植术、人工组织植入术等术前须用3%碘酊和70%酒精涂擦;骨科的无菌手术须用碘配、酒精连续三天消毒准备,每天一次,用无菌巾包裹。
4.儿外科手术除在头部者以外不必去毛。
5.一般非急症手术,若发现病人皮肤切口处有红疹、毛囊炎、小疖肿等炎症,应延期手术,以免造成切口感染。
6.烧伤后和其它病变的肉芽创而施行植皮术以前,需换药尽量减轻感染和减少分泌物。
三、消毒方法1.检查消毒区皮肤清洁情况。
2.手臂消毒后(不戴手套),用无菌海绵钳夹持纱球(纱球蘸碘伏),一助完成。
3.普遍用0.5%碘伏进行手术区皮肤消毒。
因为该消毒剂有碘配相同的杀菌能力,又无碘酊对皮肤的刺激性。
用此剂消毒时只按上法涂擦两次,不用脱碘即可。
传统方法是术者洗手后用2-3%碘酊涂擦皮肤三遍,待干后用70%酒精消毒脱碘二遍。
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生殖器等部位,可选用刺激性小、作用较持久的0.5%碘伏消毒。
手术铺巾的那些事休息时间,和护理姐妹们无意聊起了手术铺单的方法,大家观点有所不同,对立分成了两组,第一组觉得铺单方法应该是(以腹部开放手术为例):先围切口铺四块治疗巾,然后上下两块中单,手术医生再次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带无菌手套后再铺洞巾。
第二组的观点是:先围切口铺四块治疗巾,然后,手术医生再次手消毒,穿上无菌手术衣、戴好无菌手套后,再铺中单和洞巾。
两组人员各抒己见讨论的好不热闹。
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铺单方法那,我翻看了相关资料,摘抄下来,供大家参考。
手术铺单原则(以腹部开放手术为例)1.铺单范围1.1既要显露手术切口,又要尽量减少切口周围皮肤的暴露1.2手术切口巾距离手术切口2~3cm以内铺置。
1.3手术铺单上方头端覆盖麻醉头架、下方脚端覆盖器械托盘。
1.4手术单应悬垂至手术床左右缘30cm以上。
2.操作要点2.1传递手术切口巾时,手术医生未戴无菌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洗手护士的手。
2.2手术医生铺切口巾后,再次进行外科手消毒,穿无菌手术衣、带无菌手套后与洗手护士铺置其他(它)层次的无菌手术单。
2.3洗手护士传递手术单时需手持单角,向内翻转遮住手背,不可暴露在手术单外。
2.4打开无菌手术单时不可触及操作者腰以下的无菌手术衣2.5不可随意移动已铺置的无菌手术单,如需移动只能向切口外移。
2.6应遵循先污后洁的原则:先铺相对不洁区(如下腹部、会阴部),最后铺靠近操作者的一侧。
3.棉布铺单操作要点3.1切口巾(治疗巾或孔巾):将四块治疗巾覆盖切口四周,交角固定。
也可一次铺下一块长方孔巾形成无菌区。
3.2铺手术单:遵循先头侧后足侧的原则铺置,覆盖麻醉头架及足侧,悬垂至手术床左右床缘30cm以上。
3.3手术切口周围及器械托盘至少覆盖4~6层无菌手术单,其他部位至少两层以上4. 铺单注意事项4.1手术铺单应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4.2布类铺单切口铺单1/3折边,确保手术铺单层数;手术切口周围保证4~6层覆盖。
手术区铺巾注意事项手术区铺巾是手术前准备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以下是对手术区铺巾注意事项的说明:1. 实施必要的无菌操作。
首先,手术区铺巾的前提是要进行必要的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包括润手、穿着无菌手套、急性无菌外科手术洗手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无菌操作时,要尽量避免触摸互相接触过的物品。
2. 选择合适的铺巾。
手术区铺巾选择要满足无菌化条件。
一般来说,无菌铺巾不应该有褶皱或者破损,不应该接触地面或者其他非无菌表面。
其次,铺巾的规格应该适当,不能过大或者过小。
3. 铺巾的铺放方式。
手术区铺巾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铺放,比如,在铺巾的过程中,铺巾不应该被拉过其他无菌区域,要尽量减少人员的进出。
铺放的顺序应该是从内部向外层,逐渐向四周延伸,这可以减少污染的风险。
4. 注意铺巾的交叉汇合。
手术区内可能存在的大量的洒落物,如血液、组织液等,在铺巾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铺巾的交叉汇合。
这是指在铺巾的过程中,不同部位的铺巾因为差不多的规格,会在某个地方交叉不落。
为了安全起见,需要特别注意这个环节,以避免铺巾交叉后产生的潜在风险。
5. 仔细检查铺巾。
在手术区铺巾的过程结束后,需要进行仔细检查,以确保铺巾符合无菌要求。
同时,需要确认是否在铺巾上发现异物或者是否存在松脱的情况。
如果存在这些问题,需要对铺巾进行替换,以保证手术的安全性。
总的来说,手术区铺巾是手术前准备工作的必要步骤,其质量和方法会直接影响手术过程中的分泌和感染,因此需要在进行铺巾时注重细节,保证无菌条件的实施,并且严格遵循铺巾的交叉汇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