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MEA经典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新版PFMEA案例
过程失
面无锈蚀、磕碰
、划痕
清洗洁度,机体安装
后,能够降低发动
机产生异响的概率
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
2.每季度对维护保养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确认。
3.每月度对清洗剂的更换频次进行检查确认。
量异常;
对最终用户影响:无
点;
料:清洗剂不能满足除污、防锈要求,清洗剂过期,未得到监控法:超声波清洗机内的液体未及时更换,液体变质:
进行维护保养;3.确定清洗剂液体更换周期,并明确在作业标准中。
对机体表面100%检查针对失效起因:
1.每半年对人员的能力评影响交付或交付后顾客投诉;
对主机厂影响:表面存在锈斑、有磕碰点和划痕人员取放工件
时与传输带表面碰撞;
机:传输带长时间训,提高质量意识。
2.制定维护保养
措施。
PFMEA实例分析PFMEA(Potential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潜在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是一种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用于探索潜在的失效模式、评估其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的影响,以及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来降低风险。
下面是一个PFMEA实例分析。
假设我们要分析一个制造公司的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零件加工。
我们将使用PFMEA来评估并降低潜在的失效模式和影响。
第一步是识别可能的失效模式。
对于零件加工环节,可能的失效模式包括:1.零件加工尺寸不准确2.零件加工表面粗糙度超标3.零件加工过程产生内部应力4.加工过程中产生划痕或损伤第二步是评估这些失效模式对产品的影响。
针对上述失效模式,我们可以进行以下评估:1.尺寸不准确可能导致零件不适配、装配困难、功能失效等问题。
2.表面粗糙度超标可能导致密封失效、摩擦增大等问题。
3.内部应力可能导致零件变形、脆化等问题。
4.划痕或损伤可能导致零件强度降低、外观缺陷等问题。
第三步是评估当前的失效预防控制措施。
我们可以询问工艺工程师、操作员和质量控制人员等,以了解当前生产过程中已经采取的措施。
例如,我们可能已经实施了以下措施:1.使用精确的加工设备和工具,确保尺寸准确性。
2.控制切削速度和刀具磨损情况,以确保表面粗糙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热处理和退火等工艺控制,以减少内部应力的产生。
4.使用防护设备和定期维护保养,以减少划痕或损伤的发生。
第四步是根据评估结果识别潜在的失效模式和影响的优先级。
考虑到产品的重要性、客户需求以及上述评估结果,我们可以确定尺寸不准确和表面粗糙度超标对产品影响最大。
因此,这两个失效模式将被认为是优先级较高的失效模式。
第五步是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这些优先级较高的失效模式和影响。
基于上述失效模式和影响的分析,在此应用中我们可能会采取以下预防控制措施:1.实施更严格的尺寸测量和控制,以确保尺寸准确性。
六步法pfmea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案例背景:某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个频繁出现的问题:某零部件的尺寸偏差过大,导致装配时无法完全契合,进而影响产品的性能和质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司决定使用六步法PFMEA 进行分析和改进。
步骤一:确定分析范围团队确定了分析的范围为某零部件的生产工艺。
他们明确了问题的具体表现,以及对产品性能和质量的影响。
团队还确定了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可能引起零部件尺寸偏差的潜在故障模式,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步骤二:收集相关信息团队开始收集相关信息,包括零部件的设计图纸、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参数、材料性质等。
他们还对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并与相关工程师和操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步骤三:识别潜在故障模式通过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团队识别出了可能导致零部件尺寸偏差的潜在故障模式。
包括:材料供应质量不稳定、设备操作不规范、工艺参数设置不当等。
每个故障模式都被赋予一个风险等级,以确定其重要性和优先级。
步骤四:确定故障影响团队分析每个故障模式的影响范围,包括对产品性能、质量、交付时间等方面的影响。
他们还评估了每个故障模式的可能性和频率,以确定其潜在风险。
步骤五:制定改进控制措施基于对故障模式和影响的分析,团队制定了一系列改进控制措施,以降低潜在风险。
加强材料供应商管理、优化生产工艺流程、规范设备操作规程等。
每个控制措施都被赋予一个责任人和执行时间表,以确保实施和落实。
步骤六:跟踪和持续改进团队制定了一个跟踪和持续改进计划,以监控改进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效果。
他们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审查,继续识别和解决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确保质量和性能的持续提升。
通过六步法PFMEA的分析和改进,该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成功解决了零部件尺寸偏差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损失,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PFMEA第五版实例Item (Part #):Process Responsi bilityModelYear(s)/Program(s)Core Team:FAMILY OF PARTS: P1市场部/开发部/制造部/采购部/物流部/质保部POTENTIAL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PROCESS FMEA)APQP TEAM外购件领取(1);buyer:⽆影响(1)位料(2);存储在不开箱数量差异(6);buyer:⽆影响(1)视检查不⾜(3);操作员和不对成品产⽣损伤对成品产⽣损伤supplier:部分(⼩于100%)外购件需要报废(6);Coustomer:不合格产品流⼊客户(6);buyer:⽆影响(1)6检验员技能不合格4技能评定/培训培训记录/技能矩阵更新61442装车⽅法正确装车⽅法不正确supplier:产品变形或损坏(6);Coustomer:不合格产品流⼊客户(6);buyer:⽆影响(1)6仓管员技能不合格4技能评定/培训培训记录/技能矩阵更新71682产品防护正确产品防护不正确supplier:产品变形或损坏(6);Coustomer:不合格产品流⼊客户(6);buyer:⽆影响(1)6仓管员技能不合格4技能评定/培训培训记录/技能矩阵更新71682出货检验240发运Preparedby:FMEADate (Orig.)FMEADate (Rev.)。
PFMEA分析范例一、背景介绍随着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的风险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PFMEA(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即过程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是一种旨在识别和评估生产过程中潜在风险和可能发生故障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个PFMEA分析的范例,以期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方法。
二、案例描述假设我们要分析的是某家汽车制造厂的发动机组装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和故障模式。
三、PFMEA分析步骤1. 确定分析团队:由汽车制造厂的工程师、质量控制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组成。
他们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和专业知识来准确识别和评估风险。
2. 列出过程步骤:详细描述发动机组装的所有步骤,从准备零部件到最终测试,确保没有遗漏。
3. 识别潜在失效模式:对每个步骤逐一进行讨论和分析,识别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
例如,在零部件准备阶段,可能存在零部件选错、零部件损坏或丢失等错误。
4. 评估失效后果:对于每个失效模式,评估其对整个发动机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
例如,零部件选错可能导致发动机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5. 评估失效发生概率:考虑各种因素,如操作人员技能水平、设备可靠性、材料质量等,评估失效的发生概率。
例如,操作人员技能水平较低可能增加零部件选错的概率。
6. 计算风险优先级数值(RPN):根据失效的后果和发生概率,计算风险优先级数值。
RPN的计算公式为:RPN = 后果严重性 ×发生概率 ×检测能力。
例如,如果某个失效模式的后果严重性评分为10,发生概率为8,检测能力为9,则该失效模式的RPN为720。
7. 制定改进措施:对于RPN值较高的失效模式,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来降低风险。
例如,针对零部件选错,可以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和审查流程,以减少错误发生的概率。
8. 实施改进措施:将制定的改进措施纳入发动机组装过程,并确保实施有效。
挤出PFMEA第四版实例一、本文概述1、PFMEA的定义和重要性PFMEA,即过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制造过程中潜在失效模式的工具。
它帮助我们识别、评估和排序潜在的制造过程缺陷,以便在生产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减少交货期延误。
PFMEA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够系统地分析制造过程中的潜在风险,并量化这些风险对最终产品质量的影响。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在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医疗器械和其他高风险领域,PFMEA已经成为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还为组织提供了一种实用的工具,以识别和解决潜在的制造过程问题,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之,PFMEA是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工具,能够识别和评估制造过程中的潜在失效模式,从而采取预防措施,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并减少交货期延误。
在未来,随着生产过程日益复杂化和客户需求多样化,PFMEA的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
2、PFMEA的历史和发展PFMEA(Process F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善制造业过程中潜在失效模式的工具。
自1960年代初期以来,PFMEA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并且已经成为许多质量和安全标准的要求。
最初的PFMEA方法是在1960年代初期由美国宇航局(NASA)开发的。
当时,NASA正在开发一套新的宇宙飞船系统,他们需要一种可靠的方法来确保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
于是,PFMEA作为一种特殊的故障模式分析方法,能够系统地识别和评估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PFMEA逐渐在汽车、电子、医疗和其他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到了1980年代,PFMEA已经成为ISO质量管理体系(ISO 9000)的一部分,并且被广泛接受为行业标准。
PFMEA目录简介概念论述原理分析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案例分析简介概念论述原理分析模式及后果分析PFMEA案例分析简介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简称PFMEA)PFMEA是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的英文简称。
是由负责制造/装配的工程师/小组主要采用的一种分析技术,用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种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相关的起因/机理已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论述。
概念论述PFMEA是过程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Process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的英文简称。
是由负责制造/装配的工程师/小组主要采用的一种分析技术,用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各种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相关的起因/机理已得到充分的考虑和论述。
失效:在规定条件下(环境、操作、时间),不能完成既定功能或产品参数值和不能维持在规定的上下限之间,以及在工作范围内导致零组件的破裂卡死等损坏现象。
严重度(S):指一给定失效模式最严重的影响后果的级别,是单一的FMEA范围内的相对定级结果。
严重度数值的降低只有通过设计更改或重新设计才能够实现。
频度(O):指某一特定的起因/机理发生的可能发生,描述出现的可能性的级别数具有相对意义,但不是绝对的。
探测度(D):指在零部件离开制造工序或装配之前,利用第二种现行过程控制方法找出失效起因/机理过程缺陷或后序发生的失效模式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或者用第三种过程控制方法找出后序发生的失效模式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
风险优先数(RPN):指严重度数(S)和频度数(O)及不易探测度数(D)三项数字之乘积。
顾客:一般指“最终使用者”,但也可以是随后或下游的制造或装配工序,维修工序或政府法规。
原理分析PFMEA的分析原理PFMEA的分析原理如下表所示,它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确定与工艺生产或产品制造过程相关的潜在失效模式与起因;(2)评价失效对产品质量和顾客的潜在影响;(3)找出减少失效发生或失效条件的过程控制变量,并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4)编制潜在失效模式分级表,确保严重的失效模式得到优先控制;(5)跟踪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更新失效模式分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