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20
三国演义故事诸葛亮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作战时,刘备被袁绍派往汝南袁绍的本郡一带活动,以扰乱曹操的后方。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打败袁绍后,亲自率军进击刘备,备逃到荆州,刘表令备屯驻新野,看守荆州的北门,以防曹操。
从这时起,备在荆州居住达十年之久。
荆州靠近中原,情况比较安定,北方士大夫到这里避难的很多。
刘表是一个徒有虚名而缺乏实际才干的人,他既不能利用曹操同袁氏交兵的机会袭取许都,又不能收用荆州土着及侨居的许多人才。
所以当刘备来到荆州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
刘备本人深切认识到自己所以屡遭挫败,主要是由于没有优秀的参谋人员,所以对访求人才,十分注意。
当时襄阳有一个名士司马徽,擅长识别人才,人称“水镜”。
备找他访问天下大计。
司马徽自称“儒生俗士,不识时务”。
而在备面前夸奖号称“卧龙”和“凤雏”的两个年轻俊杰。
备问是谁?他说就是诸葛亮和庞统。
另外,已经归附刘备的徐庶也向备称述诸葛亮好比是潜伏在人世间的龙。
两人不约而同的介绍,自然引起了刘备的深切关注,他立即对徐庶说:“君与俱来”。
徐庶说:“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宜枉驾顾之”。
徐庶自从跟随刘备以后,极为备所器重,他这样称赞诸葛亮的才能和风格,怎能不引起刘备对诸葛亮的倾慕和向往呢!于是刘备郑重而谦逊地前往隆中求见诸葛亮,第一次没有见到,第二次又落了空,到第三次才获得了亮的接见。
相见之后,刘备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诸葛亮在答语中,先用曹操打败袁绍的事例,说明只要措置得当,弱者也可以变强。
然后指出现在曹操强大,一时难同他死打硬拼。
江东的孙权亦无隙可击,只能利用孙权,共同对付曹操。
接着,亮又言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是凡庸之辈,难以守住基业。
他们下边的智能之士,都想另择明君。
诸葛亮肯定了刘备具有“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及“思贤如渴”等优点。
同时提出了今日之计,应先取荆、益,再图曹氏的战略部署。
三国演义诸葛亮人物介绍
摘要:
1.诸葛亮的个人背景和成就
2.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文学形象
3.诸葛亮的历史形象
4.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
5.诸葛亮的代表作品和历史影响
正文: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中国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以智谋和才干闻名于世,被誉为“千古奇才”。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诸葛亮被描绘成一位极具智慧和谋略的人物。
他擅长制定战略、运筹帷幄,能够准确预测敌人的动向,精心设置陷阱蒙蔽敌方,并且行军布阵、奇门遁甲无一不精。
他忠诚于蜀汉政权,是刘备集团的第一谋臣。
在小说中,诸葛亮的多智而近妖,几乎可以说是三国第一谋士。
然而,在历史中,诸葛亮虽然也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并没有小说中那样夸张的军事才能。
他是一位人格高尚的政治家,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诸葛亮的领导下,蜀汉政权在战乱中得到了稳定和发展。
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在历史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他的代表作品有《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的地位和影响非常深远,被誉为“忠武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