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V与全飞秒的比较
- 格式:docx
- 大小:14.73 KB
- 文档页数:2
达芬奇飞秒激光治疗近视的优势“光”代替“刀”现代医学领域的革命性突破现代医学领域的革新和发展具有相当大的突破性.如:在脑外科领域,伽玛刀代替了传统手术刀,医生们利用伽玛刀已经可以进行多种脑部手术甚至是开颅手术;在普外科领域,电离、射频、等离子、激光也已全面应用到各种外科手术领域,代替传统手术刀为患者带来更多微创、安全的手术解决方案。
在眼科等医疗领域,“光”代替“刀”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飞秒激光是激光眼科领域尖端技术,是最初服务于美国军方的“神秘之光”。
它能聚焦到比头发的直径还要小得多的空间区域,进行微精细加工。
飞秒技术的优点1、不受角膜曲率影响,矫治范围更广泛过去受角膜厚度影响,有近10%的患者因近视太深、角膜太薄,基本无法接受传统的LASIK等激光手术。
而飞秒激光手术不受角膜曲率的影响,对角膜偏薄、角膜曲率变异大的近视患者来说是一大福音。
2、“全激光”手术,精确度提高百倍“飞秒激光”精确度是板层刀的100多倍,这是板层刀望尘莫及的,对任何患者来说都是更安全的。
3、飞秒激光手术大幅降低手术风险:在传统板层刀手术中,如果刀片旋转过程中发生负压环松脱等意外,角膜瓣的制作将彻底失败,手术只能等三个月以后再做,给患者和医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
4、术后视觉质量更完美“飞秒激光”可以精确地打开眼部组织分子链,制作出更均匀更完美的角膜瓣,有效避免了板层刀制瓣可能出现的医源性像差等,避免了雾天、下雨天以及夜晚开车等视物条件下出现的眩光、模糊等情况,让近视者获得趋于完美的视觉质量。
飞秒技术的优点是什么?现在大家都了解了,另外专家说,飞秒激光嵌入式角膜瓣,复位更准确板层刀是水平切削的,而眼球表面是一个球体,所以制作的角膜瓣剖面呈“杯盖”型,与眼球基体的固着性不够好;而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与眼球基体呈“地下井盖”型嵌入式咬合,复位轻松咬合紧密,不会错位,更不会出现碎瓣、纽扣瓣等并发症。
同时,它的激光光源也避免了因使用板层刀可能导致的金属碎屑残留。
准分子、半飞秒、全飞秒到底有什么区别?激光近视治疗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
准分子、半飞秒、全飞秒均属于激光手术,但却有很大的不同。
简单地说,这三种技术是逐步递进的过程,即一开始是准分子时期,然后是半飞秒时期,现在到了全飞秒时期,这也是激光治疗近视手术逐步完善、优化的一个过程。
LASIK是用准分子激光,人为改变眼角膜曲率,以改善视力。
缺点在于,它只能进行平面切削,手术时需先用机械刀,手工对角膜制瓣,然后才能再用准分子激光对基质激光消融。
机械刀制瓣会有一定的风险,可能留下让角膜变弱等的并发症,造成角膜瓣损伤或丢失。
相比之下,飞秒激光手术对角膜的损伤要小得多,它只需要用激光把角膜切一个2-3毫米的小口就能完成手术,更适合角膜薄、眼裂小、角膜直径小、角膜平,热爱运动的近视患者。
”半飞秒和全飞秒的区别在于,半飞秒需要使用两种激光进行手术,它先要用飞秒激光对角膜进行制瓣,再用准分子激光对角膜切削消融,才能完成近视手术。
而全飞秒只要用一种激光就能完成,它可直接在角膜基质内制作一个透镜,再通过2-3毫米的飞秒激光切口将透镜取出,不用制作角膜瓣就能达到近视矫正的目的。
飞秒激光也有一定适应症,并非人人适宜。
“像角膜内皮异常、角膜厚度小于490微米,角膜基质有轻度的混浊或疤痕等都不适合的,尤其是圆锥角膜者,他们不适合任何激光矫正手术。
但不少患者因术前评估不够严格或者漏诊,导致术后加速了圆锥角膜的进程,而圆锥角膜进展到一定程度,就只能做角膜移植了。
”姚教授说,他在门诊中遇到过这样的患者。
另外,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还要求患者的年龄在18周岁-50周岁,近视度数低于1000度;近视度数稳定两年以上;没有眼科疾病或全身严重疾病。
然而与半飞秒对比,全飞秒这项新技术的缺点也很明显:1、光区范围最大仅有6.5mm:全飞秒的最大光区仅有6.5mm,常规为6.0mm。
而光区范围往往影响到治疗范围,光区范围很狭窄的全飞秒激光,治疗范围也受到了严重限制:全飞秒无法治疗远视,治疗度数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一般只能治疗800~1000度的近视。
关于全飞秒,你知道多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镜是心灵的“窗户纸”,为了学习,为了形象,为了快乐,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行激光手术来撕掉这层“窗户纸”。
一谈到激光手术,相信我们大家最先想到的应该是全飞秒手术。
可是,全飞秒到底是什么呢?鉴于此,本文就全分秒的相关内容展开重点的论述和详细的讲解,希望可以给一些想做近视矫正手术的人提供些许帮助。
1.什么是全飞秒?全分秒又被称为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简而言之,针对患者的实际近视度数,通过精准定位的手术激光刀,对角膜切割厚度进行设定,在眼角内层切割为凸透镜的形状,之后在角膜上开一个小切口,大约在2毫米左右,之后将角膜镜片缓缓去除,从而达到近视治疗的效果。
全分秒不仅具备切口小的特点,也不需要激光灼烧,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不适感,所以,近年来,全分秒被广泛应用于近视治疗当中。
1.全飞秒激光手术有哪些优势?1.全程飞秒,无刀、无瓣。
整个手术过程全部飞秒激光完成,不需要制作角膜瓣,能够大幅度降低手术的风险。
2.一步完成,无需联机。
全飞秒激光仪可独立完成手术,不需要联合准分子激光仪进行治疗,3、全飞秒有着较高的精确度,且不会对角膜产生任何的影响,矫正范围比较广,且成功率非常高,能够有效避免治疗性感染。
4、患者在手术之后,其视觉效果也会显著提升,切割的范围和深度可以做到精准定位,预测性非常高。
5、角膜手术过程中,手术系统可以有效改变切削的实际参数,角膜的厚度也不会有较大的误差,精确度非常高,所以,这样的治疗方法可广泛适用于无法进行高风险手术的患者。
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与其他手术相比较,更加的安全,根据患者眼睛的实际大小,其规格也有所不同,这样也能够有效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因为眼压升高,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在实际手术过程中,真正实现了微创化的操作和处理,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手术之后没有切口。
1.全飞秒手术疼吗?全飞秒激光smile手术是将激光精确定位于角膜基质,在角膜相对深的层面切割一个特定弯曲度和直径的界面,然后再相对稍浅的角膜层切削一个直径稍大的特定弯曲度的界面,两个界面周边相交,在夹层中就形成了一个凸透镜形状的角膜薄层组织,通过周边2毫米的小切口用特制的工具把已制作好的夹层组织取出,以此来改变角膜的屈光度,达到矫正散光、近视的目的。
飞秒术后感言(精选五篇)第一篇:飞秒术后感言患者四:陈数华,42岁,近视26年,戴框架眼镜,近视且老花。
观点:飞秒激光很大的提升了我的生活质量。
治近视经历:年轻时就一直想做激光手术告别近视,但是一直没下定决心,主要是对当时的技术不放心。
现在通过我自身全方位的了解查阅资料,获悉瑞士ziemer LDV飞秒激光是目前最先进的设备,另外苏大附属理想眼科医院专业的三级眼科医院已经准分子郭主任经验丰富,这一切让我不再纠结。
我自己感觉手术很顺利,下手术台后眼睛就很清楚了,没有任何痛苦,非常感谢郭主任给我带来了光明,我感觉太神奇了。
以前戴眼镜才0.6,现在术后不戴眼镜1.2,太神奇了!再次感谢郭晓枚主任和苏大附属理想眼科医院的全体医务工作者。
我们有理由相信屈光中心飞秒激光手术是大势所趋,飞秒是屈光专家们的首选,更是近视患者的需求。
苏大附属理想眼科医院斥巨资率先引进代表世界顶尖水平的达•芬奇百万赫兹级最新版高频飞秒激光。
它是现代最完善的近视手术方式:矫正的精度、术后的视觉效果、患者的舒适度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
据悉,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在苏南地区首家引进飞秒后,数百位近视患者通过ziemer飞秒激光近视手术获得了好的视觉品质。
而且,全国有百万眼的治疗,无一例医疗整套和,飞秒治近视,有例为证!第二篇:飞秒激光技术飞秒激光技术金属的氧化腐蚀一度是件让人头疼的事。
如何让金属不在岁月中失去光泽?飞秒激光技术从光学手段入手,不但让金属免遭腐蚀,还能将其变成神奇的超疏水材料。
水是生命之源,哪怕在一些只能算作潮湿的地方,细菌等微生物都能够得以生存或成长;同时水也是许多化学反应所需的基本条件,比如因水的存在,金属会以不被察觉的速度氧化。
不过在许多地方,人们并不希望金属氧化或菌落滋生——比如室外的天线、飞机的机翼、煮饭的锅……人们期待将一些疏水、超疏水材料用在这些地方。
其实超疏水材料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荷叶就是典型的超疏水材料,许多昆虫的足上也有超疏水材料,比如大名鼎鼎的水黾,它们正是靠着“不沾水的腿”,在水面行走如飞。
LDV与全飞秒的比较飞秒激光是目前最先进最安全的近视矫正手术,这是一种全程无刀的手术方法,它使用计算机控制先进的飞秒激光来制作角膜瓣,这样制作出的角膜瓣表面平滑、厚度均匀,其精确程度远高于机械式角膜板层刀,让手术更安全、视力更完美。
目前,飞秒激光已成为角膜屈光手术的最新工具,也是美国航天局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指定的近视激光手术方式。
现在主流的飞秒有美国的IntraLase、德国的FEMTEC、瑞士的LDV、德国的VisuMax等四种主流品牌。
如何评估飞秒设备的优劣,主要是通过频率、能量以及飞秒光斑等特性。
其中瑞士的LDV飞秒具有高频率、低能量和小光斑的优势。
首先,高频率。
瑞士LDV飞秒的频率高达5000KHZ,而其他主流品牌大多是在500KHZ,更低的只有150~200KHZ。
飞秒的高频发展是技术革新的必然趋势,例如电脑CPU的频率发展趋势,从单核到现在的双核甚至四核,且频率也是越来越高,以适应更高的处理速度。
而飞秒激光的高频发展也是为了手术的安全和有效性。
其次,低能量、小光斑。
在所有的飞秒激光中,瑞士LDV的光斑最小、能量最低。
一般而言,临床医生所需要的飞秒激光能量理想状态是刚好满足切削要求的同时没有一点多余能量,例如手机辐射,就是在满足通话要求的前提下辐射是越来越低越好。
因此飞秒激光是能量越低、光斑越小越好。
因此,目前作为美国航天局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指定的以全激光近视手术仍然是主流手术方式。
其中LDV飞秒技术以其高安全性(全国装机100多台,手术超100万眼,至今无手术事故)、舒适的手术过程、优秀的术后视觉质量和极短时间的术后回复,在未来几年内仍然是近视矫正手术的主流。
现在全国平均没6分钟就有一例瑞士LDV 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完成。
两种飞秒激光制瓣的LASIK矫正近视眼的屈光效果比较目的比较Femto LDV和IntraLase FS飞秒激光仪制瓣的LASIK矫正近视眼的屈光效果。
方法选取接受飞秒激光制瓣LASIK的近视眼患者共204例(408只眼),应用Femto LDV(LDV组)和IntraLase FS(IntraLase组)制瓣各102例(204只眼),再使用WaveLight准分子激光仪行基质切削。
记录术后7天、1个月及3个月的裸眼远视力(UDV A)、矫正远视力(CDV A)及屈光状态。
结果术后3个月时,两组间的评估指标结果相近,包括CDV A不变或有提高的术眼百分比、UDV A不差于术前CDV A的术眼百分比、等效球镜(SE)在±0.50 D 范围内的术眼百分比、术后3个月与1个月的SE差值在±0.50 D范围内的术眼百分比(P>0.05)。
结论Femto LDV和IntraLase FS飞秒激光仪制瓣的LASIK 矫正近视眼具有同样良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准确性和稳定性。
标签: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视力恢复较快、疼痛较少的特点得益于角膜瓣的制作,制瓣方式包括角膜微型刀和飞秒激光。
自2001年飞秒激光制瓣LASIK首次报道[1]以来,多数研究着重于比较这两种制瓣方式的术后效果,与传统的角膜微型刀LASIK相比较,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厚度均匀[2]、瓣缘角度可变等优点更有利于提高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和角膜结构的稳定性[3-5]。
本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飞秒激光仪Femto LDV (ziemer ophthalmic systems AG,Port,Switzerland)和IntraLase FS60(advanced medical optics,Irvine,CA)制作角膜瓣的LASIK术后视力和屈光状态的变化。
LDV飞秒激光和全飞秒的区别,用一句话来描述就是:好的飞秒激光一定是小光斑、低能量(平均功率小)、高频率、较大的数值孔径。
2010年瑞士Ziemer公司LDV飞秒激光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技术上做了更多的突破,做到了小光斑、低能量、高频率、大的数值孔径等,其手术时间与常规准分子手术已经没有差别,加之病人疼痛感要小很多,术后视力恢复效果也很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院采用并大规模的开展手术。
目前,飞秒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了解与认可,相信这是今后治疗近视手术的必然趋势。
全飞秒技术不成熟,无法个性化切削,术后视觉质量不如LDV全激光近视手术,安全性不如超50万例(百万眼)的LDV全激光近视手术(全飞秒无法二次手术,出现问题无法弥补,LDV全激光近视手术没有此类问题)。
目前以LDV为代表的全激光近视手术是主流,全国装机量已达100台,且手术费用也比全飞秒便宜很多,全飞秒收费贵、安全性差、术后效果也无法保证,是多花钱还要冒更大风险,太不值得了。
所以,强烈建议选择LDV全激光近视手术!LDV飞秒激光的优点是:1)小光斑、低能量:对周围组织影响最小,切削面产生的气泡最小。
2)高频率:≥1000KHz,高的频率,使得同等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光斑更密集,组织分离更细密,角膜瓣及角膜基质表面更光滑,不残留任何组织连接,术后快速修复并获得良好术后视功能。
3)术后立即掀瓣,无需等待,立即进入准分子手术程序。
(注:其它飞秒激光采用大光斑,气泡大,术后需等待20多分钟才可掀瓣。
4)患者无需更换手术床,躺在准分子手术台上即可接受飞秒激光手术。
5)学习曲线短,与板层刀操作方式相似,操作方法简便!6)安全性好:能量输出稳定,操作手柄由医生掌控,避免机械操纵所产生的意外发生。
飞秒与全飞秒的区别飞秒激光是目前最先进最安全的近视矫正手术,这是一种全程无刀的手术方法,它使用计算机控制先进的飞秒激光来制作角膜瓣,这样制作出的角膜瓣表面平滑、厚度均匀,其精确程度远高于机械式角膜板层刀,让手术更安全、视力更完美。
目前,飞秒激光已成为角膜屈光手术的最新工具,也是美国航天局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指定的近视激光手术方式。
现在主流的飞秒有美国的IntraLase、德国的FEMTEC、瑞士的LDV、德国的VisuMax等四种主流品牌。
近期德国ZEISS公司研制了新型全飞秒设备,号称是技术的革新和时代的进步。
全飞秒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手术全程利用飞秒激光通过提前设定在角膜基质层激光爆破成一个一定屈光度的透镜,然后再通过一个小切口拉出此透镜组织,从而改变角膜的屈光度,达到近视矫正的目的。
但是我认为,受其手术原理和特性限制,其安全性和适用范围都有一定的缺陷。
例如,对于高度近视和有角膜疾病的人群则无法应用,对手术操作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有一定的手术量才可以操作。
并且因为是直接飞秒做透镜组织,因此如果术后视觉质量不好或有其他问题是无法做二次手术矫正的。
因此,虽然是新技术,但是要达到高安全性和广适应性还需一段时间的检验和摸索。
因此,目前作为美国航天局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指定的以全激光近视手术仍然是主流手术方式。
其中LDV飞秒技术以其高安全性(全国装机100多台,手术超100万眼,至今无手术事故)、优秀的术后视觉质量和适中的手术费用,在未来几年内仍然是近视矫正手术的主流。
因此,如果您有近视矫正手术的需求,一定要好好思量,究竟是选择高风险高费用的全飞秒手术,还是选择经过市场检验的高安全性费用适当的主流飞秒手术,我相信您一定会有个理智的答案。
全飞秒与LDV
手术光区范围对比:
全飞秒手术光区范围最大仅有 6.5mm:全飞秒的最大光区仅有6.5mm,常规为6.0mm。
而光区范围往往影响到治疗范围,光区范围很狭窄的全飞秒激光,治疗范围也受到了严重限制:全飞秒无法治疗远视,治疗度数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一般只能治疗800~1000度的近视。
个体化手术对比:
全飞秒手术无法在波前像差数据引导下进行个性化手术,对部分屈光度数高、眼部情况复杂的患者无法施行全飞秒激光手术。
手术操作难易度对比:
全飞秒手术难度大,对手术医生经验、患者心理素质、手术环境干扰等要求很高,容易发生术中异常,导致对焦失误,激光手术位置偏离毫厘,术后效果就会差之千里。
由于需要用特殊工具把角膜瓣从夹层中取出,增加了断瓣,碎瓣的风险。
其他对比:
全飞秒激光无法施行二次手术:由于全飞秒激光采用无瓣方式取出角膜镜片组织来达到效果,这样的方式如果在术中出现异常情况,是无法马上进行修正的,只能等待6个月恢复期后再进行修补。
我朋友半年前才做的飞秒,现在视力1.2和1.0,激光手术价格在三千到一万不等,近视100~1500度都可以做,你需要到医院进行术前检查后医生会给你几种方案让你选择,我朋友做的飞秒,是几种手术中价格最贵的,(花了一万多),也是对眼睛伤害最小的一种。
激光手术已经是非常成熟,你不需要担心,至于后遗症之说现在还没有具体的证实,不过如果保护好的话应该没多大问题,手术成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术后期的保养,有的人就是因为后期没能保护好而使视力又变差了,只好又戴上眼镜。
听说,飞秒用的是冷激光,不需要动刀,安全系数大。
听医院的大夫说LDV全国超百台,而且手术量超50万例,占全国2/3以上,远远领先其它品牌的手术量,所以LDV飞秒手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很高的。
Femto LDV 飞秒激光的优点:
1、激光能量小:对角膜组织影响极小,可以用微创形容;
2、精度高:由于Ziemer femto LDV光路原理设备与其它厂
牌优势是采用先进更稳定的大光斑的设计,充分利用低能量完成手术过程。
3、术后反应小;气泡小,不影响跟踪,由于整个手术治疗过
程仅需16—20秒完成,利用了更低激光发射能量值的技术,所以没有任何气泡,便可立即开展下一下阶段手术。
4、激光治疗前无需等待;病人可注视固视点,确保瓣位置精
确;机型小,占空间小,移动方便,易配合多台准分子、多中心使用;易操作,对环境要求低;故障率低。
5、安全性,目前在国内超过100台机器使用,手术量超50万,所以无论是机器性能,还是临床方面都有得到了保证。
成都医学院附属康桥眼科医院www.kqeye.con飞秒激光和准分子激光的区别飞秒激光是现在近视手术治疗中比较热门的先进技术,运用飞秒激光可以精确地打开眼部组织分子链,制作出更均匀更完美的角膜瓣,以利近视患者在接受激光治疗获得更佳的视觉质量,飞秒激光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它与传统的激光手术相比,有哪些区别呢?区别一:全激光手术拥有更好的精确度和可控性飞秒激光手术是“全激光”手术,是完全在“无刀”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控制进行的全激光手术。
与传统手术采用的机械性角膜板层刀相比,飞秒激光能制作出精确性非常高的角膜瓣厚度,其精度是传统角膜刀高许多倍,特别是最新版的瑞士达芬奇(LDV)飞秒,切削时更加准确,可以切削更薄更光滑的角膜瓣。
因此,用飞秒激光来制作角膜瓣,可以大大提高准分子激光治疗近视术后的视觉质量。
同时,与角膜板层刀相比,运用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切削的角膜瓣厚度均匀一致,瓣的厚薄和直径都可以设定,可控性非常好。
早期飞秒激光制作的角膜瓣与板层刀相比已经平滑的多,新版的达芬奇飞秒激光更比早期飞秒还要平滑数十倍,可见现在最新版飞秒激光在制作角膜瓣方面的超高精确度了。
区别二:飞秒激光术后感觉更舒适安全由于角膜瓣切削的深度均匀,损伤的神经和血管较少,所以,飞秒激光的运用也大大减少了LASIK术后干眼症的发生率。
这就使得LASIK手术变得更加舒适和安全,术后效果更理想,实际上大大消除了由于使用手持角膜刀而引发能够威胁术后视力水平的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
同时现在最新的达芬奇飞秒激光已经采用小光斑切削,能量非常低,对角膜的保护更加严密,加上达芬奇飞秒激光可与任何准分子激光设备对接,不需转换手术床,完全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因此,飞秒激光手术无疑是近视患者更安全的选择。
区别三:不受角膜曲率影响适合更多近视患者与机械性角膜板层刀相比,飞秒激光扩大了可接受手术的患者范围,能更准确保留更多的角膜基质床供激光切削,而且飞秒制作角膜瓣是使用负压将角膜压平再行制瓣,因此不受角膜曲率影响。
全飞秒与全激光的差别什么是全激光飞秒手术?全激光飞秒手术(以下称飞秒手术),是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升级术式,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准分子激光技术,是美国宇航局和现役部队允许可以在美国军人身上开展的近视手术。
飞秒激光手术和传统LASIK手术的流程是一样的,都需要做角膜瓣,区别是飞秒手术是用飞秒激光而不是机械板层刀作瓣,做完角膜瓣后再用准分子设备打激光,最后把角膜瓣复位。
什么是全飞秒激光手术?全飞秒激光手术(以下称全飞秒手术)是指在治疗过程中完全应用飞秒激光系统,在角膜相对深的层面切割一个特定直径和弯曲度的界面,完成后再在相对稍浅的角膜层面切削一个直径稍大的特定弯曲度的界面,两个界面周边相交,在夹层中就形成了一个凸透镜形状的角膜薄层组织,用特制的工具把已制作好的夹层组织取出,就相当于达到了准分子激光切削的效果。
现在全飞秒手术和全激光飞秒手术究竟是哪个好存在很多的分歧。
从相关数据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全飞秒的手术过程与传统全激光飞秒比较,整个过程中只需要一台飞秒激光设备,操作上更省事,同时切口更小,角膜瓣不需要切开。
然而与全激光飞秒对比,全飞秒这项新技术的缺点也很明显:1、全飞秒技术不成熟,无法个性化切削,术后视觉质量不如LDV全激光近视手术,安全性不如超50万例的LDV全激光近视手术(全飞秒无法二次手术,出现问题无法弥补,LDV全激光近视手术没有此类问题)。
2、目前以LDV飞秒激光为代表的全激光近视手术已经成为主流,不仅占有量全国之首,突破100台了,手术量也最高,超过50万粒。
3.光区范围最大仅有6.5mm:全飞秒的最大光区仅有6.5mm,常规为6.0mm。
而光区范围往往影响到治疗范围,光区范围很狭窄的全飞秒激光,治疗范围也受到了严重限制:全飞秒无法治疗远视,治疗度数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一般只能治疗800~1000度的近视。
而全激光飞秒的光区范围常规就已经可以做到8.0mm,如在波前像差引导下更可以做到9.5mm,矫正度数范围可从50-2000度。
LDV与全飞秒的比较
飞秒激光是目前最先进最安全的近视矫正手术,这是一种全程无刀的手术方法,它使用计算机控制先进的飞秒激光来制作角膜瓣,这样制作出的角膜瓣表面平滑、厚度均匀,其精确程度远高于机械式角膜板层刀,让手术更安全、视力更完美。
目前,飞秒激光已成为角膜屈光手术的最新工具,也是美国航天局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指定的近视激光手术方式。
现在主流的飞秒有美国的IntraLase、德国的FEMTEC、瑞士的LDV、德国的VisuMax等四种主流品牌。
近期德国ZEISS公司研制了新型全飞秒设备,号称是技术的革新和时代的进步。
全飞秒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手术全程利用飞秒激光通过提前设定在角膜基质层激光爆破成一个一定屈光度的透镜,然后再通过一个小切口拉出此透镜组织,从而改变角膜的屈光度,达到近视矫正的目的。
但是我认为,受其手术原理和特性限制,其安全性和适用范围都有一定的缺陷。
例如,对于高度近视和有角膜疾病的人群则无法应用,对手术操作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必须有一定的手术量才可以操作。
并且因为是直接飞秒做透镜组织,因此如果术后视觉质量不好或有其他问题是无法做二次手术矫正的。
因此,虽然是新技术,但是要达到高安全性和广适应性还需一段时间的检验和摸索。
因此,目前作为美国航天局和美国海军陆战队指定的以全激光近视手术仍然是主流手术方式。
其中LDV飞秒技术以其高安全性(全国
装机100多台,手术超100万眼,至今无手术事故)、优秀的术后视觉质量和适中的手术费用,在未来几年内仍然是近视矫正手术的主流。
因此,如果您有近视矫正手术的需求,一定要好好思量,究竟是选择高风险高费用的全飞秒手术,还是选择经过市场检验的高安全性费用适当的主流飞秒手术,我相信您一定会有个理智的答案。