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免疫学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5.62 MB
- 文档页数:11
医学免疫学医学免疫学首都医科大学免疫学系 李蕴Tel:83911825liyun666@医学免疫学第一章 绪 论前言人类的发展历史是与传染病不断斗争的历史,即使高科技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人类仍然面临传染病的威胁。
免疫学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免疫现象的观察和认识、免疫学的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疾病认识和防治并生并存。
免疫学是一门古老学科,又是一门充满活力、迅猛发展的前沿学科。
主要内容第一节医学免疫学概述•免疫与免疫学•免疫系统及其组成部分的主要作用•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的类型和作用特点•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过程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和重要成就第一节医学免疫学概述历史的灾难:传染病/战争传染病•黑热病:3次大流行。
其中1次,542-543年,东方、东罗马、欧洲,有1/4人口( 约2500万人死于黑热病)。
•鼠疫:3次大流行。
其中一次,在600多年前,欧洲2400万人丧命。
•流感:1918.3-1919.1的10个月内,有5000万人死亡,人数多于第 1次世界大战战亡人数(900万军人死亡、2000万人受伤、 1000万人饿死病死)。
2003年,全球累计SARS患者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
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
战争•一战:动员兵力7340万余人,参战部队2900万人,死于战场的约1000万人,受伤约2000万人。
•二战:共有5700万人死亡。
“我的天哪!大街上没有人走动,景象一片凄惨。
许多人病倒在街头......我遇到的每个人都对我说,某某病了,某某死了......”佩皮斯于1665年10月16日免疫与免疫学免除税赋,免除差役 immunis 免于疫患,免除瘟疫免于疫患,免除瘟疫 immunity免疫(immunity)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第一节 医学免疫学简介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后发生免疫应答及其清除抗原的规律,并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病理过程和疾病的机制。
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 (一)免疫(immunity)概念的产生人类很早就观察到瘟疫的“病后免疫”现象,将这种对相同疾病的再次感染具有抵抗力称为“免疫” 免疫系统 组成现代解释:免疫是(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抗原 Ag :凡是能被T 及B 细胞识别,并刺激T 及B 细胞(免疫系统)进行特异性免疫应答(使免疫系统对其发生识别和排除反应)的物质。
人体免疫系统可识别和清除的“抗原”包括:外界侵入人体的病原体等 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死亡的细胞或其他有害成分 进入体内的他人/动物的细胞或其他成分(二)免疫功能1.免疫防御( immune defence ):防止外界病原体入侵,识别和清除入侵的病原体和其他有害物质(对外)。
异常表现: 反应过低或缺如—免疫缺陷(易感染)反应过强或过长—超敏反应(清除病原体的同时导致机体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2.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识别和清除肿瘤细胞、衰老或凋亡细胞等自身体内出现的“非己”抗原(对内)。
异常表现:反应低下——免疫缺陷,发生肿瘤或持续性病毒感染。
3.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1)自身免疫耐受:指免疫系统对自身正常组织细胞等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
(2)免疫调节:指免疫系统具有将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调控在适当强度和范围内的能力。
通过这两种机制达到机体和免疫系统内环境稳定。
异常表现:(反应过强)一旦免疫耐受被打破,或免疫调节功能紊乱,免疫防御和/或免疫监视功能也将异常,将导致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 的发生。
免疫系统还参与构成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系统(如单纯疱疹病毒),既调节机体的整体功能,又调节免疫系统本身的功能,在维持整个机体内环境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能力,在正常情况下,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细胞、,免疫分子及淋巴循环网络组成,是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和行使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
*免疫防御(immunological defense):是指机体防御及清除病原体的功能。
免疫功能过高-超敏反应;过低-免疫缺陷症。
*免疫监视(immunological surveillanc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监视并清除体内出现的突变细胞的功能。
免疫监视功能的异常可导致肿瘤的发生或持续性的病毒感染。
*免疫自稳(immunological homeostasis):是指免疫系统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或其他成分,通过免疫网络调节免疫应答平衡的功能。
免疫自稳功能异常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机体的免疫细胞对抗原物质进行识别,继而活化、增值、分化,产生效应的过程,是多细胞系及多种免疫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第二章抗原抗原(antigen,Ag):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即能与T细胞的TCR及B细胞的BCR结合,促使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者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是指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诱导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免疫反应性,antigenicity):是指抗原能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特异性:是指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即某一特定抗原只能刺激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且仅能与该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能被抗体、BCR或TCR识别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物质。
免疫学知识分章节归纳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1)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的病原体,此功能过低或缺失易发生免疫缺陷病,应答过强发生超敏反应(2)免疫监视: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易导致肿瘤的发生(3)免疫自身稳定: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机制。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1、骨髓功能: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和产生抗体的主要部位2、胸腺功能:是T细胞分化发育的场所;免疫调节作用;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
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1、淋巴结 (浅皮质区是非胸腺依赖区深皮质区是胸腺依赖区)2、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滤作用。
2、脾 (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主要含B细胞)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
3、粘膜相关淋巴组织主要分布于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
其功能和特点为:1).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2).产生分泌型lgA。
第三节淋巴细胞归巢及再循环1、参与再循环的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胞。
2、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1)使体内淋巴细胞在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分布更趋合理2)增加淋巴细胞与抗原及抗原提呈细胞接触的机会3)使机体所有免疫器官和组织联系称为一个有机整体第三章抗原第一节1、抗原:指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B/T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2、免疫原性:指抗原被T/B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识别及结合,诱导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能力。
3、免疫反应性:抗原与其诱导产生的免疫应答效应物质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完全原性;一些小分子不能诱导免疫应答,仅与应答效应物结合,称为不完全抗原)4、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抗原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功能单位。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学:是研究免疫应答的过程和机制的科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科学;是研究免疫系统功能异常与相应疾病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的科学。
2、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对自身成分形成免疫耐受,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第三章:抗原1、抗原:是指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能力(产生抗体或致敏T细胞)3、抗原性(antigenicity):能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4、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一种抗原决定基(表位)决定一种特异性,可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相应的抗体。
5、T细胞决定基:T细胞决定簇位于抗原分子内部,必须由APC将抗原加工处理为小分子多肽并与MHC分子结合,然后才能被TCR所识别,为线性决定簇。
6、B细胞决定基:BCR能与未经APC加工的抗原发生反应,其识别的靶结构主要位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表位,为构象或线性表位。
7、共同抗原表位:存在两种不同抗原间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8、交叉反应:一种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除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反应外,还与其他相关的抗原发生反应9、异种抗原10、同种异性抗原: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抗原。
11、自身抗原: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自身正常组织不产生免疫应答,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12、异嗜性抗原:是一类与种属无关的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13、佐剂:属非特异免疫增强剂,与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入机体后,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此物质称免疫佐剂。
14、丝裂原:有丝分裂原,非特异性激活某一类淋巴细胞的全部克隆。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1、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B细胞膜上的抗原受体,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有分泌型和血清抗体膜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