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的概念与种类
- 格式:pptx
- 大小:251.68 KB
- 文档页数:46
文书学名词解释文书学笔记第一章1、文书: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为处理各种事务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效用的信息记录2、文书的形成条件:(1)文字的形成是文书产生的必要条件(2)社会组织的形成是文书产生的充分条件3、文书发展和进化的表现形式:(1)文书的制成材料(2)文书的用途和格式4、文书同公文、文件的区别与联系:(1)文书和文件是两个十分相近的概念,它们的形成主要源于历史和习惯两个因素。
但文书还可指从事此项工作的职业和人,而文件则不具备。
(2)公文是文书的一种类型。
公文是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文书或文件。
5、文书的特点:(1)文书的记录性:是文书内容对社会现象的反映状态,它是由文书的形成过程及其结果决定的(2)文书的传递性:是文书实体作为信息形式的运行状态,它是由文书的制作目的决定的6、文书的作用:(1)传播信息作用(2)凭证依据作用7、文书工作的形成与确立的时期:(1)形成时期的主要标志:A、有了专门负责文书工作的人员B、出现了文书工作的制度(2)确立时期的主要标志:A、文书工作的组织逐步完备B、形成了一套文书处理制度8、文书工作的变革与发展的时期:(1)变革时期主要表现:A、颁布和修订了公文程式条例B、对文书工作进行改革(2)发展时期主要表现:A、完善文书管理制度B、组建文书工作体系C、研究文书工作规律9、文书学的酝酿阶段:自文书及文书工作的形成到20世纪初,体现三个方面:(1)汇集文书的资料(2)研究文书的撰制(3)制定文书工作规则10、文书学的形成阶段: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末11、文书学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标志:(1)设立专门的文书学研究机构(2)出版大量的文书学学术专著12、文书学的基本特征:(1)应用性与理论性的统一(2)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13、学习文书学的意义:(1)有利于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2)有利于总结管理活动的经验(3)有利于提高公务人员的技能第二章1、公务文书:简称公文,是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信息记录2、公务文书的特点:(1)是由法定作者制发的(2)具有法定的权威性(3)具有现行效用(4)具有规范的体式(5)具有特定的处理程序3、法定作者:是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社会组织及其领导人4、公文现行效用:是公文在其内容所针对的现行公务活动中直接发挥实际效力,具有依据和凭证功能5、公文不同于图书、情报、档案等其他文献形式的主要特征:公文的特点,是公文区别其他文书,乃至图书、情报、档案等其他文献形式的基本属性,公文的具体特点如题2。
行政文书的类型与分类行政文书是指由行政机关依法制作、发布的具有行政效力的书面文件。
行政文书在行政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工具。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内容,行政文书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和分类。
本文将对行政文书的类型与分类进行详细介绍。
一、行政文书的类型1. 决定书:决定书是行政机关对特定事项作出的具有强制力的行政行为的书面表达。
决定书通常包括行政机关的决定内容、理由、依据、期限等要素,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
例如,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许可决定书等。
2. 通知书:通知书是行政机关向特定对象传达信息、告知事项的书面文件。
通知书通常包括行政机关的通知内容、要求、期限等要素,具有告知义务和法律效力。
例如,行政处罚通知书、行政许可通知书等。
3. 批复书:批复书是行政机关对特定申请或请求作出的书面回复。
批复书通常包括行政机关对申请或请求的答复、意见、决定等要素,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
例如,行政许可批复书、行政复议批复书等。
4. 证明书:证明书是行政机关对特定事实或情况进行证明的书面文件。
证明书通常包括行政机关对事实或情况的证明内容、证明对象、证明依据等要素,具有证明效力。
例如,户口证明书、学历证明书等。
5. 通告书:通告书是行政机关向社会公众发布重要信息、通告事项的书面文件。
通告书通常包括行政机关的通告内容、要求、期限等要素,具有告知义务和法律效力。
例如,环境保护通告书、公告通告书等。
二、行政文书的分类1. 行政处罚文书:行政处罚文书是行政机关对违法行为作出的处罚决定的书面表达。
行政处罚文书通常包括违法行为的事实、处罚的依据、种类、幅度等要素,具有强制执行力。
例如,行政罚款决定书、行政拘留决定书等。
2. 行政许可文书:行政许可文书是行政机关对特定申请作出的许可决定的书面表达。
行政许可文书通常包括许可的条件、期限、范围等要素,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
例如,行政许可批复书、行政许可通知书等。
3. 行政合同文书:行政合同文书是行政机关与其他主体签订的具有行政效力的合同的书面表达。
文书有哪些种类文书按其使用者的身份,可以分为私人文书和公务文书。
私人文书是个人或者家庭、家庭在其活动中形成和使用的文书,如书信、日期、自传、遗嘱、家谱、著作手稿、房契、地契等。
公务文书即公文,也称为狭义的文书。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公文的分类问题。
公文种类很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第一,按照作用可以将公文分为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两类。
通用公文是各个领域的机关和部门普遍使用的,反映领导和行政管理活动的文件材料。
通用公文又可以分为法定公文和非法定公文两类,法定公文是指现行的《条例》和《办法》等法规文件中规定使用的文种,《办法》规定的用于行政机关的公文共有13种,《条例》规定的用于党的机关的公文有14种。
剔出二者重合的部分,计有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决议、指示、公报、条例、规定18种。
非法定公文是与法定公文相对而言的名称,也称机关常用公文,是指《办法》和《条例》规定的18种之外但又在机关中经常使用的其他公文,如计划、总结、简报等。
专用公文是某些专业领域的机关或各种机关领域中的专业对口部门在专业活动中产生和形成的文件材料。
这类文书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如司法文书、对外文书、统计文书、经济文书、会计文书、军事文书、科技文书等。
第二,按行文方向可以将公文分为下行文、平行文和上行文三类。
下行文是上级组织对所属的下级组织的行文,如命令、通知、指示等。
平行文是不相隶属的社会组织包括平级组织之间的行文,如行政公文中的函。
上行文是下级组织向上级组织的行文,如请示、报告等。
第三,按来源和使用范围可以将公文分为外发文件(发文)、手来文件(收文)和内部文件三类。
一个社会组织为了完成自己的职责范围内的任务,一方面要与上下级和同级有关组织进行联系,另一方面要在组织内部进行分工、安排工作。
前者形成的是发文和收文,它们反映本组织与其他组织活动的联系;后者形成的是内部文件,反映组织内部的活动。
常用的15种公文类型公文,全称公务文书,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按照严格的、法定的生效程序和规范的格式制定的具有传递信息和记录作用的载体。
下文是收集的关于15种公文的类型整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5种公文类型一、通知概念:通知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时所用的一种简易公书。
它的功能主要是布置工作、告知事项。
是一种下行文。
具有内容单纯,行文简便和执行性、指导性、告知性、简约性的特点。
根据功能特点,通知主要有五种类型:指令型通知、转发型通知、事项通知、会议通知、任免和聘用通知等。
指令型通知(对概念的认识要顾名思义)主要用于向下布置和安排工作,《公安局关于上报大练兵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的通知》,《公安局关于坚决遏制违反五条禁令苗头的紧急通知》。
转发型通知,主要用于批转、转发上级有关文件,《公安局关于转发公安部〈关于通知〉的通知》。
事项通知,主要用于告知已发生变化的一些工作事项,引起大家重视。
如《关于110、122、119三台合一的通知》,《关于停止使用市局扫黄办印章的通知》。
会议通知和任免通知比较简单。
写作:首先要搞清楚写什么(要写的主旨和内容),再考虑怎么写(文章的体裁格式)。
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公安局关于工作的通知》。
主送机关:对谁发通知。
正文:主要包括通知原因、通知事项、通知要求三部分。
①通知原因,首先要写明主要依据,即为什么要发通知(如根据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或根据工作的需要等),根据文件精神(依据),结合本局实际(针对性,找出文件与工作之间的结合点),为更好地搞好工作(通知意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过渡语)引起下文。
②通知事项。
交待工作任务、阐明具体措施,这里事项要具体,重点要突出,可分条写出(1、2、3,...),简单的通知可不分条,一次性陈述写出。
③通知要求。
对有关政策界限、完成期限、怎样上报等提出具体要求,最后以特此通知、请认真贯彻执行等惯用语结束。
日常应用文书及常见的文书种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文书其实无处不在,像空气一样,让我们呼吸得毫无压力。
不过,提到文书,许多人可能就头疼了,觉得那些公式化的东西千篇一律,难以捉摸。
但其实,文书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很多大门,让沟通变得更顺畅。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日常应用文书的种类,顺便给大家解解闷,哈哈!1. 文书的“家族”1.1 通知说到通知,大家肯定不会陌生,基本上我们每天都会碰到。
它就像是妈妈的唠叨,总是告诉你该干啥不该干啥。
比如学校的通知,简直是生活的“指南针”,有了它,我们才能准时上课,按时交作业。
不过,通知也可以有趣一些,想象一下,如果学校的通知像一封情书,那内容肯定是“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举办一次超有趣的运动会,快来和我一起燃烧卡路里吧!”这样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心动呢?1.2 请假条请假条就更能体现我们的情感了,毕竟这可是我们向老师、老板“求饶”的时候。
有时候写请假条,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边想“我要好好休息”,另一边又觉得“我真不想让老师担心”。
想象一下,如果请假条里写的是:“亲爱的老师,今天我想跟我的床进行一场亲密的接触,期待您能理解我的心情。
”那老师是不是会心一笑,觉得你很真实呢?2. 商务文书的魅力2.1 合同接下来聊聊商务文书。
合同就是那种严肃得让人不敢小觑的东西。
想想看,签合同就像是婚姻宣誓,承诺是最重要的。
可合同里面的条款就像是大妈的家长里短,复杂得让人眼花缭乱。
但是如果能把它写得简明扼要,甚至加点幽默,客户看了也许会觉得:“哇,这公司真有意思!”2.2 报告再来就是报告,简直是“职场神笔马良”。
报告可以展现我们的专业能力,但写得太死板,估计连自己看了都想睡。
试想如果你的报告开头是:“亲爱的领导,今天我想跟您聊聊数据背后的秘密。
”这样是不是能吸引眼球,调动起大家的兴趣呢?3. 私人信件的温暖3.1 申请书申请书也是一类文书,像是你向心仪的大学、公司发出的情书。
说实话,申请书就像是你在打扮自己,千方百计让对方注意到你。
公文文书的种类
公文文书是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组织机构用于行政管理、业务沟通和信息传递的文件,主要目的是规范管理、明确权责、记录事实和传达信息。
常见的公文文书种类包括但不限于:
1. 公文:是政府机关或单位为了处理行政事务、发布政策、传达指示或通知等目的而制作的文件,如公告、通知、命令等。
2. 报告:包括工作报告、调研报告、年度报告等,用于呈报工作进展、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或总结某项工作。
3. 函件:包括公函、私函、往来函等,用于单位间或个人之间的书信往来,传递信息、请求意见、确认事宜等。
4. 议定书/合同:是双方或多方达成一致意见、确认权利义务、约定合作关系的文件,如合同、协议、议定书等。
5. 审批文件:包括审批表、审批单、批复等,用于行政审批、文件签发和管理。
6. 公告通告:用于向特定对象或公众发布信息、通告或公告事项的文件,如招标公告、通告栏内容等。
7. 表格/申请表:用于记录特定信息、申请特定事项的表格文书,如申请表、登记表、调查表等。
8. 决定/通知书:用于规范和明确某项具体事务的处理方式,如决定书、通知书等。
以上列举的是常见的公文文书种类,不同行业和机构可能会有特定的文书形式和名称,用途也会有所不同。
这些文书种类通常用于规范和记录组织内外的沟通和事务处理,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行政工作的有序进行。
公文的概念、特点、作用和种类一、概念、特点和作用(一)概念: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它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定团体等组织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材料。
(二)公文具有三个特点:1、权威性。
首先,由法定的作者制成和发布;其次,无论是事实、数字还是各种意见、结论,一旦进入正式公文,就不能任意更改、解释、否定。
第三,公文是机关、团体、组织的喉舌、意图,是其开展工作的依据。
2、规范性。
公文的撰写和处理,从起草到成文,到收发、传递、分办、立卷、归档、销毁等等,都有一套规范化的制度。
另外,公文具有特定的体式。
其文体、结构、用纸的尺寸、文件标记都有统一的规定。
3、工具性。
公文是各机关、团体、组织在公务管理过程中最经常、最大量使用的一种工具。
公务管理的方法很多,而最科学最正规的方法是利用公文。
(三)公文的作用有五个:1、指导作用。
公文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工作进行领导与指导的一种工具,上级领导机关通过制发公文来部署工作,对下级的工作进行具体的领导与指导。
2、管理作用。
公文具有管理公务的基本职能。
各机关通过制发公文来表达意图,传达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各方面的意向,实现起管理职能。
3、规范作用。
首先,公文是法律规范的体现形式,而法律规范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其次,法规文件是我们进行各项工作、开展各项活动的基本依据。
4、沟通作用。
上下级或平行单位利用公文开展工作、交流信息。
5、凭证作用。
公文具有法定效力,可以作为办事的依据、工作的指针,俗话说:“按红头文件办事”就是这个意思。
同时,公文也是机关工作的记录和保存。
二、公文的种类(一)从行文关系上划分有三种。
行文是指一个机关给另一机关的发文。
1、上行文。
下级向它所属的上级领导机关的行文,即自下而上的行文。
如报告、请示。
2、下行文。
上级领导机关给其所属的下级机关的行文,即自上而下的行文。
如命令、决定、指示、批复等。
3、平行文。
同级机关或者互不隶属机关之间的行文。
15种公文类型分类什么是公文?自古以来定义甚多,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下文是15种公文类型分类,欢迎阅读!15种公文类型分类一一、通知概念:通知是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时所用的一种简易公书。
它的功能主要是布置工作、告知事项。
是一种下行文。
具有内容单纯,行文简便和执行性、指导性、告知性、简约性的特点。
根据功能特点,通知主要有五种类型:指令型通知、转发型通知、事项通知、会议通知、任免和聘用通知等。
指令型通知(对概念的认识要“顾名思义”)主要用于向下布置和安排工作,《××公安局关于上报大练兵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事迹的通知》,《××公安局关于坚决遏制违反五条禁令苗头的紧急通知》。
转发型通知,主要用于批转、转发上级有关文件,《××公安局关于转发公安部〈关于××通知〉的通知》。
事项通知,主要用于告知已发生变化的一些工作事项,引起大家重视。
如《关于110、122、119三台合一的通知》,《关于停止使用市局“扫黄办”印章的通知》。
会议通知和任免通知比较简单。
写作:首先要搞清楚写什么(要写的主旨和内容),再考虑怎么写(文章的体裁格式)。
通知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标题: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
《××公安局关于××工作的通知》。
主送机关:对谁发通知。
正文:主要包括通知原因、通知事项、通知要求三部分。
①通知原因,首先要写明主要依据,即为什么要发通知(如根据上级××文件、会议精神或根据××工作的需要等),根据××文件精神(依据),结合本局实际(针对性,找出文件与工作之间的结合点),为更好地搞好工作(通知意义),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过渡语)引起下文。
②通知事项。
交待工作任务、阐明具体措施,这里事项要具体,重点要突出,可分条写出(1、2、3,...),简单的通知可不分条,一次性陈述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